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

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

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通江县永安镇罗坪村,年代为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为巴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简介,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巴中市通江县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旅游指南

重要机构旧址之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

位于陕西延安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

1935年11月,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在原西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组建中央红军兵工厂。厂长郝希英,政委周鉴祥,党支部书记赵俊。厂址设在瓦窑堡城西十里铺(今属子长县栾家坪乡)。兵工厂下设翻砂、烘炉、机械、木工、制图、子弹、完成等生产部门。生产项目有枪械修理、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等。

1936年1月,为配合红军东征,兵工厂迁至永坪镇(今属延川)。5月下旬,以配合红军西征,兵工厂又迁至刘河湾(今吴旗县)。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东柳树店。

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院内有南北相向2排旧石窑,每排窑洞各6孔。窑洞均进深8米,宽3.2米,高4米。院子南北宽22米,东西长36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20平方米。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你去过吗?

信阳视点讯(记者尹小剑通讯员王玉新)10月中旬,记者带你走进红四方面军旧址,红四方面军旧址为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原为新集刘氏地主的私人住宅,旧址共占地1600平方米,前后共有房屋28间。大门上方悬挂的“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匾额由李德生题写。1931年5月,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在新集成立。军委主席由分局书记张国焘兼任,曾中生、旷继勋任副主席。军委下设政治部、参谋部、秘书处、经理处、军医院、航空局、彭杨军事干校等机构。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总部就设在这里。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后,在中央分局及军委的领导下,连续取得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确保了鄂豫皖革命根据的的发展,创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极盛局面。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军委参谋部

参谋部是红军的指挥中枢,鄂豫皖红军很多精妙的战例就是在这里策划指挥的。

鄂豫皖军委经理处

经理处,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早期鄂豫皖红军的后勤补给主要来源于战斗缴获和苏区百姓的支持。随着根据地的不断发展,苏区建设了兵工厂、被服厂、红军医院。

鄂豫皖军委政治部

随着鄂豫皖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组编为红四方面军,总部就设在这里,总指挥徐向前。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红安县七里坪成立,由徐向前任总指挥,在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发展到4.5万余人,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英勇转战于湖北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十多个省地,先后开辟了鄂豫皖和川陕两块革命根据地。长征中,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数翻雪山,三过草地,有力策应了红一、二方面军北上。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主力整编入刘伯承为师长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解放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发展成为中原野战军。之后更名为第二野战军。建国后,他们又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鄂豫皖军委主席张国焘住室

张国焘是江西萍乡县人。1920年10月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为我党的早期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1931年4月,受中共中央指派,张国焘来到鄂豫皖革命根

据地。担任分局书记和军委主席时,他在整顿党的组织,整编地方武装,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在根据地推行“左倾”主义路线,大搞肃反运动。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分局和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进入川北,创建川陕根据地。1935年,红四方面军完成长征与中央红军在懋功会师,由于对革命形势错误的估计,张国焘与中央产生了分歧,他迟迟不执行中央北上的决定,而是挟军南下,另立“中央”,后遭受重大挫折,被迫放弃分裂主义路线。1938年清明节,他乘祭拜黄帝陵之机离开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1979年12月,张国焘病逝于加拿大多伦多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住室

徐向前,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他年仅三十岁就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是红四方面军的旗帜和精神领袖。

1927年,在国共合作面临分裂的严重关头,徐向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期间,妻子程训宣在肃反中被错杀,他依然相信党,相信组织。在红军长征途中,徐向前做出了红军不打红军的决定。避免了革命损失,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1936年徐向前任西路军总指挥,由于孤军奋战,兵力悬殊,弹尽粮绝,最后惨遭失败,部队被打散,他沿途乞讨,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奔赴抗日最前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建国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警卫班

负责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鄂豫皖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安全警卫任务。

阆中秦家大院: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初心百年•探寻南充红色印迹

1921-2021

阆中秦家大院

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1935年3月31日,红军攻克阆中城后,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设于阆中县城南街67号的秦家大院。“走进初心地 对话追梦人”,今天我们将走进阆中秦家大院,继续探寻红色印迹。

秦家大院 诉说红色故事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随后在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创建了川陕苏区。

1933年3月31日,红军攻克阆中城。红九军渡江指挥部驻扎在保宁联中(今阆中东风中学),红九军军长何畏、政委陈海松等在此指挥了红九军在嘉陵江阆中段的作战任务。随即,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迁入阆中县城南街的秦家大院内,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等领导进入阆中城后并居住于此。接着红四方面军宣传部、后勤机关也先后迁入县城内。

红四方面军进驻阆中县城后,领导阆中人民建立了阆中县苏维埃和忠发市苏维埃,其中忠发市苏维埃是川陕苏区两个市级苏维埃之一。红四方面军还领导阆中人民恢复了工业、农业商业,开办了银行,进行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

岁月流淌,秦家大院仍诉说着当年不灭的红色故事。今年4月,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成为了阆中古城“一城学党史”红色精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印迹 打造“行走的党课”

阆中古城“一城学党史”红色精品线路安全员马欢,每天都要对线路上的景点进行安全和消防检查,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览环境。

马欢

阆中古城“一城学党史”红色精品线路安全员

作为一名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在“一城学党史”的精品线路上,负责各个景点的安全消防等工作,我要把本职工作做细做实,为游客创造更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

阆中推出的“一城学党史”精品线路包括川北道署、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红军烈士纪念园、杜光华将军纪念馆等七处景点。以红色印迹打造“行走的党课”,引导游客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美丽阆中,线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李亚林

阆中市游客接待中心讲解部主任

今年“五一”小长假,来阆中参加红色线路活动的游客有3万人次左右。接下来,我们景区将进一步加大对红色线路的推广,做好旅游服务工作,让更多游客到阆中来参加“一城学党史”的旅游线路活动,让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阆中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阆中还是一座充满着红色底蕴的古城。

来源:南充头条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平台

☀ 定期推送阆中本土文化, 旅游资讯, 吃喝玩乐, 政务信息等诸多优质内容,更直接,更权威,更贴心,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