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崖墓群

东山崖墓群

东山崖墓群

东山崖墓群位于三合镇东山一带,墓口距地面有一定高度,横向排列,视野开阔。M1早期暴露,方向5°,长8.6米、宽1.27米、高1.4米。东山崖墓群于1992年被公布为江油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经批准,省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管所联合对29座崖墓进行发掘,出有陶俑、陶鸡等文物200余件。江油市政府已划定绝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该墓葬的发现为本地汉代丧葬习俗和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征。

济南东部发现山东地区最大规模元代壁画墓群

保存完整的莲花座图案墓室穹顶。

以古代孝文化故事为主题的壁画

几座墓葬的墓室、墓门等大都保存非常完整。(本报记者崔健摄)

一处保存完整的墓门(本报记者崔健摄)

本报7月7日讯(记者赵晓林)今天早上,济南考古研究院在济南东郊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正式公布了元代家族墓群的考古成果。

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发掘共发现陶窑1座,墓葬35座,其中陶窑为汉代砖瓦窑。墓葬主要包括汉代墓葬1座,元代与清代墓葬各12座。此处墓葬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元代壁画墓群。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此次发掘的墓葬数量较多,时代包括汉代、元代、清代,表明该区域存在一个面积较大、延续时间很长的墓地,丰富了济南东部地区古代墓葬资料。

在现场,专家还向记者透露了此次考古的独家“密码”——墓门刻字明确墓葬主人和年代

在现场可以看到,几座墓葬的墓室、墓门等大都保存完整,其中一座墓葬的墓门非常特殊,为方条形青石砌成,门楣上还刻有文字,经仔细辨认,大体是:“济南府历南郡郭氏之门”,后面是小字:“崳山东北三里之地迁茔于此居葬一所太定三年二月上旬”,有几个字漫漶不清。墓门上方的门楼则是青砖砌成,还带有砖砌的图案,以及仿木制斗拱等。

初步考证得知,“太定”应是“泰定”的简写,太定三年即泰定三年,为公元1325年。泰定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年号。元泰定帝名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23年9月到1328年7月。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院长李铭告诉记者,这座墓室的墓门在门楼外侧,和砖砌的门楼形成一体。两扇门上各刻有铺首一个,乳丁25个。同年代的墓葬中,刻这样图案的墓门极少。因为这些在古代都是身份的象征,也说明了墓主人的地位非同一般。

其他几座墓门都分为数层,基本都有彩绘,有的还非常繁复、艳丽,也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寻常。

墓志铭提供了最直接的元代信息

在另一座墓室内,墙壁上镶嵌着一通石碑,是墓主人的墓志铭。石碑最上方刻的是“峕大元国郭十公之墓志”,说明墓主人的身份是“郭十公”,“峕”为通假字,即“时”字。落款“至元四年十一月十二日立石”。

至元(1264-1294)是元朝第1代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使用的年号,取意《易经》“至哉坤元”。1264年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到1294年忽必烈驾崩,共使用30年,忽必烈因此被誉为“至元大帝”。至元四年就是公元1267年。

这通墓志铭开头文字是“济南路历城县宝泉乡郭家庄东北祖茔内东北角于至元四年建修新坟以所”。后面刻有墓主人的名字“郭政”,以及两个妻子、三子一女的名字。

考古人员介绍,这样的元代墓志铭非常罕见,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墓主人的姓名、身份,以及其妻子、儿女的信息,还有其祖籍地名称及下葬时间等,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最直接的研究当时丧葬习俗的文物资料,对研究当时本地的社会生活也是很好的佐证。

墓室内砖雕和彩绘壁画内容丰富

李铭还介绍,这次发现的元代家族墓群,是山东地区发现的同类墓群中规模最大的。12座元代墓葬中,共有7座墓葬标明了准确纪年,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发现。

“从葬制及随葬品等方面分析,这个家族墓群的墓主人,应该都是当时的富商或地主,没有官职。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家族的人才有财力修建这么多、这么集中的墓葬。”李铭说。

记者还注意到,元代墓室中基本都有壁画,分为砖雕壁画和彩绘壁画。砖雕壁画大都是用砖、石砌成桌、椅、床、门等,彩绘图案就更加丰富了。市考古研究院现场领队邢琪介绍,这批墓葬里彩绘壁画较多,尤其一座双人墓葬里的壁画绘制得最为精美:墓室的墙壁和穹顶上绘制有《孝行故事图》《开芳宴》《启门图》等,还有花卉、云朵等图案,图中有男人、儿童、仕女等,很多带有故事情节。

李铭告诉记者:“图案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之一,其中透露出来的不只是墓主人的信息,图中人物的服饰、动作、使用的器具等等,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人情风貌、当地习俗的直接历史物证。还有几座保存完好的墓室的穹顶,也绘制有非常繁复、精细、美丽的图案,就像藻井图案一样。”面积较大、延续时间很长的墓地

这次考古发掘,还发现了汉代墓葬和清代墓葬。汉代墓葬出土了简单的汉画像石,清代墓葬都是砖砌的双人墓,比较简单,现在还保持着出土时的样子。另两座三人合葬墓,墓内陪葬有简单的陶瓷器

发掘成果表明,这个区域是一个面积较大、延续时间很长的墓地,元代时是专属的家族墓地。本次发掘共出土陶器、瓷器、铜镜、铜钱等文物共计60余件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各类瓷器,作为元代晚期的标准器,可以为周边地区出土的元代瓷器的断代提供帮助。

这批元代墓葬排列有序,明显经过规划,部分墓主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为研究元代家族墓地的排列方式提供了新的第一手资料,丰富了济南东部地区古代墓葬资料,为研究元代晚期山东地区,尤其是济南东部地区地主、富人阶层的日常生活、风俗葬俗提供了代表性材料。 (本报记者赵晓林)

扫码看视频

东北历史(113):吉林市帽儿山古墓群,埋的是谁?

吉林市,有一座帽儿山古墓群。

很多人都知道这座古墓群,但是这座古墓群里埋的是谁呢?

很多人不知道。

帽儿山

帽儿山位于吉林市丰满区

丰满区的山比较多,知名的如朱雀山、五家山、炮台山磨盘山等等。

这里山多,也很简单,因为是长白山余脉。

那么,帽儿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这座山形草帽,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在这座山上,有一个偌大的古墓群。

这座古墓群北起龙潭山南麓,南到炮手口子,西起松花江东岸,东至裕民村附近,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墓葬总数达上万座。

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帽儿山古墓群。

那么,这座古墓群里埋的是谁呢?

帽儿山古墓群

为了查清这个问题,吉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物管理处的专家们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查发掘,发现这些墓葬是从西汉晚期延续到西晋中期,历经了600年左右的时间,坟墓上万座,查明的就有4000多座。后来,专家又将这里分为四个墓区,由龙潭山、西山、帽儿山和南山墓区组。

在这些坟墓中,有玉、石珠饰等装饰品以及铜器、铁器、陶器、金银器。墓中还出土有绢、帛一类丝织品残片和典型中原汉代器物,如日光镜、漆耳杯等。通过这些出土的文物,专家们发现,这些坟墓的主人主要是扶余国的贵族,还有汉族、高句丽、东胡系的居民。

那么,扶余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为啥们死后埋在了帽儿山?

地图

在东北,有三支土著民族。一个是东胡族,后人融入了匈奴等其他民族,如今已经没有民族特征。一个是肃慎族,如今是满族的前身。第三个就是秽貊族,也就是夫余国的前身。

那个时候,各个土著民族内,都有一个个的部落。秽貊族夫余部落生活在松嫩平原,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扶余市一代。那时,松嫩平原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后来,这部分就以夫余部落来自称。

西汉初年,秽貊族内的另外一个部落索离国有个王子,名叫东明,因不甘受排挤率众由嫩江下游南,迁至现在松花江东岸东团山下的平原,融入了夫余部落,建立夫余国。

夫余国是我国东北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时间长达600年。夫余与汉、魏、晋王朝有过长期的友好朝贡往来,并确立了臣属关系

前期,夫余国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农安县

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因为在吉林市做王城的时间较长,所以夫余国贵族就选定了帽儿山做墓地,也就是顺利当然。

古墓

夫余国创立者东明的墓是不是在这座山上呢?没有足够的佐证来证明。

不过,专家们在帽儿山古墓群中发现了一位级别很高的武将墓,带着铁甲,还陪葬了500多颗碎裂散落的琉璃珠饰。

这座墓是规模最大的,处在帽儿山山顶,证明主人的地位也非常高。

但是,专家们始终不敢下定义,这座墓就是东明的,因为佐证不足。【作者:每日汉字】

青岛平度火了,山东最大的古墓群保护区内

平度市六曲山分布着包括西汉康王刘寄墓在内的300余座古墓,是山东省最大的古墓群,2001年与即墨故城一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片宝贵的古墓群周边,却不断增生出蔬菜大棚等违法建设,让古墓群保护现状堪忧。

蜿蜒15公里的六曲山墓群,横跨平度市古岘、云山、白沙河三个镇街。冬天里,这里看起来萧索而荒凉,但群山之下却尘封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弥足珍贵。

平度市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显霞:西汉康王刘寄等六代胶东王均葬于此,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跟殡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佐证。2001年即墨故城遗址,包含六曲山古墓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康王刘寄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弟,其墓属于汉代王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保护文物实际需要,可在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地带内进行施工建设需要经过审批。而村民举报,在古岘镇西六曲村西北侧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正有一片违法建设在施工。1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此处,确实发现山坡上一个大棚正在建设。专家告诉记者,这座土山下方就存在一座墓室。

施工工人(搭了几亩地了?)六亩地,还有六亩。(什么时候盖好?)半个月以后。

附近村民王先生(化名)告诉记者,这座大棚大约在11月中旬开工,发现后他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

附近村民王先生(化名):执法部门给我回复是制止了,不让建。停了两天之后,又开始了。

就在不停的举报中,大棚越建越高。记者探访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过来,自称2014年承包了这片地种植樱桃树,建大棚是种植需要。

在建大棚业主蓝先生:山上是个墓,这里是保护地带。昨天(12月2日)过来执法的,不让弄,要拆都拆,不能光拆我自己的。

按照这位业主的指引,记者在山顶看到,这座一百多米高的土山上,有至少五六个蔬菜大棚。

六曲山墓群保护范围图显示,墓群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共有5.7平方公里,在此进行施工建设需经审批。记者拍摄到的在建大棚,就在这一区域内。那么,这个大棚是否经过了审批呢?12月6日,记者向平度市文化执法部门求证,并得到答案——在建大棚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属于未经审批的违法建设。

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金秉坤:在11月18日,我们已经下达了现场责令整改通知书。八次来到现场制止。(记者:为什么他还一直在建设?)(记者:屡次过来制止,但是还一直在建设,对这个要怎么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案审,统一协商,研究解决。(记者:在控制地带,还有保护范围内,进行的建设没有经过审批的有多少?有没有统计过?)我们现在正在协同当地党委政府和文物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核定,统一集中研究解决办法。(记者:目前咱们已知的这些建设的大棚,有没有进行过处罚?)这个我需要查证,我目前掌握的还没有。

究竟有多少违建,记者未能得到准确答复,但是这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在建大棚已被责令停工。而五天之后的12月11日,记者又接到村民反映,这处责令停工的大棚重新开始施工。

附近村民王先生(化名):依然在那干,之前建了三个(大棚),从昨天(12月10日)开始,第四个第五个都开始建了。

六曲山墓群是国内罕见的汉代王侯墓群,2016年被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难以拆除又不断增加的违建大棚,对古墓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物保护专家表示,蔬菜大棚本身对文物破坏程度有限,但是未批而建的潜在风险不可估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王建波:特别是对古遗址类、古墓葬类,一些建设可能会影响到地下文物的景观真实性、完整性的评估,一定要报相关部门的审核。因为地下的东西都说不清,范围都很难讲。如果没有报批,是对文物一个很重要的威胁性的危险。不好说现在已经造成了什么破坏,但是肯定是不合法的。

本台短评:文物保护须“精耕细作”

文物是现代通向历史的密码,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保护工作来不得半点闪失。对于这些埋藏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墓群来说,维护好原状就是最好的保护。这项工作如果不能做到位,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遗憾。青岛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必须做到守土有责、责无旁贷,不仅要有精细化的管理、科学的规划,更要发现于微时,防患于未然,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惠及未来。

本期编辑:陈锡龙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视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