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

地址:沅陵县七甲坪镇 年代:清

金姓是七甲坪的大姓,其祖先原本是汉室宗亲,王莽篡位后大肆诛杀刘氏,刘钦就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刘演、刘仲和刘秀,隐姓埋名,把刘字上面的卯刀去掉,更姓为金。新莽五年,刘演、刘秀两兄弟分别以金演、金秀之名起义。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要给刘演的儿子金亨封官并要他恢复刘姓,但是金亨不愿跻身政治恶斗,谢绝刘秀的恩赏,仍然坚持以金为姓。明朝永乐十八年,金亨后裔金子通与人结仇,为躲避仇家追杀,带着弟弟子方和妹妹子珠一家,将金字下面两点去掉,改为全姓,逃离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来到湖南辰州府沅陵县七甲坪伍家湾落地生根,创业繁衍。清朝光绪八年二月,在外为官的全兰彬,认为不能恢复金姓,是家族的耻辱,于是召集散落各地的金氏后裔,在伍家湾商议恢复金姓。有一部分人认为,金改全已有很长时间,再改为金不是很容易了,全兰彬力排众议,慷慨陈词,终于达成共识,于是一部分全姓,也就是金子通一脉恢复了本来面貌,更为金姓,并于当年在伍家湾修建了金氏宗祠,雕塑祖先神像。从此七甲坪就有了金姓和金氏祠堂。

金氏祠堂坐落的地方叫长铺,是伍家湾的一个盆地,三面高山耸立,祠堂背后的这座山叫云头山,前面的这座山叫阳明山,侧面的这座山叫狮子尖。过去,这三座高山顶上,每个山头都修建有一座古庙,每年钟鼓声声,到了秋季,各庙就要打醮做法还傩愿,吸引大庸、桃源、慈利等不少香客前来朝拜。解放前的长铺,沿金国基房屋一线,都是开的南杂货铺,一屋接一屋,紧紧相连,有米行、油行,有扯挂面的,有打油的作坊,还有傍溪而建的水碾坊,每月逢一、六两日开场赶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在长铺的三元桥边的四棵大古柳树边,还扎有戏台,每逢赶场之日,就有常德的汉戏班子和大庸赶来的阳戏班子唱戏,一唱就是几天几夜。坐落长铺的金氏祠堂,经常成为当地乡绅和各地商贾老板谈生意,结友情的场所,因此在沅陵周边各县声名显著。

金氏祠堂的大门是牌坊式结构,白墙青瓦,装饰着土红色的边框,门额上是红底鎏金的“金氏宗祠”四个楷书大字,在大门之上双重瓦檐上,塑有双龙抢宝、八仙过海及罗汉群像,给人一种稳重端庄的视角美感。我们现在进入祠堂,参观里面的结构布局。整座金氏祠堂,为砖木结构,占地437平方米,内分前殿和后殿,前殿也叫享堂,是商议宗族大事,制定乡规民约和还傩愿、祭祖宗的重要场所,后殿也称为寝堂,主要用来供奉宗族列祖列宗的牌位。虽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金氏后人自发集资对祠堂进行过几次维修,但都极力保护了原貌,没有造成破坏遗憾。请大家注意观看享堂墙壁上的这些绘画,一共有12幅,画的是竹林七贤、金钱戏蟾、昭君出塞、鲤鱼跳龙门,每幅画都细腻逼真,栩栩如生。这些画的年代和金氏祠堂一样久远,都是祠堂落成时作为墙体装饰描绘上去的,从中可以展示出金氏先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

七甲坪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辰州傩戏的主要发源地,金氏祠堂在保护和传承辰州傩戏方面功不可没。过去每到丰收时节,金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祠堂里开展傩事活动,他们唱戏酬祖,人神共乐,保留和传承着“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的古老风俗。1998年9月,沅湘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金氏宗祠举行,中外专家学者120余 人,就是在这里观看了伍家湾土老师们的傩戏演出,盛赞七甲坪的傩戏“原汁原味,不虚此行”。2005年夏季,电视台在这里组织拍摄了“辰州傩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专题片”,2006年6月,辰州傩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化学院、吉首大学联合挂牌,将金氏祠堂定为辰州傩文化研究基地,金氏祠堂也因此被誉为最有传统文化品味的宗族祠堂。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马鞍、马鞭、马刀等,都是红军时期留下的革命文物。1935年11月,完成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任务的红2军团和红6军团,根据党中央指示,在贺龙等人率领下,从慈利进入沅陵,抢渡沅水,实施战略转移,开始北上抗日。22日,红军队伍进入七甲坪,突然接到贺龙亲自下达的命令,全体将士在伍家湾集结休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贺龙对伍家湾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当年在张家界欧家洞给当地乡贤欧开先养马时,经常跟着欧开先到伍家湾来,陪欧开先和伍家湾乡贤金国基吟诗作对,下棋打牌,对伍家湾的山川地理、民俗物产早就非常熟悉。所以部队到了这里,就下令宿营休整,并将军部选在了金氏祠堂。当地乡绅百姓听说是贺龙领着队伍来了,都奔走相告。他们自发为红军送来打地铺的稻草,自发为红军碾米准备行军干粮,主动腾出房子让给红军的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使用。入夜,贺龙的一些老相识如金国基、金正令、金法基及部分群众,纷纷涌到金氏祠堂来和贺龙拉家常、叙友谊,听贺龙给他们讲述红军为穷苦群众打天下的革命道理。部队在伍家湾驻扎两天,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给穷苦群众讲述闹翻身的故事,教群众唱红军革命歌曲,鼓励群众参加红军闹革命。24日上午8点,军团司令部和直属机关在金氏宗祠外的大田集合,宣布行军纪律和路线,贺龙检阅了部队。队伍出发前,贺龙将自己的一件皮袍子送给了金国基,红军一个姓肖的指导员送给梅秀翠一匹马,通讯连左三公送给金建章一个斗篷一盏马灯。当地青年金继位、金凤章、金正清、金玉堂等24人参加了红军。转眼80多年过去了,但是说起贺龙当年率部驻扎伍家湾,与当地群众夜话金氏祠堂的往事,伍家湾的老百姓口碑相传,代代难忘。当大家听说要在金氏祠堂里面开设“红军长征纪念馆”,收集陈列红军历史文物,都毫不吝惜地把祖孙几代人珍惜收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红军遗物捐赠出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47件陈列文物,全部是红军当年路过伍家湾时赠送给当地群众留下来的。除了实物,我们还看到这里有些图片,图片上所反映的,是当年红二、六军团在伍家湾驻扎过的房屋,当年伍家湾跟着贺龙当红军的人员名单和离休后的老红军,以及当年和红军有过接触的老人为后人讲述红军故事的场景。金氏祠堂有了这段红色历史,更加令人崇拜神往。因为金氏祠堂不仅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是有物可看、有事可述的历史遗存,而且还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代表性,能见证红二六军团策应中央主力红军北上抗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能反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州傩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因此在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张大强

第二十二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341平方米,单体二层骑楼建筑,砖木结构。1929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后司令部设于此,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军委书记刘安恭住二楼,一楼为军司令部参谋处、副官处、警卫班和传令班办公室。1929年6月25日,朱德在此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与毛泽东、陈毅等共同制定了红四军七月分兵计划,对开展军事斗争、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等作出重要决定。1930年龙岩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设于此,后为国民党福建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龙岩地区行署办公楼。198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该旧址原为龙岩市文化出版局办公楼,现为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等机构办公场所。

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正式揭牌

7月7日,位于石壕镇石壕社区的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正式揭牌。区委书记姜天波、区政协主席母明江、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幸军出席,区领导施崇刚、朱川、刘芳敏参加。

綦江中央红军长征重庆的唯一过境地,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传承好红色文化,近年来,我区挖掘申报了20余处红军长征过綦江遗址群,并启动了石壕镇红魂小镇前期整体规划工作、石壕红军烈士墓改陈和修缮,打造了安稳镇1935枫香树下红军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工作,也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人大、区政协倾情关心支持下,整合财政、社会、地方债等各方资金3.9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4个,编制完成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设计方案,王良同志纪念馆建成开放,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石壕红军烈士墓、红军街、红军桥等一批重点长征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其中,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于2020年11月开始动工保护修缮,今年5月开始陈列布展,布展分为序厅、光辉历程、转战綦江、精神传承四个部分。

接下来,我区还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全力推进綦万创新经济走廊、北部智慧新城西部信息安全谷建设,努力打造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著名红色文化高地。

当天,市文化旅游委一行还深入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石壕红军烈士墓、王良同志纪念馆等地开展调研。

总编辑:孙 萍

值班编委:彭 巧

编审:谭禄柳

编辑:李亚雯

记者:成蓉 邓大伟

视频剪辑:吴晶晶

审校:靳 力

綦江人都在看

今日头条丨市政府副市长李明清来綦检查防汛工作

【綦江政事】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曾菁华来綦调研

【綦江政事】市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利来綦调研

【教育整顿 · 我为群众办实事】綦江民警助力寻亲 失散半世纪兄妹终相聚

【街镇部门头条】志愿者助农抢收蜂糖李

【微生活】小暑丨綦江人被热浪逼出的解暑秘方

如您有新闻线索请拨打 023- 87265555 ;

经宣热线 请拨打 023- 85892258

投诉建议等方面的问题,请拨打023-85888226。

红色印记 | 走进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来源:北方快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河北,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

今日主笔特别策划《红色印记》,带您走进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邯郸涉县城西4公里的赤岸村,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就坐落在村中央,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展开了创建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从1940年6月进驻涉县,到1945年12月离开,在涉县驻扎了6年之久。 战斗的间隙,部队没有忘记当地的群众,他们身体力行,关心、参与着赤岸村人的生活。他们的行动感染着淳朴的赤岸人,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流传着很多故事。

当年,亲眼目睹了将帅们与村里人交往的老人,都已经耄耋,而提起往事,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跟群众的关系,很好。军队早早起来,打扫院子、担水。那个时候妇女推碾子推磨,给妇女们抱小孩、给她们筛罗。给群众们种地。

城外面不是有一条渠嘛,这条渠通到河南的,那都是刘邓首长在这开的。当时老百姓说,这不是开渠,是开辟战场、挑战壕呢,村民误解了。首长们就给讲,我们是帮助生产的,最后还是引水上山。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后院,现存有刘伯承、邓小平、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的宿办室,还有人把后院叫做129家属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琳和二女儿邓楠就出生在这里。赖若愚宿办室窗下有一个磨得光溜溜的小石桌,据到此参观的原129师的老首长介绍说,当年邓小平晚上喜欢在这里品茶静坐,思考抗敌大事。

1945年10月,平汉战役前,刘伯承潜心研究、制定平汉作战方案,为了有一个更安静的环境,刘伯承迁出了司令部大院,住进了同村的武委会主任张义库的家里。

张义库长子张中林:跟我父亲商量之后就住到这了,就是这个房子,一住住了好几年。这儿僻静,研究平汉战役,得找个僻静地方,又得安全又得僻静的地方。有一次我听父亲说,有一次研究完平汉战役以后啊,首长们开会、商量事儿都在这开。

平汉战役胜利后,刘伯承离开了张义库的家。为了保留住这段珍贵的历史,多少年过去了,张家只把房子的外层进行了粉刷,其他一直保持原貌。现在,站在屋外往里看,穿越时光,你似乎依然能见到那个忙碌的身影。

在抗战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首府县,是华北抗战的战略要地,而司令部这三座农家四合院就是根据地的心脏。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大小战役、战斗3100多次,抗击歼灭了40多万日伪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部队从挺进太行时的9000多人发展壮大到30万正规军、40万地方部队,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

提醒 | 已有多人“被任职”!赶紧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