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汉墓

双墩汉墓

双墩汉墓位于开发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此外还有三座陪葬墓。而考古人员还从陪葬墓现场遗留中发现了盗掘器皿和工具,经过盗墓工具的分析证明车马坑曾在唐代被盗。这是安徽境内第一次发现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古墓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发掘工作从2006年3月开始。10月,一号墓葬封土发掘结束,露出墓口。10月,双墩汉墓,双墩汉墓简介,双墩汉墓-六安市金安区双墩汉墓

登封双庙战国秦汉墓地

基本信息:

编著: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8月

印次:1

ISBN:9787030619785

内容简介:

双庙墓地于1991~1992年进行发掘,共清理战国秦汉墓葬241座,可分为十期十四段,时间跨度从战国中期至东汉中期。墓葬形制包括坚穴土坑墓、带墓道竖穴土坑墓、斜坡墓道竖穴土坑小砖券墓、竖穴墓道洞室墓、组合墓道土坑墓。出土遗物约3100件,其中钱币约1951枚,依质地有陶、铜、铁、铅、琉璃、玉、玛瑙、石、骨、蚌器等。这批材料对于了解这一地区的战国秦汉考古学文化、丧葬制度及区域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1)

一 地理环境 (1)

二 历史沿革 (1)

第二节 墓地概况与发掘经过 (2)

一 墓地概况 (2)

二 发掘经过 (2)

第二章 墓葬形制 (4)

第一节 竖穴土坑墓 (4)

一 竖穴土坑墓 (4)

二 竖穴土坑空心砖墓 (19)

三 竖穴土坑小砖墓 (20)

第二节 带墓道竖穴土坑墓 (22)

一 竖穴墓道土坑墓 (22)

二 竖穴墓道土坑小砖券墓 (23)

第三节 斜坡墓道竖穴土坑小砖券墓 (24)

第四节 竖穴墓道洞室墓 (24)

一 竖穴墓道土洞墓 (27)

二 竖穴墓道洞室空心砖墓 (37)

三 竖穴墓道洞室小砖墓 (59)

四 竖穴墓道洞室小砖与空心砖合筑墓 (77)

五竖穴墓道洞室小砖与石合筑墓 (80)

第五节 组合墓道土坑墓 (80)

第三章 出土遗物 (86)

第一节 陶器 (86)

一 鼎 (86)

二 盒 (91)

三 合碗 (96)

四 壶 (97)

五 豆 (117)

六 钫 (117)

七 钵 (118)

八 盘 (120)

九 叵 (121)

十 盂 (123)

十一 三足盂 (123)

十二 盆 (123)

十三 洗 (124)

十四 耳杯 (125 )

十五 樽 (126)

十六 熏 (126 )

十七 瓮 (126)

十八 双耳罐 (128)

十九 无耳罐 (128)

二十 釜 (153)

二十一 仓 (155)

二十二 灶 (157)

二十三 井 (159)

二十四 圈 (162)

二十五 磨 (163)

二十六 车轮 (164)

二十七 人俑 (164)

二十八 狗 (165)

二十九 鸡 (165)

三十 器盖 (165)

三十一 陶器刻铭 (166 )

第二节 高温釉陶器 (166)

第三节 铜器 (169)

一 锯镂 (169)

二 鍪 (169)

三 釜 (170)

四 锅 (171)

五 洗 (171)

六 盆 (172)

七 盘 (172)

八 勺 (172)

九 带钩 (172)

十 印章 (178)

十一 顶针 (178)

十二 铺首 (180)

十三 环 (180)

十四 柿蒂叶饰 (180)

十五 钿 (181)

十六 铃 (181)

十七 璜 (184)

十八 削 (187)

十九 镞 (187)

二十 鳟 (188)

二十一 衡末 (189)

二十二 管 (189)

二十三 残片 (189)

第四节 铁器 (190)

一 鼎 (190)

二 壶 (190)

三 鍪 (190)

四 熏 (190)

五 勺 (190)

六 轮 (191)

七 鳖 (192)

八 镬 (192)

九 削 (192)

十 剑 (192)

十一 剪 (194)

十二 带钩 (194)

十三 残器 (194)

第五节 铅器 (195)

梳 (195)

第六节 琉璃器 (196)

一 珠 (196)

二 塞 (197)

三 耳趟 (197)

第七节 玉器 (197)

环 (197)

第八节 玛瑙器 (198)

一 环 (198 )

二 珠 (199)

第九节 石器 (199)

一 砚 (199)

二 黛板 (199)

三 石片 (200)

第十节 骨器 (200)

一 冶 (201)

二 珠 (201)

三 环 (201)

四 饰件 (201)

五 骨片 (203)

六 龟甲 (203)

第十一节 蚌器 (203)

一 珠 (203)

二 环 (203 )

三 蚌壳 (203)

第十二节 漆器 (204)

第十三节 铜镜 (204)

一 羽纹镜 (204)

二 星云纹镜 (204)

三 四虺纹镜 (205)

四 草叶纹镜 (206)

五 铭文镜 (206)

六 博局四神镜 (208)

七 连弧纹镜 (210)

第十四节 铜钱 (210)

一 五铢钱 (210)

二 新莽钱 (214)

三 磨字钱 (220)

第十五节 铁钱 (220)

第十六节 铅钱 (220)

第四章 分期与年代 (221)

第一节 陶器组合分析 (221)

一 仿铜陶礼器组合 (221)

二 仿铜陶礼器与日用陶器组合 (224)

三 日用陶器组合 (227)

四 仿铜陶礼器与生活用器组合 (231)

五 模型明器组合 (231)

第二节 相对年代分析 (232)

一 组合整合 (232)

二 相对年代分析 (235)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 (236)

一 双庙墓地分期与年代推定 (236)

二 双庙墓地各期段具体年代考证 (238)

三 双庙墓地合葬墓年代分析 (243 )

四 双庙墓地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7)

第四节 双庙墓地各期文化内涵 (247)

第五章 相关研究 (255)

第一节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文化结构及其形成 (255)

一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主要文化因子讨论 (255)

二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动态文化结构 (258)

三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变迁反映的区域历史 (258)

第二节 文化特征与埋葬制度 (259)

一 墓葬方向 (260)

二 墓葬形制、结构 (260)

三 葬具 (262)

四 葬式 (262)

五 出土遗物与器用制度 (263)

六 墓主身份等级 (265)

第三节 双庙墓地布局与形成 (271)

附表 双庙墓地墓葬登记表 (274)

后记 (344)

插图目录

责编:荼荼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了新动向!

2018年10月31日上午九点,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海昏侯国遗址墎墩汉墓墓园举行。南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滕俊峰宣布项目开工,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局长彭印䃂主持仪式。江西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建区人大、市文广新局、大塘坪乡及铁河乡等有关领导出席。奋战在遗址保护工作一线的遗址管理局、遗址公园派出所、施工单位和遗址安保人员等约80人参加开工仪式。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

开工仪式

墎墩汉墓及墓园是海昏侯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叶明和在致辞中表示,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文物保护展示项目,也是遗址公园(一期)建设起步的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新建区委区政府和遗址所在乡镇的大力支持下,管理局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将共同努力,把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做成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文物展示的精品工程、廉洁奉公的模范工程、质量高效的优质工程。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工程

将分期建设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位于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墓园以刘贺及夫人墓为中心建成。墓园呈梯形,南北宽约141—186米,东西长约233—248米,共占地约4.6万平方米,约69亩,合汉代100亩。墓园由2座主墓、7座祔葬墓、一条外藏车马坑和园墙、门阙、祠堂建筑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墓主人明确,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工程将分两期进行,一期包括3号至9号墓及4号至6号墓墓前的祠堂遗址保护展示,东门、北门及门阙遗址保护展示,园墙、水井遗址及主墓前的祭祀建筑遗址等的保护和展示,项目共占地约4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内容将包括刘贺及夫人墓、车马坑遗迹等的保护展示。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

各项分布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工程方案由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遵循“考古先行,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设计,选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基本解决自然形成和人为造成的威胁遗址安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为后续考古工作及进一步的保护展示工作留出余地,以期为未来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

游客中心、遗址博物馆

计划明年年底开园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将继续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有变化、三年保开园、五年创品牌”的工作安排,加快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一期)工程项目、游客中心、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步伐,保证明年年底前能完成开园目标;同时积极筹备墎墩汉墓及墓园保护展示(二期)工程、紫金城西城门保护展示工程、墎墩汉墓及墓园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充分挖掘和诠释遗址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早日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的任务,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四三”任务而不懈努力。

项目介绍

延伸阅读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为遗址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及周边区域,规划面积共计12.46平方公里。规划按照“一心、一馆、三片、多点”的展示利用结构(即:一心:游客展示服务中心;一馆:遗址博物馆;三片:城址展示区、墓葬展示区、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多点”:构成各展示片区的独立遗址展示点),将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划分为墓葬展示区、紫金城展示区、考古预留、待定区、入口功能区、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六大功能区。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遵循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与遗址保护规划中场地原有地形地貌进行“整体保护”与“最小干预”原则。将鄱阳湖西岸低伏丘陵与农耕景观认定为遗址所在区域的典型地貌特性,充分结合地形,在地形的脉络中生成建筑体形,塑造大地景观。项目总建筑面积39330平方米。该遗址博物馆按照国际一流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标准,综合容纳展示陈列、文化交流、文物库藏、研究保护、考古研究基地、管理服务、后勤设备七大功能板块。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展示服务中心位于大塘坪乡,X043县道以北,对接海昏大道及其延伸规划道路的交通接口,距刘贺墓园西侧边界约1.7公里,距遗址博物馆约1公里。展示服务中心以海昏侯墓考古发现的象征王侯身份的玉瑗和用于“礼天”的玉璧为造型元素,总建筑面积7920平方米,集综合展示宣传、旅游服务、交通集散和换乘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位于X043县道以北,距刘贺墓园遗址西侧边界约0.7公里,距紫金城城址西侧边界1.3公里,建筑设计蕴含海昏侯国文化和汉文化特征,取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多次出现的龙形图案为图形元素,引水相连,以龙形姿态掩映于山光水色阡陌野垄间。博物馆总面积3933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8896平方米。

银川巴彦淖尔双城记:兵沟汉墓出土“小龙女”,演绎大漠铁骨柔情

第四部分:文旅绝唱

引言

银川有一个名字叫“塞上湖城”,巴彦淖尔有一个名字叫“草原水城”。当我们把这两座美丽的城市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这都是黄河母亲的恩赐,她们因水而灵动无限,但更多孕育的却是铮铮铁骨的精神与气质。因此,她们是大美柔情的,也是铁血浪漫的。

公元1046年,北宋文学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写了篇《岳阳楼记》,其中的句子很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在银川与巴彦淖尔,虽说难见八百里洞庭的壮观,但其秀美的湖光景色融于粗犷的北国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银川”作为古地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而宁夏地方文献上出现“银川”一词,约在明末清初。一些官吏、文人在咏唱宁夏平原沟渠交织如网、湖泊珠连其间的秀美景色时,用“银川”形容其水光潋滟、水映晴光的水乡风光。如“俯凭驼铃临河套,遥带银川挹贺兰”,“连山似奔浪,黄河一带宽。城郭渺如舫,银川亦寥廓”,“或是天吴聊小试,暂移鳅穴到银川”。

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称:“宁夏土质,碱性最重,地面常呈白色,故宁夏古名银川。”事实上,银川决不止于一片盐碱地那么简单。

蒙古语中,巴彦淖尔是富饶的湖泊,这也是今天巴彦淖尔作为草原水城的蕴意或者秘密。一个个的湖泊如同明媚的眼睛,盛产着芦苇与天鹅,让巴彦淖尔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变成《诗经》里呼唤爱情乡愁的名句,在中国历代文人的笔下成为鸿雁的故乡

巴彦淖尔地形为“一山两原”:山是改变世界历史格局的阴山,原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的乌拉特草原和“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黄河后套平原。一边是游牧的歌唱,一边是农耕的交响,在幸福的融合里,阴山微笑着将巴彦淖尔推到了两种文化共同繁荣的高度上。

作为中华文明之根的黄河为银川与巴彦淖尔注入了永恒的气质与灵魂。天下黄河,唯富一套。有着丰饶基因的银川与巴彦淖尔位于祖国版图的北方,在世界大江大河绝无仅有的“几”字弯上,这弯形似马鞍,让王者兴盛、百姓安生。

行走是一种体验,行走也是一种发现。在我们行走与体验中,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文化与气质是很多人内心一成不变的信仰,或者,一直都在寻找的秘密。

隐藏在湖城银川的英雄史诗‍

夏天,整个宁夏平原上的郁郁葱葱,田野里的树木长成了风景。苞米拔着穗儿正在幸福地笑,还有高粱,还有农渠,还有田园和村庄,都是绿色里的幸福与富足。据说,古人曾经把绿色看成一种圣洁的、祈求的颜色,如果是这样,银川平原上的广袤绿色是大自然对于北方富足的虔诚地祈求而非一道简单的风景。银川平原上,黄河一下子舒展了开来,变得宽大和开阔了起来,在河心很多的地方都对看到话多绿色的小岛,完全没有在其上端被夹在峡谷里放不开手脚的感觉。而贺兰山已经近在眼前,瓦蓝色的山峰,正在一种高度上与天空进行着没有人听懂也没有人看到的对话——是什么呢?城市、湖泊与美丽的银川。

阅海阅湖阅银川‍

清雍正年间,“银川”一词,逐渐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义。如《惠农渠碑记》上有“黄河发源于昆仑,历积石,经银川,由石嘴山而北……”的记载,碑文上的银川,已泛指银川平原引黄河灌区了。清乾隆年间,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府城(今银川城区)创立“银川书院”,又由汪绎辰纂修《银川小志》。“银川”一词的指代范围趋于具体、明确,已初具地名意义,并逐渐成为宁夏府城的代称。1944年,宁夏省城(今银川城区址)改为建制市,正式定名为“银川”。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曾经,银川给人的印象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不大,在一片平地上,大多数楼房都不是很高,就像一几个大人领着一群孩子很温馨地站在黄河边上。楼也是不很高,人也不是很多,朴素得仿佛是北方天空不小心掉下的一滴咸涩的泪。然而,如今的银川变了!飞速地变了!

银川东有黄河,西依贺兰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新欧亚大陆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点开发城市。现辖三区两县一市,总面积9555平方公里,总人口已经超过200万。

新世纪以来,银川市围绕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兴工强市、特色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生态优先”五大战略,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宜居水平大幅提升。银川先后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十大安静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银川就这样在高楼大厦和车流人流里,拥有了自己作为都市的气象与风范了。

201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银川市成功摘取了“中国人居环境奖”桂冠,荣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称号。在此基础上,银川市提出了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等“六创”活动,这是“十二五”期间银川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银川市向更文明、更宜居、更有活力城市迈出的更大步伐。

银川,水碧,天蓝。

“塞上湖城”是银川市的别称。银川市湿地面积47000多公顷,面积在1公顷以上的湿地共有430多块,其中自然湖泊近200块,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块。银川湖泊湿地分布密度大,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少见。这一块块的湖泊使银川如同明珠般于塞上显得格外耀眼。

银川市历史上有“七十二连湖”之称,自秦、汉以来,兴修了秦渠、汉渠、唐渠等水利工程,富庶的引黄灌溉区,孕育了“塞上江南”的自然环境。明、清时期,“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连湖渔歌”、“南塘雨霁”等湖泊景观成为当时西北盛景。银川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稻香四溢,鱼跃鸟鸣……

这些,会让人在那一刹那里爱上银川。

翠湖,位于银川市东部,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2006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鸣翠湖集河流、湖泊、沼泽、灌渠等景观于一体,自然生态体系完整,是我国荒漠化湿地中具有独特属性的生态区。野生鸟类、湿地生物、荒漠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种,其中鸟类97种。

鸣翠湖是历史上银川“七十二连湖”的组成部分,有“道祖庙”遗迹、百年老树、古代灌渠、黄河水车等历史遗迹,形成了百鸟鸣翠、碧水浮莲、车水排云、千步廊桥、绿帐问茶、迷宫寻莺、青纱漏月、芦花追日、东堤夕照、白沙落雁十大景观。2000年起,规划和实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通过退田还湖、湖泊清淤、调控水位、恢复植被等措施,使鸣翠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成为银川市东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鸣翠湖这个黄河流水汇集而成的硕大湖泊,里面有很多的苍翠的芦苇,可以在芦苇荡里摇桨或者开快艇。而在这里的贺兰山,则是一片坚硬并且富于质感的瓦蓝色,朋友告诉我,若不是那山,沙漠也许很快会吞噬了银川这座城市——在贺兰山的背面,沙漠正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要爬上大人的脊背一样,一次次地冲刺着欲要爬上贺兰山的肩——在那里沙漠已经淹没了贺兰山的脚跟。

湖水涌动,时不时会有一两只漂亮的水鸟出现在眼前的水面。我们的快艇进入芦苇荡,惊起的那一滩水鸟音符般地飞在了空中。

事实上,在银川市内可供人游玩的湖泊绝不止于此。让很多游人耳熟能详并且流连忘返的还有宝湖与阅海。

宝湖,位于金凤区良田乡保伏桥村境内,东靠唐涞渠,总面积78公顷,其中湖泊面积36公顷,绿地面积39.7公顷,是市内规模较大的自然水面,属于典型的城市湖泊,湖水最深处2.2米左右,平均水深1.4米左右。春、夏、秋三季水面宽阔、芦苇茂盛,鸟类栖息,景观自然。宝湖的水生植物比较丰富,有多种漂浮生物、浮水性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大面积的芦苇、沼泽为栖息和繁殖在这里的水禽提供了良好环境。宝湖湿地公园于2003年9月1日开工建设。2004年10月,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正式向社会开放,其主要功能区包括四部分,即湿地生态区、文化公园区、休闲健身区、管理服务区。2007年1月,国家建设部批准建立“银川市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金凤北部,距市中心3公里,总面积2100公顷。2006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阅海湿地水域广阔,自然风景秀丽,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湿地,湿地由湖泊、沼泽、草甸、鱼塘等组成,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湿地有自然植物114种,鸟类107种。2002年以来,规划和实施了退田还湖、水道清淤、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上旅游”的“四水”湿地经济,探索了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

这些湖泊一个个如同宝石一般镶嵌在银川城中,使这座属于北国的城市突然就多出了几分柔情与美丽。虽说“银川自古水抱城”,但上世纪中后期初,随着人口增加及城市迅速扩展,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填湖盖楼,银川平原湿地急剧减少,曾经号称“七十二连湖”的湖泊群,一个个日渐萎缩消失。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重塑“塞上湖城”的构想并于2001付诸实施。借助人力,银川市重现昔日“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景象。而银川平原所有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都寄予着对湖城的殷切期待并且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时的人们启动了青铜峡河西排水总干沟工程和银川城市防洪工程,目的是在畅通农田排水、消除城市水患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洪水、沟水等水资源,保护湿地资源、补充地下水,同时兼顾银川市周围的绿化和美化。

这两项工程相互结合,构造起“共拦、分治、联排”的银川城市防洪格局,贺兰山雨季洪水经山麓工程设施拦蓄、削峰后进入青铜峡河西排水总干沟,再依次注进七子湖、宝湖、大西湖北塔湖等大型湖泊,最后与农田排水一道由沙湖回归黄河。疏通纵贯银川平原南北的灌溉区排水沟,使清水和城市污水分离,将银川市近郊的六七个湿地一个个串接连通,死水变活水,最终构建起城市环湖生态圈……

相传,古时候贺兰山飞来的一只凤凰,看到这里黄河横贯、麦浪翻滚,一片风光秀丽的江南景象。不忍离去,竟化身为一座美丽的城市——银川。东门外的高台寺是凤凰的头,凤凰头挨到黄河边;高台寺旁边有两眼井,是凤凰的眼睛;鼓楼是凤凰的心脏;西塔和北塔是凤凰的两只爪子;西马营湖泊相连,林茂草密,花团锦绣,那是凤凰的尾巴,一直拖到贺兰山麓。

如今的银川真的像凤凰一样飞了起来!

而当银川的太阳火红火红地从地平线上升起,那么多的楼房、街道和人群都被红酒一样的阳光浸泡其中,忽然觉得这个城市始终在热情地浸泡和接纳着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面对银川那些在同一平面上的楼房,不管它们高或者是低,但它们的“脚”都是站在同一平面上的,这让人极容易产生一种它们其实都是平等的感觉,而并不像山地城市的楼群,给人一种强烈的参差不齐感!这就是平原上的城市,让人感觉一切都是平等并且公平的。在这种平等或者公平里,银川所有的马路都是笔直的、不会拐弯的,而这马路会让人感到它的容量所在——可以顺顺当当地走出它的怀抱,它也随时欢迎着你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归来,这是山地或者河谷城市并不具备的一种宽容。

秦汉大兵也爱银川‍

一座城市,仅有其湖光山色是远远不够的,它得有它的文化,它的精神。

莽莽苍苍的贺兰山气势雄伟,如万马奔腾,横亘在宁夏之北;蜿蜒坦荡的黄河水穿行于六百里宁川,流势平缓,润泽了河套之地;它们一起造就了富饶的银川平原,使这块土地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积淀,中原文化、边塞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明激荡交融,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构成了“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名片,形成了“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的鲜明特色。但是,几年前,人们总结银川的精神时,却只用这样8个字表述——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这8个字的信息丰富,涵盖的范围太多,当然也包含着军事的味道。于是,在银川,人们响亮地解读着“塞上”这两个字:塞者,长城也,银川这座塞上的名城也因此被我读出了一种属于军人特有的多情与悲壮。

距银川市区东40千米,有个叫黄泥岗的地方,一边是茫茫大漠,一边是滔滔黄河。在这里,人们不但见到秦始皇“设亭障以御匈奴”的蒙恬,还能见到蒙恬之后的许多汉朝大兵。

这个地方有个掷地有声的名字:兵沟

一百多座如丘陵般延绵着的汉代士兵的坟墓沉默在那里,虽说,不知道那些墓的主人姓甚名谁,但在一座墓室出土的一枚锈迹斑驳的箭头里,还是领略到了属于大漠与河流的那份豪情和身为军人长眠于地下的那份悲壮。

兵沟是一条不算小的峡谷,在这条峡谷里拍过不少的电影。从地平面上看,兵沟更像是一条蜿蜒的深色丝带,峡壁陡峭。史料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兵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次年又在河套地区筑城,设亭障以御匈奴,蒙恬在兵沟一带建立“浑怀障”,屯兵戍边。今天,兵沟展馆里还展出蒙恬将军生平事迹,以及他建设北疆,抗击匈奴,修缮万里长城的伟大业绩。

据说,在兵沟一带,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秦军大获全胜。但这场战役是怎么个打法、死了多少人今天已经很难知晓了。

进入兵沟景区,首先是一座城门,上面写着“浑怀障”三个红色的大字,曲里拐弯的秦小篆让我甚至产生了一种梦回秦朝的感觉。

事实上,与“浑怀障”有关系的还有一位名将卫青,他北征匈奴时修缮了“浑怀障”,使“浑怀障”在秦初至唐初的800多年时间里,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蒙恬的塑像就在“浑怀障”前,这个今人根据史料和想像的形象勾勒出的塑像之上有一张属于秦朝男人的脸——有人说,秦朝留给我们的遗产中,最生动和完美的,莫过于兵马俑的脸——朴素、宏阔、刚毅、俊朗,使如今一切浮浅、奢靡、卖乖、作秀的面孔相形见绌。

蒙恬“国字”形的脸多出了与众不同的繁盛的络腮胡子,目光中是道不尽的威严。一将成名万骨枯,在一名大将的成功成名背后,总有许许多多为战争奉献生命的默默无闻的士兵。

进入城门,首先是一座高9.5米的大祭坛。据说,“浑怀障”守将在兵沟设祭坛,祭祀天地和阵亡的将士。祭坛呈四方形,正北方有一条长长的台阶可以直接登上祭坛的顶端,上设一个方形的香炉。

拾阶而上,在祭坛的顶端,以“浑怀障”、祭坛以及其后的汉墓群为界,东边是茫茫大漠,绵绵不绝沙丘就像一个个沉睡的孩子,在燥热的空气里散发着让人感觉安静的呼吸;而西边则是苍翠的黄河湿地,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黏合在一起,呈现出的是一派宁静且祥和的绿地风光。在这样的景致下,再面对沙漠与湿地间的连绵坟丘,多出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和沉重。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古时,将军祭祀阵亡士兵时,一般面朝何处?回答一定是:朝着家乡的方向!

兵沟汉墓里的这群士兵在这个叫黄泥岗的没有青山的地方,已经枕着黄沙沉睡了2000年!而在2000年后的今天,谁还能体会到2000年前曾经属于这群士兵的豪迈?他们该有着一张怎样的男儿的脸?朴素?宏阔?刚毅?俊朗?岁月已经把一切变得模糊不堪了。

走过一条笔直的石铺甬道,来到汉墓地宫的入口。拾阶而下,走入了一个拥有四个墓室的大墓,只是四个墓室都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只剩下古人的尸骨残骸。四个墓室深浅不一,第一个墓室深十六米,整个墓室是用名贵的楠木制作而成,分为里外两个室,室之间隔着一扇镂空的带窗小门,里面的一间又分为两半,左边放棺材,右边放随葬品。第二个墓室较第一个浅,只有九米深,墓室的结构也不同,是两个拱形的窑洞,里面比外面稍小些,所用的材料是青砖。棺材就放置在里面的墓室里,外面也是摆放随葬品的。第三个墓室距地面只有六米,最简陋,棺材只有六厘米厚。第四个墓室和其他的几个风格完全不同,可惜整个墓室已经遭到破坏。

据专家考证,第一个墓室的主人可能是一个将军,第二个墓室可能是将军夫人的墓,第三个墓室可能是一个陪葬墓,第四个墓室的主人可能与第一个墓室主人身份相近。在墓道里还陈列着一些出土的文物,如五铢铜币、剑、戈等。在那些出土的文物里还有一个木制的像框,虽说人们还没弄清像框是谁的,里面曾经装着谁的像,但这东西出现在古墓里,总会给人一种让生命留存久远的意思。想必那个将军驻守塞外已经有些年头了,他在老家的妻子因此成为“随军家属”,或者,他在当地找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结婚——一个置身塞外的军人能在死了之后,还有一个女人陪着真是一件浪漫又幸福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在另外一个墓道里亦是。那是一个非常狭窄的通道,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很狭小的墓室,一男一女在那里合葬,仿佛还相拥在一起的残骸。但更令人称奇的是,女的在头上长有一个寸把长的角!对于这角,人们说不清它生成的任何缘由,只是亲切的将它称为“小龙女”。

有人说“小龙女”可能是塞外的少数民族,但谁也没见过塞外的哪个少数民族是长角的;还有人说“小龙女”可能是得了一种疾病头上才长了角的,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军人与女性在古时风沙漫漫的塞外同样演绎着铁骨与柔情!

岁月虽说已经把一切变得模糊不堪了,但军人家属的“龙角”历经千年却依然清晰可辨。

汉墓群一侧是黄泥岗下的黄河湿地,在黄河冲刷出的一面土崖下,有间民房。房子的前面有一口水井,已经很久不曾有人使用了,房门上的锁也已经生锈了,都是很久不曾住人的样子。碧绿的湿地伴随着银色的河流一直伸向远方,而在湿地与河流间有很多的水鸟自在地飞翔或快乐地歌唱。当年征战并且长眠于此的那群士兵会看到这一切吗?

今日塞上,已经没有了风沙的肆虐横行,更没有战争的鼓角铮鸣,大漠与河流在这里和平共处,处处皆美景。大地无言,但黄河的岸边是年年岁岁生长青草不止的湿地,湿地上是很多我们说不上名字的鸟儿在自由地飞翔,像是生活在一幅安静详和的画卷里。湿地伴随着河流流向远方,在渐行渐远的车轮声里,丢开那一份从遥遥远远的史书里飘然而至的缅怀,这里美得让人心醉。

银川,既是古代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的地带,也是周秦汉唐北方最重要的军事边关战略重地。同时也作为我国北端丝绸之路”的要道,在这里上演过诸多天地震荡、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歌。今天的银川,因为“塞上”两个字仅在碧水之上、蓝天之下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

原野上的鲜花哪里去了

被美丽的姑娘摘走了

美丽的姑娘哪里去了

姑娘被大兵带到军营里去了

军营的大兵在哪儿

大兵统统到墓地里去了

大兵的墓地在何方

——这墓地正是那鲜花缤纷的山岗

……

万年的爱恋在银川‍

“如果我爱你,无论我们在一起多久,都会陪你一起爬山,看海,看星星,看日落,因为我知道你渴望这样的浪漫。”有过这样的爱情吗?当人们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时,在银川这个地方,我却突然地被传说的爱情感动了一回。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重大遗址之一。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3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清晨的阳光落在水洞沟那片荒滩上,是一地的温暖。带着金色粉末的沙粒快乐地跳动在鞋尖上,沟底那一条清流边上的绿草也便随即变得可人了起来。走过这样的一片土地,谁能想到3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是个什么样的呢?一时间,我们都找不到描述它的最好语言,只是沉默着向前,努力地想要从这片土地上看到些什么,但它却比我们更无言。

无言的土地生长着万物,却又极力地掩埋着它的过去。在河沟旁边的一个黄土刨面前,我们停了下来,它是水洞沟遗址首次挖掘现场的刨面,我们看到壁立的黄土层的中间部位夹杂着一条细沙状的东西,很分明地将土层分为上部和下部。土层上部出土的石器是新石器,而下部出土的则是旧石器。面对这样的一道“土坎”儿,我们忽然觉得那些被考古学家挖掘而出并放置在水洞沟遗址文化陈列室里的新旧石器,离我们其实是非常遥远的,遥远得只剩下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概念。

二万多年前,一群远古人顶着凛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地跋涉在鄂尔多斯黄沙漠漠的旷野上,他们是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队伍,随身携带着猎人的专用工具、武器帐篷和火种。当他们翻上一道起伏的山梁而来到一处今天叫做水洞沟的地方时,眼前出现了一片水草 丰盛的湖泊,远处草原上还隐约可见成群奔跑的野马、野驴和羚羊。显然,这是一处诱人的地方。于是,他们放下行装,就地露营,开始书写生活的新篇章。

在月朗星稀的夜晚,猎人们结束了一天轰轰烈烈地围猎活动,坐在火边享受丰盛的晚餐。当他们吃得高兴时,年轻人便挂上用鸵鸟蛋皮制成的圆形穿孔项饰和耳饰,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是通过什么还原的呢?它就是将水洞沟文化从一层层坚实的黄土中剥离出来的金钥匙——石器。

这些年来,考古工作者经过5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3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是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形状接近。针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

水洞沟在逐水草而居的漫无意识里创造出的这种“迁徙神话”,在我面对水洞沟考古挖掘出的黄土层面时,依然深深地震慑着我。这样一来,水洞沟便离我近了。

2007年,在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除石制品、动物碎骨和用火遗迹外,这次发掘尤其重要的是还出土了近百枚精美的环状装饰品。装饰品以鸵鸟蛋皮、骨片为原料,圆形,其外径一般在8毫米左右,用琢制和磨制结合的方法做成,中间钻小孔,孔径一般在2—3毫米,个别的有4毫米,有的表面还被矿物质颜料染过色。完整、残缺、成品、半成品各种类型都有发现。这些装饰品小巧、规范,为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同类遗物中制作最为精美者,极大地丰富了水洞沟文化的内涵,为研究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行为模式和审美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3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城脚下水洞沟,一泓清泉入黄流。崖前断壁观古址,石器文化遗千秋。山岭遍是沙丘布,鸦鹊羊群埠上走。若非地下藏物证,焉知史前山河秀。”在今人写下的这首诗里,我们走过水洞沟,从两万多年前的史前社会走到了明朝的长城边,望着长城之外的荒漠,我忽然地就想,那么漫长的岁月是怎样在今天让我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走过的?

大地无言,却盛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爱,水洞沟人虽说已经神秘地走远了、消失了,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却依然在顽强地存活着,并记录着那一个个被今人已经破解或者正在破解甚至永远也都不能破解的秘密。

在中国的文化里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者为伏羲、神农、女娲,就这三者谁先谁后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说法:女娲本来是在最前头的,因为她是母系社会阶段的典型图腾,而后来居上的伏羲、神农恰是母权让位于父权的写照。学者认为水洞沟文化当属女娲的时代,但水洞沟人最后去了哪儿?只能让人们去猜想了——灾难突然降临了,连绵的暴雨使湖水上涨,惊慌的水洞沟人来不及拿走工具,就匆匆地离开了,后来,湖水和河流淤积的泥沙把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埋了下来……

猜想只能是猜想,猜想永远都是猜想,唯有水洞沟人走了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实。记得,在水洞沟文化陈列室里,我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铜钱状的器物,讲解员告诉我那是水洞沟人男女恋爱时,男性送给女性的定情礼物,而女性送给男性的则是一种类似犀牛角样的东西。那远古时期的精致礼物让我们赞叹不已,它们大约都是一些石器或者骨器,而它们背后的朴素真诚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是惊叹甚至震憾。

银川是现代人群居住生活的地方,也古代的人群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水洞沟遗址是其史前民居文化萌芽期,它表明,银川一带已有了大量的早期人类活动。同时,产生在陇山一带的伏羲文化和渭河、汾河流域的华、夏文化,也相继传播到古代的银川贺兰山一带。夏时的大禹治水,殷商的讨伐鬼方,再一次把夏商文明间接传到银川一带。水洞沟人走了,但他们的爱还在,定情礼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上午,我们走了数万年。万年的石器,在我们走过水洞沟的那个上午,流淌出的不仅仅是人间的气息,它同阳光一样温暖得我们的脸庞流出了细细微微的汗水。而这些,也都是属于银川似水柔情里的英雄史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