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王利芬)民宅

王氏(王利芬)民宅

王氏(王利芬)民宅位于澉浦镇六里村六里集镇朱家门78号,年代为1948年,类别为近现代史迹。2010年6月11日,王氏(王利芬)民宅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王氏(王利芬)民宅,王氏(王利芬)民宅简介,王氏(王利芬)民宅-嘉兴市海盐县王氏(王利芬)民宅旅游指南

明日二月八,长安王曲城隍庙会走起!张学良公馆、郭氏民宅踏青旅游一条线!

明日二月八,长安王曲城隍庙会走起!张学良公馆、郭氏民宅踏青旅游一条线!

家在长安综合编辑整理

2018年3月24日,长安王曲“镇”街办,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王曲城隍庙会,十里八乡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祭拜城隍,踏青会友,购物消遣,庙会成了百姓的民间狂欢节。王曲是一座明清有名的古镇,长期以来王曲人一直保持着他特有的淳朴、憨厚的民风,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的生活。一条滈河横贯镇子中心,像一条血脉滋养着周围的村民。

王曲的城隍庙历史悠久,周边影响大“十三省总城隍庙”,光听这名字大气影响非一般庙宇能比。据有关资料显示和记载,其建庙时间约在大明嘉靖年间。明《陕西通志》等书和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载,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六十余亩,闻名全国。当年的建筑范围听老人们讲,结构广阔,气势宏大,雕梁画栋,泥塑彩绘,引人赞叹,晨钟暮鼓,声闻数里,人们称为西安城南第一大庙,其建筑气势远非三原县城隍庙可及,足见昔日之盛。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时,胡宗南在王曲建陆军军官训练团(次年改为皇埔国校第七分校(今王曲通讯学院前身)时,城隍庙建筑被拆毁,其地被占用。当时有民谣曰,“第七分校,不务正道。白天睡觉,晚上拆庙。不要砖瓦,光要木料。百姓叫苦,怨声载道”。可见当年之轶事。

长安王曲农历二月八庙会,昔日的集镇一改往日的平静,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周边乡村男女老少,美女帅哥,都汇集到了这里,据说人最多时可达10万人。赶庙会善男信女、妇孺老幼,摩肩接踵人挤人,如潮翻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庙会带来的商机。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街道,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直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坐下来咥上一碗臊子面、整俩肉夹馍、来一碗泡馍、老板上一碗凉皮、来碗热腾腾冒饸落、馋了来碗浓香羊杂汤··········

西安城南王曲北堡寨村青龙岭上被遗忘张学良的公馆!张学良公馆,西安一共有两处。大多数人基本都是知道建国路上的那座洋楼,王曲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长安王曲镇北堡寨村青龙岭上也有一座张学良将军的故居,当地人称“张公馆”,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调入关中

1936年6月,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在此举办了王曲军官训练团。张学良任团长,杨虎城任副团长。张学良将军为了办公休息的需要,亲自勘测了城隍庙东南约一公里的青龙岭,修建一座欧式住所。当地百姓称此建筑为“张公馆”“五间楼”。

提到青龙岭,这里还有段小故事,青龙岭原名绝龙岭,张学良跟警卫勘测地形,青龙岭隔沟与神禾原相望,龙头高昂,雄视滈河川。故居位于龙脖子上,大有乘龙遨游之势。有村民迎面走来。张学良问他这里叫什么,村民回答“绝龙岭”。张说这个名字不吉利,还是叫“青龙岭”好些,这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西安事变”后历史变迁,王曲军官训练团被改建称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就是现在的西安通信学院。 胡宗南主政陕西时期,曾任七分校主任时住此,这里曾召开过重要军事会议,接待过华莱士、陈嘉庚以及蒋介石、周恩来,宋美龄、蒋经国、蒋方良、蒋纬国、石静宜、蒋孝文、蒋孝武等很多人士。

王曲街道“长安马厂民宅馆”(也称“长安郭氏民宅”)原有11院老房如今只剩两院,曾经历过大火,2007年以后仿照以前的格局,重建了部分房屋。

王曲镇马厂堡子村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郭家的顺口溜。“下了王曲坡,稻地都姓郭”,是说王曲坡下,水渠纵横,大片大片的水田都是郭家的。“灶夫十二,长工三十,四匠不出门,人近百口……”是说郭家人丁兴旺,下人很多。还有关于长安四大富户的顺口溜:“冯家的山,杨家的房,卢家的骡子比车长,郭家的银子拿斗量。”这些至今还在当地流传的话语,是郭家当年富裕生活的形象写照。郭家鼎盛时期,不仅拥有大量土地,还在长安乃至西安经营着10大商号。

老宅新景,来松江“王氏宅”感受黑白之美

重温经典 问道文敏

——松江书法研究生联展

2020.10.16-11.8

(周一闭馆)

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

10月16日上午,“重温经典 问道文敏——松江区书法研究生联展”在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顺利开展。

本次展览是由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松江区书法家协会、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联合主办的专题书法展览。

董其昌作为明代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对后世影响极大,是松江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王尚德是松江地区知名书法家,其父王子彝先生更是松江书法名流,两人都对松江书法有过很大贡献。

本次展览在“王氏宅”举办,参展作者研习董其昌书法艺术,学习董其昌书法理论,旨在立足经典、开拓创新,传承松江传统书画艺术。

参加本次展览的12位松江区书法研究生,以古人笔法,运今人笔意,继承云间书派衣钵,成就新的云间翰墨。 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同时,王尚德纪念室也将继续长期开放,欢迎大家参观。

艺云阁文化艺术空间

艺云阁文化艺术 空间位于中山西路136-138号,松江区著名书法家王尚德先生生前居住的“王氏宅”。现已经过修缮,主要从事书画展览、文化创意、研学活动等业务。

通讯员:吴彬

编辑:王姝姝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静升镇。是由静升王氏家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以其雄浑磅礴的规模气势,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并赢得了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大院格局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院落特色

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有人说过,在王家大院,“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高家崖建筑群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红门堡建筑群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