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

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

地址:李庄镇胜河街98号;

建展面积:该馆建筑达面积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

场馆简介:该馆展览分布在李庄张家祠、东岳庙、梁林旧居文物保护单位内,由同济厅、中国营造学社厅、中央博物馆厅、中央研究院厅组成。主要陈列了抗战时期书籍、照片、文章等;

开放时间:9:00-11:30 13:30-17:00;

联系电话:0831-2441089;

门票价格:30元;

讲解语种:中文;

乘车路线:到达李庄后寻张家祠、东岳庙、梁林旧居;

邮政编码:644009。

翠屏区李庄文化抗战纪念馆项目基坑工程顺利完工

近日,中冶成勘承建的宜宾翠屏区李庄文化抗战纪念馆项目基坑工程顺利完工。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文化抗战纪念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主要展示李庄古镇历史、文化抗战历史等。我公司承建范围包括基坑工程、抗浮锚杆及降水。

宜宾市李庄镇是中国抗战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作为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弘扬李庄文化抗战精神,助力李庄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进一步激活李庄基地的展示、教育、宣传等功能,加快推进李庄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升李庄抗战文化品牌。

来源:中冶成勘

李庄:不应该是“文化抗战第一镇”

■ 未 然

景区定位是旅游规划策划的关键,一旦走偏,将会造成投资损失,破坏旅游资源。最近我参加了李庄古镇策划思路汇报会,策划单位将李庄定位为“文化抗战第一古镇”。我认为,如此定位似有不妥,并且认为长期以来李庄古镇的“抗战文化”也不甚妥当。因此,基于一个旅游学人的责任,提出拙见,以求抛砖引玉。

概念不清晰

首先,“文化抗战”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晰。什么是文化抗战?是文化人通过自己的文艺作品唤起广大民众的抗战?还是文化人拿着枪冲上前线的抗战?对于李庄而言两者都不是!将文化人在战时继续自己的研究,对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担当说成抗日,这让“文化抗战”这个概念的外延太过于无边无际。如此论成立,则当时梁思成、林徽因的巨著《中国建筑史》,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殷历谱》等皆可视为文化抗战成果。显然,太过于牵强。

资源不支撑

即便略过“文化抗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谈,就字面的理解,“文化抗战”的实质还是抗战文化。李庄有没有抗战文化?有。但是当时是烽烟神州,中华处处皆有抗战,非李庄为特别。客观言之,李庄的抗战文化就全国而言,没有任何优势,也没有资源支持李庄成为抗战文化的代表。因此,从专业的角度讲,李庄现在将主题定位为抗战文化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缺乏持续性

战争的本质是人类的冲突,战争当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因而形成群体记忆,也因此,冲突地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点地域会在冲突结束后较长的时间成为热点。

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有选择性遗忘的倾向,因此灾难地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从群体记忆中逐渐淡化。奥斯维辛集中营是黑色旅游的代表景区,曾经是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但是随着战争的逐渐久远,民族间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人类的惨痛的历史,这个地方也变成了仅仅是历史的印记。

我们固然不能忘记历史,但今夕何夕,在那场战争已经远离70多年后,将一段文化大师与李庄的历史际会与“抗战文化”勉强牵连起来,很显然不可持续。更何况,在当前贸易战持续进行之时,这个定位与当前的国家方略不相适应!

和目标冲突

“文化抗战”如果能做到极致,让到这里来的每一个游客都能通过景区展示唤起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产生沉重与压力,固然不失为策划之策。但沉重与压力的气氛则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目标不一致,因为游客基于内心的伦理冲突,不可能在沉重与压力之下在这里欢乐的度假。

如果景区定位是“文化抗战”,但景区设计最后又不能做出“抗战”气氛,则是对抗战文化的轻慢与戏谑。轻慢与戏谑是这类主题的大忌,显然不可取。旅游的目的是追求愉悦,千年古镇传承和延续的不应是暴力和冲突,不应是自己民族的仇恨。这不是遗忘历史,而是走出民族历史的阴影,对美好的向往。

概言之,当时在李庄的,是一群文化大师,是夫子,不是战士。因此,“文化抗战”的定位错了。古镇,留给游客的应该是大师的风范、文人的风骨、古镇的风貌、长江的风情、美丽的风景

定位及表达的建议

李庄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其年代久远。在中国,类似李庄,及有着超过李庄历史的古镇很多。李庄之所以超越了一般古镇,是因为在抗战的背景下,在中华民族危亡,在中华民族文化危亡之时,李庄接纳了一批文化大师和学者,为他们在战乱之时,提供了一个依托之所,使他们不废研求。

这是李庄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李庄成了当时中华民族文化火种的庇护所,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文脉。李庄,因文脉而流芳!因此建议,李庄的形象定位是:山高水长 文脉李庄。或者,千年古镇,文脉李庄。

前者,“山高水长”为大师学者离开李庄时勒碑碑头 “山高水长”。同时,这个词也可指当时李庄的作为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其影响山高水长。而“千年古镇”,只是对古镇历史的表述,没有“山高水长”韵味深长,因此更倾向于前者。

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曾与重庆成都昆明同为抗战大后方文化中心

文化领域爱好者

李庄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据说是因长江中打鱼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得名,曾用“里桩”、“李家村”、“李庄坝”等名。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李庄古镇牌坊

李庄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置六同郡起,已有1460年历史。又于隋、唐、宋代中作过州、县治400余年。明、清两代是长江沿岸重要水陆码头,湖广移民集中之地,联系南六县的物资集散中心,社会经济与文化较繁荣,留下了许多重要文化遗迹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万里长江第一镇宜宾李庄古镇

李庄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中央电视台黄金旅游线、四川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等都曾来此拍摄纪录片《万里长江第一镇》。曾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之一,坚持文化抗战的四川李庄,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李庄是首批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十月文学奖永久颁奖地、首批四川最美古镇、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先后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为清代 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

古镇古街巷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时为牛羊的交易市场。席子巷,则是一条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这条建于清代初年的小巷长60米,宽不过2.5米,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席子巷

李庄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这里有大量特色的庙宇、殿堂、古戏楼,如明代建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旋螺殿,省级文保单位东岳庙、张家祠以及慧光寺玉佛寺等古建筑(“九宫十八庙”),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迹,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

古镇古院落

古镇四绝

旋螺殿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并与“魁星阁”,“百鹤窗”、“九龙碑”中的魁星点斗、白鹤奇窗、九龙石碑加上旋螺古殿同成为“古镇四绝”。

古镇四绝

东有周庄,西有李庄

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均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欣赏价值,其古建筑上的木雕石刻艺术更极具代表性,因而有 “东有周庄,西有李庄” 之说 。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化中心

李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 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因而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

李庄所发十六字电文内容

张家祠

在李庄镇西有张家祠堂,占地近4000平方米。是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时,由张师德为首的张氏族人集资660两银子,从族人手中购得的大宅,为表达张氏子孙爱敬祖先之心,专辟为追远根本的宗祠之用。

张家祠

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的数千箱珍贵文物曾历经艰辛转运来李庄,就放置在张家祠内保存,长达五六年之久。

百鹤窗

这座宗祠的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其厅房的50扇窗门别具特色。每扇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了2只仙鹤,50扇窗共百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配以飞彩流云,谓“百鹤祥云”窗。

白鹤窗

禹王

现名慧光寺,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

慧光寺禹王宫

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

古戏台

九龙碑

九龙石碑位于慧光寺内,高2.7米,宽1.3米,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中的神龙,除正中的一条外,其余八条均呈对称状分布的左右两边,每条龙均可从中仔细分辨出头、身、尾,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动而不脱出的宝珠。寓意为大禹和河之龙制服,疏民天下九河通大海,天下从此没有水涝灾害,造福万民、二说有九州江山一统之意。

九龙碑

梁思成赞誉禹王宫内的九龙石碑,犹如故宫太和殿前九龙石那样“可贵王 ”上的“明珠”。

魁星阁

魁星阁位于李庄镇尾长江之滨凸出部位,建于清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魁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见,因此它具有导航的作用。魁星阁曾被梁思成赞为“是上海到宜宾二千多公里长江江边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最高古建筑魁星阁

祖师殿

祖师殿又名真武宫,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民间帮会组织天灯会集资兴建,占地4349平米,为前后四合院式建筑,后殿独立于后院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创办南溪县李庄镇中心国民学校而拆去大山门和戏楼,改建成现状。 祖师殿是当年同济医学院所在地。

祖师殿是当年同济医学院所在地

旋螺殿

旋螺殿位于古镇北的石牛山上。旋螺殿又名文昌宫,因形如旋螺而得名。该殿建于明万历24年(1596年),通高25米,呈八角形,进深、面阔均为8米。外为三重檐,内实二层,青色筒瓦,塑八条垂脊,垂脊上各置垂兽和走兽。屋面坡度平缓,宝顶及八个翼角的起翘均不甚高,比例匀称,线条柔和,风格独特,造型奇丽。内部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支撑。

旋螺殿

其主要特点:梁架采用抬梁支住法,较之一般同类型古建筑用层层爬梁重叠而上者,显得异常洗炼,斗拱结构,三檐即有三种样式,而同一檐中,格式又略有区别,与宋、清两代官式结构迥异;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并向右转至顶,形如旋螺,高敞奇丽,上下三层找不到一根钉子,却异常牢固。

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思成曾多次去考察,赞誉道“: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他还把这民间工匠巧手创造中的力学原理,借鉴、传承和创造性地运用到1945年他参加联合国会议大厦顶部的设计中,并以之作为他写于李庄的《中国建筑史》中的古建筑实例。这是对李庄民俗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创新从遗产中得到了滋养;遗产在创新中延长了生命的光辉。

梁思成与林徽因塑像梁思成塑像

李庄建有西南最大影视基地

李庄古镇古金沙国影视城 ,于1999年开工建设 。建成后,这里就成为西南最大的影视基地。影视城以古金沙国文化、三星堆文化为基础,将展现3200年前的古金沙国风采,是全国第一个以古蜀文明为主题的影视城。

影视城效果图(局部)

“一花二黄三白”的舌尖美食

一花——哑巴花生;二黄——黄辣丁黄粑;三白——白肉、白酒和白糕,每一样都让人爱到停不下来!

李庄古镇美食“一花二黄三白”

游李庄古镇,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李庄白肉了,古香古色的白肉坊院落,也是很令人流连忘返的。当然在古镇里面怎么能少了宜宾一绝——宜宾燃面呢?

宜宾燃面

燃面其实原名叫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据说在1961年,朱德委员长到宜宾视察,品尝了正宗宜宾燃面后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物遗迹与李庄的抗战文化,赋予了李庄这座千年古镇别样的内涵。我是海底蛟云上龙,喜欢旅行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每天给你不一样的好地方!

文/海底蛟云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