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总校旧址

抗大总校旧址

抗大总校旧址位于公园内前南峪村中,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该校创建于1936年5月,原名为红军大学,后改名。1940年11月从山西黎城迁到浆水川,校部设在前南峪,政治部在浆水,供给处在河东、卫生处在安庄,医院在桃树坪。1943年1月奉命返回延安。在这里先后开办了6.7.8三期学员班,培养了180,抗大总校旧址,抗大总校旧址简介,抗大总校旧址-邢台市信都区抗大总校旧址旅游指南

苏州东吴大学旧址景点票价 东吴大学校址

1. 东吴大学校址

首先,东吴大学并不是大陆地区现有高校的名称,目前台湾地区有一所东吴大学。历史上的东吴大学是民国时期设立的一所教会大学,于1900年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是现苏州大学的前身。

1952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和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和苏州大学同宗同源。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入选高校。经常被评为中国最美高校,校园环境优美,近年来发展迅猛,在一些综合排名基本可以进入全国前五十名。加油,苏大!

2. 东吴大学在哪个校区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占地600多亩。

1、截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占地面积3739亩,建筑面积166余万平方米。

2、学校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2位;设有26个学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258人,硕士研究生12160人,博士研究生4038人,留学生2598人。

扩展资料:

苏州大学校区划分可以分为三大校区(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或者细分为8个校区。

1、天赐庄校区(校本部):原东吴大学校址,现在主要是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使用。

2、相门外校区(北校区):原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并入苏州大学。现在主要是纺织学院使用,与本部相隔一座相门桥。

3、可园校区(南校区):原苏州医学院,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现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

4、蚕桑地校区(东校区):现在主要是商学院、体育学院和留学生使用,与本部隔护城河相望,建有东吴桥连同两校区。

5、独墅湖校区(新校区):分北(一期)、南(二期)两区,2007年起陆续起用。为苏州大学新校址,主校区,部分学院已搬迁至此。

6、阳澄湖校区: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2012年并入苏州大学。现主要是机电,沙钢,城市轨道学院使用。

7、文正校区:为文正学院(独立学院)所在校区。

8、周庄校区:为应用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所在校区。

9、老挝校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国外校区,也是老挝国内第一所外国大学。

3. 东吴大学校址在哪儿

苏州大学各个学院;现存本部(天赐庄),东区,北区(原丝绸工学院合并),阳澄湖校区,独墅湖校区五个校区,苏大文正学院(越溪)和苏大应用技术学院(周庄)是独立院校,一般不与苏大同提,苏大原有西校区(原蚕桑专院合并)现已弃用,南校区(原苏州医学院合并)现划归苏大附一院使用,不再做苏大医学部教学担当。苏州大学,简称苏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苏州大学的最早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为苏州大学。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和2012年并 苏州大学。

4. 东吴大学是哪个学校的前身

是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是民国时期设立的教会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于1900年创办,前身是苏州的博习书院、宫项书院和上海中西书院。东吴大学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是中国现存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的学校,并可授予博士学位,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

5. 东吴大学校址在哪里

480分。苏州大学的前身,原名江苏师范学院,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

6. 东吴大学地址

江苏科技大学目前有12个学院;

1,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2,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3,机械工程学院;

4,电子信息学院;

5,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6,经济管理学院;

7,数理学院;

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外国语学院;

10,人文社科学院;

11,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12,南徐学院;学校总共有四个校区,东 西 南 张家港 。东校区在镇江市梦溪路上,离市中心很近,是主校区,除了人文社科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徐学院这三个学院外其他学院都在东校区。

西校区在镇江市四摆渡,属于市郊,是人文社科学院和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所在地。另外,所有大一新生不论哪个学院,都要先在西校区就读一年或两年南校区位于市南徐路上,也属于市郊,是南徐学院的所在地,南徐学院是学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张家港校区位于张家港市,部分专业设在那里。

7. 东吴大学百度百科

东吴大学是台湾重点实力高校。不是985也不是211。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SCU)于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在台湾复校,也是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现今已是台湾重点实力高校。

东吴大学秉持中、西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精神,致力发展成一所精致、有特色、具前瞻性的优质教育综合性大学,培育兼备专业与通识,富创意及执行力之社会中坚人才。

学校即拥有两个校区;发展迄今已有二十二学系(涵盖各指标科系,为一完整之综合大学)、二十一个硕士班及六个博士班,学生总数约一万三千人。多年来靠校友奔走,惨澹经营,乃有今日之规模。 本校虽然校地不大,但颇能善用资源及拓展地缘关系。外双溪校区有文、理、外语三学院计十五学系,山明水秀、视野清朗,又临近故宫博物院,堪称为凝思勤学之佳境;而城中校区则有法商两学院之七学系及推广部,因在全国政治商业之重心,藉此地利,便於延聘学有专精之学者,得使教学能收理论与实务兼顾之效;因此,东吴地灵人杰,内涵精致,洵为深具特色而完整之综合大学。

8. 东吴大学还在吗

苏州东吴大学是苏州大学的前身,苏州大学是江苏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学术水平强大,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在全国高校排名中,苏州大学稳居前50强,成为全国省属高校发展的领头羊。

9. 东吴大学是什么学校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 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10. 东吴大学校门在哪里

梅陇路130号正门(南门)。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是国家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

11. 东吴大学原址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大报恩寺塔立于南朝寺庙发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 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 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

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孙权建 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塔寺之始,有“江南第一寺”之称,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首座寺庙。经过考证,阿育王塔约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194─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建塔者极有可能是秣陵人符融,他曾任徐州刺史陶谦麾下之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运漕官,并以漕运所得经费建庙盖塔。符融为最早见于正史的中国阁楼式佛塔的创始者,后退守故里秣陵,为孙策攻灭。

东吴赤乌十年(247年)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 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复建,名长干寺; 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

建德六年(578年),齐地佛门遭劫。闻率僧众四十余循海路奔建康。辄遇大风波,楫折船沉。忽现巨龟,负众僧出水,须臾抵建康。闻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龟对曰:师父曾记否,吾乃海曲放生池之老龟也。闻恍然大悟。奏闻宣帝,帝大悦,敕建报恩寺,香火祀之。

唐朝年间,“慧闻者,齐渤海人也。幼年向佛,十二入寺,十六受戒。苦修《大智度论》、《中论》,树“一心三观”,启天台之源。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又以悯寺所得榇施,买海曲溪石梁为放生池,佛法广播于江北。”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得唐三藏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于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1017年),重修后的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改塔名为“慈恩塔”。

明永乐六年(1408年)毁于火,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工部于原址重建,明成祖以纪念 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于此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依大内图武,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大报恩寺在永乐、宣德年间建造,正值郑和率领下西洋船队多次远洋海外之时,因而,郑和对这项工程难以全力照顾,工程进展缓慢,弊端展现。为此,1428年(宣德三 ),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此时已出洋回国任 南京守备的郑和“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限期完工。竣工以后,郑和还特其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 琉璃宝塔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 金陵的必到之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

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最后一次是1802年(清嘉庆七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塔被毁,关于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军攻克 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太平军先下手为强,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另一说则是1856年,正逢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 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也有人认为是曾国藩下令炸毁的。

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宁机器制造局就大报恩寺遗址坡下菜地造住房十二间,工作间八十余间,廊五十余间,寺院遗址渐被蚕食瓜分。

1958年,在眼香庙、芙蓉山、窑岗村一带出土的大批琉璃构件上多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2004年后,南京市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建设。

2008年8月7日,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文物与圣物,内藏“佛顶真骨”。

2010年,大报恩寺重建工程被列为南京市2010年城市建设“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同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该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

2010年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动在栖霞寺隆重举行,佛顶骨舍利在栖霞寺法堂供奉的一个月里,有近20万人前往瞻礼。

2011年6月,被评为“ 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年4月25日,第三届 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开幕,大报恩寺出土的佛顶骨舍利从发现地 南京迎请来到了香港。

2012年11月,大报恩寺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5月,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3月,大报恩寺轻质保护塔主体完工,该塔共有9层,由轻钢结构和玻璃筑成,外立面由玻璃幕墙组成。

2015年12月16日上午10点18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行开园仪式。12月17日,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抗大总校及各分校情况简

抗大总校及各分校情况简介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于陕北瓦堡正式成立,1937年1月9日更为此名。先后迁址保安、延安灵寿武乡黎城邢台绥德等县。1945年10月向东北挺进,1946年2月抵达吉林通化市,改称东北军政大学。

毛泽东任抗大总校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刘伯承、罗瑞卿、滕代远、彭绍辉、何长工先后任副校长。1943年3月,徐向前任代理校长,李井泉任政委。

抗大在9年多时间里,共招收8期学员,并在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创办了14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附设中学,培养了10多万优秀的军政干部。为提高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马克思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

抗大第一分校

抗大第一分校于1938年12月在陕西延长县组建。1939年1月迁址晋东南,同年11月再次东迁,于翌年1月到达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1941年4月,成立第一分校,第一、二、三支校。1945年10月,由费县启程开赴东北,1946年2月,编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何长工、周纯全、袁仲贤、曾国华先后任校长,李培南、张雄、梁必业先后任政治委员。

第一分校在敌后办学7年多,招收学员8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干部2.4万余名。与日伪顽进行了几百次殊死战斗。在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斗中,为掩护山东党政军机关付出了重大牺牲,换取了绝大多数人的成功突围。第一分校是各分校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分校,为巩固和发展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

抗大第二分校

抗大第二分校于1938年12月在陕北成立。翌年2月全校分3批东渡黄河,到达河北灵寿县,在晋察冀边区流动办学。1944年初返回陕北绥德归建总校,4月建制撤销。陈伯钧、孙毅先后任校长。

第二分校历时5年多,共培养干部2万余名。在晋察冀抗日武装力量的建设和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三分校

抗大第三分校于1939年7月在延安成立。1941年11月与军政学院第三、四队合并组建军事学院,1943年3月编入抗大总校。许光达、陈奇涵、郭化若先后任校长。朱德、徐向前先后任军事学院院长,李井泉任政治委员,叶剑英兼任副院长。

第三分校在延安,环境相对安全,得以保持正规化教学秩序。培养八路军留守兵团和附近省区2600余名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八路军发展壮大作出积极的贡献。

抗大第四分校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豫皖苏边区创建,在淮北洪泽湖畔发展。1945年3月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1945年9月,与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彭雪枫、张爱萍先后兼任校长,邓子恢兼任政委。

第四分校是新四军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共培养近5000名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五分校

抗大第五分校建于1940年11月,在苏北盐城成立,是抗大在华中敌后开办的一所重点分校。1941年底,校部改称抗大华中总分校,抽出部分分校干部组建新的第五分校,1942年停办。1944年夏恢复重建,1945年9月改建为盐阜军区独立旅司令部。陈毅、黄克诚、钟伟、谢祥军先后任校长,陈毅、吴胜坤、沈铁兵先后任政委。

第五分校先后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为新四军的发展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贡献。

抗大华中总分校

抗大华中总分校于1941年12月以抗大第五分校为基础成立。其任务是统一领导华中各抗大分校工作,受抗大总校领导,为总校组成部分。陈毅兼任校长、政治委员。

1943年初,总分校干部、教员和学员分配到各部队,其余与华中局党校部分教员、干部前往延安。抗大华中总分校就此结束。

抗大第六分校

抗大第六分校于1940年11月在河北涉县组建。1942年4月调回总校归建。1943年1月,组建新的第六分校,归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同年冬,第六分校人员分配各部队工作,分校宣告结束。刘忠、徐深吉、李达先后任校长,黄欧东、袁子钦先后任政治委员。

第六分校培养了数千名干部,为坚持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大第七分校

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7月在晋西北兴县创办。1943年3月转移到陇东地区,5月与第二分校附设中学、第七分校陆军中学合并组成新的第七分校,1945年11月结束。周士弟、彭绍辉先后兼任校长,徐文烈、张启龙先后任政治委员。

第七分校转战于黄河两岸,在艰苦条件下,储存和培养了5000多名青年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大第八分校

抗大第八分校于1941年5月在安徽天长县以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创办,后迁址龙岗,1945年8月结束。张云逸、罗炳辉、冯文华先后任校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

第八分校共举办4期,培养学员约2000人,为新四军第二师的发展和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抗大第九分校

抗大第九分校于1942年5月由抗大苏中大队改编成立,1944年6月改建为“苏中公学”。栗裕兼任校长、政治委员。

第九分校在苏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条件下,坚持一面战斗、一面教学,以战斗保卫学习,为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和苏中、苏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3300余名军政人才,特别是培养了一批华侨青年干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抗大第十分校

抗大第十分校于1942年2月在湖北随县以新四军第五师随营学校为基础改编而成。先后流动于湖北的随县、应山、孝感黄陂等县及河南信阳的广大地区办学,1945年9月,校部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十四旅旅部。李先念兼任校长、政治委员。

第十分校历时3年多,先后举办5期,为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培养4000多名军政干部,对部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豫鄂边区民族英雄的摇篮”。

抗大皖江第十分校

抗大皖江第十分校于1945年5月在安徽无为县以新四军第七师教导队和干部训练班为基础创办,10月改为新四军第七师随营干部学校。谭希林兼任校长,曾希圣兼任政治委员。

皖江第十分校在半年时间里,为皖江地区的新四军和地方培养了近千名军政干部,为第七师的发展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太岳分校

抗大太岳分校于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建而成。1945年10月与抗大太行分校合并组建“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另部分干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随营学校。陈赓兼任校长、政治委员。

抗大太岳分校历时一年,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和太岳军区部队培养干部1000余名。

抗大太行分校

抗大太行分校于1945年3月,以抗大太行大队为基础在河北涉县扩建成立,是专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短期轮训基层干部的一所分校。同年10月,在山西长治与抗大太岳分校合并,组建“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童国贵任校长,彭宗珠任政治委员。

陆军中学与附设中学

八路军各大战略区先后在抗大总校和第一、二、七分校及太岳军区创办了抗大陆军中学,并在第二分校创办了附设中学。

总校陆军中学 1942年春在河北省邢台县创办,1943年1月改称太行陆军中学,直属第一二九师领导。12月到达甘肃合水县并入抗大第七分校,与太岳陆军中学合编为第七分校第三大队。

太岳陆军中学 1942年春,太岳军区由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和决死纵队编余连、排长,优秀班长和老战士中选拔300余名学员,成立太岳陆军中学。陈赓兼任校长。1944年4月,陆军中学转移到陇东合水,并入抗大第七分校。

第一分校陆军中学 1942年8月,冀鲁豫军区在河南省濮阳县创办。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兼任校长,郑思群任政治委员。学员从军区编余干部中挑选年轻的团、营、连级干部,以及部分班、排长和优秀老战士共600余人。1944年6月,迁河南林县,改为冀鲁豫党校。

第二分校附设中学 1942年1月,晋察冀军区在河北省灵寿县创办,李志民兼任校长。同年5月,冀中“抗属中学”和编余部分“小八路”、“抗战剧社”、“火线剧社”的文工团员也送附中学习,学员达1500多人。1943年2月随分校转移至甘肃合水县,与第七分校陆军中学合并成立新的第七分校,编为第二大队。

第二分校陆军中学 1942年2月,晋察冀军区在河北省灵寿县创办。学员由部队选拔出600多名优秀班、排长和老战士组成,唐子安任总队长。1943年8月,冀中军区教导队编为陆军中学第二大队,高存信任大队长。原陆中总队改为第一大队,李钟奇任大队长。1944年春,陆中第一大队迁至陕北绥德,编为抗大总校第二大队。陆中第二大队改称晋察冀军区干部总队。

第七分校陆军中学 1942年4月,于山西省兴县魏家滩创办,喻楚杰兼任校长,杨尚高兼任政治委员。学员由八路军第一二O师编余连、排长,优秀班长和老战士中招收600多人组成。1943年4月,陆军中学转移到陇东合水县。5月,与第二分校附中合并,编为第七分校第一大队。

Tags:

北京外国语大学延安抗大纪念馆校址纪念碑揭碑

6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延安抗大纪念馆校址纪念碑揭碑仪式在延安抗大纪念馆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副校长贾文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宏玉参加活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揭碑仪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抗大纪念馆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向抗大纪念馆捐款10万元,向市教育局捐赠10万元图书。

韩震表示,作为抗大的嫡传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在外语教学、师资培养、翻译、出版等领域,与延安开展合作交流,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马宏玉说,我市将继续加强革命纪念地保护和建设,研究、挖掘和弘扬抗大精神,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来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希望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延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共同把延安建设得更美好。

记者:刘钢

编辑:李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