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坂古盐道

虞坂古盐道

虞坂古盐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始凿于西周初期,明正德八年御史张士隆曾对青石槽路段进行过扩凿。废弃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沧桑古堡、古今通衢、千年盐湖,盐池这个地方你知道吗?

惠安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盐池西南一隅,虽只是一个居民仅有几千人的乡级小镇,却是一个历经沧桑闻名于世的古堡。说起惠安堡的历史,比今日之盐池县城还要古老,就连“盐池”这个称谓,也是由惠安堡一地移到盐池县城的。

沧 桑 古 堡

惠安堡盛产食盐,古代地名即以“盐池”相称。

食盐在古代是重要的军用和民用的必需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的地位十分重要。

早在周代时就有人专门从事制盐的职业(“周礼有盐人之职”),从汉代开始就有专门管理晒盐业和冶铁业的官吏(“汉置盐铁官”),实行盐业和铁业只能由国家官方经营,即“盐铁官营”,不允许私营。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设置了盐州,辖境约为今东至陕北靖边,西至宁夏吴忠,北至内蒙前旗,南至甘肃环县一带地域。

隋朝改称盐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盐州,西夏因之。将一个地域以“盐”命名,说明了人们对盐的重视程度。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中记载:“山东三水县……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

这里所说“山东”是指罗山的东边,“三水县”近年有人考证其址在今同心县红城水古城,“县东有温泉”指的是惠安堡西南约十余里处的暖泉

“温泉东有盐池”指的就是惠安堡的盐池。

这则史料即表明,惠安堡这个地方在汉代时属于三水县,也表明惠安堡的盐池在北魏时已闻名于世了。到了唐代神龙元年(705年)的时候,在这里设置了温池县。

之所以称温池县,是因为那时已将这里的盐湖称之为“温泉盐池”,且这个名字已叫得很响了,所以才将县名定为“温池”。

《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中记载:“温池,神龙元年(705年)置……燕山州,在温池县界,亦九姓所处……烛龙州,在温池界,亦九姓所处。”

这段史料又告诉我们,唐代不仅在这里设了温池县,而且燕山州、烛龙州两个州的治所都在这里。还告诉我们,燕山州、烛龙州都是“九姓所处”。

“九姓”是当年对西北一些少数民族的一种称谓,就是说那时这一带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温池县属灵州(治今吴忠),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时,曾一度将温池县划归威州(即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原址在今韦州镇附近)管辖,后来又隶属灵州。

温池县在历史上存在近二百年,到五代时才被废弃了。

当年温池县城的旧址在哪里呢?如今已很难说清。因历史久远,旧城可能因被沙压水淹而搬迁变动,至宋代时此地又为西夏腹地,而西夏的历史资料又很少,关于温池县的资料更不可得,这就使温池县断了历史的记忆,只能推测是在今天的惠安堡盐池周边一带。

惠安堡盐池周边一带有“西破城子”、“北破城子”、“小盐池城(即今老盐池)”等几座古城遗迹,今天已不知它们是什么年代所筑的城池,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古代温池县的古城址。也可能这几座旧城址都是温池县几经迁徙留下的遗址。

惠安堡在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明代。

明王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亲生子,其中有9个儿子封在东北到西北的边境为藩王,自东往西数过来依次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为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些游牧部族贵族的侵扰,在北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设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宣化)、大同太原、延绥(今榆林)、宁夏(今银川市)、固原、甘肃(今兰州)9个边防军事重镇,合称“九边”,分别派大将统兵守御。

惠安堡虽不是九边重镇,但地处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几个重要边镇的交通枢纽之上,且惠安堡的盐业赋税是朝廷供边防买马、用作军饷的重要财政来源,所以很受国家重视。

明代宁夏兵备道佥事孟曾说:“宁夏小盐池,乃天生自然之利,资穷边军需之用。”这里所说的小盐池,就是今天的惠安堡盐池。

因盐之重要,官方自然要在产盐的地方设立管理机构。在盐池北边10余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堡(即指今老盐池),那时就叫盐池城。

又因惠安堡盐池那时称小盐池,所以这座城也称小盐池城。这里明代时隶属灵州,为灵州盐池千户所,并是交通驿站,故又称盐池驿。

盐池千户所设灵州盐课司、巡检司等盐业管理机构。

那时的盐池城虽临近盐湖,但毕竟离盐湖还有十几里路程,不在盐湖边上,总有管理之不便。后来官方就将这些盐业管理机构设置在盐池东岸的居民点。

嘉靖六年(1527年),宁夏都御史翟鹏向朝廷上奏,在这个地方筑起了一座新城堡。明代的新城堡一般都以堡长或当地屯兵长官的名字命名,或许当时这座新筑城堡的堡长名叫“惠安”,或许是当时当地屯兵的长官叫“惠安”,于是这个城堡就被命名为“惠安堡”。

这就是说,惠安堡这个古堡至今也有约500年的历史了。

民国初年,袁世凯国民政府下令撤州置县。

1913年,将原灵州花马池分州改置盐池县,县治设于花马池城,并将原花马池城改称盐池城,还将原属灵州管辖的小盐池划归盐池县。

“盐池”这一地名称谓,也就由小盐池移到了花马池。

当地人习惯将旧的、原来的事物称作“老”,于是将原来的“盐池”这一地名改称为“老盐池”,一直沿用至今。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县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红色政权——盐池县苏维埃政府,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

但盐池县还有惠安堡、萌城一带没有解放,仍为国民党统治。

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本来就觉得自己统治的宁夏省地盘太小、县分太少,不甘心丢掉一个县,于是他又在惠安堡、萌城一带地区又成立了一个“盐池县”,与苏维埃盐县政府对峙。国民党的盐池县政府就设在惠安堡的财神庙内。

这样一来,在盐池县这一块地盘上就有了两个“盐池县”,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红色盐池县,一个国民党统治的白色盐池县。群众称之为“一个是红区,一个是白区”。

惠安堡虽然成为了国民党盐池县政府所在地,但这个“县”实在太小。1940年,马鸿逵又决定将同心县的下马关、韦州、红城水,罗山西坡的关口湾和金积县的红寺堡划归国民党盐池县管辖。

1949年8月盐池县全境解放,惠安堡获得了新生。

古 今 通 衢

惠安堡虽然只是祖国大西北的一个边塞小镇,但古往今来却一直是大西北的一处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枢纽。

远在商代,西北诸少数民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许多联系,开辟了边塞通往内地的道路。进入汉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汉王朝疆土扩展到河西走廊西域地区。

这样一来,中原与西域、中亚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节、商旅往来不断,中原经河西走廊入西域、中亚的交通干线——“丝绸之路”形成。

与之同时,北方的匈奴民族逐步强大后,不断联络西部羌人,在河西走廊一带劫掠丝绸之路上的使臣、商客,造成时有“丝路不通,使者不前,商旅不行”的现象。

于是人们便另辟蹊径,打通其他的通途,这就使得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道,而是有多条分支,主要有南、中、北三条干线。

惠安堡这个地方,就处在丝绸北路的冲要之地。

据鲁人勇先生在《唐末五代至北宋的“丝路”主线》一文中考证,从灵州南至长安,早有大道存在,唐代一般叫灵州道,宋代《武经总要》一书中称灵武路。

罗丰先生在《五代、宋初灵州与丝绸之路》一文中指出“灵环道在通往中原的三条道路中……最为重要”。这里说的灵州道、灵武路、灵环道,是指同一条道,即由今吴忠经石沟驿、惠安堡、环县一线去往西安的一条大道。

沿途经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宁州(今甘肃宁县)、州(今陕西彬县)及咸阳而到达长安。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曾驾临灵州(今吴忠)接见11姓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举行盛大的民族同盟盛会;唐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李亨灵州登基,使灵州一度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这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使灵州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了西北重镇。

由是,长安与灵州之间,使节往来不断,商旅频繁,使得这条丝绸古道变得更加繁华。处在长安通往灵州的这条古道上的惠安堡一地,正好是必经的一站。

站,就是驿站,是行程中途暂停休息住宿之处,元代时称之为“站”,明代时称之为“驿”。

古代出行交通工具落后,或车马或步行,每日行程仅为几十里,就需要停下来歇息食宿。所以在一些主要道路途中都有供行人歇息食宿的驿站。

行人每一日之行程称为“一站”,但一日之行程有多有少,所以“一站”就有大有小。

“大站八十里,小站六十里”,就是说两处大站之间相距80里,两处小站之间相距60里。灵环道上一般都是大站,从灵州(今吴忠)到石沟驿80里,从石沟驿到盐池驿(今老盐池)80里……由此可以看出,惠安堡不仅处交通要道之上,而且还是重要驿站。

惠安堡一地不仅是交通要冲,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211国道纵贯南北,盐兴公路横穿东西,惠平(惠安堡至平凉)路、惠大(惠安堡至大水坑)东接西连,四面八方皆为通衢大道,条条大路辐射四面八方。

由这里向西、向北,近至吴忠、灵武、银川等宁夏的重要城市,远达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由这里向东北,近至盐池县城,远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陕西省定边等地;由这里向东,近至本县大水坑等地,远至陕北榆林、延安各地乃至山西太原、大同;由这里东南,近至本县南部山区麻黄山等地,远达甘肃环县、庆阳乃至陕西咸阳、西安等地;由这里向南,近至盐池县萌城,远达甘肃庆阳一线乃至陕西咸阳、西安;由这里向西南,近往同心县太阳山、韦州、下马关、豫旺一线,又可通往红寺堡、同心城、中宁中卫一线,远去则可达兰州、宝鸡等西部重要城市……

千 年 盐 湖

盐池县以盛产池盐而得名,古代在不同时代曾属灵州、盐州、盐川郡等,历史上又有温池、花马池等称谓,皆与县境内多有盐湖之故有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地理区划的演变,所属盐湖有的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有的划归陕西省定边县,而盐池县却只剩下了惠安堡一处盐湖了。

令人遗憾的是,今日这一处仅有的盐湖,也因地质、气候的变迁和人为的不正当开采等诸多原因,逐渐变得产量低微,质量低劣,终于在2000年8月被盐池县政府批准“改制”而关闭,极不情愿地给书写了两千多年的“盐文化”篇章画上了一个蹩脚的句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惠安堡的盐湖,曾经世世代代养育着这一方的人民,祖祖辈辈打造着一方的盐文化。

虽然她今天已经成为了历史,但生活在这一方的儿女不会忘记她辉煌的过去。

盐,即指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

食盐有海盐、井盐、矿盐、池盐等多种,其中池盐是指盐湖所产的盐,又叫湖盐。

盐湖,又称盐池,即产池盐的湖泊

惠安堡盐池,是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西不足两公里处城滩地上的一所盐湖。

该地古名凤凰台,传说曾有凤凰在此落过之后便成为湖泊,故民间又将这座盐池称为“凤池”。该盐池由南、中、北3个咸水湖相连而成,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湖东岸靠惠安堡镇,南接荒漠,西边和北边均靠沙边子(即沙漠的边沿地带)。

明、清两代是惠安堡盐池最昌盛的时期。

明朝廷以西北地区的盐税收入为西北地区军事费用的主要支柱,故无论朝廷还是地方,对于盐业生产十分重视。

清代虽不以北部边防为重,但盐税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方面,仍受到官方的极为重视。

从明初开始,惠安堡一地的盐池被称做“小盐池”或“花马小池”,这里所产的盐亦被称作“小池盐”。

其所以称“小盐池”或“花马小池”,是为了和花马池加以区别。位于今天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交界处有座北大池,古代叫作花马池,是一座较大的盐湖。

花马池附近的一座城堡,也就叫花马池城了。花马池城是一座重要边关城堡,但因在长城之外,没有安全保障。

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将该城由长城外迁到长城之内今天的盐池县城这个地方,仍叫花马池城。

这样一来,就把原来的花马池盐湖叫作了“北大池”,而将位于今天盐池城和定边城之间的盐场堡盐湖改叫作“花马池”或“花马大池”。为了不和惠安堡的盐池混淆,就给惠安堡盐池前加了一个“小”字,称为“小盐池”或“花马小池”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小盐池城设立灵州盐课司,主要管理花马大池、花马小池,并代管漳县西和(俱在今甘肃境内)两处井盐。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该盐课司从成立到弘治年间,每年盐课额为351万多斤,其中西和、漳县井盐仅64万多斤,而大、小花马盐池池盐多达286万多斤,占总数的81%。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宁夏巡抚王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将小盐池旧城拓展修筑,驻兵防守并设驿递。

到了明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和方便盐务管理,特在盐湖东畔修筑了一座新的城堡,将盐课司移驻新城堡之内,这就是惠安堡城了。

到明万历年间,灵州盐课司岁办盐课由原来的350多万斤增加到了1257万多斤,所增加900万多斤基本上都是大、小盐池增产。按明代盐法,盐课以引为计算单位。

商贩购盐须先领取引目(引的数量),然后拿着引目到盐池购盐。无引之盐则被视为“私盐”。

当时还在距盐池城南90里处的萌城专门设立“批验盐引所”,因萌城正位于小盐池通往关陇的交通要道上。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以前规定每引为400斤,俗称大引;以后改为每引200斤,俗称小引。但旧时盐业交易很“大方”,并不“斤斤计较”,所以古代盐业交易中往往不是以重量论而是以体积论,即不是论“斤”买卖而是论“升”论“斗”买卖。

民国初年,惠安堡共有居民近200户,其中有盐民六七十户,经营者都是汉民。年产盐3000吨上下。

盐民世代以捞盐为生,有的兼搞农业及卖柴、卖水等副业,一般都能维持生活。其时,惠安堡盐池的名称渐渐代替了花马小池的称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宁夏省成立,当年12月成立宁夏榷运局,管辖烂泥池、苟池、北大池、定边、惠安堡、中卫、红盐池(在阿左旗)、同湖池(在阿左旗)、叶盛等9个盐税分局。

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之后,为了加大盐税征收力度,在花马池(今盐池县城)设一等盐务分局一处,管辖定边、北大池、苟池、烂泥池四个三等盐税分局和倭波池一个运放分卡;在惠安堡设二等盐税分局。

当年统计,惠安堡局收盐34324担(每担100市斤),销盐27257担零40斤。

据民国《宁夏资源志》记载:惠安池产盐地方88平方里,年产量为25000担,即1250吨。

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县大部分地区,所辖盐池遂归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省(后为陕甘宁边区)管辖。只有惠安堡盐池仍归国民党宁夏省惨淡经营。

由于历经年久,多数盐井倒塌沙压,中、北湖几乎全无盐井,仅南湖尚有20多眼残缺不全的盐井。捞盐也只能在中湖和南湖两处。

1949年8月惠安堡解放,盐湖回归人民政府,遂成立了惠安堡盐务支局,直属宁夏省盐务局管辖。

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北局批准,将宁夏三边盐务分局所辖的盐场堡(花马大池)、烂泥池、莲花池等均交定边县管理,从此盐池县仅剩下惠安堡一处盐池。

1956年合作化以后,惠安堡盐池归当地社队集体开采。

1959年,盐池县在惠安堡建立国营盐场,将社队经营的盐井、盐田均收归盐场。盐场有职工84人,当年产盐1035吨。

1970年产盐1106吨,上缴税金10.44万元,成为当时全县主要的纳税大户。1980年产盐达到3622吨,上缴税金11.11万元。

1981年,惠安堡农民(原盐民)要求返还原属集体的盐田、盐井。县政府批准将52.5亩盐田划归当地农民就近经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签订合同,集体承包。产盐计划由盐场下达,所产原盐由盐场一并统计、上报和销售,生产队照章纳税。另外的25亩新盐田,仍由盐场经营。

1986年,盐场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将盐田面积由95亩扩展到1000亩,计划年产量达到2.5万吨。但由于改造脱离了客观实际,改造后的盐田含硝量大,水的问题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仅有40亩左右能勉强生产,且产量不高。当年,盐场又根据“内引外联”的政策,引进河南偃师市化工厂技术和人才,联营新建年产200吨的化工染料厂。

1988年11月,化工厂竣工投产,但因产品技术不过硬,销售不畅,1991年被迫停产,1994年彻底破产。

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论证不充分盲目乱上项目等多种原因,使得惠安堡盐场后期亏损严重,负债累累,经营艰难。

2000年8月18日,盐池县经贸局正式上报了《关于盐池县盐场破产的请示报告》,当年12月盐场“破产工作”办理结束。

在历史舞台上演了近两千年的惠安堡盐文化,带着几分无奈悄无声息地谢幕了。

云龙盐马古道守护人杨兴源:古代云龙的道路交通路线(1)

人们常常问到,宝丰为什么叫雒马。我们读到云龙州志康熙志中描述,在州暑东北岩礕上有张果驴蹄八迹,莓鲜不侵,雒马由此得名。(宝丰古镇在1629年至1929年是云龙州署所在地),宝丰东北乃大雒马邮亭茶亭寺,有关羽庙,观音寺,大路经寺庙有前门后门,昼启夜闭,白天开门夜晚关门,起到防盗等作用,有专人看守。拥有人们捐助田产的地租为费用开支。又记载张果玄宗,在唐朝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离现今1287年,以肃济焉拜银青光绿大夫,并赐号通元先生,江泮驴蹄八迹,世传张果老之遗事也。又称为雒马仙踪。我们先后几次到实地考查都末找到,又在民间查访到实地确定所在的位置和遗址。故雒马井的来历由此得名。

早在汉朝时期宝丰是比苏县址就有盐井,现在能看到雒马有五口盐井,分别是雒马盐井,金泉盐井,民居盐井,石缝盐井,河边盐井,现已恢复雒马盐井并有咸咸的盐水採出。大雒马古道是云龙八大盐井运盐交通的必经之路。往北有瓦公河桥,木瓜笼桥,到石门清朝光绪年间陕西巡府都察院右御史杨名飏所建的青云桥,并提了碧嶂迴澜。往东过大井,天井,山井,关坪,实竹坡,至漾濞云龙桥,到大理昆明一线在明朝成化年间董邦宪始建(1485年)距今536年。连通顺濞河东西两岸桥门朝东开。有徐霞克,杨慎所留的文字对联。董邦宪又卜吉壤建宝丰太和寺庙是宝董氏专门香刹,又建永平玉皇阁,置报安小村人们称为董邦宪公。

云龙古代一大桥,砥柱桥。在明嘉靖年间建为风雨桥有瓦顶。之前为普通木桥,更远古年代为腾桥。称为砥柱腾桥越千年的说法。明朝万历间,周宪章修建过后历代都在修复,据载州治有砥柱桥,距暑几百步,往来行役,入境即见,为锁水之一大景观也,象岭隆山,交相环抱,乃沘水夹泄急湍怒号,水底立石,汹浪莫摧,昔人穿岩砌岸,织铁链,架木板,盖瓦顶,以蔽风雨,此诉柱桥之所得名。前明以前有无数修茸者。自我朝风化远迄,商贾车马之迹愈重,历久而桥渐倾。凡守土者,未当不触目仅念,备齐费用浩旦投劳工修复。丁润生作对联,"谁人敢住砥柱桥横怇两山担挡千夫万马,我心愿效沘江水汇流七里联络一城五乡"。明万历间,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宣统多次重修,为瓦顶铁索,宽一丈五,长十六间为木索结合,两进连跨式木撑架桥。1965年,在原址上修成一跨往44.5米,全长61.5米的人马钢索吊桥,名宝丰桥,于1995年毁了江心桥墩在原址上建成单孔拱桥名为宝丰桥。前身是砥柱桥。

再往一南几百米处在小雒马山有原来的雒马桥更为久远的古老桥梁,西岸还有桥墩遗迹。是铁索桥,东联小雒马山西至施家园箐南岭是更原始的古桥梁,叫雒马桥。往南行到惠民桥,史书记载在清朝一个叫胡程章的知县复修过,现在还保存完好属国级文物保护单位。顺沘江下交到原冶炼场连接滇缅公路下1公里多是滇缅公路小铁的遗址,再顺原滇缅公路走900多米到新公果桥,再下1公里是原来的老公果桥是董坊倡捐修建的在民国元的年1912年建造竣工。是16条漕涧铁场生产的铁链当时为一大功程,有对联写到,功果供万户,果满利一家。现在浪沧江西岸旧州公路上方有原公果桥头属县级文保单位。董坊当时是保山县长时倡导修复。

继续往南行至永平杉阳霁虹桥至保山,在华陽国志中写汉德广,开不宾,渡澜沧,为他人也。讲汉武帝刘邦,不言汉武通博南山,渡澜沧水置嶲唐不韦二县。到保山再过双虹桥腾冲。霁虹桥在公元前109年汉朝刘邦争战西南就过此桥,占博南渡兰津,攻永昌。当时澜沧江上没有其他的桥梁。我们来到永平彬阳霁虹桥旁江顶寺门口,看到写有《觉路遥远,雄关耸峙》的圆门门顶提字,是远古永昌大道的遗址,有山两旁踩为4米多深的石板道路。道路西面为顶寺。

往前西南走渐渐到了霁虹桥遗址,现建为钢绳吊桥通往保山,往上看并有永保高铁桥,桥面离江面距离有一千多米。是拱形钢砼桥。在西面遂道中打出滚滚水泉。预计在今年12月大保高铁将要通车运行。

在《云龙州志光绪志》上记载在清朝同治癸亥年(1863年)1866年建成浪穹县生员李玉树倡捐州人同建飞龙桥,横跨沧江长二十八丈,底铺铁索十二根,铺杂木板,宽二丈,直竖木栏杆,高丈余,东西桥门双起,以城门硐两旁砌石,岸高二十余丈,西建望江楼直入云表,气象万千,洵州治西一大景观也,在旧州桥街建了飞龙桥,大大方便了交通,当时人民称之为州属造福大利,称李玉树为一代英雄。前宝丰到旧州的道路是过小河箐利济桥(又称旁灰桥现改为能通车的桥梁),至庄坪箐门口至接官台据说在万历年间把州尹周宪章从旧州接到宝丰途中休息的地方,过十八寨,在已前十八寨有原始森林还有绿林好汉常常出没的地方,当时有官粮钱税要交政府为了押运送达安全,人民过往方便当时朝庭并设了哨所,上哨,下哨,过香樟树桥到苏溪渡口,用船渡澜沧江。到旧州三七。再往西行翻过漕涧梁子。就能看到漕涧坝子。再往西行到怒江边。

文:杨兴源,宝丰乡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

古道网收集整理,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史志与文化工作委员会指导

芒康1300年古盐井,茶马古道历史的印记!

你知道中国茶马古道,但你知道重要的驿站芒康千年古盐田吗?

芒康古盐田

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

唯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古盐田

芒康位于川藏滇三省交界地

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在这里保存着最完善手工盐田

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澜沧江的水滋润着盐田

从江边排列到山上的数千块盐田

登高俯瞰盐田银光闪烁

盐田下面钟乳晶盐千姿百态

朴实的盐民纯朴的民宿

制盐全过程皆淋漓尽致

澜沧江畔井里的卤盐水

村民将盐水背到盐田

经过太阳的蒸发

形成了白雪似的晒盐奇观

尽管同取一江之水

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红色

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是白色

在阳光照射下变得五彩缤纷

桃红雪白”话盐田

传着“白盐百年寿、红盐瘦百年”的说法

芒康共有盐田有3249块

是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

西藏不仅是浓郁的宗教信仰

还曾是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圣城

一座圣神的布达拉宫便知

不管走川藏线还是滇藏线进藏

芒康古盐田都值得你驻足!

想拼、包车纯玩或者想了解:稻城亚丁色达佛学院、川藏线旅游攻略,搜索公众号:川藏线自驾旅游攻略(Fengtu08),小编微信:96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