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庄村传统民居

田家庄村传统民居

田家庄村传统民居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田家庄村。年代为明、清。田家庄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田家庄历史悠久,明朝时曾出过四个进士和不少官员。村中心有一座赵氏祠堂,是赵姓族人的精神家园。作为农耕文化和耕读文化的产物,赵氏祠堂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和解放后都有翻修。祠堂坐北朝南,墙和门楼由仿古青砖,田家庄村传统民居,田家庄村传统民居简介,田家庄村传统民居-三门峡市陕州区田家庄村传统民居旅游指南

蓝田县簸箕掌旅游民俗村 蓝田传统民俗

1.蓝田传统民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习俗是:插茱萸,这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

  茱萸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汉族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汉族民间药。重阳节插茱萸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汉族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解。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2.蓝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蓝田清峪沟,在作家贾平凹眼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闻名全国的香格里拉媲美!在某种意义上,蓝田清峪就是秦岭的香格里拉。秦岭参差高低的峰头,都是那种地地道道的深黛色。而蒸腾的云雾忽儿丝丝缕缕,一忽儿漶漶漫漫。岩石穿戴苔衣,山穿云衣,无不妙趣横生。云中的秦岭,成了霓裳羽衣的娇子。

3.蓝田民俗村

1、白鹿原影视城2、蓝田县水陆庵3、王顺山推荐理由:“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指的便是这里4、汤峪碧水湾温泉5、蓝田猿人遗址纪念馆6、蓝田流峪飞峡7、辋川溶洞8、白鹿原民俗文化村9、竹林畔滑雪场10、汤峪天潭温泉

4.蓝田历史文化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 城垣的雏形;2008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中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区城市历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5.蓝田的风俗

陕西历史文化悠久,尤其特色文化有如下几点:

1、陕西方言

受地理、历史、政治及迁徙等因素影响,陕西各地方言从语音到词语都有很大差异。从整体语感看,陕西方言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是陕南方言区,延长、甘泉、延安以北除定边外是陕北方言区,陕南、陕北方言区以外的地域是关中方言区。

关中方言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语言。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更促使了西安话影响全国各地的方言,唐代达到鼎盛。

2、革命圣地

近代的陕西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3、历史文物遗存相当丰富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陕西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西周到唐朝有14个王朝在这里建都,长达1100多年,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境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中国之首。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4、历史名城

陕西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西安、延安、韩城、榆林、咸阳、汉中。

陕西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黄陵、凤翔、乾县、三原、蒲城、华阴、城固、勉县、府谷、神木、佳县。

另外还有非常值得一提的:

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蓝田县春节的风俗都有哪些

回答:这里的关一般指长城的各个关隘。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主要是东北三省。

关西:

1.指玉门关、嘉峪关以西地区,即甘肃一带;

2.指陕西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一般是指西安周边地区,这里的关是潼关。

关内:指的是我国长城以南地区,这里的关是山海关。

关外: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特指东北三省。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从地理概念讲,关中是指“居四关之中”而言。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关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 ,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云:“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关中地区。

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7.蓝田县的历史名人

剧中的高人,文化的化身,在小说中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朱先生。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原型应该是牛兆濂。牛兆濂,字梦周,号蓝川。清末关中大儒,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新街村鸣鹤沟人。幼年聪慧过人、过目成诵,后拜三原著名理学大师贺瑞麟门下,听柏景伟讲学于关中书院,中第28名举人,被时人尊称蓝川先生。曾讲学于蓝田芸阁书院、三原清麓书院。陕甘总督升允率兵攻陕,企图复辟皇朝。牛兆濂不顾个人安危西出礼泉,以民生之计和时局大势晓以利害,使升允罢兵。因其故居和讲学的芸阁学舍皆在蓝田灞水河川地带,故取号蓝川。

陕西巡抚方升的原型是清末陕西巡抚端方与陕甘总督升允的艺术综合体。端方,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光绪二十四年出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巡抚。宣统三年四川新军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被杀。升允,清蒙古镶蓝旗人,历任陕西布政使、巡抚,陕甘总督等要职。西安辛亥起义爆发后,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总理陕西军事。升允率甘军东进,连下十余城,逼近西安。1912年2月,清帝溥仪退位,甘军得知消息,拒不与革命军作战,升允西退。

圆胖脸胖的张总督,原型为陕西督军张凤翙。陕西西安菊花园人,辛亥西安起义后,陕西军政府成立,一致推选张凤翙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兼民政长,亲赴战场督导。共和告成,委任为“中华民国军政中向往和追究求自由民主的鹿兆鹏,原型为侯德甫和赵伯平。侯德甫:又名侯启仁,1902年生,蓝田县白鹿原安村乡新华村人。是蓝田地区党的早期领袖和重要创始人之一。赵伯平:学名呈瑞,字麟征,蓝田县白鹿原孟村乡康禾村人。侯德甫发展的白鹿原第一个党员。军阀刘镇华祸害白鹿原。侯德甫与赵伯平捣毁了镇嵩军设在白鹿原西部狄寨镇的粮台。府秦省大都督”,1912年8月,北洋政府任命张凤翙为陕西都督。

8.蓝田的特色

陕西省西安市辖区

临潼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之东,南接蓝田县,北接阎良区,西北接连咸阳市三原县,西接高陵区,东接渭南市临渭区,西南与灞桥区为界。介于东经109°05′49″—109°27′50″,北纬34°16′49″—34°44′11″之间,总面积915平方千米。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时间”的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 心就位于临潼区。

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历史遗产众多,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烽火戏诸侯发生地骊山,鸿门宴发生地新丰镇鸿门堡,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陵;唐玄宗和杨贵妃休憩之地华清池,西安事变发生地兵谏亭。

临潼美食有

01 斜口臊子面

嗦一口面,喝一口臊子,有料!斜口臊子面与岐山臊子面不同的是,那一碗淀粉勾过芡的浓稠的汤汁,这是一次带着丝滑口感的“几何”碰撞:丁状的胡萝卜、豆腐;条状的黄花、豆皮;不规则的木耳、大肉······每一口都是满满当当,再使劲儿吸一口面,不同的层次在嘴里不断的交织碰撞,顺着柔和的口感滑入胃里,一瞬间,就体会到了“碳水”带来的快乐!

02 铁炉油馍

铁炉油馍是烙饼的一种,但普通烙饼的它的口感却有着天壤之别。色泽金黄、油亮鲜香,皮薄层多是它的关键,一口下去酥脆的饼皮瞬间在舌与齿间开裂,“咔嚓,咔嚓······”这一口绝对叫人赞不绝口,吃了还想再吃!

03 油槐狗舌头肉加馍

肥瘦相间的卤汁肉,搭上青红相配的辣子,香而不腻。外表酥脆,肉的汤汁浸着饼心,薄薄的狗舌头饼一口下去,好像是属于你一人的狂欢的party。这唇齿间的碰撞,就是对临潼的记忆。

04 油泼拉条子

面团和得好,师傅拉的棒,一根面就是一碗。一团面经师傅双手的反复弹拉和与案板的不断碰撞,逐渐得到一根棍状的面条。这么一道工序,一根根的拉条子早已上了劲。烧滚了的热油往放好了辣椒面和葱花的面上这么一浇,“滋啦滋啦”,辣椒面就在滚滚热油里无情地翻滚着,这要到嘴里就是直接好吃到炸裂的水准了!关中老碗一端,马路牙子一蹲,筷子一扬面一吸溜,这套标配整下来一看就是老陕西了。

05 石子馍

没有什么比石子馍更能展现出这里的风情,清脆的口感像极了临潼人民的直爽;起伏的形状,似波澜,就像是临潼历史的婉转悠游。小麦粉混合鸡蛋,圆饼不掉渣,这是你走在乡间小路的最佳干粮。没有油渍,不怕伤了春夏的长裙,养胃耐饥,郊游路上的救命食粮。

06 斜口荞面饸饹

荞面:富含膳食纤维;饸饹:冷热通吃,四舍五入,荞面饸饹就是一个隐形的“少女杀手”!吃法多易消化,口味丰富不长肉,我是仙女我吃它!当然荞面饸饹也特别适合帅气哥哥:凉的大口吃,吃得出男子气派;热的吃得酣畅,就是关中爷们儿的形象!

07 相桥泡泡油糕

白糖,黄桂,桃仁,玫瑰,伴着熟面粉在沸腾的油池里起舞。灼灼的高温,轻巧的声响。任他将面粉染得金黄,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纱笼罩裹挟着馅料,就像夏日里透过泡泡袖看见少女白皙稚嫩的双臂。泡泡油糕是油酥物中的美人,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08临潼拐枣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特产.甜拐枣!远看像枯树杈儿,近看像风干的核桃仁长在树杈儿上,吃起来是特别干特别干的甜枣味儿。

09柿子糊塌 火景柿子除鲜食外,可做多种食品,这柿子糊塌又是别具风味的一种。将火景柿子去皮摘蒂,放入面盆中捣搅成糊,加入面粉,制成柿子面糊。用手铲将面糊摊入预先特制的手提(用铁片制成,外凹中凸,边高约2厘米)内一起入油锅内炸,当面糊熟至五成时,便自动脱离手提漂浮。然后翻过再炸,如此数次,待两面火色均匀时便可食之。临潼人炸的糊塌最佳,颜色金黄可爱,吃在口中酥脆香甜。

10水盆羊肉

汤头鲜、肉酥烂、小伙姑娘吃的憨!

肉特别酥烂,无膻味,就 着汤里的葱花、芫荽,一口下去,那叫个香。吃完汤是要喝滴,清清的羊汤,味道鲜美不油腻,喝下去一肚子暖和,极其舒服。要是怕热的筒子们,可以配上冰峰,同样爽歪歪

9.蓝田人文化

一 .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特点

我国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就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休养生息。

【1】从考古学研究表明,早在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元谋文化就已是中国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刮削器种人类文化,它以元谋猿人化石中发现的三件石英岩打制的刮削器为代表。

由于元谋猿人化石的时代为距今约180万年,所以元谋猿人文化代表了中国早更新世的人类文化遗物,它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人类命运文化 。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 ,元谋文化是在距今约18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一带产生出来的 。那个时候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 。

考古学在那里发现了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三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随时间推移,又发现了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 ,这些动物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

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即人类的起源。

“元谋猿人”的发现地,变成为了“东方人类故乡”的发祥地 。

【2】蓝田文华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中更新世在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等地发现的古人类文化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 ,这些古人类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左右。

在蓝田文化阶段,人们过着原始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但已会使用工具,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

所用的这些石器多发现在与猿人遗骸出土地相近的红土层中,共发掘出200余件,有刮削器、石片、大尖状器、大型砍砸器和石球等石器。尖状器形状和特征很像是人类早期使用的万能工具石斧。

砍砸器是砍砸东西的用具,有大型盘状多边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边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等。

刮削器有直刃、凸刃、凹刃和复刃四种形式,是用来剥取兽皮和副削木棍的用具。由于其时代过于久远,在目前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暂时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人的文化遗物。

此外,在蓝田的这两处遗址还发现了灰烬和灰屑等,散布范围均不大,是他们用过火的痕迹,这说明蓝田人不仅会制造和使用石器,还会使用火。

【3】从元谋文化和蓝田文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民族的远古祖先,不但能够在制造生存劳动工具的同时 ,还会使用了火 。

用历史比较学的观点,从欧洲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考古学事实上来看,他们大概也就是在90万年前左右,才在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地方找到了古人和脚印及石头工具等化石,并没有任何关于其它的文化的证据 。

而火,则是人类文明中,由中华民族完全建立和创造的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

二 .中国文字的特点

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纪录只能利用口、耳、形等相传的方式

【1】文字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和工具。

文字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重要工具 ,也是使人类能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的主要实践活动。使文字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字使人类突破了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人类可以在书面语的基础 上,完整地传承人类的智慧和精神财富,使人类能够完善教育体系,提高自己的智慧,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 和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

【2】中国文字的诞生和发展

中国文字的起源是象形字。它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山川、日月、时间、物体等,摹其形、表其意而创造的。虽然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一个越来越简化的过程,但是它却一直维护着原始的内容。在社会活动过程中 虽然形成了更多的文字,那也只是在原始的内容上加以组合来表达更宽泛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文字一直没有符号化,这是和西方文字最根本的区别。

【3】西方文字的诞生和发展

从目前可以掌握与知道的西方文字,他主要产生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1500-1000年左右,为了商业上使用的方便性,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把埃及简单的象形文字改成了字母,并把这种字母也传到了希腊。

当字母传到希腊后,希腊人结合本土的文化对字母进行了改进和美化,同时把腓尼基人由右向左的读法改成了由左向右的写法,这恐怕也就是现在西方文字写法的起源 。

随着历史的进程,当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之后,希腊字母便被罗马人予以吸收和改进。为了交流沟通的需求,对于一些发音复杂的希腊字母,罗马人进行了单纯化改进,并创造出了一些字母。

从公元纪年开始,这些字母大部分都已经完备,并开始广泛的流行于欧洲,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渐又创造出了一些字母,形成了现在26个字母的体系。同时,随着书写和印刷的方便,又创造出了26个小写字母。

所以,西方文字发展的一个脉络就是:埃及 ~ 腓尼基~希腊~罗马 最后被西方世界各国发展运行用到今天 。

【4】中国文字的特点

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着严谨规范的特性,尤其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 ,数千年来中国文字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西方的字母文字则体现出来了西方文化的变化无常特征 这也导致了西方人形式逻辑条件下的思维开阔,进而发展出来了人与物之间的哲学思想文化。

中西方古代文字的差异,无疑于是双方文明巨大差异的重要体现。

三.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人类自起源之后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无所谓就是在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 的过程中渡过的 。

而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就创造出现了甲骨文。在周代就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政教系统,并达到鼎盛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儒、道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争鸣、学术空前繁荣的崭新局面,把我国文化推到了高峰…尤其是以儒学把人与人哲学理论推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道德经》到目前为止,也是人类还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思想与之匹配…此外,凡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国家,都有着自己许多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国家的优秀特征 。

【1】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说是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已出现,而西方国家则不知何在 。例如,元谋文化和蓝田文化。

【2】人与自然是人类命运的最基本的关系 。拿我们中国来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在认识自然永不屈服的思想实践 。

【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主导人类社会结构与人类所有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 。换句话说,“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类的文化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 。

【4】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主导着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重要工具 科技的兴衰 。这一点在工业时代被西方国家运用到了极致与鼎盛 … 然而当信息时代到来之际,如何重新认识“科技文化”的重任 ,看看现世的国际范围之内人役世纪大战的方式方法 ,一切就不言而喻了 。

10.蓝田传统民俗有哪些

陕西历史文化悠久,尤其特色文化有如下几点:

1、陕西方言

受地理、历史、政治及迁徙等因素影响,陕西各地方言从语音到词语都有很大差异。从整体语感看,陕西方言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是陕南方言区,延长、甘泉、延安以北除定边外是陕北方言区,陕南、陕北方言区以外的地域是关中方言区。

关中方言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语言。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更促使了西安话影响全国各地的方言,唐代达到鼎盛。

2、革命圣地

近代的陕西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3、历史文物遗存相当丰富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陕西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西周到唐朝有14个王朝在这里建都,长达1100多年,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境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中国之首。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4、历史名城

陕西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西安、延安、韩城、榆林、咸阳、汉中。

陕西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黄陵、凤翔、乾县、三原、蒲城、华阴、城固、勉县、府谷、神木、佳县。

另外还有非常值得一提的:

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1.蓝田的民俗

驾车路线:全程约1582.6公里

起点:蓝田

1.广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270米,右转

2) 行驶3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YA18

3) 沿YA18行驶470米,过右侧的润华自选商场约17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水莲路

4) 沿水莲路行驶4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广花路

5) 沿广花路行驶670米,朝G1501/G1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广州绕城高速公路

7) 沿广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4.2公里,朝内环路/S81/白云机场/G4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 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9) 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16.1公里,朝英德/乐昌/G4W3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花山北互通

2.沿花山北互通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乐广高速公路

3.沿乐广高速公路行驶262.1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4.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473.7公里,在岳阳/随州/荆州/S61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 道行驶1.2公里,直行

6.行驶2.4公里,直行

7.行驶10米,直行进入岳阳大道

8.沿岳阳大道行驶5.9公里,朝S61/监利/天门/随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1.4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岳临高速公路

10.沿岳临高速公路行驶26.0公里,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1.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123.3公里,直行进入随岳高速公路

12.沿随岳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3.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127.9公里,过均河大桥,朝武汉/十堰/安陆/孝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随州互通

14.沿随州互通行驶690米,过随州互通约860米后,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15.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459.5公里,过杨家村1号大桥,朝西安/银川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麻池河互通

16.沿麻池河互通行驶10米,过杨家村1号大桥约1.0公里后,直行进入沪陕高速公路

17.沿沪陕高速公路行驶55.4公里,在大寨/蓝关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730米,右转进入大寨路

19.西安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大寨路行驶260米,右转进入关中环线

2) 沿关中环线行驶3.0公里,右转进入王关路

3) 沿王关路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纺九路

4) 沿纺九路行驶3.6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S108

5) 沿S108行驶3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X101

6) 沿X101行驶460米,左转

7) 行驶4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白鹿原

中国传统村落民居的布局意向

中国传统村落明确的布局一下呢就是比较传统 穿刺也比较落后

中国传统村落民居的布局一般都是东厢房,都是归老人,西厢房都是归晚辈居住。

本溪明山区以农民画家出名的传统小山村,美丽如画的韩家村

本溪明山区卧龙街道韩家村,是一个传统的东北民间村落,曾经是贫困村,因近些年发展近郊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现如今韩家村已经建起了乡村农民书画社,别具特色的民宿和长廊,而且韩家村的农民画牡丹也出名了。韩家村现在全村738人中,已经有63人靠作画年均收入近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村,牡丹村。

韩家村里有个老爷庙,还有着一段关于抗联的传说。

传说在日本侵占东北的时候,对本地的百姓进行残酷的统治,当地百姓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生活纷纷投靠当地的土匪,当时韩家村有一人叫韩永利(现韩家村韩宝海的祖上),投靠当时的本地土匪头黄锡山帮,他不屈服于日本人的统治,坚决抗日。

日本人为了征服他们,把韩永利等三人抓走(另两人是土匪),韩永利的家人及土匪帮的人很着急,没有办法营救回来,当时当地的百姓传说庙上许愿很灵,于是韩永利的家人和韩永利的朋友,便到当时的韩家村前沟的土地庙上香、杀猪许愿,期盼三人能平安的返回,并许诺如果被日本人抓去的三人能平安的回来便在此地修建庙宇!

说起来很巧,三天后,被日本人抓去的三人真的平安回到家乡。于是,当地百姓和土匪联合起来修建了一个庙宇,并命名为“老爷庙”,庙宇修建的在本地来说很雄伟,占地150m2,,室内各路神仙人物齐全,并在庙宇门前悬挂刻有修建人姓名的铜钟以做留纪念,日本人发现了这个寺庙后,听说此庙具有反日之效能,不仅把此寺庙的设施全都拆卸了,而且还对此寺庙进行了破坏——把此庙付之一炬,后来又经过很长时间后,当地的百姓认为此庙很灵,百姓们又自发重新修建了此庙宇,时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此庙宇又遭到第二次破坏!

时至今日,当地百姓仍非常信奉此庙的灵气!香火不灭,朝奉谟拜者不绝!仍然对此庙宇信奉为精神的寄托,心中的一些信念也经常到此地述说!

抗联遗址的发现与保护

2019年7月辽宁日报报道,在本溪韩家村发现一处抗联遗址。7月1日,记者从辽宁科技学院获悉,经该院抗联研究中心专家考察认证,此前在本溪市明山区卧龙街道韩家村施工工地发现的废旧子弹及遗址确系抗联将士在此战斗生活过的实证。

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2017年6月,本溪北太姥风景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韩家村,投资建设乡村旅游风景区。随着工程的展开,施工人员陆续发现一些废旧的子弹和战争遗迹。因本溪是抗联将士活动的重要地区,这一情况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经辽宁科技学院抗联研究中心专家多次赴现场考察、反复推敲认证,近日最终确认韩家村是抗联将士战斗过的地方。遗址的发现,似乎印证了当地居民把老爷庙作为抗日宣传精神寄托。

为更好地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弘扬抗联精神,明山区决定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重点开发建设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决定投资6.3亿元兴建红色民宿旅游度假村、红色文化展览馆、红色文化图书馆及红色文化广场。该项目占地约10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5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