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古长城遗址

高家堡古长城遗址

AAA级旅游景区

高家堡为长城要塞,历代均为军事战略重地,又是汉与匈奴蛮夷交错占领之地,边塞修筑长城也甚为复杂,经史学家考察有下列长城。高家堡城北墩梁烽火台,园形墩一座,旁开洞口,内环通道,竖阶坑道,直达墩顶,环墩十米,侧外墩堑四合,他与明长城不是一线。三里墩,五里墩均系秦长城,奥庄墩台、牛庄则墩台、牛沙焉墩台、七里庙墩台、屈家寨则墩台、李家洞墩台、崔家峁墩台均明长城遗址。

秦长城:据史念海教授考证,秦昭襄王时所筑长城确从县境穿过。一九八六年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专家实地考勤,得其路线为,从内蒙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起至新庙入神木境,经勃牛川与-河西山梁沿河南向穿特麻地沟哈拉寨、杨旺塔、卢硷抵下石拉沟之勃牛川与-河汇处中断,跃-河而攀寨峁山,跨考考乌素河,上陈家沟岔峁,过水磨河与明长城交颈搭背,时合时分,蜿蜒南下,翻二郎山,渡兔毛川,达雷家石畔,逶迤西南行,经解家铺北、高家堡南、绵连西入榆林境。另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之众,北遂戒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裹万余里。但此筑大率诸前长城,基础勾墩连峁,因循险固而为之。高家堡从牛沙焉至土旺山,樊庄则一线亦有遗迹,长约4公里,东北西南走向,大部长城坍塌,但石墙犹存,横断面呈不规则梯形,间有障城,烽燧残墟。

汉长城:秦并六国,筑长城绵连万里余雄关边塞极于一时。汉长城之构筑有二:修旧与续新,但规模空前横亘两万里。同时汉武帝大肆经略长城布局,展拓增建诸多亭障烽燧列城使长城内外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古堡境内秦长城与汉长城修缮走向与秦时同,应在镇之东南部,主线外障城,墩台为其时所筑。

魏长城:周考王(姬嵬)三年(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魏筑长城东至黄河,西南至夏,曲折千余里。经考证在我省西起志丹永宁乡石畔村洛水东岸,东至神木马镇阮家洼黄河西岸,途径榆阳刘千河边墙梁等地。山区段皆铲削以成高八步宽二十五步的通道。今桑树塔一线东山梁土垣间续残脉若长城状,可见一斑。

金长城: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夺据县境内,置寨设县,重兵驻屯,为防御汉蒙旗进攻,检查过往客商,金亦大筑长城,“雄阔壮伟,不逊前朝”。史载有两道,即明昌新城与明昌旧城。其亲城西起静州,(今黄河河套及陕北北部)东达混同江畔,(今黑龙江)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辽宁等省,全长3000余里,同时对历代长城亦多加修筑。据专家初考新旧工程,高家堡均有遗迹。

明长城:旧称边墙,分“大边”和“二边”,有二百年修茸历史。正统年间都督王植筑城、堡、墩、台以御鞑靼。成化二年(1466年)尚书王锐添设堡墩巡抚卢祥继修复。成化十年(1474年)六至九月陕西巡抚余子俊主修边墙,督军四万人,于旧长城基础上“依山形随地势或产削、或垒石筑、或桃壑堑,延引相接壤”,构成东起府谷清水营,西至宁夏花麻池,“连墩勾堡,横截套内,复堑山湮谷”之夹道,全长1770里,城堡34座。隆庆至万历初期,巡抚王遴主修中路长城。万历间巡抚宋守约重修墩台。万历后期巡抚涂宗浚莅政固边强化长城防御,清除积沙,砖包城堡,扩建款贡台和款塞台。古堡内现存主要 “大边长城,东起解家堡,经色草湾、园则沟、西山、界口墩、中沙峁、奥庄则、十里界、喇嘛沟,跨玄路塔、凉水井,折而沿秃尾河西山梁,南下与高家堡城堑屏藩,俯仰成犄,然后侧脊伸入 林建安堡,折而佳县泥河村。本堡边口辖垣四十二里零二百三十八步,墩台四十四座。墩墙率多士夯,亦有外包砖石砌,如暗门峁边墩。玄路塔边墩,并有空心敌楼,其年长日久人毁、风雨毁、大部已残秃。二边长城即夹墙,成化九年至十年余子浚铲削二边的所筑、隆庆五年(1571年)神木兵部副使张守忠在筑。位于大边之南与大边南行并行,中间狭长地带形成通道。据明代张雨所著《边政考·榆林镇图》标识,二边长城中段在古堡之南,由乔岔滩柳巷村渡秃尾河进入榆林县的卢家铺的三角城堡向西南延伸。今古堡城南十里处有小边墙的遗址。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东北部地区

乘车线路:榆林市或神木县乘开往高家堡的班车,到高家堡在乘小巴至李家洞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