屋场田遗址

屋场田遗址

【屋场田遗址】

位于澧水南岸慈利县苗市镇小沙村,1987年被发现,面积约450平方米。该遗址堆积厚约0.5米,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陶片和大溪文化的泥质红陶、夹沙瓦陶、素面等,器形有豆和釜。此遗址对研究澧水流域原始文化有重要价值。

离石区信义镇德岗村发现山西境内史前最大规模房屋遗址!现场图片曝光!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离石通”,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山西考古研究所5日发布离石德岗遗址重大考古发现,经过考古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发掘,在吕梁离石区信义镇德岗村发现仰韶中期遗址,并发现山西境内史前时期最大规模的房屋遗址。

面积最大的F1房址

记者5日来到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德岗村,沿着一条陡坡上去,便是德岗遗址的发掘现场。为配合祁离高速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线路涉及该遗址的保护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从2019年4月发现至今,考古工作人员已在这里发掘了1800平米。

德岗遗址发掘区航拍图

此次发掘区位于德岗遗址最高处,以自然冲沟为界,分东西二区展开。目前,在东、西两区发现有仰韶中期房址、灰坑和陶窑等生活遗迹,出土陶器以习见的尖底瓶、夹砂罐为代表。

德岗遗址西区航拍图

本次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是揭露了一组较为完整的仰韶中期房址,均为五边形的半地穴房屋,成排分布,门道朝北,门口建有大型火塘,屋内靠南地面多存放有陶器,这种五边形房址在中原庙底沟文化中较多见,本遗址是其偏北的一个分布点。

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论证

此外,该批房址中规模最大的为F1,面积达137平方米,火塘直径1.4至1.7米,并有片石铺筑的长4.2、宽0.82米的门道,这是山西境内发现的史前时期最大规模的房屋,也是目前所见最早在建造房址时大规模采用片石铺筑的做法。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论证考古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弩分析称,根据火塘和门道相连的位置关系,面积最大的F1房址应当不是居住用途,有可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议事聚会或举行特殊仪式的场所。

来源:中国新闻网

离石人点下面

八卦田遗址公园(杭州八卦田遗址公园)

关于八卦田的诗句

1. 关于八卦田的故事传说 100字

有一个传说,那年,皇帝带着自己家人和兵将逃到了杭州。他们在西湖住下来,在凤凰山下建宫殿花园,每天吃、喝、玩、乐,的生活。杭州的老百姓纷纷议论。传到皇帝的耳朵进里。他怕老百姓要作乱,心里有点慌,便手下商量。

手下没想不出一个应付的办法。后来,有一个文官出一个主意,他说:“皇上呀,百姓的风言风语,是因为你每天的生活过得太舒服,只要皇上开辟一块田,说是亲自耕种,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了。”皇帝立刻开始开辟田地。

过不几天,在玉皇山下,果然开出一块田。因为皇帝在里面耕田种地,平民百姓是不许偷看的。

过了一些日子,田里种着稻、麦、黍、稷、豆。八种庄稼。老百姓看见皇帝也和他们一样耕田种地,议论就慢慢少下去了。

当时,有个种庄稼的老汉,他不相信皇帝真的会亲自耕田种地。这天,他半夜起来,乘着天黑,悄悄爬上玉皇山,等呀,等呀,慢慢地,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老汉朝山下望望,老百姓都下田干活啦,一直等到快下午了,才看见一群人从皇宫里出来,走进田地里去。老汉睁大眼睛仔细一看,嗨!原来是几个太监在那里锄草,皇上在吃喝玩乐。

老汉一肚子闷气,等到天黑悄悄地摸下山来。第二天,他就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别人听。一下子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从那后皇帝就不再去那块田了。但这块整整齐齐的“八卦田”,却一直保留到现在。

2. 关于玉门关的古诗

唐*王之涣 《凉州词》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阳关即玉门关]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唐*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唐*胡曾 《咏史诗·玉门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唐*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元*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清*杨昌浚 《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3. 秋天的八卦田作文

我们乘坐公交车,一会就到了八卦田。来到八卦田的门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八卦田遗址公园”。

江南胜迹有宋籍田,在天龙寺下,中阜规园,环以沟壑,作八卦状,俗称九宫八卦田”……最后还提到:“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八卦田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国以农立国的基本思想,更兼有山 川、风土人情之美,为杭州一大胜景。”

我们向着八卦田走去,田的形状是八边形,田中种植有很多农作物:萝卜、白菜、土豆等。

我们继续向前,来到了八卦田的中央。中间有一条石子路将整个圆形的区域分成了两部分。走在石子路上,我们发现路的两边树的颜色有所不同,一边是深色,一边是浅色。正好对应太极图的阴和阳。

4. 关于西湖的诗句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更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5. 关于义的诗句

1.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曹植

2. 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拾得

3.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苏轼

4.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李白

5. 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几度。——骆宾王

6. 德义不孤朋友乐,田园粗了儿孙计。——段克己

7.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周昙

8. 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杜牧

9.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陆游

6. 与流水有关的诗句

与流水有关的诗句:杨万里的lt;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其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就是写流水的。

描写植物的:《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思念家人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歌颂情谊的歌颂情谊的》: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7. 关于写鸟的诗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玉皇山的介绍

玉皇山景区位于西湖南面,山不高,海拔只有200多米,非常适合爬山休闲。山上古木参天,还有多处不同朝代的遗址古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半山腰处的紫来洞,单是为了看看它也值得来玉皇山走走。景区有好几个出入口,主入口是北面中国丝绸博物馆附近的玉皇山路,两个比较常走的入口在南面的八卦田遗址公园附近,通常会从前者上山,后者下山。玉皇山路入口有一条盘山公路可以驾车上到山顶的福星观,但步行游览的体验更佳。从主入口往上爬,会先到老玉皇宫,从它面前的石阶上山,穿过盘山公路,顺着指示牌找到上山的路继续往上,不远有一个岔路。往左去到慈云岭造像和南观音洞;往右走大约15分钟就可以到紫来洞。慈云岭造像是五代时期的遗物,精美而且珍贵,这一带还保留着不少造像遗迹。紫来洞是真正的“洞天福地”,终日阴凉,特别是夏天,洞里的凉风阵阵往外透,洞口总聚集着不少纳凉的人。这里也是俯瞰山下八卦田视野好的地方,八 田地泾渭分明,四周清水环绕。洞外有个颇为幽静的茶室,在此来一杯清茶,眺望山下八卦田和钱塘远景,悠闲自在。紫来洞是玉皇山的大看点,也是一个岔道口。从紫来洞往上,绕过七星亭,继续往上走10分钟左右就是福星观,由此可沿小路经宝月亭、得意亭下到虎跑路。或者往八卦田遗址公园方向走,这条路上会路过吴越郊坛遗址,地上是古时建筑留下的残垣,感觉很肃穆。八卦田内有农家乐可以用餐。

龙翔桥到八卦田遗址公园怎么走

公交线路:133路,全程约5.9公里

1、从龙翔桥步行约70米,到达东坡路平海路口站

2、乘坐133路,经过9站, 到达施家山站

3、步行约390米,到达八卦田遗址公园

浙江的旅游景点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由境内更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在此我为大家奉上浙江的旅游景点大全!

1:千年古刹群

位置:浙江宁波

关键词:佛教 古寺庙 历史

推荐理由:

阿育王古寺、灵峰寺和瑞岩寺被誉为浙东三大古刹。阿育王古寺是佛国珍宝——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宝塔涌现之处。唐宋时期,许多 *** 、高丽高僧都来过此阿育王古寺求法、参学。现阿育王古寺遗址内尚存慧达大师骨塔、骨亭、瑞应亭、涌见岩碑等文物史迹。

瑞岩寺始建于唐朝。王安石曾题诗:山山桑枯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沧桑变迁,皆为往事,古刹名胜得以保护和开发。重建后的瑞岩寺,璀璨辉煌,古木参天,宝鼎蒙烟。

有1900多年历史的灵峰禅寺建于深谷之中,群山环抱,环境独幽,登山沿途及寺之周围,古人置有十二景,有该寺明代住持如讷僧十二景题韵。灵峰禅寺佛道共荣,别具一格。除他寺皆有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外,另有葛仙殿,供奉道家葛仙翁。

周边游玩攻略:

九峰山属天台山脉太白山支脉,叠峰连冈,奇峰挺九,因此得名。九峰山方圆数十里,南托太白山,北濒东海,大有山海之"经"可念,可谓人间仙景。曾有诗赞道:"远眺参差九点峰,青山削出翠芙蓉"

食宿推荐:

古寺都在山中离市区较远,住宿十分不便,建议回市区居住。用餐可以在阿育王寺中的素斋馆品尝一下寺院中的素食。

2:百公里森林步道

位置:浙江宁波

关键词:生态 步行道 休闲

推荐理由:

宁波北仑区现有山林38万亩,植被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目前,白峰镇虾蜡龙潭森林步道、日头山森林步道;霞浦街道上傅村里外峰岭;春晓镇东盘山森林步道;柴桥街道云雩山森林步道;大碶街道八大坑森林步道、笑天龙森林步道、孝子岭古道、太白山森林步道、茅岭古道;戚家山街道老鹰山森林步道;小港街道依山村至茅洋寺森林步道;新碶凤凰山森林步道等共15条森林步道,形成了纵连横合的百余公里森林步道 *** 。

周边游玩攻略:

除了宁波市内的例如老外滩、天一阁这样的知名景区,北仑区境内本身也有不少精彩却同样免费的去处,例如佛国珍宝——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宝塔涌现之处的阿育王古寺、深谷之中的灵峰寺、依山傍水的洋沙山滨海度假区、中国港口博物馆等都非常值得游览。

食宿推荐:

北仑港是紧靠宁波市区的深水港,因此到北仑百公里森林徒步,在宁波市内选择各类美食及住宿都是非常方便的。

3:陈汉章故居

位置:浙江象山

关键词:故居 老宅 明清建

推荐理由:

国学大师陈汉章故居离象山县城不远,从城区出发,出了丹城北山下隧道,到了东城乡东陈村,便是故居所在。这是一处显示晚清建筑风格的老房子。

故居不大,学圃堂、缀学堂、老宅门等几个院落分布井然有序。院落风格优雅别致,造作讲究,充分展现了书香门第在建筑上的文化艺术意蕴。这座故居,是其父陈昌垂建造,又“学圃堂”与“缀学堂”、老上门等多个院落组成,属晚清建筑

周边游玩攻略:

除了国学大师的故居,像记录和保存了6000多年农耕文化的塔山遗址、拥有500年古庙、300年的石拱桥、千年古樟的著名民间艺人谢才华剪纸馆,以及德和根艺美术馆、渔文化艺术村等都在象山县境内,值得一游,而且也都是免费的!

食宿推荐:

象山海鲜如今早已走出长三角闻名全国,尤其是9月开渔节过后,是品尝海鲜的更好时节,海鲜美食城、海鲜一条街、海鲜大排档……选择非常多。象山如今已拥有8个高星级酒店,此外,渔家乐也非常有特色,值得推荐。

4:八卦田遗址公园

位置:浙江杭州

关键词:南宋 遗址公园 农耕文化

推荐理由:

八卦田遗址曾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遗址。八卦田九宫八格,位于玉皇山南麓,东临南复路,南接虎玉路(陶瓷品市场),西至白云路。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的紫来洞,从山上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见山下有一块八卦田。

八卦田齐齐整整有八只角,把田分成八丘。八丘田上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出八种不同的颜色。在八丘田当中,有个圆圆的土墩,那就是半阴半阳的一个太极图。

周边游玩攻略:

若要远观八卦田壮观景象,更佳位置即在玉皇山半山腰的紫来洞。玉皇山为全真教圣地,亦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玉皇飞云”所在地。

食宿推荐:

八卦田遗址公园即在杭州市内,餐饮推荐至茅家埠,多种风格餐饮聚集。杭州现在最有特色的住宿当属各类个性民俗,不过假日期间,都要提前预定。

5:塔山遗址

位置:浙江宁波象山

关键词:史前历史 遗迹

推荐理由:

塔山虽玲珑,塔山遗址却记录和保存了6000多年来祖辈们的智慧和文化。犁、耕田器等农业工具的出土,更是进一步验证了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农耕水平就已经很发达;一件件以大海波纹、鱼纹及海洋形态为原型的器皿,昭示出古人对自然美的模仿和热爱。

周边游玩攻略:

位于冬谷湖畔的.德和根艺美术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更大的根雕艺术专题博物馆。这座明显带有徽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内展馆展出了40位象山根雕艺人创作的200多件竹根雕精品,美术馆主体结构采用江南四合院园林式格局,高低错落有致、楼台回廊一步一景、古色古香。

食宿推荐:

象山东谷湖鼎悦度假酒店位居象山美丽的东谷湖畔。酒店背山面湖,栽培着各色名贵花木与绿草植物,四季香气袭人。

6:三都乡古道

关键词:古道、梯田、古村落

位置:浙江丽水松阳

推荐理由:

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多为山间梯田,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乡,地势较高,崇山峻岭。这里的古民居多采用红泥做墙,形成了红墙青瓦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夕阳西下时,景观更为美丽。

山间有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道,被评为国家级户外徒步线。这条古道全路程基本都以古道串连。路途中遍布古村、古庙,植被完好,瀑布、果林、溪流散落其间。徒步线路总里程近40公里,高低点相对落差达600多米。

周边 游玩攻略:

松阳古村落是浙江省三大古村落群之一,也是浙江最有代表性的古村落群,其他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有50多个,界首、石仓、靖居、杨家堂、横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在三都乡境内集中分布有世界公认的天然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

食宿推荐:

三都乡 *** 有一家公社食堂,主营高山蔬菜、野味、土鸡、牛肉等。地道的山野农家菜,非常适合徒步后疲劳的人填饱肚子。

我住拱北儿小区,去八卦田怎么坐公交车?

公交线路:198路 → 87路,全程约16.8公里

1、从拱北小区步行约270米,到达拱北小区站

2、乘坐198路,经过12站, 到达复兴路紫花路口站

3、乘坐87路,经过5站, 到达八卦田站

4、步行约50米,到达八卦田遗址公园

杭州八卦田遗址公园家住北大桥如何乘车前往公园?

你好!

从杭州北大桥坐车去八卦田遗址公园,如果是坐公交车,那么较快捷路线如下:

票价¥4 更佳 188路  42路

耗时1小时22分钟 | 13.9公里 | 步行870米

如果你是坐朋友的车,或者是出租汽车,再或者是滴滴,那么路线如下:

涉及王台田家窑汉墓文物,青岛这场展览“沉甸甸”!160余件出土文物、近30处考古遗址…...

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从田野到水下,29处考古现场,5到6万年时间跨度,今天上午,考古主题展“探源青岛——青岛地区考古成果展”亮相青岛市博物馆,作为开年第一展,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这也是青岛首次系统梳理展示青岛地区田野考古、水下考古的工作成果。

据介绍,青岛的考古,与全省乃至全国的考古工作发展进程同步,在其近百年的考古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青岛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历史文化面貌逐渐显现。青岛因海而生,伴海而兴,其独具特色的海洋文明见证了中国几万年南来北往的历史。展览共分为任重道远、稽隐索微、文华璀璨三部分,从梳理青岛考古工作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田野考古、水下考古的流程方法,最后将青岛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作为展览展示重点呈现给观众。

在展览的起始部分,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地区既已开启了考古发掘工作,那时,日本的相关学者曾经在这里做过一些工作,当年的延安路附近,还进行过有关贝丘遗址的发掘。城阳区城子遗址也开展了诸多考古调查和发掘,并有诸多发现。当年的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也曾在青岛开展工作。而展览重点展示的,则是上世纪50年代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成立之后,考古工作的大规模开启。

在展览的第三部分,以时间为轴线,以考古遗址及出土文物直观展现了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展览共计展出青岛地区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60余件/套,介绍青岛地区考古遗址29处,年代自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时间跨度5至6万年。其中,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发掘三年时间的琅琊台遗址,因地处景区而最为青岛市民和游客熟知和关注,在展览现场,参与遗址发掘工作的青岛考古队队长彭峪亲临现场,现场解说这处遗址目前的收获与价值。他透露,琅琊台大型基址的发现,反映出秦汉早期帝国的文明与国力。因为在那一时期,青岛所在的地域地处边陲,而在这样一个边陲地区居然拥有如此浩大的国家工程,国力之盛可见一斑。城阳霸王台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戈也引人注目,专家介绍说,遗址中发现有大量青铜器,以及日常使用的陶器,推测遗址的形成与战争相关。那件青铜戈,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件利刃武器。遗址体现了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东渐与东夷文化发生的碰撞交融。

琅琊台遗址出土的“千秋万岁”瓦当(汉)。

据介绍,此次展出推介的30处遗址极具代表性,它们不仅学术价值重大,且特别注重考古新技术的运用。而展览现场所设计的发掘场景设置,则是希望能够带给参观者更多考古现场的沉浸式体验。

市文旅局相关领导表示,此次展览作为青岛地区考古成果转化为陈列展览的一次创新实践,不仅集中展现了青岛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清晰的历史脉络,也是考古成果惠及全民的有效举措。希望在新的一年,青岛市文博工作者能够继续携手共进,探索文化遗产“活态利用”新路径,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河南庄遗址出土的文物。

展览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青岛市各区市共同承办。在展览开幕式结束后,青岛市博物馆联盟各成员单位、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的相关人员还共同参与了主题为“青岛地区的考古发现与成果展示”的座谈会。对未来青岛地区考古成果转化为陈列展览、普惠全体市民,强化市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提升办展水平等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文 王雷/图)

附:展览中29处遗址简介

1 莱西市旧石器地点

2012年3—4月,在莱西市境内开展寻找早期文化遗址的专项考古调查,共发现19处旧石器地点,并采集到88件石器标本,这是青岛地区首次明确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揭开青岛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莱西市旧石器遗存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前我乐村、花岭为代表的大沽河流域中游东南部地区,呈现出典型的砾石石器传统特征,其年代或许比石片石器更早。以小里庄、肖家庄为代表的莱西东北部地区采集的石器,呈现出典型石片石器传统特征,与黄岛区珠山旧石器遗址出土石器特征相似。

2 黄岛区珠山旧石器遗址

黄岛区大珠山旧石器遗址是青岛地区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遗址。通过对地层堆积、动物化石种属、石器特点的初步鉴定和分析,该遗址的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经碳十四测年,初步的测年结果为距今约6—5万年。这一发现将青岛有人类居住生活的历史上限提到大约6—5万年前。大珠山旧石器遗址的发掘为完善山东乃至华北地区旧石器考古序列,探讨石器技术的演变和人类行为的发展及当时的生态环境增添了宝贵的材料。

3 北阡遗址

北阡遗址地处即墨区金口镇北阡村北50米处的台地之上,1980年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2007—2013年,由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山东大学考古系联合,先后4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在青岛地区发现北辛文化时期遗存。北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近海贝丘遗址,年代可追溯至距今约7000年,出土文物近5000件,是青岛古代先民靠海而居、依海而兴的重要例证。

4 平度市韩村遗址

韩村遗址属大汶口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市明村镇韩村村南100米处的高台地上,西临胶莱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韩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胶莱河一带早期文化的空白。遗址中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存既有潍淄流域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又有胶东半岛地区早期文化的特征,为研究大汶口文化和胶东半岛早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5 胶州市三里河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4年和1975年两次发掘,遗址主要文化堆积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青岛地区首次明确发现龙山文化遗存叠压大汶口文化遗存的遗址,明晰了龙山文化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距今约3800—4500年。

6 赵家庄遗址和台头遗址

青岛地区的龙山文化,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是稻作农业的考古发现和综合研究;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山东地区史前农业研究的内容,也为“水稻传播由长江中下游—山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的“水稻之路”假说增添了关键证据。水稻的种植,也表明龙山文化时期,青岛地区的气候较之现代更为温暖湿润。

赵家庄遗址位于黄水河东岸阶地上。考古发掘过程中,开展了系统的植物考古研究,不仅在靠近东边低山丘陵的居住区的灰坑堆积中浮选到丰富的炭化植物种子果实、提取到丰富的植硅体,而且在靠近河道的位置发现了疑似的沟渠、田埂、田块儿等水田遗迹。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植物考古专家确定,灰坑中出土的炭化种子果实等,包括了水稻、谷子黍子大豆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和野大豆、野葡萄紫苏等野生食物资源

因为有了赵家庄遗址农业考古研究的经验,考古学家在黄岛区台头遗址再次确定了稻田遗迹的存在。

7 平度市东岳石遗址

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东南部的东岳石遗址,是岳石文化唯一的命名地。岳石文化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学术界认为是夏文化)同期,是夏商时期东夷文化代表,距今约4000—3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岛市文物局于1960年和1993年,分别两次对东岳石遗址进行发掘,出土珍贵文物2000余件,为研究山东龙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时期的东夷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8 李沧区古城顶遗址

珍珠门文化是商时期东夷土著文化的代表,承袭岳石文化发展而来。在对古城顶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珍珠门文化遗存,起始段约从珍珠门文化的二期延续至四期(约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本次发掘为完善胶东地区商周时期夷人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提供宝贵材料,同时也为研究商周文化“东渐”的范围和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9 城阳区霸王台遗址

霸王台遗址位于城阳区夏庄镇云头崮水库中心、石门山下一处黄土台地,据推测台地原有8米多高,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自1953年以来曾被多次勘察,出土器物包括铜镞、石镞等兵器以及红烧土灶址等人类活动痕迹。从出土器物看,整个遗址战争印记浓重,其形成或许与战争有关,是商周时期青岛地区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斗争融合的重要物证。

10 胶州市西庵遗址

西庵遗址位于胶州市张家屯镇西庵村东南部的高台地上,是一处西周早期的奴隶主贵族墓地,遗址分为上中下三层,有龙山文化、商周墓地、战国遗存。1976年春发掘出西周时期的一个车马坑和两座墓葬,车马坑内殉葬一车四马二人,随同车马出土的多为铜制兵器;另外还有陶器、青铜器类文物出土。墓葬丰富的遗存为研究青岛地区的商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两件刻有“父甲”“冉父癸”铭文的青铜器,为研究中国古文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11 李沧区河南庄遗址

河南庄遗址位于李沧区城市范围内,是一处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聚落遗址。已经发现的遗迹可划分为生活区及墓葬区。此次发掘出土大量商周时期遗物,加之历史文献对于商周时期该地区记载的缺乏,河南庄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具有填补地区历史记载空白的意义。

12 平度市即墨故城

即墨故城是东周时期齐国的东方大邑,齐国“五都”(5个中心城市)之一,著名的田单“火牛阵”发生地。通过考古调查了解,整个城池坐北朝南,呈南北长、东西宽的矩形形制,城墙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周长15公里。残存城墙4—5米高,墙基宽达40多米,还有战国钱币、币范以及石质建筑构件的出土,足以印证即墨故城当年的辉煌岁月。

13 西海岸新区琅琊台遗址

琅琊台遗址自1973年以来经多次调查、勘探或抢救性清理。《史记·封禅书》载“(齐地八神)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秦始皇曾三次巡视并“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此后秦二世、汉武帝、汉宣帝及汉明帝等皆曾登临琅琊台。琅琊台遗址发现的大型夯土台基、建筑基址、石质地漏和排水系统,是我国秦汉时期秦皇汉武巡狩东方疆土的重要例证。

14 西海岸新区田家窑汉墓

田家窑墓地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王台镇田家窑村东约0.5公里处,阁老山的南坡。青岛市文物局与现黄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0年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M1,出土文物丰富,计有青铜器、陶器、玛瑙琉璃器、玉器、骨器等共百余件,其中以玉器为大宗。根据出土器物推测年代当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15 平度市界山汉墓

界山汉墓位于平度市灰埠镇潘家村东北的界山上,习称“花园顶”。2000年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三座墓葬,M1出土草叶纹铜镜19面,为目前国内汉代墓葬考古中鲜见;M1、M3出土青铜器部分带铭文且内容相关,据此推测此处应为西汉中期平度候家族墓地。界山汉墓的发掘,不仅对研究平度侯国的历史,也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墓葬形制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16 莱西市岱墅汉墓

岱墅西汉墓位于莱西市小沽河东岸岱墅村东高地上,1978年进行发掘,清理古墓两座,出土大量彩绘漆器和鼎、钫、壶等青铜礼器。岱墅汉墓墓主人或为汉代胶东国统治者的亲属或近臣,其墓中出土的大木偶为国内首次发现。

17 西海岸新区土山屯汉墓

土山屯墓群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土山屯村东北岭地上,共清理汉魏时期封土15处,墓葬125座,出土遗物丰富,其中尤以四号封土下M147、M148最具代表性,保存完好且制作精美的随葬品,是西汉晚期琅琊郡中下层官吏生前生活的写照。土山屯墓群墓葬形制为墩式封土墓,其布局、封土、祭台、棺椁形制、出土文物等均保存较好,构成完整的有机整体,在汉代中低级贵族墓葬发掘资料中非常罕见。

18 莱西市西沙埠遗址

西沙埠遗址为一处战国至魏晋时期的古城遗址,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先后四次对遗址进行勘探调查。据文献记载,明确此处为北魏长广古城城址。通过调查勘探,遗址的范围、布局、功能分区等问题基本明晰,对于研究汉魏时期郡治城市的布局和建筑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力证据。

19 莱西市下马庄魏晋时期墓葬

下马庄墓葬遗址是一个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古墓群。墓葬出土了大量带着精美雕刻图案的青砖、20多枚铢钱以及一件白陶罐,可能与西沙埠古城遗址有着紧密相关的贵族墓葬群,这一发现为西沙埠遗址发掘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20 平度市埠口遗址

为配合山东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的施工建设,200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度市博物馆对平度市埠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灰坑、窖穴、水井、石砌排水沟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瓷器、铁器、石器、骨器等遗物。依据遗址出土的器物特征以及发现的排水沟、小型窖藏等遗迹现象推断,该遗址应为北齐到隋代的短期居住址,因战乱或其他特殊原因遗址居民紧急搬离,可能反映了该时期山东地区多战乱的历史状况。

21 胶州市板桥镇遗址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上的重要港口板桥镇“人烟市井,交易繁华”,是整个胶东半岛最重要、最繁忙的古港口。一千年中,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货物的船队从这里出发,驶向世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文物工作者多次考证,最终确定板桥镇遗址,面积约有6平方公里。

2009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大型衙署建筑遗址,以及大量宋金—明清时期的瓷片、铁钱,再现了板桥镇在宋金之际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繁荣的景象。

22 即墨区东障墓地

东障墓地位于现即墨区,北距东障村300米。2010年对东障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宋金时期仿木结构砖室墓葬6座。按照墓室平面形状可分为四角形、六角形两种。6座墓葬布局规律整齐,年代相近,可能为一家族墓地。东障墓地的发掘为研究青岛地区宋金时期的葬俗葬制以及相关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贵资料。

23 即墨县衙旧址

据《即墨县志》载,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即墨城由今平度迁来,立于今治,已历1400余年。即墨县衙为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三堂老县衙遗址。2011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内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房址、路面、灰坑、水渠、过道、水井等各类遗迹,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铁器等大量遗物,是青岛乃至山东地区近年来明清考古重要发现之一。

24 明清海防遗迹

青岛地区的海防遗迹作为明清以来国家海防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两代乃至中国近代史上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青岛地方区域社会政治变革亦产生深远影响。明清时期,青岛设有即墨营、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浮山所、胶州所、夏河所、唐岛炮台、古镇口炮台、亭子兰炮台以及烽火烟墩等数量众多的海防设施,构成了以卫所为中心的“营-卫-所-炮台-墩台”海防体系,历经百年至今尚保存大量的海防遗迹。

25 即墨区金口港遗址

金口港兴起于明末,自清代乾嘉时期兴盛,在二三百年间,曾是即墨、胶东乃至山东半岛最为繁荣的沿海港口,对明清时期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南北方文化交流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青岛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了古港码头,基本摸清了金口港遗址的分布范围和布局。采集的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瓷片,印证了南、北方的经济贸易交流和文化交流;发现少量国外风格的瓷片,表明了金口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

26 平度市隋代双体木船

古船发现于平度市大苗家村西南0.5公里泽河东岸的海滩空地上。1976年对古船进行了清理,这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涉及水下考古领域的首次工作,具有开拓意义。

木船船体两侧分别是三段整树舿制、衔接而成的两条独木舟,断面“U型”,整个船近似梭形。据推测,该船总长度在23米左右,载重达23吨,船只的出土对于研究隋代造船技艺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古代有人称这种船为舫或方船,战国时期已有记载。依据与船体共出的隋代五铢钱判定,平度双体木船是隋代废弃的,使用年代大致相当,是中国目前所见的年代最早的双体船实物。

27 琅琊台海域鸭岛沉船遗址

鸭岛遗址位于琅琊镇以南8公里处,距大陆岸线最近距离为400米。1979年青岛市博物馆曾在该海域附近采集到部分明代青花瓷器,2002年青岛市文物局和国家博物馆合作对该海域进行了调查,确定了沉船遗址的位置,并采集了部分瓷片。2007年结合第四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实习对该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发掘。船体已不复存在,仅留下了船舱中的货物与礁石凝结在一起。出水文物有石碇一条和部分瓷器,瓷器具有明显的明代晚期景德镇窑瓷器特征,推测沉船应为来自南方福建浙江海域的明代晚期沉船。

明代,景德镇民窑产品行销全国,北方也多使用景德镇民窑的瓷器。鸭岛沉船遗址的发掘对于我们研究南北海交通及海上区域性贸易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转运瓷器的船只在青岛附近海域沉没,青岛在当时北方地区港口城市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28 胶州湾海域近代沉舰

胶州湾海域地理位置在历史上颇具重要性,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唯一的亚洲战场,留下众多近代沉舰遗存。为深度挖掘青岛历史文化内涵、充实青岛海洋城市的文化特色,以胶州湾海域为重点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于2012年、2020年分别开展,并取得重大成果。胶州湾海域近代沉舰的调查和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水下考古沉船遗存的类型,为青岛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同时为深入推动我市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为加快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海洋强市服务。

29 甲午海战致远舰沉舰出水文物保护(非青岛地区遗址)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统筹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构,在青岛设立北海基地,填补了我国北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国家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空白。北海基地集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展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统筹黄渤海海域,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引领并推动着黄渤海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随着北海基地的投入使用,“致远舰”“经远舰”等出水文物在北海基地开展保护修复与考古研究等一系列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

“致远舰”遗址地处辽宁丹东东港海域。该舰残长约61米,最宽处11.5米,舰体保存的高度约2.5米,考古工作提取文物300余件(套),获评2015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致远舰”沉舰遗迹是中日甲午海战的真实见证,它们的发现还原了一段悲壮历史,对于近代史、海军发展史、世界海战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其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和深入研究,有助于从技术层面上丰富乃至修正甲午海战诸多细节,为甲午海战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为凝聚民族力量、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消息来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文 王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