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冲墓群

小冲墓群

小冲墓群位于贵州省盘县红果镇,为家族墓葬。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冲墓群有自清康熙年间以来享受清朝俸禄者墓四十余座,官二品、六品、九品不等,有武功将军、处仕郎、登仕郎、纬武郎、武英俊、武略骑尉等,而且尚存诰封碑等。为研究贵州地区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小冲墓群共有牌坊式石碑138座,整个碑林中的墓碑形态各具特色,造型别致,其中六角亭碑、五龙捧圣碑和龙爪捋须碑极为罕见。雕刻工艺精湛,雕刻手法多种,图案内容极为丰富,省内少见,图案构思巧妙,手法夸张,如:狮身人面,龙爪捋须等。墓碑的造型、构图、图案内容、雕刻技法等,充分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和他们的精神价值。

小冲墓群是研究盘县汉族地区清代到现代石刻艺术演变、人文历史、风水学说等方面珍贵的实物资料

惊喜!济南小清河复航工地发现13座古墓!系北朝唐初家族墓群

近日

小清河复航工地

惊喜发现13座古墓

目前正在勘探挖掘的

有5座北朝和唐初时期的古墓

前期已有8座古墓挖掘完成

6月11日,记者今天驱车七十多公里,赶到了章丘北部合庄村南侧的小清河复航工地,济南考古研究所正在这里进行配合工地的考古挖掘。

此次考古挖掘时间线

这次考古挖掘是 5月中旬开始的,

5月16日发现了第一座墓葬,

5月24日又发现了第二座。

5月27日,根据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安排,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派考古人员进入现场正式展开考古挖掘工作。

在前期,在河道内一点的位置, 已经挖掘清理了8座古墓,没有发现特别的文物,清理完成后,已经交给了小清河航道的施工方。

现在正在进行发掘的有四座古墓,

还有一座已经勘测到位置, 下一步将进行挖掘。

3座北朝末期、1座初唐

何利说:“已经挖掘出的四座古墓有 三座是北朝末期的,还有一座已经清理出墓葬外部,但还没有打开墓门,从墓道和墓门的形制上分析,这应该是座唐代初期的墓葬。”

几座古墓都是用排列规则的青砖砌成,都是砖石墓。在北侧的三座都没有墓道,都是北朝末期的古墓。何利说这几座古墓的形制特点非常明显,虽然体量都不是很大,但可以看出彼此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在最南侧的古墓挖掘方坑内,有四五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室周围和墓道上的土层,墓门已经完全露出,但还没有打开。何利说,这座古墓和其他的几座有明显不同之处,比如有墓道等,从整体形制上进行分析,应该是唐代初期的。目前还需要一点时间进行外部清理,才能打开墓门,那时才能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到底能发掘出什么文物,现在还不得而知。

此次考古发掘整体价值很高

说到发掘出的文物,何利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量不多,有几件陶瓷罐、碗,在一座北朝墓里出土了一件铜钗,整体来说出土文物比较简单,可能和当时这个地区的葬制有关。

对于此次考古挖掘的价值,何利说,这次考古挖掘出十多座北朝至唐代初期,根据现场勘测,应该还埋藏有一定数量的古墓。在这么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发现这么集中的北朝末期、隋到唐初的墓葬,在济南地区还是第一次。通过勘测和发掘,可以基本确定这是一个家族墓地,位置正好处于小清河的一个拐弯处,再加上每座墓葬之间的位置和排列规整,说明在墓地修造之初就有很好的规划,这不是一个普通家族能够做到的。其中单人墓、双人墓和三人墓都有,都是南北向,之间大约都是间隔10米左右。

对于此次考古发掘的价值,何利总结说,这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不多,但整体价值很高。因为济南地区出土的北朝末期至唐代初期的墓葬数量非常少,像这样墓群就更少了,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地方。

还有,这次发掘的唐初古墓,可以显示出那个时期的墓葬制度,这是第一次发现。而且,排列这么整齐的那个时期的墓葬也是第一次发现。所以,此次考古的价值在于为我们研究那个时期几十年间,济南地区,尤其是章丘地域内的社会制度和风俗,还有葬制,研究当时这个阶层的基本生活状态,提供了最好的实物和第一手材料。

“根据我们调查,周围的很多村民都说,他们听老一辈人讲过,为什么小清河要在这里拐个弯,就是为了避开地下的古墓。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些古墓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何利表示,此次考古工作还没有完成,但这次考古的价值肯定是非常高并值得深入研究的。

济南日报记者 赵晓林 崔健

重磅!小河墓地早期人群是谁?答案来了

小河墓地早期人群究竟是谁?

10月27日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

线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给出了答案

由古北亚和古东亚成分组成的人群

发掘前的小河墓地 资料图片

这一研究成果重塑了考古学界对中国新疆以及欧亚草原的人群演化过程的认识,为更加全面系统地还原古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证据;实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欧亚大陆上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展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之绚烂多彩。

这篇名为《青铜时代塔里木盆地古人类的基因组起源》的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崔银秋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小河墓地获取的由古北亚和古东亚成分组成的古老遗传谱系极为珍贵,因为现代人群中它早已不再独立存在。此谱系与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人群及中亚绿洲农业人群都没有直接的遗传联系,数据也没有显示出它与任何全新世人群混合的迹象。

北区墓葬全景 资料图片

“我们判断是塔里木盆地独特的沙漠环境形成了天然遗传屏障,进而造成塔里木盆地古代人群长期的遗传隔离。”崔银秋说,但是研究人员采用骨蛋白质组技术,在干尸的牙结石中发现了小河人群长期食用奶制品的证据,加上墓葬中小米小麦等遗存,说明长时间遗传隔离并未阻断小河人群与外界的文化和贸易往来。

崔银秋教授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利用最新的古基因组技术,获得了小河墓地底层距今4000年至3800年前的古人类高质量基因组数据,并通过对基因组数据进行大数据建模分析,发现了这支距今约9000年前广泛存在于欧亚草原中部东部区域的古老遗传谱系。“自2005年起我的导师周慧和朱泓教授,就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研究这个项目,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两代技术的更迭,终于有了收获。”崔银秋说。

小河墓地的主要发掘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小河墓地的发掘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史前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料。它的研究成果对阐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探究欧亚大陆早期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它而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也为增强中国学者在国际欧亚考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创造了契机。”

小河墓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小河墓地位于若羌县

出土了大量保存完整的干尸

还有木棺、木尸、染织服饰、铜饰、小麦动物遗骸等

是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今年10月又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小河人群的起源此前并无定论

曾有过“草原起源假说”“绿洲起源假说”等

相关链接

若羌罗布泊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深处罗布泊西南荒漠,是夏商时期塔里木盆地独具特色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年代距今约3400年-4000年。2002年-2005年对该墓地实施全面发掘,发掘墓葬167座,采集30多具保存完好的古尸标本及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大部分墓葬还保持着埋葬时的原貌,完整保留了当时社会诸多方面的信息。发掘显示,墓地由不断构筑的五层以上的墓葬叠垒及在此过程中的人工堆沙、自然积沙共同形成,其遗存形式在中外考古中前所未见。

通过发掘,基本廓清墓地布局、不同层位墓葬早晚文化特征,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结构及其演进具有重要价值;发现许多奇特的埋葬现象,如棺前竖立男根女阴立木、具有祭祀功能的泥壳木棺墓、堆放七层牛头的木房式墓葬、成排布列的奇异“木尸”等,为研究原始宗教、巫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出土大量人类及动物遗骸和植物标本,奠定了生物人类学、遗传学、环境考古学等多学科深化研究的资料基础;染织服饰、小麦、粟、小铜件等发现,对史前东西文化交流中相关问题的探索,也有重要启发。

END

编辑 | 曹文艳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是个好地方

泉州小矮人墓葬群,疑为450年前瘟疫遗物

曾经轰动全国的泉州“小矮人墓葬群”,经过专家的多方考证,怀疑与450年前泉州发生的一场瘟疫有关。

近百年来,福建泉州东海蟳埔渔村一直流传着“小矮人”的传说,在这里海岸边的斜坡上,曾经有上千个装着不到正常人一半大小骸骨的骨灰罐有序地排列着。后经蟳埔社区旧村改造,这些骨灰被大规模迁移到蟳埔几百米开外的鹧鸪山。

为了揭开“小矮人墓葬群”之谜,泉州海交馆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对“小矮人墓葬”进行实地挖掘,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组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也多次到泉州探访。经过多次考古发掘,专家基本排除了“小矮人”的可能性。

虽然已有定论,但数百上千个糖水灰做成的馒头状小坟堆,为什么曾经出现在靠近晋江海口的岸边?为什么会同时埋葬着那么多人和动物的骨骸?如此奇怪的葬法,真的与渔村埋葬“好兄弟(阴公)”的习俗有关吗?

在后来的几次发掘中,专家共挖出大、中、小型陶制瓦罐35个,这些大小不一的“皇金”里,混装着各种骨骸,既有人的骨头,也有动物的骨头,尤其是那些数量最多的小瓦罐里,混合着各种细小的骨骸,不但有成年人和小孩的牙齿和骨骸的碎片,还包括一些鼠类、爬行类以及疑似猴子、小猫、小狗之类的动物骨骸。奇怪的是罐子里有许多泥沙和诸如小牡蛎壳、灰土之类的杂物。

对此,很多专家表示疑问,在民间二次葬‘拾骨’的骨灰罐中,本应只装死者的骨头,干干净净的,怎有可能混进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岂不是对先人遗骸的大不敬?

随后,专家翻阅材料时发现,明代嘉靖最后几年,泉州府境内几乎年年受到倭寇的侵扰,而后泉州郡城又爆发了一场大瘟疫,他大胆推测,蟳埔的这些神秘墓葬,其实就是450年前泉州发生的一场大瘟疫留下来的遗物。

据何乔远《闽书》记载,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观,尸相枕藉,有阖户无一人存者。市门俱闭,至无敢出。”《泉州府志》也记载,“自嘉靖以来,煦育日久,黎庶番殷。逮季年,倭夷入寇,兵火疠疫之余,户口十损六七”,而相关的记录资料也散见于泉州各地的族谱中。

专家表示,虽然这些尚不足以揭开墓葬之谜,但《泉州府志》中有关顾应兰事迹的记述,为解开蟳埔墓葬之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据记载,顾应兰是泉州城内人,明代著名清官顾珀之孙。当时,泉州城内遍处“尸相枕藉”,一座原本热闹的泉州城,已成了可怖的“死城”。此时,顾应兰挺身而出,自己召集役夫“举蔂梩竹簟”,即用土筐、铁楸、竹席等工具,收拾了逾1.6万具尸体,还有骷髅及各种骨头万具。然后分男女而“邱”之,即掩埋后弄成一个个小坟堆。埋葬的地点,“郡城村落,在在而有”。

专家表示,在这场大瘟疫中,泉州死了很多人,也死了大量的动物,顾应兰召集役夫收拾遗尸时,使用的是铁楸等工具。这些役夫并非专家,他们肯定是见到骨头就铲,这样一来,许多瓦罐中必然会混杂着各种骨骸、泥土和杂物,这跟蟳埔墓葬挖出来的瓦罐中的情况完全一样。

据此,专家推测蟳埔村的墓葬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小矮人”,也不是什么南宋的毗舍邪人、元代的蒙古兵或明代的倭寇,与渔村的“阴公”信俗也没有太大关系。专家表示,“根据相关史料,目前瘟疫遗物的说法是最贴切的,也是最解释得通的”。(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案源自中国殡葬协会官网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