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摩崖题记

仙都摩崖题记

仙都摩崖题记,在浙江省缙云县仙都景区。仙都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唐代以来,游人不绝,留下100多处摩崖题记。主要分布在初砀山、鼎湖峰、小赤壁、铁城等地。其中唐代摩崖2处,包括曾任缙云县令的著名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倪翁洞”题记。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如宋代苏舜元、杨杰等人的作品。

磨石仙井岩摩崖题刻

觅古意•寻史迹

‍‍

位于福清市镜洋镇磨石村北,山上石林立,古松参天,岩壁上有名人叶向高、黄梦麒、林汝翥、施起元等摩崖题刻多处。在笏石上有林汝翥的行书诗刻,字幅高2.2米,宽0.83米,全文:“仙人遗玉佩,亭立碧山墟。曾辱红日驭,每挂白云倨。雨雪集还散,天风疾仍徐。谁云石作笏,不向帝王居。”

翌年,叶向高再次登石竹山时题行书,字幅高3.95米,宽3.34米,诗文11行共189字:“春暮同陈泰始柱史、洪海含中舍登石竹崖,时二君祈灵无梦,且愈促归。半岭仙宫一径微,紫云长日护崖扉。凌云翠壁形如削,桂树苍藤势如飞。夜静尘缘难入梦,春深游客易思归。相逢好共寻丹诀,回首人间万事非”;“同王康圃司理、陈来献孝廉登石竹,下观无患溪。来献粤人,过吾邑,将北上。丹灶重寻事渺茫,青山晚眺郁苍苍。千盘蹬道迷游履,一路林光近客床。人世有情尘梦短,溪流无水患声长。应知聚散从难定,共向壶中醉不妨。万历四十六年戊午,邑人台山叶向高书。”1981年2月公布为福清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石竹山上,还保存有多处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明代“赐进士出身王锡侯”的题刻,该题刻位于道院附近的巨岩之上,长2.5米、宽约1.4米、字径约0.12米,共8行,每行约15个字;这些摩崖题刻保存较好,为石竹山风景区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不少色彩。

END

来源:《史迹福清》

编辑:马鑫

『浙·瑞安』翠阴洞摩崖题记

翠阴洞摩崖题记

年代:宋至民国

保护等级:浙江文物保护单位

翠阴洞又名神剜洞,位于汀田街道岑岐山麓的宝坛寺后。宝坛寺,始建于宋,现存为民国重修,门额“寶壇禅寺”系东南第一笔的池志澂(池云珊)82岁高龄时所题。解放后曾长期作为厂房使用,1982年企业腾退,寺院重新作为宗教场所,后以“永瑞两县党团扩大会议旧址”的名义列入瑞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藏经楼前有石塔一座,年代不详,或为宋塔

具有地方特色的盾牌式瓦当

主角“翠阴洞”登场,发生在翠阴洞的革命故事先不提,翠阴洞整体造型奇特,进深不深,入内顶部通天,石壁工整,像是石宕遗址

入口翠阴洞三个大字,摩崖题刻已发现24条,分布于洞口和洞内的石壁上

题刻人自北宋至清代,为林石、赵景仁、陈傅良、沈仲石、宋之才、叶正初等

题字作者里重量级人物不多,其中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乾道年间进士陈傅良可算一个,虽然并未找到对应的题记

翠阴洞摩崖题记

内蒙古重大考古发现回鹘蒙古文、汉文八思巴文摩崖题记群

近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格乐研究员在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经棚镇附近发现13-14世纪回鹘蒙古文、汉文、八思巴文三种语言文字的摩崖题记。题记分布在摩崖的10处小块,为墨书题记。

题记保存较差,大部分模糊不清,无法识别。但个别回鹘蒙古文,如“鸡年六月······来到,愿吉祥如意”“八日”“虎年”等文字保存较好。青格乐研究员认为,从题记字体分析,其年代属于元代。

另,“鸡年六月······来到,愿吉祥如意”等题记年月记载,与“元顺帝可汗1368年从大都逃至元上都,1369年(鸡年)六月又逃至应长路古城”的题记文字与历史事件的年月基本吻合。青格乐研究员说:“下一步可以根据题记记录的内容及历史背景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