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中文名:郑板桥故居

别名:郑板桥纪板桥故居念馆

地理位置: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郑家巷7-8号

建立时间:1983年11月

收藏:郑板桥诗词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夏令8:30-11.30,11:20停止入场,14:00-17:30,17:00停止入场;冬令8:30-11:30,11:20停止入场,14:00-17:00,16:30停止入场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郑板桥故居景点介绍 郑板桥故居在哪个城市

1. 郑板桥故居在哪个城市

兴化名胜古迹——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翻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故居为粉墙灰瓦,面积虽不大,倒可暂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

兴化名胜古迹——兴化四牌楼

兴化四牌楼为全国仅存的三座古四牌楼之一,上悬四十七块彰显兴化贤人功德的匾额,表达历代人们对七十五位兴化名人景仰。

兴化四牌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年的悠悠岁月,四十七块匾额彰显着上自南宋开科第一,下迄民初仁寿之征,越五个朝代兴化籍历史人物七十五位.

史料记载,四牌楼曾两次被毁。第一次被毁在1796年,嘉庆元年的一场大火,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张可立重修。第二次被毁是1966年“文化革命”的疯狂年代,主体建筑被拆除,大部分匾额被肢解,那砸不烂的几根石柱至今仍深埋在小南门补锅塘的旧河沿下。

1990年,兴化人民政府在原址之东北重建四牌楼,与博物馆浑然成一体。重建的四牌楼,四十七块匾额除一块旧匾、六块仿旧外,其余四十块分别由我国当代四十位大书法家题书。兴化四牌楼不仅成为文化厚重的历史文物,而且成了集当代中国书法大成的艺术的瑰宝。

兴化名胜古迹——施耐庵陵园

施耐庵陵园位于江苏省兴化新垛镇施家桥东北一百五十米。以施耐庵墓为中心,陵园内陈列有施氏家世表、与施耐庵及其后裔有关的各类文物以及《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资料。

2. 郑板桥古居图片

“室雅兰香”的意思是:指居住的地方兰花飘逸香气,能够透露出高雅的情趣。形容居住环境的优雅清净。书法家写“室雅兰香”一词,是用来表达自己品德的高尚、性情的雅致。

“室雅兰香”一词出自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对联,原文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解释:居室再小,只要主人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花再少,只要能散发花香即可。

郑板桥故居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先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郑板桥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

扩展资料:

郑板桥的诗,大多是托物言志,抒发了坚贞正直,高雅豪迈等气韵,题画诗还赋予题材新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意境,使花鸟画亦能产生思想性、抒情性,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蕴藏着刚直不阿、气宇轩昂的品质。

郑板桥书法最被称道的是“六分半书”,即以“汉八分”(隶书的一种)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

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 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3. 郑板桥故居的介绍

胡邦依的故居

十笏园

山东潍坊市潍城区的历史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笏园(ShihuyuanGarden),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49号,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非常少,时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故得名“十笏园”。

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园内的主要建筑砚香楼,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二层楼,墙壁上嵌有郑板桥、金农等书画家的真迹碑刻90余方,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

1988年,十笏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郑板桥故居在哪里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出自清·郑板桥题兴化故居联语。诗句言内在决定外在的道理。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二、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句由睡眠中听到屋外风吹竹叶萧萧声,进而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声,然后自然地引渡到自己对民间疾苦的态度,抒发出自己的心志:虽然自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州县小吏,但对天下百姓的生计温饱、快乐忧愁等都怀有殷殷关切之心。

三、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出自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诗句言画根瘦竹为渔竿,意在表明诗人决心脱离官场、归隐江湖的人生志向。

四、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躺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疾苦号寒的怨声。这句诗写出了对百姓的怜悯和关爱之情。

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出自清·郑板桥《竹石》。任,任凭。尔,你。诗句写竹生山中破岩之中,环境虽然恶劣,却坚忍不拔、傲然挺立风中的形象。意在借竹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追求。

六、十分学力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出自清·郑板桥《兰》。付出了十分的学习功夫,要把所学的东西抛弃三分;就像选择好苗留下来一样,这种功夫自己要探索研究。

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语出清·郑板桥《新竹》。新竹竿高于旧竹竿,全靠老的枝干在底下支撑、扶持。比喻年轻人会超过老年人,但老年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尊敬老年人。

八、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出自清·郑板桥《题画·乱兰乱竹乱石与汪希林》。诗句言动手作画之前心中要有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古人成法的志向;画完以后,要能看不出留有前人某一种风格的痕迹。意谓绘画要勇于创新,不拘泥于成法,要有常画常新的新鲜感。

5. 郑板桥故居和纪念馆距离多远

濮阳好玩的地方很多。西边出了台辉高速进入中原路,有风景怡人的濮上园和绿色庄园。往前走上两公里,沿濮瑞路向北很快到达特 色小镇一一班家小镇。东边沿濮台公路前行,距市区7一8公里有杂技之乡一一东北庄和大集古镇。

继续东行,在范县黄河边有郑板桥纪念馆和黄河湿地公园。南边,在濮阳县城二公里有吃喝玩一体的濮水小镇。市区有戚城文化遗址一戚城公园。

6. 郑板桥的故乡在哪里?

1、奉旨革职

郑板桥在当县官时,遇到了灾荒之年。因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被皇上撤了职。于是,雇一小船,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

一日,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桅杆上挂着“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回避。

郑板桥自言自语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职。不都是‘奉旨’吗?你神气什么?”于是,拿了一块绸绢,书写“奉旨革职”四个大字,也挂到桅杆上去。

官船上的,是朝廷一个大奸臣的儿子,叫姚有财。此人虽不学无术,但仗着老子的势力,捞了个乌纱帽,这回正要到扬州上任去。

这时见一只小船的桅杆上挂着“奉旨革职”的旗子,觉得奇怪,一打听,原来是郑板桥,就派人向他索字画。

郑板桥听说这个姚有财,除了吃喝嫖赌、欺压搜括百姓外,别的一窍不通,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

每句开头一字,连起来是“有财缺德”。姚有财接过一看,差点气昏过去。

2、个人润例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

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

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7. 郑板桥故居开放时间

1、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推荐理由:江苏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 ,生机盎然的水上园林,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好去处2、千岛油菜花景区推荐理由:每到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3、郑板桥故居推荐理由: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书画复制品,有兴趣可以去研究研究4、兴化老街推荐理由:这里并不是很大,错落的老宅建筑,很多小餐馆,走一走,看一看的就可以了5、兴化博物馆推荐理由:三层仿古建筑,现有藏品2000多件,常年对外开放6、四牌楼推荐理由:明代建筑,飞檐拱顶,古朴庄重,挂了47块匾额,用以纪念兴化历代名人7、徐马荒原生态风景区推荐理由:这里有荷塘月色、渔歌唱晚、秋荻飘雪的湿地胜景,也有苏中“沙家浜”的风采8、乌巾荡风景区推荐理由: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设有很多游乐项目,适合亲子游和悠闲游9、八字桥10、万亩荷塘

8. 郑板桥故居游记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 等。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郑板桥[1] 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纪念馆所辖的郑板桥故居,为南北8间的清代民房建筑。粉壁黛瓦,兰竹萧疏,保持“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内不定期地举办小型书画展览,播扬郑板桥的艺术成就。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 。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弟。墨竹成了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 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 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质的写照。

9. 郑板桥故居在哪个城市啊

  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出自——郑板桥。

  这句话的意思是——

  居室再小,只要主人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花再少,只要能散发花香即可。

  二、延伸: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3间,朝北南屋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

  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兴化郑板桥故居附近的景点 - 郑板桥故里兴化

1. 郑板桥故里兴化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以画竹出名。他出生在江苏兴化,名燮,板桥是他的号。因为他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板桥郑燮”的字样,后来人就逐渐称他为郑板桥。

2. 板桥故里兴化五子

 尚寨派裔孙吴锡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状元,钦点殿前侍卫,晋封四品武德骑尉。?、  吴 姓源 流?  一、渊源  在古谱中出现许多吴姓的人物:有《路史•国名记》中记载的炎帝之臣吴权、黄帝之母吴枢 ;有火神祝融氏吴回;有曾与羿比射的神箭手吴贺等。这些吴氏的来源,固然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在吴氏史料中十分罕见。而现在吴姓的人绝大多数是泰伯、仲雍的后裔。郑樵《通志 •氏族略》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起源出自姬姓:黄帝,有熊氏国君,号有熊。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名轩辕。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是历史上第一个姬姓的人。黄帝有四妃,共生子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黄帝去世后,玄嚣继任。并继承了黄帝的姬姓,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脉递传而来。史称姬姓吴氏,故追溯本源,黄帝是吴姓的初祖。?黄帝以降,经玄嚣、娇极,帝喾至五世为后稷。名"弃"。善农耕,播五谷,建功于天下, 被尧帝命为农官,受舜帝封于邰(今陕西武功)。成为我国农业始祖,后被后世遵为"神农" 。吴姓旧谱载:"吴氏之先,始于后稷",指明后稷是吴氏的先祖。?开氏于泰伯、仲雍:后稷之后,传十二代至古公亶父,(下简称古公),几经迁徙,已由封地 转移至 (今陕西西彬县和甸县一带)。古公继承和振兴了后稷等祖先的事业,积德行义,深受民众拥戴。时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逐步强大起来。经常搔扰古公的辖地,因不堪戎狄侵凌,古公便率众离南迁岐山山麓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定居,同时建立国家统治管理机构。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因所建的诸侯国地处周原,故称周人,诸侯国也称周。?古公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传说季历贤而其子昌(即周文王)有圣端,深得古公宠爱。古公有意传位于季历,以便今后能传位给昌。但因碍于当时氏族王位长子继承的传统而苦恼。泰伯、仲雍体察到古公这一心意,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兄弟俩决定自动引退,以逊位于季历,于是托辞为父采药,结伴南奔衡山,且一去未返。这样,季历被立为太子。但古公去世前仍留下遗嘱,要季历让位给泰伯以遵氏族传统。泰伯、仲雍回国奔丧时,季历遵 照父亲遗命,要泰伯继承王位,泰伯却坚辞不受。季历不依。几经避让不成,泰伯只好再次 偕弟南奔荆蛮,为了表示义无反顾之心,泰伯、仲雍回荆蛮之后,即举族南迁,兄弟俩辗转 来到长江入海口的江苏吴地(今无锡梅里村一带)落脚,并改从当地吴人断发纹身之俗,以成 "刑佘"之人。表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籍以回避季历。泰伯、仲雍此举,不仅顺从父意,使季历因而登上王位,而且开创了吴氏的谦让家风。其崇高品德,深为后世敬仰。孔 子在《论语》中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认为泰伯的品德已到了至高的境界,这就是"至德传芳","至德"堂号的来源。司马迁在《史记 》中把泰伯列为《世家》之首。?  泰伯、仲雍到江苏吴地之后,不畏艰辛,开山辟水,教民农桑,积极改造环境,"数年之后 ,人民殷富,远近民众相率归附者千余家",于是泰伯兴建国家,国号"勾吴",族人以国为姓,改姬姓为吴。泰伯从而成为吴姓的开氏始祖,无锡梅 成为吴姓的发祥地。《赵宋百家姓》载:"纪吴之郡海",盖舆地志云"渤海者,东海之通称也"。所以吴姓统称" 渤海传芳"。由于泰伯无嗣,泰伯去世后,王位传于仲雍,今日吴姓乃仲雍所传,仲雍是为 吴姓的传代始祖。?后来传至泰伯十九世孙寿梦,吴国始称王。吴王寿梦有五子:长诸樊,次余祭,三夷昧,四 季札,五厥由。由于季札最贤,吴王要传位于他,他坚辞不受,寿梦死后,才决定以兄弟次 序传位,最后传给季札。可是,季札仍旧礼让不受,后来索性避居延陵(今江苏武进),二兄 余祭无奈,只好把延陵封给他作属邑,因此世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但继承了"让德"高风的高尚品质,而且以高度的文化素养称贤于世。季札去世时,六十五岁的孔子亲自为他题写墓碑:"于戏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世称"十字碑"。传至泰伯二十一世孙吴王夫差,至公元 前四七三年被越王勾践发动的对吴国战争中所打败。夫差失国,绝大部份的吴姓子孙被赶出 家园,流亡他乡,散居各地,甚至流落国外。其中除季札四子中的子玉一支留守延陵外,其 他的则"散处吴楚、闽越间"。季札的后裔另称延陵,以别渤海,郡号"延陵郡"此后还析 出"长沙郡"、"濮阳郡"。吴姓一族以"谦让开拓"的特有家风,生息繁衍,丕显昌盛, 成为望族,据最近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吴氏族人有二千多万,在十九个大姓中居第十名。海 外吴氏后裔有四百六十万人,占华侨总数的百分之十五。?二、入闽  福建是吴姓分布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崇安、建阳、浦城、福州、连江、莆田、泉州、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同安、厦门、漳州、云霄、龙岩、宁化、连城、上杭等县市 。?南北朝至德三年(583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先住福州古桥头,反又迁居尤溪,子孙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唐僖宗中和二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仁禄唐开成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因避广 明之乱"耻再受乱朝爵令",徙居惠安大吴。至今已一千余年,传四十世,誉为"名宦乡贤 裔,忠臣孝子家",繁衍蕃盛于闽南各市县和台湾、浙江、广东、四川、江西、辽宁等省, 以及东南亚诸国。子孙数百万人,泉州黄龙、晋江磁灶、石狮三宗,乡殷富昌荣,菲律宾" 让德堂"和印尼"延陵公会"以及泰国、星州等的吴氏族姓社团,对侨居地和祖国贡献巨大 。宋代惠安九世十三人登进士第,宋旌表吴德章为孝德大孝子,清光绪庚寅,晋江吴鲁钦点 状元。其所著《百哀诗》为亲睹八国联军侵华罪行之纪实。痛责清廷腐败卖国之爱国史诗。唐僖宗中和四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入闽。同行的还有其堂兄弟:发、 兴、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宋末元初(1249年),状元宰相安徽吴潜之十一世孙吴薪,从浙江兰溪以孝廉征为龙岩令入闽,为官清正,未三年即得迁秩,改判潮州,莅任时途径海阳探访祖迹,不幸染疾,其子徙居漳下坡,后裔丕振蕃盛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诸国,至今繁衍二十多万人 ,其中尚寨派裔孙吴锡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状元,钦点殿前侍卫,晋封四品武德骑尉。?浦城城吴氏显荣于宋仁宗朝,礼部侍郎吴待问生:育、京、方、亮四子均进士及第;吴育大魁天下,与弟吴充先后任仁宗,神宗宰相,调和鼎鼎,家声大振。?迁入上杭的吴氏有两派,一属江 无锡常州延陵郡;一属渤海郡。衍居全国各地子孙以四川为多,连江吴氏,其始祖吴省元,于宋代因避乱由南京迁居连江东塘,至今已发展三十一世 ,其裔孙吴运追随孙中山革命,为黄花岗烈士之一。?宋进士文林郎吴宥由江西南丰迁宁化,成为后世闽、粤客家吴氏始祖。子孙分衍于台湾、两广、香港等地。?  安溪县厚安吴氏,其始祖子原公,于明代永乐年间迁入安溪剑斗开发创业,至今五百余年, 人才昌盛,其子孙散居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仅安溪剑斗镇就有子孙一千余人。?福建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吴姓的清官廉史,在宋代就有知惠、潮二州的惠安吴达老;有古田尉,积阶朝散大夫莆田的吴公诚和尚右郎官,大理少卿吴叔告;有史称"真廉吏"的建阳古田尉,攸县丞,融州节度推官吴居仁以及长乐世称"吴铁面"的著名监察御史吴实。此外还有 南宋进士、大教育家、惠安吴岗治学舍以经学指授峡邵二州,夷陵学子始第春官。?  三、肇南  吴姓也是较早迁居南安的族姓之一。两晋时期,中原汉人为辟战祸,纷纷南来,沿古南安江而居,特别是唐宋、中原板荡,北方大量民众南迁入闽,移居南安。唐代诗人韩盄隐居南安时,在《秋郊闲望有感》诗中就有"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的诗句和《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关屯紫气,水通吴甸浸晴霞"诗句,说明南安一带早有地名"吴乡"及田地"吴甸"。?据有关史料记载,吴姓移居南安主要支派有:黄龙族礼孙公裔下;漳州南靖吴薪公裔下;还有吴伯谦裔下;灵水清溪支派,肇基公,燕翼公裔下;还有从龙岩、漳浦等地迁入其他支派,他们在南安开山辟水,艰苦创业,蕃衍昌盛,至今人口达58170人,为南安第七大姓。?四、蕃衍  黄龙吴氏:大约于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纪)纷纷迁入南安,黄龙一族迁入南安开发的村落有: 码头诗口村、诗坂村、龙溪村、营园村;洪濑有湖美小路村、进坑村;溪美有顶溪美、溪美 街、莲池村(赤口);柳城有浦头村、鹭江大埕村、下都、杏莲、三堡、八尺岭东山村;彭美 下房村;金陶有鼎美村、吴板村、内寮村、盖溪跳坑村、金墩吴厝村、镇山墩头村;罗东有 潭边村;水头有湖内村、田中村、托坂村;石井有后店村;丰州有素雅东门、南门、港吴; 霞美有邱店、许厝后村、下福村、埔头村、麻山村、金鸡村、云台村(小部分);康美有东坂 吴厝村;诗山吾丰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头、库内、梅胜、埔顶;历经八百左右年 来,如今黄龙族的南安后裔,广播闽、浙、赣、粤、港、澳、台,并侨居海外,星、马、泰、菲、印尼、欧美等地,瓜瓞绵长,人才辈出,簪缨显宦,名贤博士,商贾富豪,遍及海内外。?黄龙吴氏开基祖礼孙,其先祖吴琚以下几代是:吴琚--吴安仁--吴仕骧--吴爽-- 吴礼孙,自礼孙起至今已传二十九世,衍居于海内内数十万人。一世礼孙,配陈氏,生三子 :长景政,居黄龙祖地传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诗口;三景兴,分居晋江、石狮、蚶江及锦里。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长君用、次君济、三君弼、四君辅、五君锡、六君赐 。?二世景善支派:后裔又迁播于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内、福清、龙溪地区、尤溪县、福州市、延平、建宁、邵丁、同安、厦门、晋江以及江西上饶、浙江温州、平阳和台港等地,后裔数万人。三世君用支派:配陈氏,生三子:长观生、次观应、三观庆。后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内、吴坂、内寮、诗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济支派:字和卿、号龙溪。配杨氏、胡氏、刘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长希宪(杨 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长宗之、次益之、三习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 羽遂,分居晋江、石狮、蚶江;三希礼(杜氏生)官讳显宝,号大石,配庄氏,生五子:长仕 良、次仕宗、三仕铭、四仕端、五福生(早逝);四子希勉(杜氏生),配林氏,生一子:从道 ;五子希舜(杜氏生)讳显德,配虞氏(早逝无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讳显胜,号翌斋,配甘氏,生二子:长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讳仲孙,生三子:长观荣、次观志、三观东。?水头湖内吴氏:始祖一处士(君济之裔孙),分支晋江东廷后播居,水头湖内的泰安。一处士 到水头开拓求进,不久便与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识中一处士之才能与为人,遂以爱女妻之, 生二子,长精直、次精一。精直与精一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开族湖内,精一即大二房,后插迁漳州开族。精直传恪齐,继传滨竹。滨竹再传四子:长竹居、次竹所、三竹轩、四竹斐(后 裔大都分支漳州葛头或云角尾纲头)。故称后湖内村吴氏四房之分源于此。一处士衍传水头 吴氏,迄今已有五百余载,传宗二十一代,现海内外人口五千多人。?裔孙播据南安溪美街、顶溪美、洪濑进坑村。?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号清江。配陈氏,生二子,希圣讳元宝,配刘氏,生二子:长绍祖 、次绳祖。绍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后店。再播迁于广东潮属的海丰、陆丰、曲溪等地。绳祖播居惠安洛阳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讳福宝号揽秀,配陈氏,生四子:长敬祖、 次德祖、三荣祖、四庆祖。?石井后店吴氏:始迁祖吴启勋讳绍祖,于元朝末年(1361年)迁居后店村。至明末清初, 郑成功反清复明与清廷对抗。斯时人口二千余人,清廷以治海民与郑成功交接、强迫迁移。 限三十里外,驱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处观望,至第三次大肆杀戮,焚其居室,村民 惊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广东属揭阳、海丰、陆丰等地。后来郑成功退守台湾,至康熙末年 (1735年),两广总督奏请,"沿海居民当使复族",康熙准奏。于是人民纷纷回乡,重 整家园。后店村回归者仅十余户,其余均留在广东各地,各自谋生。回归吴姓人艰苦奋斗, 辛勤创业,传至现在二十四代, 总人口三千余人,其中分居台湾三百余人,分居厦门三百 余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国内工作人员)二千余人,侨居海外一千余人。?裔孙播:新步、下尾宅、产头、星田、西庄、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濑镇。?  三世君锡支派:字和杰,号敏斋,仕元武荣州主薄;授将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莲,生三子: 长希善,号俨斋,配叶氏,生二子:贤、德;次希允,号毅斋,配扬氏,生一子:玄瑞(今严埔西房大厅);三希弼,号忠斋。配蔡氏,生三子:莹、辉、昭(今严埔东房)。?裔孙播居:金浦(严浦)、金鸡、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锦田、仙塘五房、浦头、下福 、田中等。?  贤名大治,号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辉由乒乓石沟花树下据居晋江下浯(花树房),传下灶、 罗堂、高坑、安海圣店街、南安官桥田盇、丰州下福。六世允斋居南安铺头、赤口、当甲、 丰州东门。七世吴钦宜播居南安洪濑、小路。八世愿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芸后(即今浦头)。希灏之长子移居库内。九世临田播居南安林头。西渠裔孙一柱移居晋江茂陈宅,由 陈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许厝后,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后。十世退庵播居晋江下茂。秀山播居 南安罗东潭边,其长子茂山由潭边迁居江西上饶桥恩山村;十二世岩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 鹏之子印官(龙亩)播居南安露水头大埕;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 人口1800人,十 八世自浮由南安库内分居溪美吴厝巷;十九世周广播居金鸡,人口200余人。?苍山吴氏:明洪武年间,宋状元宰相吴潜的十一世孙吴薪派裔启衷公,字钧父。为避" 辱宰官祸"由漳州南靖展转迁徙,开基武荣二十七都古苍乡,生三子:长高斋,次厚斋,三 实斋。公元十四世纪初,高斋迁居兴化仙游,厚斋迁居同安吾峰,唯实斋公,仍留居桑梓, 弘扬祖业。实斋生二子:长圣福,次圣禄。圣福生一子,裔居古苍、墩坂。圣禄生四子:长 秉与居溪后埔。次秉成居古苍。三秉贡,大约于公元十四世纪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 分居后畲。至五世,大约于公元十五世纪,秉成之长子钦明,次子钦玉分居安溪墩坂。三子 钦和仍守居古苍。历经六百多年风风雨雨,艰苦创业,苍山吴氏一族,以坚强的毅力,慧悟 之本性,著望族于温陵,拓乡域于苍山,一脉绵长,发屏崛起,如今仅于本土人口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两县,分布于?美、古苍、墩坂三乡,此外还有大批宗族成员,拓展 港、澳、台和东南亚诸国,足迹遍及五大洲。?濑水头吴氏:吴伯谦于北宋年间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岭后分居南安濑水头,(一说从晋江象畔 迁入)濑水头吴氏子孙后衍居安溪长坑、祥华、龙涓、西坪、魁斗、剑斗、尚卿和德化、感 德、石门、潘田、福德等地。?灵水吴氏:灵水支派始祖吴懒翁,是江南吴氏大宗吴宣的后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吴纶 - --吴宥--吴坤二--吴吉甫--吴五四郎--吴千六郎--吴九六郎--吴懒翁。吴 懒翁字志仲,生于1325年,卒于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携其幼孙吴温明(1375--1 443),从泉州东门移居灵水安居落业,至今600多年。?江崎吴氏属灵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于明末由晋江东石镇坑园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 五世,现本乡人口2500多人,并衍至水头、康店、后邦、上郎、上圳、田中、抚坂、苏 厝、云霄城关及世界各地,在台湾台南港仔尾、彭湖锁广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山前顶乡吴氏属灵水清溪支派,开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现人口600多人。?  蕉山吴氏:礌苍蕉坑吴氏的开基祖朴轩公,平贼有功,钦赐游击,明正统年间由龙岩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还有子孙分衍温州、福清、安溪等地和东南亚诸国约20000多人。 ?凤巢吴氏:属入闽龙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长致政,居东石埭边。次致茂, 裔居丰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长勤斋,仍守居埭边,次毅斋,三慎斋,四宁斋居柯坑, 次子毅斋於大清雍正年间,开基凤巢村,生二子至今传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边。?五、昭穆  黄龙吴氏通族:六十四字行。?  十二世起字数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不已之义。?  洪维我宗,生民自周,记序世家,端为之首,?  至德所贻,实庶且永,代钟哲人,在君左右,?  允文亦武,亮节高风,辉煌典策,蔚焉国桢,?  丕嗣徽音,望诸贤裔,凡亿孙曾,尚其懋哉。?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七月望日(1686年)赐进士出身南康县令裔孙吴黄龙编定?  水头湖内吴氏字行(自七世起):?  宗、宪、缙、绅、世、代、恩、荣、学、遵、孔、孟、道、法、周、程?  苍山吴氏?  前十字:启 斋 圣 秉 钦?  于 德 景 宗 伯  后二十八字:?  世 光 祖 武 永 传 芳 基 业 敬 承 信 彦 通?  惟 冀 孙 曾 敦 道 学 朝 廷 应 举 显 明 堂?  江崎吴氏字行:?  世 必 孟 仲 淑 奋 隆 徵 锡 御?  翼 亮 昭 文 德 丕 绳 振 武 功?  蕉坑吴氏字行:?  廷承宗功世道德文章荣国选仁慈孝友振家声?  凤巢吴氏:?  述 致 纯 敦 素 复 司 奇 兴 孟?  宗 光 嘉 庆 永 远 传 辉 耀 泽 隆?  吴氏堂号 延陵衍派?  六、宗祠楹联?  苍山吴氏?  德扬渤海志异征诛春秋颂美节 宗镇苍山谦让开拓祚胤传遗芳?  启基拓梓园高瞻远瞩推钧父 衷正系邦国武略文韬赋裔孙?  麟趾呈祥开一世 螽斯衍庆拓三吴?  宏图钧父启苍山 妙荫定公传古佛?  大圣孔丘崇至德 雄心宗武仰高风?  苍山梓桑多雨露 山川形胜蔚人文?  古干新枝春永在 苍松翠竹寒岁长?  谱 牒  南安吴氏谱牒的编修,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大部份的支派世系完整、脉络清楚,长幼有序 ,排列井然,而且名人传记,行状、文辞精华,有的还载有诗词赋和文物古迹。?苍山吴氏大宗谱约编篡于清咸丰年间,由苍山吴祖许先生编篡,后来再篡修。但各支派房谱 ,匀有自行续修,直至2002年10月,由吴达生、吴文华、吴基彬主持修编。约于2004年10月完成。

3. 兴化板桥纪念馆

除了上面的还有千垛菜花、水上森林、施耐庵陵园、县府衙门、板桥纪念馆等

4. 江苏兴化郑板桥纪念馆

1、拱极台――西水关

2、八字桥老街――八字桥

3、板桥纪念馆――八字桥

4、板桥故居――东门

5、东岳庙――东门城内大街

6、养和园(百年老店)――长安路

7、元老府(明代宰相府第)――八字桥

8、四牌楼――城中心四牌楼

9、文庙(兴化中学旧址)――牌楼西路

10、赵海仙洋楼――东门城外洋楼巷子

5. 兴化的名人郑板桥的传说

郑板桥以卖画为⽣,为“扬州⼋怪”

重要代表⼈物。下⾯我们就来看看郑板桥的两则故事。

  写⽵明志

  郑板桥⼀⽣,以写画⽵⼦最为着名:

  “咬定青⼭不放松,⽴⾝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画、这诗、这⽵,正是他“清为官,勤为民”的⾼亮志向的⽣动写照。

  在⼗⼆年的官宦⽣涯中,他时时以百姓为念,有错即改,有利即⾏,在潍县时就曾有这样两个故事:

  当时,潍县每到冬天,经常发⽣⿏窃狗盗之事,闹得⼈⼼惶惶。郑板桥就募⼈专事巡查捉拿盗贼强徒。谁知,这⼀番好意却没有得到好报。巡查队⾥的宵⼩不良之徒借此滥⽤职权,看到哪家⼩孩在玩牌,即以“抓赌”为名,闯进去敲诈勒索;碰到⾛夜路的,就污蔑⼈家是⼩偷,抓来吊打,讹诈钱财;⽽对真正的盗⾸⽍⼈却视⽽不见。⽼百姓为此怨声载道。郑板桥得知这情形后,⼀⾯⽴即派⼈严查不法分⼦,⼀⾯⽴即遣散了⾃⼰募⼈组织起来的巡查队,沉痛⾃责道:“我愧对⼦民啊!”

  乾隆⼗⼀、⼆年间,潍县连年灾荒,甚⾄发⽣了⼈吃⼈的惨事。郑板桥痛⼼疾⾸,决定开仓赈灾。⽽那些胆⼩怕事的⼈却阻⽌他不要这样做。

  郑板桥对此⼼胆俱裂,激动地说:“时已⾄此!事已⾄此!待⼀层⼀层禀报上去,苍⽣百姓早已死光了。天⼤之事,由我承

担!”他当即开仓拨⾕,让乡民按⼈头领取。

  谁知这⼀开仓济民的善举,却被⼀些⼈污蔑为贪污渎职、另有所图,告发于朝廷。郑板桥因⽽被撤职罢官。

  离开潍县时,郑板桥只雇了三头⽑驴:⼀头驮着简单的⾏囊,他⾃⼰骑着;⼀头装着两夹板书,还有⼀个叫阮咸的乐器;另⼀头,⼩皂⾪骑着,在前⾯引路。

  郑板桥为官清廉,⼼系民⽣。⽼百姓哭着挽留他,他画了⽵和菊。

  开仓济民

  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的孩⼦⼀样。家⾥没有收受的贿赂,桌⼦上没有遗 的公⽂。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们喝酒颂诗,以⾄于有⼈忘记他是⼀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做官,正逢上荒年,(到了)⼈吃⼈(的地步)。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阻⽌他。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责问下来,我⼀⼈承担罪过。”

  郑板桥⽴即发粮⾷给⽼百姓,救活的⼈有上万⼈。

  ⼈物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号板桥,⼈称板桥先⽣,江苏兴化⼈,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年举⼈,乾隆元年(1736年)进⼠。官⼭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为“扬州⼋怪”重要代表⼈物。

  郑板桥⼀⽣只画兰、⽵、⽯,⾃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万古不败之⽯,千秋不变之⼈”。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较有代表性的⽂⼈画家。代表作品有《修⽵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芳馨图》《⽢⾕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6. 兴化板桥故居

1、拱极台——西水关

2、八字桥老街——八字桥

3、板桥纪念馆——八字桥

4、板桥故居——东门

5、东岳庙——东门城内大街

6、养和园(百年老店)——长安路

7、元老府(明代宰相府第)——八字桥

8、四牌楼——城中心四牌楼

9、文庙(兴化中学旧址)——牌楼西路

10、赵海仙洋楼——东门城外洋楼巷子

7. 游兴化郑板桥纪念馆作文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 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品析郑板桥不同时期所画的兰竹图上的题画诗,我们可以透过有限画幅的形象联想到郑板桥的人生经历,联想到清代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使单幅画面犹如文学作品、影视片一样,叙说着许多许多……

家世背景

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郑板桥故居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早年生活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三十五岁,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三十七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中年生活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 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四十八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

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

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禹王台勘灾。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1751年,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晚年生活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极多,流传极广。

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板桥二子均早卒,以堂弟郑墨之子鄣田嗣。

8. 郑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源于改姓而来:

①、朝鲜族改郑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②、蒙古族改郑 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蒙古族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郑氏、宝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讷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③、裕固族改姓郑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称增斯恩氏、赠坷斯氏,因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姓为郑氏。

④、哈尼族改姓郑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氏。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

⑤、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郑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郑姓名人:

1、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2、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9. 兴化郑板桥博物馆游览日记

东山民俗博物馆位在龟蒙景区内,主要展示的是沂蒙民俗和历史文化,馆内有两大展区,三十间展厅,主要展品是生产工具、生活器具、民居建筑、服饰穿戴、仪仗用具、游艺道具等。去山东民俗博物馆玩,个人推荐注意事项:

一是开馆时间:上午 9:00 ~ 下午 17:00

二是博物馆免费不免票,去博物馆参观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登记领票,门票仅当日有效。

三是交通路线:如果是从外省自驾或坐飞机、坐高铁等去山东民俗博物馆玩,首先到山东济南市,然后根据你所在位置,乘可选择乘坐BRT5路、K115路、K119路、K139路、K145路、K152路、K160路、K171路、K187路、K202路、K911路、326路公交车,到“省博物馆”站下车即。四是参观博物馆用时,约需半天时间。

五是十大镇馆之宝必须重点观赏,如东平汉墓壁画(汉)、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甲骨文(商)、颂簋(周)、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鲁国大玉璧(战国)、郑燮双松图轴(清)、亚丑钺(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西汉)、九旒冕(明)等。

10. 郑板桥故居兴化

  兴化古代名人  他们中有明代三任宰辅高 榖、李春芳、吴 甡,“杨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 ,“后七子”之一文学家宗臣,著名文艺理论家、“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经学家、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国学大师李详,江淮名医赵海仙等。近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学者还有生物学家李继侗、化学家纽经义、地理学家李春芬等。  兴化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在苏北实属罕见。  -------------------------------------------  开埠先祖,楚国大将 昭阳(战国) 战国时代楚国上柱国 开埠先祖。  明朝兴化三相之一 高 榖 1391— 1460 明内阁大学士,被尊为“五朝元老”。 《明史》有传(《明史》卷169 列传第57)。  明朝兴化三相之一 李春芳 1511—1585 明嘉靖状元,隆庆初年任内阁首辅,被称为“状元宰相”。 《明史》有传(《明史》卷百930 列传第81)。兴化“元老府”即其故居。传东岳庙为其所建。  明朝兴化三相之一 吴 甡 1589—1670 明内阁大学士,有“平章纶阁”匾悬兴化四牌楼。 《明史》有传(《明史》卷252 列传140)。  明代“后七子”之一 宗 臣 1525—1560 作《报刘一丈书》 明朝“后七子”之一,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有“中原才子”匾悬兴化四牌楼,故居在西门石桥北的侯家垛子。  施耐庵(明朝) 著《水浒传》  陆西星 著《封神演义》  任大椿 经学家,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  刘熙载(清朝) 著《艺概》 《清史稿》卷480 列传第267。  韩乐吾(明朝)  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清朝) 书画名流 故居在东门护城河边、小南门东。  扬州八怪之一 李鱓(清朝) 书画名流,写意花鸟 据说后代在镇江。  李清(明朝) 明大理寺左寺丞 《清史稿》卷500 列传287遗逸传一  解学龙(明朝) 明刑部尚书 《明史》卷275 列传163。  孔尚任(清朝) 著《桃花扇》  解缙 ——明代翰林院学士一级官 “解学士”。  --------------------------------------------------  当代名人  军中将星——解厚铨  两院院士——朱亚杰  两院院士——李德平  两院院士——李继侗  两院院士——钮经义  两院院士——王振义  国象大师——谷笑冰  国象大师——侯逸凡  文化名流——袁木  文化名流——周志高  文化名流——江南春  文化名流——毕飞宇  文化名流——顾保孜  文化名流——傅家宝

兴化郑板桥故居附近的景点 兴化郑板桥故居附近的景点是什么

1. 兴化郑板桥故居附近的景点是什么

口岸雕花楼(国家4A级)


口岸雕花楼景区位于江苏地理中心泰州市高港区城区西南方,地处高港区城市主干道、高港最繁华的商业街——金港南路上,并由北沿老居民区、西沿向阳南路和南沿向阳支路围合而成,往南可至客运码头,往北可至泰州市区并直通京沪高速、沪陕高速等,交通便利。



景区总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景区以千年柴墟古街区为载体,融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之功能,集“一桥、两街、三庙、四宅”等景点,楼景珍奇别致、水景秀丽灵动、桥景美仑美奂,再现了明代储巏《柴墟闲行》诗中“临流聊寄傲,信步到花村”的怡然景象。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口岸雕花楼乃清代私家园林,是古人把自我命运在岁月里精心设计出来的经典。2002年,口岸雕花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电影曾在此拍摄取景。雕刻,是雕花楼的魂魄。


精美绝伦的木雕“福如东海”、“犀牛望月”,生动形象的砖雕 “狮子盘球”、“琴棋书画”,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临门”“五福盘寿”,精华韵味,抒情敛性,都是披展在岁月里的真情祈愿,而观澜阁中的“九龙根雕”更是活灵活现、气势磅礴!这里亭台楼阁百媚千娇、雅致玲珑,轩榭廊舫曲水流觞,锦绣华章。


地址:泰州市高港区金港南路五一桥南侧


门票:通票60元;口岸雕花楼40元;孙氏四方楼(国学文化启蒙馆)20元;戚氏进士第(中华武进士馆)20元


开放时间:(夏季)9:00-17:30;(冬季)9:00-17:00




溱潼古镇(国家4A级)


溱潼古镇位于苏中里下河地区,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地处泰州市姜堰区、兴化市和东台市交界处,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溱潼镇是江苏省闻名的千年古镇,镇区本身是4A级景区,境内的另一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世界闻名的麋鹿之乡里下河原生湿地,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更有"溱潼会船甲天下"的美誉。



溱潼旧有八景之说,说法有二:


一说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府教授溱潼孙家庄进士孙乔年,分别以八处自然景物为题材,题了七绝八首,景以诗传。其八景是:东观归渔、南楼读书,西湖返照、北村莲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桥明月,绿院垂槐。辛亥革命前后,溱潼八景又出现了另一种说法。


即:


东观观渔、西院庭槐、北村禅院,板桥秋月、堤柳春莺,花影清潭,荒窑灵树。


这两种说法,有同有异,但仔细一排,有七景相同,只是称法不一。不同的是诗中有禅房修竹,而后者则为荒窑灵树,现在被大家普遍认可的是第一种说法。


地址: 江苏省泰州姜堰市鹿鸣西路溱潼镇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08:30—17:00




水岸商业街

水岸商业街,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旅游小镇。出于对江南水乡文化与古镇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泰州华侨城水岸商业街内的建筑撷取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亭台廊榭的古典元素,同时又大胆的采用了现代和后现代建筑元素。在功能布局上,以高档餐饮,特色小吃,精品酒店,精品购物及社区配套为主。



尤为瞩目的特色商家当属于著名的“梅府家宴”,珍传梅兰 芳私家菜肴,可谓天下独一味。


地址: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大道2号泰州华侨城水岸商业街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古寿圣寺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时为东台十四大丛林之一,溱潼九大寺院之首。旧时寺院位处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的千年古镇溱潼镇南郊、黄村河畔,因其地理位置地处偏南于是被当地人俗称“南寺”。



从嘉庆年间县志所绘制的“水云楼图”看,那时的寺院建于一片水泽岛屿之上,四面环水,帆影迷离、水凫嬉戏,庄严肃穆之中不失轻松写意之趣。图中二层重檐翘角的藏经楼(水云楼)显得蔚为壮观,更是古寿圣寺人文传承不可或缺一个重要部分。


700余年间,寺院几经兴废,至清末时期达到鼎盛,其时寺院共有房间92间,由山门牌坊入内前后四进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水云楼),两侧东西厢房偏殿倚墙而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以中四进为中轴的对称布置格局。


地址:姜堰市溱湖大道2号古寿圣寺景区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8:30-17:30




华侨城云海温泉

云海温泉坐落于国家4A级风景区溱湖湿地公园西侧,依托优美的湿地景观与珍稀的温泉资源,度假区规划以水为灵魂,重构了原始的湿地生态肌理和水系脉状分布,形成了“蓝脉绿网,水城小镇”的特色风景,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现代时尚神韵的水城小镇,致力打造成为一个集温泉度假、商务会议、酒店商业、休闲运动、佛学文化及人文居住于一体的湿地温泉旅游目的地。



拥有国内罕见的“三元温泉”,源自于1800米湿地深处,纯天然温泉水富含偏硅酸、锶、锂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矿物元素。秀美溱湖,宛如碧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更是成就了云海温泉的卓越品质。


地址:泰州市姜堰市溱湖大道2号


门票:168元




天德湖公园(国家4A级)

天德湖公园位于泰州市周山河街区12平方公里核心位置、毗邻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中国医药城,是泰州市城市主轴上的绿核。


公园呈长方形,以“山为骨、水为脉、绿为肤”,东西向1010米,南北长1100米,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其中人工开挖约500亩的水面与周山河贯通与长江相连,总投资66000万元。



公园从建设时注重挖掘泰州地理、历史、人文资源,在提升园林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有的景观特色。园东部区域主“动”,西部区域主“静”。


“静”区:建造了体现江苏省13个城市风貌特征的主题展园、扬派盆景园和科技馆,十三个“飘浮”在水面上的城市展园以文化交流和科普教育为特色,突出静态休闲、节能环保理念,取意“山水画”的神韵构思主题,由诗意传画境,强调景观的自然情趣和精神体验。


“动”区:主要分布在天德湖东侧,以观赏荷花、体能拓展、野外烧烤、户外钓鱼、沙滩运动、水上乐园、真人CS体验等休闲娱乐为主,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不断提升了公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为打造生态性、公益性、经济性的开放式公园奠定了基础。


地址:江苏泰州海陵区海军大道8号


门票:免费开放;游船20元;观光小火车10元;观光自行车2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售票:08:00-17:30 )




凤城河老街

泰州老街,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一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满街悠悠飘香的小吃,加上悠长悠长的叫喊吆喝声,绵延600米,一条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带,这就是 “泰州老街”。从以前到现在,已有300年了。



其实,泰州老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老街,包括与此毗邻的桃园的地块,原都是东郊鲍坝村的一片农田和村民住宅地。随着东城河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泰州老街才于2007年正式动工,历经两年时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准确地说,泰州老街是一处在农村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仿古旅游景点,当然它的形成也聚集了一定的人气,而在泰州的老城区,反而见不到这样的老街了。


地址:泰州市海陵区南山寺路


开放时间:8:30-17:30(除夜游游船外);夜游游船:19:30、20:30、21:30(3-11月),19:00、20:00、21:00(12-2月)


门票:学政试院30元,桃园40元,望海楼40元,风水文化博物馆30元,乔园40元,梅兰芳公园30元。凤城河画舫游船白天50元,夜间60元。




凤城河桃园

桃园地处泰州凤城河风景区,位于南城河外侧东岸,东邻泰州老街,西与望海楼隔水相望,北与梅兰芳纪念馆一路之隔。园内核心景点,为复建的明清建筑风格陈庵。庵堂前后三进,部分两层架构,西侧建有小花园,配以仿明清家具,再现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期间寓居家庵创作《桃花扇》书稿的场景。



2006年五月,泰州市启动桃园景区工程。二零零七年元旦期间免费试开放。二零零八年五月一日正式开放,为泰州城市八景之一。景区观赏桃主要品种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桃研究所,共有三千六百多株、一百一十六个品种,在国内以观赏类桃花为主题的公园中,品种最多。




从树型上可分为矮化型、乔化型、龙柱型及垂枝型;从花色上可分为白色、粉色、红色及杂色;从花型上可分为单瓣型、复瓣型、重瓣型、菊花型、铃型。这里的重瓣型花果两用的满天红桃树,花朵有多层花瓣,数量多达二三十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结果的功能,较为罕见。




景区均衡配植早、中、晚期桃树,阳春三月,桃花次第开放,竞相争艳,吸引游人驻足观赏。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日至四月十五日,泰州桃园举办首届桃花节。赏花时间可从三月中旬持续到四月下旬,花期时间跨度较长,约四十天。


地址:泰州市海陵区南山寺路


开放时间:8:30-17:30(除夜游游船外);夜游游船:19:30、20:30、21:30(3-11月),19:00、20:00、21:00(12-2月)


门票:学政试院30元,桃园40元,望海楼40元,风水文化博物馆30元,乔园40元,梅兰芳公园30元。凤城河画舫游船白天50元,夜间60元




凤城河风景区(国家4A级)

凤城河景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中心城区,依托南唐开国之初挖建的古护城河扩建而成,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规划面积3.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838平方公里。


景区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沿河景观带建设,系统改善了水环境,营造了丰富多样的滨水休憩空间。景区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蕴含着戏曲、民俗、盐税、佛教等大量文化遗产,完整保存了古代护城河、“川”字形内城河、宋代南水关遗址、宋城水 遗址、腾家坝遗址等水利遗迹。



景区内梅园、柳园、桃园、望海楼、乔园、南山寺等众多景点形成了完美的文化链,成为现代城市中央区域保有古代传统文化的可游、可居、可行、可购、可娱的文化景区。该景区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址:泰州市海陵区南山寺路


开放时间:8:30-17:30(除夜游游船外);夜游游船:19:30、20:30、21:30(3-11月),19:00、20:00、21:00(12-2月)


门票:学政试院30元,桃园40元,望海楼40元,风水文化博物馆30元,乔园40元,梅兰芳公园30元。凤城河画舫游船白天50元,夜间60元。




兴化老街

兴化老街是一处由明清古民居群组成的街区。在兴化现有40多处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金东门地区就有30多处。郑板桥故居、赵海仙洋楼、状元坊、上池斋药店、成家大司马府等十多个景点,如星宿般镶嵌其中。


除了诸多充满艺术魅力的古建筑外,这里还有着琳琅满目的老字号小吃、古玩,在一条条弄堂小巷里穿梭,品味着古老而自然的兴化美食,在几百年前的旧时光里享受闲适人生。



老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店,多是店主以自家手艺吃饭。除划玻璃之外,还有修钟表的,刻公章、私章的,敲白铁皮的,绱鞋子的,拔牙的,绣花的,做篾子针的,配钥匙的,也有小吃店,古玩店...这当中数刻章店多。店主们也不张罗生意,悠然自得。


兴化老街,走在狭街窄巷,更多是生活的质朴、简单的欢声笑语,在这里感受到平常百姓的生活,没有奢侈的生活气息,却是最平凡最大的幸福。


老街没有丽江四方街那样的热闹,商业,也没有平遥古街的冷静,正经,老街就是老街,生活,自然,真实。


地址:兴化市楼牌路


门票:免费开放;兴化县衙需30元/人


开放时间:全天


2. 兴化郑板桥故居附近的景点是什么山

既然是“扬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那他“怪”在哪里呢?

其一、辞官下海怪

话说这郑板桥中年才得中进士,好不容易当个九品芝麻官,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时年遇到灾荒,郑板桥具实呈报,力请朝廷救济百姓。他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实乃清官好官。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郑板桥如此傻实诚就得罪了上司,上司一顿责备,干脆辞官不做了。老子回家卖红薯去,于是下海回扬州以卖画为生了。

江苏兴化郑板桥故居

其二、卖画广告怪

别人卖画可以商榷价格,他却在自己卖画的厅堂里,大书一篇“笔榜小卷”,明码标价。这也可以说是他卖画的商业性广告:“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五益语言也。”告示之末又附诗一首:“画竹多于卖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这幅长达百余字的“广告”,满纸言钱。不晓得的人还以为郑板桥是个贪利之人,其实是他讥讽小人之道。

其三、画作题诗怪

郑板桥平生最爱画的就是竹子,他画的竹枝少而瘦。只要看看他在画间题诗,就明白他的画外之意,他是以竹喻人,以竹喻己。他在山东当县官时,送过一幅瘦竹图给巡宪,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 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把民生写在诗句里。辞官后曾题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支清瘦竹,秋日江上作渔杆。”是他自己的写照。

其四、书法怪

郑板桥的书法杂用篆、隶、行、楷并以隶为主,兼有画意的美感,独创一体,自称为“六分半书”,世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其书法“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成为典故流传至今,受到今天各行各业人们的喜爱,广泛用于宾馆、办公室、书房等场所。

其五、画作怪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三题材。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吻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极其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却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他画的竹都少许,没有超过四支的。这些看来简单的竹,他可呕心沥血,勤于观察,他晨看竹、黄昏也看竹、月夜看竹、雨中也看竹、风里也听竹,胸中有竹。所以,他说:“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笔夜里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竹,画到生时是熟时。”因此,板桥画竹,是把个人的品格、见地、抱负、爱憎都融合在笔墨之中。


3. 兴化的名人郑板桥的传说

是的。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4. 兴化郑板桥故居附近的景点是什么地方

兴化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有:

1.李中水上森林生态园区,人工生态林基地,始建于80年代初期,总面积18894亩。目前启动区面积1500亩,其中林地面积1050亩,栽植的10万株水杉、池杉等树木,已成为高大茂密、生机盎然的水上森林园区,目前林木蓄积量1.5万立方米,且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

2.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由“三绝奇才——郑板桥”、“楚水流长——兴化简史陈列”、“范仲淹纪念馆”等6个固定陈列展览展示区和2个临时展厅、江苏省文保单位李园、兴化县署、四牌楼、城内东大街古建筑群及四牌楼文化广场组成。

3.昌荣木塔。一提起木塔,人们往往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兴化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

4.施耐庵墓。施耐庵墓位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1957年和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施耐庵世居兴化(杨新《施让墓志铭》“鼻祖世居扬之兴化”),明洪武三年(1370)病逝于淮安寓所,其孙施述元扶柩归里,葬于白驹场施家桥。

5.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兴化西北部,集中于李中镇和周奋乡,总面积1304.8公顷,目前湿地面积1268.56公顷,湿地率为97.22%。2017年1月,《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经国家林业局评审、公示正式获批。

6.郑板桥故 ,位于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


5. 游郑板桥故居

兴化名胜古迹——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翻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故居为粉墙灰瓦,面积虽不大,倒可暂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

兴化名胜古迹——兴化四牌楼

兴化四牌楼为全国仅存的三座古四牌楼之一,上悬四十七块彰显兴化贤人功德的匾额,表达历代人们对七十五位兴化名人景仰。

兴化四牌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年的悠悠岁月,四十七块匾额彰显着上自南宋开科第一,下迄民初仁寿之征,越五个朝代兴化籍历史人物七十五位.

史料记载,四牌楼曾两次被毁。第一次被毁在1796年,嘉庆元年的一场大火,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张可立重修。第二次被毁是1966年“文化革命”的疯狂年代,主体建筑被拆除,大部分匾额被肢解,那砸不烂的几根石柱至今仍深埋在小南门补锅塘的旧河沿下。

1990年,兴化人民政府在原址之东北重建四牌楼,与博物馆浑然成一体。重建的四牌楼,四十七块匾额除一块旧匾、六块仿旧外,其余四十块分别由我国当代四十位大书法家题书。兴化四牌楼不仅成为文化厚重的历史文物,而且成了集当代中国书法大成的艺术的瑰宝。

兴化名胜古迹——施耐庵陵园

施耐庵陵园位于江苏省兴化新垛镇施家桥东北一百五十米。以施耐庵墓为中心,陵园内陈列有施氏家世表、与施耐庵及其后裔有关的各类文物以及《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资料。


6. 兴化郑板桥故居介绍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意思是 居室的主人只需有高尚的情与高雅的意境操即可,何必在乎房子有多大,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3间,朝北南屋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7. 兴化郑板桥博物馆游览日记

与郑板桥同一时代的画家有:徐扬 姚文瀚 金廷标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盛世画师:徐扬

徐扬(生卒年不详),苏州人,家住阊门内专诸巷。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乾隆他于乾隆二十四年画出了《盛世滋生图》卷,是研究“乾隆盛世”形象资料,具有极大历史价值。后又画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图》(共十二卷)等历史画卷。

姚文瀚(生卒年不详)。北京人,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道释 、人物、山水、界画。传世作品有《四序图》卷,绢本,设色,描绘宫廷仕女春游、纳凉、形神兼备,现藏故宫博物院。

金廷标

金廷标,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尤工,亦能界画。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第三次南巡时,进白描罗汉册,受到乾隆帝赏识,命入内廷供奉。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题咏。入直数载,卒于京寓。


8. 兴化郑板桥纪念馆里面的样子

1、姜堰溱湖风景区

姜堰溱湖风景区内湖幽水静、林奇兽异、民风浓郁,有麋鹿故乡园、生态观光园、溱湖水禽园等自然景区,也有溱潼会船节、三元温泉、古寿圣寺等人文景观,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2、凤城河风景区

泛舟水上,听一曲婉转的戏曲,感受这座古城带来的心灵的放松与洗涤,领略水城的风姿与魅力!依傍凤城河,以水为脉,以人为魂,集中而又完整地体现全国不多见的一种都市水韵,彰显泰州悠久历史文脉。

3、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面积6000多平方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泰州天德湖公园

泰州天德湖公园座落在泰州市周山河街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水域面积500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泰州溱潼古镇

泰州溱潼古镇坐落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6、兴化李中水上森林景区

兴化李中水上森林景区坐落在江苏省兴华市李中镇舜生桥周边,占地面积2000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7、泰州乔园

泰州乔园坐落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北路68号,占地1.25万平方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泰州乔园分为核心景区、次景区、衬景区以及宅院式功能区。

核心景区保留原园整体风貌,有山响草堂、因巢亭、绠汲堂、松吹阁等厅堂楼阁。

次景区与核心景区以院落间隔,有来青阁、皆绿山房、蕉雨轩、午韵轩、石林别径、二分竹屋等景点。

8、泰州高港口岸雕花楼景区

泰州高港口岸雕花楼景区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金港南路,面积8.8万平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泰州高港口岸雕花楼景区包括一桥、两街、三庙、四宅等景点,坐西面东,由前后两幢各5间的二层主楼和左右各3间的厢楼组成。复建有古民居、假山、水池、观澜阁、畅酣亭、沐雨舫、枕涛榭、长廊等,古香古色、雕刻精美。

9、泰兴中华红枫园景区

泰州中华红枫园景区坐落在江苏省泰兴市广陵镇境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泰州中华红枫园景区拥有1000亩红枫园、1000亩紫薇园、1000亩垂钓生态休闲区,有万佛寺一座,设伏虎禅寺、万佛广场、星君堂、财神殿等礼佛圣地。

泰兴中华红枫园景区拥有全国一流的紫薇和红枫风景,是集生态观光、乡村度假、健身养生为一体的文化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园区自然环境恬静、优美,有大面积的水域和丰富的鱼类资源,除了赏花,人们还可垂钓,更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送到农家乐服务中心,品尝一下美味,感受收获的乐趣。

10、靖江牧城公园

靖江牧城公园坐落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新城东侧,占地约4000亩,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靖江牧城公园建有森林生态、滨江景区、亲水湖滨、特色文化、商业美食等多个区域,拥有湖岛、假山、百花园、水上活动区、湿地区、观赏林、休闲广场等多个景点。


9. 兴化板桥纪念馆图片

1、拱极台——西水关

2、八字桥老街——八字桥

3、板桥纪念馆——八字桥

4 板桥故居——东门

5、东岳庙——东门城内大街

6、养和园(百年老店)——长安路

7、元老府(明代宰相府第)——八字桥

8、四牌楼——城中心四牌楼

9、文庙(兴化中学旧址)——牌楼西路

10、赵海仙洋楼——东门城外洋楼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