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观清祖居

汪观清祖居

汪观清祖居位于歙县坑口乡,时代为清。汪观清祖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汪观清祖居,汪观清祖居简介,汪观清祖居-黄山市歙县汪观清祖居旅游指南

朱自清故居附近的景点 参观朱自清故居感悟

1. 参观朱自清故居感悟

15个红色地名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宝应县)

华克之纪念馆(宝应县)

三垛河口伏击战纪念碑(高邮市)

周山镇(高邮市)

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仪征市)

盛氏兄弟故居(仪征市)

郭村保卫战纪念馆(江都区)

许晓轩故居(江都区)

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江都区)

朱自清故居(广陵区)

曹起溍故居(广陵区)

熊成基故居(广陵区)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广陵区)

曾玉良广场(邗江区)

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纪念馆(仪征市)

2. 朱自清故居游记

1、父亲:

朱鸿钧,字小坡,生于1869年。朱鸿钧家里原本姓余,祖上入赘到一家姓朱的富家,因而改姓为朱,一直在东海县居住。

2、母亲:

周绮桐,于1898年生下了朱自清。

3、朱自清童年时代在东海县居住过一段时间,现在东海县建有“朱自清故居”。

4、1901年,朱鸿钧到扬州府下属的邵伯镇当了一名小官。两年后的1903年,朱鸿钧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朱自清,举家搬迁到扬州居住。从此,朱鸿钧一家就定居在扬州。

6、朱鸿钧一家属于书香人家,朱自清又是朱鸿钧的长子,因而朱鸿钧对朱自清寄予了很大希望,管束很严。

3. 参观朱自清故居有感

朱自清虽然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但是他的生活却如一地鸡毛飘飞乱舞,若是有了像小猫一样上窜下跳的孩子后,没有一个贤内助帮衬,光凭男人很难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带有诗性的他,在琐碎的生活中,并没有文学上的耐心,6个野猫般的子女哭闹,他伸手啪啪几巴掌过去,带着威吓似的呵斥,才能把几个小鬼镇住。

事后看儿女们安静吃饭,脸上乐出花,还不忘向一旁看着发呆的妻子夸耀:“还是这办法好,简单顺利。”

武钟谦一脸无奈,摩挲着儿子的头,轻声劝慰朱自清的脾气需要改改。日子像扯棉絮一样,朱自清原以为孩子的哭闹,和妻子的唠叨能延续很久,他未曾想到很快有一天,两个人的棉絮扯完了。

朱自清照

朱自清年少时没有感受过真正意义上的单身时光,学业和婚姻一起到来。

考上北大的那年冬天,在亲友的祝贺声中,朱自清和武钟谦,一个医生家的女儿,在簇拥中拜了天地。

老式婚礼的盖头和红色新衣上满是羞涩之意,同岁的两个人,在这一刻结为伉俪,喜庆的氛围中和了空气中刺骨的寒雾。

多年以后,朱自清的朋友叶圣陶,曾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婚姻是蜗牛背了壳”。言外之意结婚多了累赘,然而,在生活中,朱自清却是妻子的累赘。

婚后,武钟谦接连为朱家生下三男三女,以旧时代理念来衡量,这个妻子不但合格,而且异常称职。

朱自清和妻子武钟谦

只是在这重压之下,武钟谦的身体渐渐承受不住。除了日常照顾丈夫,还有六张嗷嗷待哺的小口,等待着她去填满。

孩子们除了哭闹还是哭闹,丈夫又忙于教学以及创作,琐碎的日常没有一天让她感到省心。

每每丈夫在吃饭时不经意打了孩子,他离席后,武钟谦都会静静讲故事,把孩子们安慰好,有时故事好听,几个孩子被逗得哈哈大乐。

她又赶紧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出嘘声,孩子笑闹声太大的话,又会惊扰到旁屋工作的丈夫,干扰他写作,若严重了,朱自清“训斥”的声音会再响起来的。

武钟谦既不想孩子们挨骂,也不想干扰到他,在大人和小孩中间,她就是这个家里温暖的棉絮。

朱自清《背影》插图

自清与武钟谦或许没有爱情,不过,他们点滴生活中的一切小事,就如车站父亲的背影那样,时刻给朱自清的内心播散下温暖的阳光。

朱家的棉絮和阳光,在1929年渐渐黯淡无光和失去暖意了,这一年,年仅30岁的武钟谦,因多年劳累而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

之后,朱自清的生活完全被打乱。这个手忙脚乱的男人,多数时候连一顿饭食都收拾不出来。

朱自清在妻子刚刚离世后,曾说“终生不娶”,可每次回家看到几个孩子,冷锅冷灶代替了欢笑,没了那杯递上的热茶,还得赶紧询问孩子想吃什么。

朱自清照

朱自清渐渐地累了,他意识到,家里必须要有一个女人来维持。身边朋友也知道他的情况,对于朱的续弦,也十分伤心。

朱自清妻子离世后,家庭负担很重,多数女子唯恐避之不及,可偏偏有一个人,看上了他。

1930年深秋,北京的冷风已经驱赶了暖意,朱自清此时的生活也如这天气一样,身边缺失另一半应有的温度。

朋友们亦在一旁“撺掇”,他不再婚娶的念头渐生松动。这天,叶功超生拉硬拽,拖他去了西单的一个饭店。

朱自清和第二任妻子陈竹隐

朱自清原本是不想出来的,但朋友催得急,说好不容易才说动人家姑娘,无论如何你不能端着。

叶功超的催促下,朱自清套上一件绸褂,换上一双老式的双梁鞋就跟随叶功超出门了。他本就没放在心上,临了在路上还直乱猜度,肯定不会看上他。

姑娘叫陈竹隐,有同学陪着,远远的,她们就对朱的装扮窃笑起来。可这场会见的女主角却并不这么想,十几岁的时候即父母双亡,懂事的她从小便为自己和家里奔波。

和朱自清见面的这一年,陈竹隐刚刚从北平艺术学院毕业没多久,那时她正在学习昆曲,面对身旁同龄女生对摩登的追逐,陈竹隐对朱自清以“乡巴佬”的面目出场,内心并不以为意。

朱自清全家

相反,她从朱的穿着上,似乎看到了一个男人,拖家带孩子的不易。母姓的保护欲和照顾欲似乎被激起来了。

席上,两个人虽然没有太多交流,可彼此留下的印象都不差。只是在多人场面下,她和他,彼此都还没有过分的表露感情。

彼时的朱自清,内心还给亡妻留有位置,而内心细腻的他也清楚,自己拉扯着几个孩子,即便有感觉,对方若无意,自己也不能强求。

朱自清相对克制,戴着眼镜的他,更多表现出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睿智。

结束后,陈竹隐的几个朋友立刻围在她身边七嘴八舌,怎么说也不能嫁给这么个乡巴佬,只是教书匠罢了,没有半分品味……

朱自清和陈竹隐在荷塘边

朋友叽叽喳喳,她却一语未发,她们发现主角没有说话,于是又绕在周围问意见出主意,陈竹隐平静地说:“跟他相处看看。”

朋友愕然,都说应该直接拒绝才行,若是相处,就是给了对方机会。继而她们又追问,为何会看上这么个乡巴佬。

陈竹隐笑了笑,对朋友们的口无遮拦并不在意。她想着那个戴眼镜的“乡巴佬”,仿佛看见了当年同是教书匠的父亲。

不久,朋友眼里的“乡巴佬”邀请陈竹隐吃饭,她爽快地答应了。这次是二人世界,他和她可以没有拘束地聊很多话题。

逐渐地,情愫在一次次的相会中萌生,交往一年后,朱自清和陈竹隐正式订婚。

朱自清和朋友在一起

可是恋爱和婚姻不能混为一谈,尤其朱的孩子,当真正面对他们的时候,陈竹隐的内心似乎又打了退堂鼓。

婚姻是蜗牛壳的比喻,再次在陈的心底出现,何况这蜗牛壳很沉重 她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正式确立关系后,朱自清给陈竹隐写了许多爱意浓浓的情书,在信中他还将陈竹隐称为宝妹。浓情似蜜下,或许是为了爱情,陈竹隐渐渐学会了如何与朱自清以及孩子们相处。

朱自清喜欢她的眼睛,她眸子的明亮,似乎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恋爱必经是全身心和全方位相处,没有媒妁之言的突然面对,可以慢慢沁入两个人的身心和灵魂深处。

朱自清还说,看着她宛如晚霞的红腮,也能给身体注入无穷的力量。

1947年,朱自清(后排戴眼镜者)与家人在清华大学留影

情人眼中出西施,何况朱自清本就是搞创作的人,甜言蜜语编织下的爱情话语,犹如炸弹一般扔向陈竹隐内心深处,她渐渐招架不住了。

1931年订婚后,朱自清便去英国游学了,第二年回国,他送给了陈竹隐一台留声机。

这成为两个人婚礼的见证,1932年的夏天,朱自清和陈竹隐在上海举办了婚礼。

家里又有了女性的身影,可以说家又称之为家了。

婚后,朱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和创作中,而陈竹隐一面和孩子们磨合相处,一面照顾好丈夫的饮食起居。幸而孩子们已经渐渐长大,她在照顾的时候,也省去了很多繁琐。

朱自清故居

只是突然从一个年轻的姑娘,变身成为家庭主妇,陈的内心偶尔也会升腾起无所适从的异样情绪。

丈夫还是一如从前,对自己绵软细语,只是爱情之外,多了生活的按部就班甚至繁琐,她需要一点点去适应。

每每面对刻板且枯燥的生活,再加上孩子渐渐长大,理解并懂得她的身份后,一些稍微敏感的异样,都能在整个家庭内投下浓重的阴影。

陈竹隐除了悉心照顾他们之外,还要极力避免这种异样在家庭内部出现。对一个女人来说,全身心爱一个男人,和爱他的家庭,有时候确属不一样。

朱自清像

波折之下,陈竹隐暗生苦恼和烦闷,甚至于这期间,还有一个人出现并且追求她。

陈竹隐似乎动摇了,爱情和婚姻真的完全不一样。

可一旦理性占据头脑的时候,陈又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不同于常人。何况,爱情犹如潮水,退涨之间,只在须臾,而弯河中央的水流虽然平缓,却又奔腾不息。

岁月流转,当年的那份激情渐渐变为永恒,何况婚姻磨合下,两个人从心灵再到现实,已然对接得天衣无缝了。

陈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喜好绘画和昆曲的姑娘,结婚之后,一切都让位于两个人的家庭。

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朱自清散文封面

朱自清的细腻感情,把宛如恬静的生活场景,都描绘成为了爱情的语言,丝丝入扣的生活话语,也逐渐幻化成为两个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其后,两个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这让陈竹隐对待家庭也就更加充满柔情了。

一直到1948年朱自清因胃穿孔去世,在16年的夫妻生活中,陈竹隐和他的关系都一如开始。1990年,在朱自清去世42年后,86岁的陈竹隐与世长辞,她用实际行动,奉献出了全部的爱,成就了一段感情的永恒佳话。

4. 参观朱自清故居感悟100字

朱自清的故居位于东关小学文昌校区附近,他的风骨影响着东关小学的教师与学生。校本特色课程中,设置了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章节,未来还将增添《朱自清文化》读本。未来,学校把先生以书为伴、笔耕不辍的‘勤学’精神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增设朱自清文学社、荷塘‘阅’社、‘墨花香’书法社、‘静美之声’电台等。”。

5. 参观朱自清故居感悟50字

扬州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古城,美丽的旅游城 ,梦幻般的迷人城市,让古今中外的文墨骚客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扬州这座城市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赞美扬州的诗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历代诗人赞叹扬州的诗句太多,举不胜举。

扬州旅游景点众多,瘦西湖、平山堂、个园、何园、东关古街、乾隆水上游览线、古运河水上游览线、三湾公园、隋炀帝陵、茱萸湾公园、凤凰岛景区、扬州八怪纪念馆、朱自清故居等等,让你玩个酣畅淋漓。

扬州新建的众多市区街心公园,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市民们一出门就能到公园散步、锻练身体,让人们体验到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仙境,着实让外地人羡慕。

还有一句话让你对扬州难以忘怀,“吃在扬州”,扬州美食数不胜数,扬州是淮扬菜的故乡,扬州“三头宴”久负盛名,扬州狮子头、整扒猪头、拆烩鲢鱼头,让你吃的口水直流,难受忘却。

扬州早茶享誉海内外,扬州的五丁包子、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蒸饺、扬州饺面、扬州炒面等,让你享尽口福。

扬州历史上曾是繁华之地,美丽富饶,令人向往,扬州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尽管在全国排名不错,但是在省内并不突出,进步缓慢,市民们很不满意。

6. 参观朱自清故居感悟作文

朱先生在这篇游记里说到,在瑞士高达五千多英尺的静谧的立矶山上,有一些悠闲的牛群,有时居然挡住了火车,人们“吆喝半天才将它们哄走,但谁也没有着急,只微微一笑就算了”。读者看到这里,也禁不住要“微微一笑”。这笑便笑出一种心境:觉得自然可爱,恬淡闲适的心情难得。

  游山逛水和写游记,似乎都需要这么一种清明的心境。躲开尘世的喧嚣,淡泊人间的功利,一个人静静地在山水自然间信步沉吟,便可能能超越种种局限,谛听到天籁地籁之音,吸收那山川灵秀之气。我读这篇《瑞士》,便能暂时将荣辱功利置之度外,进入文中那“物我两忘”的境界,自己似乎也刹那间变得干净聪明了起来。

  一篇散文要营造出这么一种意境不容易。以朱先生这篇《瑞士》而言,我琢磨着是由这样一些因素孕育而成的:

  一是作者平易亲切的态度。不拿架子,不说空话,不炫耀矫饰,不故作高深。和读者的心儿连结在一起。文章一开始就说:“瑞士有‘欧洲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此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而且除了好风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从平平淡淡到惊讶不已,一句进一层,一步追一步,然后慢慢道来,又由惊讶不已到平平淡淡。惊讶也是平淡的惊讶。一开头就奠定了这篇文章的风格。然后说“逛山的味道实在比游湖水好”,又说“看风景能够流连低徊固然高雅,但目不暇接地过去,新境界层出不穷,也未尝不淋漓痛快”。这都是合着游人的心意,体察他们喜欢变变花样,喜欢出其不意的一般心理而说的,便显得设身处地,使人亲近。这也应得上一句古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其次便是哲理。散文中的哲理,也应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瓜熟蒂落,一种点到为止的心领神会。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感叹,便把这篇文章弄得沉甸甸的,发人深省。到此止步就好了,可他接着又来一段很长的“故非有去者,不能至也”议论,便使人有蛇足的累赘感。到底是政治 作文,念念不忘教化。游记里的诗情哲理,我以为只宜意会,不宜言传。让读者读到那里时,此地此时地去触类旁通一番,独特地领悟回味一番为好,一经作者或旁人指出,便觉多余,便会走样,便是费力不讨好。朱先生此文谈到“磨穴”,“磨石”,“死神的跳舞”,“不言不语的顽石,居然背着多少万年的历史”,以及论及美国游客的实用价值观,都有哲理深意寓焉,然而却都是感性与理性天衣无缝的遇合,没有强加于人或刻意为之的痕迹。

  第三便是文字的口语化,口语和美文相结合的一种大雅大俗的文体。精致游刃,简洁蕴藉,却不乏瑰丽的底色。如“曲曲的,也古”,“怎么看也不会穷”,“让爱逛山的爱游湖的都有落儿”……便是口语显出的魅力,而“疏疏散散遮遮掩掩的人家”,“沙沙沙沙流下来”,“青青青青的”,又有一种美丽的动态感,使人流连不已。

  最后说一说文章的结构。这篇游记是按游程记叙的,但详略不一,取舍很严。归纳起来是写游了三个湖:卢参湖、交湖和森湖。我便想起叶圣陶先生后来就写过一篇《游了三个湖》,不过他游的是中国湖而不是瑞士湖了。

7. 游朱自清故居

扬州朱自清博物馆全称叫朱自清故居,位于扬州广陵区安乐巷27号。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朱自清故居是全国保护最好的朱氏旧居,故居匾牌由江泽民题写,整个故居保持了原屋民国旧时的风貌,很值得一看。

8. 游朱自清故居有感200字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

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

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9. 朱自清故居印象

我觉得名人故居都有其历史价值和作用,并且都会在故居办个人生平事迹展览,很全面。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朱自​清的清廉爱国,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故居在江苏省扬州市安乐巷27号,始建于清代,是扬州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室内保存完好,部分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再现了朱家当年家庭生活的场景;同时举办的“朱自清生平事迹展”,较全面地介绍了他光辉的一生。目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小公民示范基地,并作为名城保护的历史街区景点对外开放,接受教育,值得一去。

大师汪观清

汪观清擅长山水、人物,尤以画牛出名。其注重墨韵,强调动态,笔下的牛姿态各异,神形兼备,或憨态可掬,或天真稚气,或昂首前奔、身姿矫健等,无不令人拍手叫好,叹为观止。

汪观清,安徽歙县人, 当代著名画家。笔名耕牛莘堂主,自幼酷爱丹青,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

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黄山画院名誉院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

创作的长篇连环画《红日》获全国二等奖。1985年安徽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1987年、1988年应邀两度到日本讲学和举办画展。先后有十三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汪观清名重南北,曾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印尼、美国德国加拿大中国台湾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汪观清画集》、《怎样画牛》、《名家教画》等画册。

扬州安乐巷内观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故居位于扬州安乐巷27号,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1982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本人又毕业于扬州的江苏省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后又在扬州做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块大运河滋润的古老土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故居就坐落在这条巷子的27号院中。

院内右边并列的两间客房,是当年朱自清的书房和卧室。也是朱自清和他夫人陈竹隐的新房(1931年初,朱自清和陈竹隐订婚,后朱自清去欧洲留学。回国后在上海举办了婚礼,然后携新婚妻子回扬州在此居住)。屋中陈列的书橱、烟斗和文房四宝是朱家后人捐献的朱自清生前遗物,现在都已成为珍贵的文物。

朱自清在全国居住过很多地方,而扬州的“朱自清故居”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朱氏旧居,其中书房和卧室更是保持了当年的原始原貌。

睹物思贤,人们仿佛看见先生伏案笔耕的“背影”。

进入第一进,薄砖铺地,条石镶边,青苔接缝,砖墙细瓦,雕花屏门,古朴大方。天井、门堂、厢房,红木清漆打造的窗栏、案几、条桌、橱柜、大床和房间里的陈设,让我们想到当年朱家人忙碌的生活场景。

堂屋的正厅为朱家的客厅,两侧是朱自清父母及儿女的住处。

这些清代木椅、案几、八仙桌等都是当年朱家的日用家具,条案上的座钟、花瓶、石屏摆件、烛台和观音像是老扬州居民家中普遍的陈设。寓意“终生平安”。墙上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的对联为清代康有为所撰,山水画是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王原祁作品。使朱家处处留存着传承书香。 东厢房的两张大床、梳妆台、案几、大橱、桌子及其它陈设,都是当年朱自清的父母和两个女儿的所用之物。墙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朱自清的母亲,另一张就是《背影》里的那个慈爱的让朱自清的“眼泪很快流下来”的父亲——朱鸿钧。

西厢房是朱自清庶母的卧室兼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的闰儿)的书房。

朱自清故居再现了作家当年家庭生活的场景,其生平事迹展,较全面地介绍了朱自清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