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墓

许衡墓

许衡墓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新李封村南1千米处,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

许衡墓现存墓冢、享堂、墓园等建筑。原茔域占地近20万平方米。墓冢呈圆形,坐北朝南。封土直径16米,高约7米,周边青石砌筑。墓前竖立“元儒许文正公墓”古碑一通,此碑下深埋元代《茔域之图》碑,上建仿古碑楼。墓碑之南为神道,两侧有石人四尊、石马一对、石虎一个、石羊一对。石人文东武西,手持笏板和兵器,系元代遗物。此外,尚存元代“许衡神道碑”等残块。墓园内南侧为飨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南北檐下分别悬挂“朱子后一人”、“道接程朱”匾额。享堂内有许衡汉白玉塑像一尊。墓园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两侧各有掖门。

许衡墓自修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经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高级官僚贵族家族墓地。这些墓葬自北向南昭穆排列,相随有序,对研究当时墓葬制度、埋葬风俗等具有重要作用。

许衡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一生任过京兆提学、太子太保、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等官职。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南的许氏墓群中

许慎墓的许慎墓

一、许慎墓的许慎墓

许慎死后葬于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墓{十有五尺,径四十有八尺。乡人曰:“日动一厘,夜长三尺。”谬也,岂有自拔之冢。《后汉书》赞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源谁澄。”至清,岁以仲月后丁之日,县令、学官到许夫子墓前致祭,行一跪三叩礼。康熙四十有六年(1707年),郾城县知县温德裕立“孝廉许公之墓”碑。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郾城知县王风森立“许夫子从祀文庙碑”。新中国成立后三十七年(1985年),许慎研究会第一次会议时,立“重修许慎墓碑记”。植柏百八十有二株,今存百五十有三株,三九之数也。目前,许慎祠堂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海河路西段,漯河四高(原郾城一高,省立郾中)西侧。

2008年9月,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为核心建造许慎文化园,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园区建筑按传统规制对称布局,三区一轴,十二个节点。由南向北分布在三级台地之上。广场服务区3.2万平方米,有六书石柱、文字大门、翰林阁、景区管理中心、许慎文化研究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等建筑。中心展示区3.3万平方米,有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文化长廊、魁星亭、字形牌坊等主要建筑。墓冢保护区4.3万平方米,主要为文物本体以及部首方阵、字形解义、字源石、蟾桂山等景观小品。2006年05月25日, 文化园内的许慎墓作为汉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04月,通过4A级审核,正式成为国家4A级景区。

二、漯河市有什么好玩的

漯河好玩的地方

南街村

南街村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南街村旅游以发展模式、教育理念、发展方针、分配办法、生活方式及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伟大实践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

近年来,南街村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八大观光内容的大型红色旅游景区。

门票:80元

交通

客车:漯河车站--临颖县,在【南街村路口】下车。

许慎文化园

许慎(约58~约147年),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漯河市召陵区)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汉文字学的开创者。

许慎文化园以展示汉代建筑风格和汉字文化为主要特色。主体建筑字圣殿为仿汉风格,重檐庑殿,砖木结构,被专家誉为近年来全省乃至全国少有仿古建筑;叔重堂和说文馆,则按照博物馆陈展规范要求进行布展,将许慎生平事迹、学术贡献交流展示;80米长的汉字大道,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采用石刻和铜铸工艺实例摹刻汉字不同的书体原貌,寓意一部汉字发展史。

门票:成人票40元

交通

公交:乘7、10、14、69路公交至【许慎文化园】下车即到

开源森林公园

漯河开源森林公园以湖面为主体,创造一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园区整体规划分节日庆典区、市民广场区、运动健身区、儿童娱乐区、生态密林区、岛屿观光区、生态湿地区、度假木屋区、法国古典园林区9个专类景区,52个专类景点。景区规划种植各类树木16万棵,水体面积118亩,绿化面积650亩,并已建成音乐喷泉、瀑布、鸟类标本室、溜冰场、东大门、市民广场区等项目。本着 高起点、高要求,自然生态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以湖面为主体。通过创造一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力求为游人提供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科学教育、休闲娱乐、郊野度假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门票:20元

交通

公交:18、22路到【森林公园站】下即到。

开源旅游景区

开源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南郊,是国家AAAA级、河南省省级旅游景区,漯河市著名的旅游景区。开源旅游景区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借助文化创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将人们带入梦幻般的休闲乐园。主要景点有:全国最大鸟类文化主题乐园――金凤凰乐园;全国旅游特色产品博物馆小镇――河上街古镇;有集梦幻、探险、游乐、益智为一体的儿童乐园――精灵王国;鸟主题博物馆――金凤凰自然博物馆、受降纪念广场等景点。

沙澧公园

沙澧公园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沙澧河景区岸线长约8公里、澧河景区岸线长约4.3公里,分别利用“结绳记事”和“三点、一轴、四区”的表现手法,使园内呈现春花含笑、夏绿浓荫、秋叶硕果、冬枝傲雪的绿化景观。在看到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碧波荡漾、草木葱茏的怡人景象后,客人为之陶醉。

漯河沙澧河景区 全市河堤全部通过4A级景区评定

来漯河那只有去森林公园玩了。现在建设得还可以

望采纳

三、漯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漯河好玩的地方

南街村

南街村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南街村旅游以发展模式、教育理念、发展方针、分配办法、生活方式及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伟大实践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

近年来,南街村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八大观光内容的大型红色旅游景区。

门票:80元

交通

客车:漯河车站--临颖县,在【南街村路口】下车。

许慎文化园

许慎(约58~约147年),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漯河市召陵区)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汉文字学的开创者。

许慎文化园以展示汉代建筑风格和汉字文化为主要特色。主体建筑字圣殿为仿汉风格,重檐庑殿,砖木结构,被专家誉为近年来全省乃至全国少有仿古建筑;叔重堂和说文馆,则按照博物馆陈展规范要求进行布展,将许慎生平事迹、学术贡献交流展示;80米长的汉字大道,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采用石刻和铜铸工艺实例摹刻汉字不同的书体原貌,寓意一部汉字发展史。

门票:成人票40元

交通

公交:乘7、10、14、69路公交至【许慎文化园】下车即到

开源森林公园

漯河开源森林公园以湖面为主体,创造一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园区整体规划分节日庆典区、市民广场区、运动健身区、儿童娱乐区、生态密林区、岛屿观光区、生态湿地区、度假木屋区、法国古典园林区9个专类景区,52个专类景点。景区规划种植各类树木16万棵,水体面积118亩,绿化面积650亩,并已建成音乐喷泉、瀑布、鸟类标本室、溜冰场、东大门、市民广场区等项目。本着高起点、高要求,自然生态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以湖面为主体。通过创造一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力求为游人提供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科学教育、休闲娱乐、郊野度假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门票:20元

交通

公交:18、22路到【森林公园站】下即到。

开源旅游景区

开源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南郊,是国家AAAA级、河南省省级旅游景区,漯河市著名的旅游景区。开源旅游景区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借助文化创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将人们带入梦幻般的休闲乐园。主要景点有:全国最大鸟类文化主题乐园――金凤凰乐园;全国旅游特色产品博物馆小镇――河上街古镇;有集梦幻、探险、游乐、益智为一体的儿童乐园――精灵王国;鸟主题博物馆――金凤凰自然博物馆、受降纪念广场等景点。

沙澧公园

沙澧公园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沙澧河景区岸线长约8公里、澧河景区岸线长约4.3公里,分别利用“结绳记事”和“三点、一轴、四区”的表现手法,使园内呈现春花含笑、夏绿浓荫、秋叶硕果、冬枝傲雪的绿化景观。在看到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碧波荡漾、草木葱茏的怡人景象后,客人为之陶醉。

漯河新增了个游玩好去处叫幸福乡里

幸福乡里是集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游玩、传统文化、农事体验、研学基地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贴近自然,位于环境优美的漯河市新店镇尧河庙,这里是国家森林示范乡村,这里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乐园东临尧王古河,交通方便,最适合短途游乐了

从漯河市内到乐园仅半小时车程,你就可以体味自然、体会生活、体验大自然里的撒欢地

幸福乡里的游乐项目主要包含4大类:户外拓展、研学游玩、极限挑战、自然休闲

可以与动物近距离接触;在这种亲密地互动中,亲身体会自然和生命之美,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爱护自然、爱护生命、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里有传统文化体验馆,内设手工作坊、炼陶、染布等文化体验活动;

真人CS军事模拟户外竞技运动采用全科技化的模式,可玩性和操作性强,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团队精神,还能增加个人自信及领导力,游戏不但富有趣味性、可舒缓压力,更是一项可强健心肺的全身带氧运动;

还有紧张刺激的草地卡丁车,让眼、脑、手、脚等部位充分发挥协调,锻炼孩子的灵敏度;

还有浪漫的热气球,带你体验不一样的云中漫步;

稻田观光小火车将观光和娱乐做了深度结合,火车轨道两旁还有着游荡的小山羊;

景区内引入观赏价值极佳的经济型农作物,打造最具有文艺风的网红圣地、拍照、直播,你就是最亮的仔;

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体验项目,等着被揭秘,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探索、发现和体验。

​记忆里的老屋:衡东“许家新屋”

记忆里的老屋

记得儿时住过的老屋是有着几百年历史古建筑,名曰“许家新屋”。位于衡东县霞流镇梽木山村,它是赣派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数千平方米。从空中俯瞰,它像只大螃蟹,房屋似蟹身,槽门围墙及其两侧的杂屋像螯手。

▲图片来源网络

槽门前有屋门塘等三口串连在一起的水塘,它们成了“许家新屋”的人们清洗衣物的去处,也是孩童游水的好地方,更是灌溉田地的好水源。老屋西侧,则有水面更大、水位更深的清水圫塘为我们提供生活饮用水。它通过埋在塘坝下的高低不一的两个排水孔洞,进行自身水位调控及对屋门塘水量进行补充。

老屋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菜园、田地相绕。特别是西北面的二十余棵苍老的古樟树绕着老屋,更衬托出了老屋的沧桑。古樟树的围度多在3米上下,要2-3个成人才能合抱,每棵树的遮荫面积都有几十平米。它们有的挺拔,高达二十米以上,是鸟儿的乐园;也有的匍匐着把树枝伸向水塘,成了男孩们天然的跳水平台。

▲图片来源网络

凡有客来,拾级而上,进入槽门。槽门宽高约二三米,门墙用青砖砌成,厚度达几十厘米,门框则用大条石砌筑,显得坚固沉稳。站在槽门向外望去,千亩良田尽收眼底。从槽门往里看,老屋正面外观形状呈“凹形”,由东西两侧的厢房及厅屋的先大幅度后小幅度的两次不均等、但对称的延伸,形成了凹形的向前向外错落递进的凸出形状。东西两侧两次延伸部位各相向对称开设了两张大门,木门和门槛石均经过精雕细刻,美观大方。由大块青砖砌成的正屋两侧的大墙墩子和东西凸出部位厅屋的大墙墩子,其宽度各有二十余米,高有十多米,墙面白里夹红,墙顶飞檐雕塑形状各异。这4面大墙墩子的矗立,凸显了老屋的高大壮观,远看“许家新屋”好不气派。

▲图片来源网络

老屋正面与槽门间有一块多边形平地,面积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这里是大人们谈天说地交流思想情感的地方,也是各家各户晾晒衣物的场地,还是孩子们游戏玩耍的主阵地。从槽门踩着约2米宽,由大块土灰石板拼接,两侧镶嵌条石的石板路,走20余米就可进入正屋大厅。

正屋有三进。一进为大厅,大厅门庭看上去很宽大,形态简易而庄重;中正大门宽高约三四米,门板结实厚重,粗大的门槛石经能工巧匠雕琢而成。大厅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建有戏台及阁楼。大厅内空高度在10米以上,青砖瓦屋全靠榫卯木结构的各式木梁支撑。起顶梁作用的是立于大厅中间和大、中厅之间的木板隔墙里面的各两个大廊柱,廊柱腰围1米以上。四大廊柱撑起两根南北向跨度20余米的横梁,横梁直径达50厘米。横梁上的榫卯木架支撑起大厅内最高的东西向的栋梁和屋顶的房梁。粗大的栋梁上面描有图案,藏有吉祥物品。大厅是族人开会议事的场所,也是红白喜事宴席之地。大厅雕梁画栋的制式和粗大结实的廊柱、横梁,衬托出厅堂的庄严与宏大。

▲图片来源网络

二进中厅设有天井,天井排水很畅,从未见过有堵塞或异味现象。大、中厅利用两大廊柱夹木板组成隔墙,几块可装卸的高大木门板,构成了大、中厅相连的通道

三进是小厅,俗称“神台屋”,是摆放祖宗牌位的地方,也是族里老人故去后,在人世间最后的停留之处。所以,小孩子大多对“神台屋”心有敬畏与恐惧。

正屋东西两侧建厢房(横屋)和大小不一的厅屋若干。厢房和厅屋以东西两侧修建的三条南北向、深长约50米的巷子相联相通。每条巷子建有约2米宽5-6米长的二三个长条形天井,用于排水、采光、通风和积肥。巷子与巷子间有规律地设有过道相连。

正屋后面,则修建了一条东西向巷子,一排厢房依巷而建。

厢房和厅屋结构多样、布局合理、方便实用。上百间的厢房、厅屋,为四五百族人提供了充足的生活歇息场所。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厢房大多建有阁楼,阁楼用几片明瓦或小窗采光,光线大都不够明亮。木楼板踩上去吱吱作响,叫人好是担心,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走。特别是春秋季节的夜晚,老鼠活动猖獗,它们打起架来叽叽的叫,上窜下跳,砸的楼板咚咚的响,有时还掀起满屋灰尘,的确让人有些胆怯害怕。

▲图片来源网络

据说当年老屋修建之时,在西北角还建有一个后花园,足见先人那时人兴财旺,实力非凡。

“许家新屋”, 已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拆除,未留存任何影相资料,谨以此文粗略记录,视为纪念。

许东华

2020年10月于湘潭

衡水发现一唐代平民墓葬群!

日前在衡水阜城县崔庙镇陈集村一施工现场,发现一唐代平民墓葬群,距今约有1200余年。

经过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抢救性挖掘,发现该平民墓葬群,在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共有小型单室墓葬10余座。墓室长2.4米,宽1.2米,高0.8米,为砖质结构,灰色、尺寸较大且带绳纹,拱形封口,无砖底。其墓室建筑构造和埋葬方位呈南北偏东30度角。墓室距离地面约为1米,均为胶泥土层,无活土层,说明墓室主人埋葬后,发生过较大的水涝灾害。在墓地附近还发现有建筑瓦料、古井和烧制的陶器碎片等,推测此地为当时平民的居住区、生产生活区和墓区。

从清理的一个典型墓葬中,出土有漆钵、白瓷碗、开元通宝铜币和红陶罐等陪葬品。其钱币含于墓室主人口中,红陶罐中有小型骨质物,是为墓室主人放置的祭祀中的小型动物,这些陪葬品均放于墓室主人的头部右上角。从出土的砖质绳纹结构、墓室构造、红陶罐的形质及开元通宝铜币等,可推测为中唐时期的平民墓葬群,距今约有1200余年。

此次平民墓葬群的发现,对于研究冀中平原地区平民生活方式和丧葬习俗,以及再现先民生活劳作生息的场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日前,河北阜城县在一村庄施工现场发现一唐代平民墓葬群,距今约有1200余年历史。该墓葬群的发现对于研究冀中平原地区平民生活方式和丧葬习俗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来源:新华社、FCTV、阜城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