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会船

溱潼会船

溱潼会船是江苏省泰州市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四月的姜堰,天蓝水碧,桃红柳绿,麦青花黄,景色宜人。每逢清明时节,在碧波荡漾的溱潼喜鹊湖湖面,都会汇聚成百上千船只,篙子船竹篙如林,划子船轻盈似燕,花船张灯结彩,贡船五彩缤纷。一万多男女选手身着各式民族服装在水上表演、比赛,传承水乡神韵,展示民俗风采。两岸十多万观众欢声如潮,气势磅礴。溱潼会船使喜鹊湖成为欢乐的海洋。凡目睹会船盛况者,无一不为之震撼,无一不为之感动。

中文名:溱潼会船

所属地区:江苏 ·泰州

遗产编号:Ⅹ-6

遗产类型:民俗

申报时间:2006年

申报单位:江苏省泰州市

遗产级别:省

“溱潼会船”的历史由来?

一、“溱潼会船”的历史由来?

溱湖历史悠久,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溱湖百姓于每年清明节来此祭奠。久而久之,演绎成一年一度的水乡民间盛会——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2002年被国家旅游总局列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节庆之一。每年清明,四乡八镇的数百船只,上万船民云集溱湖。沿湖四岸,人密如织,呼声如潮,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再看水面,旗如海,篙如林,千舟待发,鼓乐喧天。贡船、花船、拐妇船应有尽有,秧歌、社戏、舞龙灯各领风骚,尽态极妍,热闹非凡。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争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被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

二、泰州会船节介绍?

溱潼会船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源于宋代。相传山东义民张荣、贾虎曾于溱潼村阻击金兵,溱潼百姓助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争先扫墓,祭奠英魂,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溱潼会船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水乡,纵横数百平方公里。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寄寓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溱潼会船节一年一度,日起在清明节的第二天,被国家旅游局定名为中国溱潼会船节。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旅游项目

三、溱湖特色?

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6平方公里,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37%左右,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是其独有的景观特色。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园内现已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麋鹿故乡园”为其主要特色和品牌。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以及以溱潼古镇、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是其特色。

四、泰州溱潼湿地开园时间?

秦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是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景区,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以及以溱潼古镇,中国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景区开放时间8点到17点,最晚入园15点。

关于“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每年的溱潼会船节介绍?

你可以去官网上看看介绍的、或者百科也有的。溱潼会船节今年是4.3—5.3号的,每天都会有会船表演的啊、具体的是6号开幕式的。去游玩的话最好坐摇橹船,在复杂的河道里穿梭欣赏两边的风景。湿地风景区能看到天鹅、鸳鸯、野鸭这些动物懒散的游来游去。麋鹿、和扬子鳄一些保护动物也有的。

溱童镇上的美味更令人难忘,其中一道八鲜更是一绝。吃完中饭后畅游古镇。

会船门票和平时一样的都是100,你去【同 程网】或者官网上预订去吧。都是80就好了的,不要在线支付的啊。

给你攻略呢你去了解下

高港去溱潼湿地公园开车如何走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58。8公里

起点:高港区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40米,右转进入港城路

2。

  沿港城路行驶220米,右转进入金港北路

3。沿金港北路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通港路

4。沿通港路行驶2。4公里,右转进入长江大道

5。沿长江大道行驶24。2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长江大道

6。

  沿长江大道行驶130米,直行

7。行驶580米,直行进入启扬高速公路

8。沿启扬高速公路行驶22。1公里,过大杨东大桥,在溱湖大道/姜堰(北)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750米,朝溱潼方向,右转进入溱姜线

10。

  沿溱姜线行驶5。8公里,直行进入溱姜线

11。沿溱姜线行驶160米,在第2个出口,左转进入华侨城路

12。沿华侨城路行驶730米,过春晓桥,右转

13。行驶270米,过春晓桥,右转

14。

  行驶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我是泰州溱潼人,今年的溱潼会船节河南的众品集团给了我们当地很多的支持,不知道它还做过哪些贡献?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众品致力于打造自然产业链。上游产业带动养殖场(养殖户)、种植户;下游产业建设销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产地农产品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服务和市场网络覆盖全国24个省区。带动农民就业,形成了总价值超过200亿元的农产品产业链。
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建立了以河南为中心的数千家遍布城乡的冷鲜肉专卖店,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区域农产品流通,支持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