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墓

韩信墓

韩信墓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高壁岭山。

本名:韩信

别名:齐王,淮阴侯,汉初三杰

所处时代:秦末汉初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31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196年

陕西西安发现韩信之墓,墓内的密室,却揭晓了一个千年传说

楚汉诸将,能威执项羽者,唯有韩信。韩信熟谙先秦之兵略,以至挥百万人马“战必胜,攻必取”,成为刘邦灭楚立汉的关键。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韩信,虽出身寒苦,却是少有大志积学而善谋,立誓“蓄英雄之壮图”。《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生于淮阴寻常人家,自幼年起,父母就对其寄予厚望。其父早亡,家道更加艰难,但其母谨遵亡夫遗愿,紧衣缩食供韩信从师读书,文墨给了韩信更为广阔的世界,他尤为笃爱古之兵书,时常通晓熬读。然而未等韩信出人头地,其母就早早撒手离去。父母俱亡后,韩信虽学有所成,却未能成功入仕。

命运的波折令韩信饱尝人情冷暖,他心高气傲,无心田垄农事又没其他营生进项,已然流落“乞食”的地步,每天背着宝剑四处游荡,得亭长、漂母舍饭才不至饿死。公元前209年,群雄奋起逐鹿,时年22岁的韩信闻讯立即奔赴会稽郡,投在了楚国项梁麾下,项梁乃项燕之子,在会稽久负名望,韩信信心满满,自认必能得到重用。然而饭食虽无忧,韩信却始终是个帐下微末小卒,所任无非炊事伙夫与守门,仅此而已。这令韩信颇为心灰意冷,但他还是寻求时机展示自己的才华,给项羽出谋划策,结果却被嗤之以鼻不予采纳。彻底赶到出头无望的韩信,这才出了项营,转到了汉王刘邦麾下。

依旧是不得志,遥遥无期,韩信又成了管仓库的,还被人牵连差点问斩,幸好得到夏侯婴的赏识,被安排打理粮饷,但这绝非是韩信所期,直到被萧何力荐,韩信才一举拜将,遂为刘邦分析项羽的利弊长短,寥寥数言却令刘邦拨云见日,制定了图谋大计,这意味着彼时天下风云如何变幻将取决于韩信。公元前206年,25岁的韩信终于如儿时所愿,驰骋沙场挥大军东征,截止公元前202年12月,韩信4年间破魏、击代、平赵、取齐、定燕,垓下四面楚歌扫平项羽,他为刘邦逐荡四方,汉家四百年江山,韩信功勋卓著,故而获封齐王,后改楚王。然而他的处境,却在悄然发生转变。

公元前201年,功成名就的韩信却祸事迭起。刘邦不知从何人口中得知韩信怀异志,设计将其锁拿回洛阳,楚王由此被褫夺为“淮阴侯”,两人猜忌怨怼日益加深。此后三年间,韩信托病于府邸,内心郁郁寡欢。而刘邦日趋衰老,诸位亲信也眼见老去,唯独韩信正当盛年,杀心一起便无法消除。公元前197年,吕后与萧何设计,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一代“兵仙”被诛,家门三族尽灭,正所谓“智者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韩信谋天谋地,却无法为自己谋个全身而退,令无数史学家慨叹不已。韩信死后,被安葬于长安城往东30里开外,具体位置就在陕西西安新筑镇的新村。

咸宁县志》《长安志》记载,淮阴侯韩信的墓冢格外奇特,不似寻常的圆冢,而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达10米高,整个墓园占地达2亩,最上方矗立着4课粗壮的柏树,冢前有石碑,石碑前有百姓立的小庙,韩信家门尽诛,是何人为他收敛下葬筑墓已难以知晓。但彼时长安城内外的百姓都颇为敬重韩信,年节时常去韩信墓祭祀。但古籍记载,人们口口相传这处墓中埋葬的仅仅是韩信的身躯,他的首被谋士蒯通带回故土淮阴安葬。两千年间,无数的文人墨客前往长安城外瞻仰这位兵家奇才,韩信墓也一直得以保存。上世纪六十年代,新筑镇村民开荒平坟,将韩信墓土冢整个挖穿推平,墓室也被挖开。

考古学者事后寻访得知,村民挖开韩信墓后,看到了古砖瓦垒砌的墓室,但已经淤泥遍布非常破败,棺木已荡然无存,只有几块骨殖。值得一提的是,墓室的正前方发现一个狭小的壁龛密室,内中挖出了一个极为精美古朴的鎏金铜制帽盔,似乎应属于韩信生前佩戴之物。

学者由此分析,这或许恰恰证实了此墓仅仅埋葬了韩信之躯,否者帽盔应佩戴,不会单独搁置他处,足见淮阴韩信墓也属实。至于这珍贵的帽盔流落何处,有没有被保存,未能得知。后来韩信墓被平整为田地,墓碑均被埋于地下,八十年代时,还有学者寻得韩信墓残损的石碑碎块,得以保存至今。

韩信墓前一副对联只有十个字,却诉尽其一生

读过《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禁生出感慨:“开国皇帝打天下成功之后,都免不了要杀戮功臣!”这似乎已成了一条铁律。历史上最有名的杀功臣者当属明朝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江山,能让太子镇服满朝大臣,他拿无数功臣的鲜血去祭奠大明王朝的社稷。其实要说屠杀功臣的嗜好,早在另一位布衣天子汉高祖刘邦身上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幸的是为大汉王朝建立的不世功臣韩信就是被杀对象。韩信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被后世奉为“国士无双”。其一生也可谓是辉煌无数,是当之无愧的西汉开国元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臣也没能逃脱“铁律”,最终还是被丞相萧何以朝贺为名诱骗其到长乐宫中所杀。韩信死后在其墓前就有一副对联,虽然只有区区十个字,却诉尽其一生!后来许多历史专家都为之赞叹不已,众网友看后更是直呼:“真神作呀!”

众所周知,名将韩信的出身并不高,《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此话的意思就是说名将韩信是个不折不扣的平民百姓,而且家庭还非常贫穷,自己也没有出众的德行,没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所以许多人都讨厌他。可以说大将韩信早年是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最后还受到屠户的胯下之辱。

直到秦末争霸时,韩信才投身项梁麾下。后来项梁因轻敌大将章邯被杀,随后就归于项羽的帐下成为郎中。在跟随项羽时曾多次为霸王项羽献破敌之策,但均未被采纳重视。事后偶然的机会韩信遇到自己人生最大的贵人萧何,被举荐给汉王刘邦。然而没曾想刘邦一开始也和项羽一样,对韩信不加理睬,韩信于是想离开。幸运的是,萧何这个“伯乐”能看出韩信这匹“千里马”才华,于是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最终寸功未有的韩信被拜为大将军,自此开始平步青云之路。可以说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

作为统帅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开始领兵打仗崭露头角。自韩信统兵一生几乎是百战百胜,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为西汉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最终成为千古名将,缔造了“逢战必胜”的神话,有了后来“兵仙”的称号。就连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时也称赞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然而,韩信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但他对于政治却十分的迟钝。最后在垓下消灭项羽后,刘邦因忌惮韩信军事才能就让其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使其远离根基深厚的齐地。最后又借巡游云梦泽之机,以谋杀罪之名将韩信抓回京师软禁起来,安个淮阴侯的虚位。随后韩信屡被猜疑,嗅觉敏锐的他,便联盟夏阳侯陈豨想要密谋造反。不料被自己的伯乐萧何发现识破,其用计将韩信引诱到长乐宫,被吕后斩首。

韩信死后,后世为了纪念他,给他修建了墓地。其中在江苏有座韩信墓,里面有淮阴侯祠,祠堂上有一幅名联,只有十个字却诉尽其一生。这副对联就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后来许多专家见到这副对联都为之赞叹不已,众网友看后也直呼:“真神作呀!”可以说这两句话微言大义,说出韩信的生死存亡,点出韩信一生中决定其一生的三个人。

而上联:“生死一知己”,这里“知己”大家都应该知道说的就是韩信的至交好友萧何。韩信之所以能取得战功赫赫乃至日后朝堂上的地位,萧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但萧何虽然是韩信人生道路上的伯乐,却也是韩信的致命毒药。在陈豨造反时,韩信作为内应自然小心谨慎。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至交好友萧何竟然将他诱骗到皇宫,进而被杀死。所以说韩信一生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下联:“存亡两妇人”,这两妇人,一个是救了他的漂母,一个是杀了他的吕后。上文我们说过韩信投军从戎之前家贫如洗,时常食不果腹。有次韩信几天没吃饭,饿的头脑发晕,为了不被饿死,去河边钓鱼。这个时候有幸碰到一个洗衣服的妇人可怜他,于是就一连十几天给他饭吃,救了未来的战神韩信一条命。正是这位善良的漂母,才给了韩信以生机。

前面说到了,萧何识破韩信谋反之事,将其引诱到长乐宫,最终被刘邦的老婆吕后斩杀。吕后就是这个最终结果了战神韩信的另一妇人。韩信的一生,被一个妇人所救,又被另一妇人所杀。存亡两妇人,可以说概括的非常到位!最后我们不得不说寥寥数字就将韩信波澜壮阔的人生一览无余,戎马一生的韩信还是躲不过“君要臣死”的魔咒,这是韩信的励志史,也是他的辛酸史。

西安出土韩信古墓,开棺后首级却不翼而飞,老农:我知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