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区东莞人民公园内中山纪念堂旁边操场的一块空地。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省惠阳县的大亚湾登陆。消息传到东莞,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组建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3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力行小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14日晚,中共东莞中心县,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简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东莞市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旅游指南

丹东10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 设立铭牌

原标题:丹东10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 设立铭牌

深秋的鸭绿江断桥,游客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刚刚将写有“鸭绿江断桥”的铭牌挂好,就有不少游客走上前认真阅读:“鸭绿江断桥1911年建成通车。全长944.2米、宽11米。桥的上部钢梁为曲弦式,共12孔。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重要的运输通道,成为美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为保护红色遗址遗迹,感受先辈爱国情怀,丹东市为10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安装铭牌。

为了深入挖掘丹东市红色史料、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和红色文化,讲好丹东红色故事,让更多人铭记抗美援朝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丹东市启动了抗美援朝遗址遗迹设立铭牌工作。10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分别是鸭绿江断桥、中朝友谊桥、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所旧址、安东火车站站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指挥机关旧址、辽东人民广播电台遗址、安东三马路惨案遗址、安东电报电话局旧址、抗美援朝战争浪头机场、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一块块铭牌向人们诉说着上世纪50年代的英雄史诗。

(责编:汤龙、王斯文)

广州红色史迹——中共广东支部成立遗址

中共广东支部成立遗址位于广州起义路维新横路素波巷30号广州市第十中学内。校内东北面的“小红楼”是在遗址上重建的,这是中共广东支部成立的地方,也是1922年前广州中共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地和《青年周刊》的通讯处,“广东省立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所在地。

1920年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的上海,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陈独秀任发起组书记。从此,上海就成为创建全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接着,北京武汉长沙济南等城市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而此时的广东,粤系军阀陈炯明自福建漳州率粤军回粤,赶走了原来踞守在广东的桂系军阀莫荣新。陈炯明到广州后,伪装开明,邀请当时在上海的陈独秀到广东,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同年12月,陈独秀到达广州,与7月已回到广州开展新文化运动的谭平山、谭植棠等人进行筹建广州党组织的活动。

1921年3月,作为全国6个之一的第一批党的早期组织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党员有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沈玄庐、袁振英、李季、米诺尔和别斯林等一共8人。书记先是陈独秀,后为谭平山。活动地点主要在素波巷。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首先把《广东群报》和上海发起组成员沈玄庐主编的《劳动与妇女》作为自己的机关刊物,加上当时由上海迁来广州出版的《新青年》,便形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广东群报》是1920年10月开始出版的日报,编辑有谭平山、谭植棠、邓瑞仁等,其内容主要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报道劳工运动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世界新闻和苏俄的消息等。其次,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有80多人参加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谭平山任会长,主要成员有从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等人。再是通过举办各种学校,培养骨干,为发展组织做准备。其中于1921年初在素波巷开办了“宣传员养成所”和“注音字母教导团”。“宣传员养成所”主要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向广大工农群众进行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的宣传员,谭植棠任教务主任,谭平山、杨章甫、邓瑞仁等任教员。学员来自广东各地,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国语常识、社会科学、共产主义知识、三民主义教程。此外,还创办了“俄语学校”“机械工人夜校”“注音字母训练班”。除了让学员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外,主要是让他们能学习到十月革命经验和马克思主义,以提高基层宣传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还派梁复然、王寒烬等到佛山组织建立土木工会和理发工会,开展工人运动。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受陈独秀的指派,当时在广州活动的武汉党的早期组织书记包惠僧也参加了大会。同年8月,谭平山召开会议,决定在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以谭平山为书记,谭植棠负责宣传,隶属中共中央局领导。中共广东支部成立后,大力发展组织,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培养了许多党员和干部,为广东成为大革命的策源地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到1922年6月为止,中共广东支部共有党员32人,其中一半是工人。由于广东党组织的不断扩大,1922年,党的活动地点逐步转移到司后街(今越华路)杨家祠,而原处仍然作为广东团组织的活动地点。

1921年年底,中共广东支部谭平山等人开始筹备成立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2月26日,广东团组织创办的《青年周刊》创刊。在创刊《宣言》中明确地提出:“‘社会革命’四个大字,就是我们的先行旗帜。”周刊是八开的小报,每号出四版,杨匏安、阮啸仙、郭瘦真是周刊的主要撰稿人。从3月7日第二号开始,周刊逢周日出版,通讯处则设在素波巷19号。3月14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青年周刊》成为广东团组织的机关刊物。22日,周刊第四号刊登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当天的《成立大会演说撮录》,其中公开声明了“本团的宗旨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企图实现马克思主义”。周刊的内容很广泛,除了报道青年团的活动,反映各地情况外,还传递世界信息,转载共产国际指示。周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鲜明,其中刊登的《救生圈》《马克思主义浅说》《政权不应该要的吗?》《成立大会演说撮录》《宣言》等都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主张搞非妥协的阶级斗争和普遍的群众运动,实行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工农专政,以共产制度代替私有制度;初步论及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农民同盟军等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青年要脚踏实地,注重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此外,《我所观察过的俄罗斯》还报道了从莫斯科回来的冯菊坡、王寒烬对俄国政治、经济、领导与平民关系、群众组织、共产党人作用等的所见所感,让人们从中明白到:社会主义的俄国不是洪水猛兽的世界,也不是极乐世界,而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的世界,苏维埃政权是劳动人民的政权。《青年周刊》是五四运动后发行较广、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之一,它对广东乃至全国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广州市第十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兴华中学。1906年,兴华教会在现第十中学的所在区域内创办小学。其后因资金匮乏,学校先后两次停办,1921年复办,学校命名为“东山培正分校”。1923年,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热心办学人士的捐资基础上,再变卖部分旧校房地产,并以兴华教会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筹得办学款,购得素波巷东面的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即今第十中学的学校篮球场、兴华楼所在地),改建为永久校址。1929年,学校改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1931年9月,学校改名为“兴华初级中学”。后来又增设了高中年级,校名也改为“兴华中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9月,私立兴华中学与其邻近的初级中学私立继昌中学合并成广州市第十中学。

遗址所在的小楼为一幢两层高、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的小楼,后被拆毁在遗址上重建,俗称“小红楼”。现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017年5月,该址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文章来源:《广州红色史迹》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

东北历史(71):吉林省老黑河遗址,是哪支抗联部队的根据地?

最近,吉林省老黑河遗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老黑河遗址在哪?这里曾经发生过哪些故事?

老黑河遗址

根据资料记载,老黑河遗址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南区辖区境内,在池南区东南直线距离13.2公里处,距转头山4.3公里,距望天鹅18.6公里,距鸭绿江38.1公里,距天池40公里,距长白山机场25公里,距抚松老县城36.9公里,距临江市区55.8公里,距长白县城64.5公里。

经专家考证,老黑河遗址地处漫江源头老黑河西500米的老黑山上,属交通要道。遗址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遗址上有水井、石墙、石屋、掩体、壕沟、石堆、火炕、地窨子、石筑掩体,山顶部有长方形小城一座,东墙长约164米,西墙约155米,南北墙各132米,周围长约583米,四面墙高1.5米至2.5米,为土石混筑。围墙外有壕沟,宽5米、高1.2米。自发现遗址至今,已从地表采集到带“满洲国专卖总局“和“朝鲜石油”字样的油桶、子弹、铁丝网、鹤镐、板斧、搪瓷茶缸、脸盆、羊毛闷子、刀具等多样遗物。

那么,这块遗址有什么样的历史呢?

老黑河遗址

据文献记载,漫江及老黑河一带是东北抗联军二军军部,以及二军二师、六师重要的游击根据地,曾经在这一带建立了十几座密营。密营包含住址、防御工事、医院、枪械所,被装所等,是抗联二军1935-1938年的重要活动区。

那么,东北抗联军二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自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北之后,东北抗联就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之下,与侵略者血战了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可以说东北抗联的征战史,是一部充满了鲜血与牺牲的史诗。在九一八那段东北军“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屈辱岁月中,是抗联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在黑土地上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这支抗联部队中,分成11个军,其中的二军创始人及军长就是王德泰。

王德泰

1907年,王德泰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日本侵略东北后,毅然投身抗日斗争中,被选为延吉县反帝同盟组织部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先后担任延吉抗日游击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参谋长等职务。1934年3月,参与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任师政委,1935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进行整编,改任师长,1935年5月3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升任军长,所辖4个团,总兵力达1200余人。1936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继任军长。

1936年11月,王德泰在与日伪作战中遭遇600余敌人的袭击,经过激战,在追击敌人是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作者: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