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江古战场

白石江古战场

明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到大漠以北,但其残余势力仍在,史称“北元”。云南在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的控制下,仍臣属“北元”。朱元璋刚刚建立明王朝,尚立足不稳无力征讨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便先后派使臣王棉,吴云到云南招降梁王,意在用政治方式来统一云南。但王玮、吴云均遭梁王杀害。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的策略失败后,便蓄势以武力讨伐梁王。

经过十多年的酝酿,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的统治基本得到巩固。这年的九月,朱元漳对文武大臣们说:“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明太祖实录》)。他亲自指挥部署,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休英为左右副将军。调集30万大军征讨云南。十二月大军渡过南盘江,爆发了著名的白石江战役。

白石江是南盘江的支流,全长3l里,由东向西穿回曲靖坝子南北两翼。江流距曲靖城一公里,中上游地势险恶,是古代北行古弹道和普安路(东行古驿道)的交汇口,历史上是曲靖的咽喉要塞和打通云南的必经之地。

傅友德等人出发前,朱元璋嘱咐三人说:“云南僻在退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以规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厄塞。取之之计,当自永宁选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原以人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喉襟,彼必并以于此,以拒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提劲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昆明),彼此牵制,被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劲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人招谕,不必苦烦也。”(《明太祖实录》)。后来的进军,也大致是按这一方针进行的。

明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循江而上,所向披靡,十一月克普定,十二月下普安,年底逼近曲靖。梁王把匝瓦尔密得知明军到来,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领精兵十余万屯于曲靖北郊的战略要地白石江拒敌。明军日夜兼程,距白石江还有十余里地时,突然天降大雾,明军趁机破雾前进,雾散时已抵白石江北岸。达里麻仓惶应战,令其精兵扼于水上。“江阔仅里许,其浅处可涉也”。久经战阵的沐英一面令全军鸣金击鼓,作渡江之势,一面派部分善游者,“将旗帜征鼓,从上流先渡,循山而出其阵后,吹铜角以张声势,于山林深谷问,树旗帜为疑兵”(诸葛元声《滇史》)。达里-然中计,急令后军为前军御敌。傅友德乘势“摩兵进战,矢石齐发,呼声动天地。战数合,英纵铁骑捣其中坚,敌众披靡,遂大败,生擒达里麻,俘其众万计。友德悉抚而纵之,使各归其业。夷人见归者皆喜慰,而军声皆振,遂平曲靖,留兵镇其地。友德自率众数万捣乌撒,分遣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休英率师趋云南”。(《明太祖实录》)

白石江战役消灭了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打开了通向云南的通道,南征大军所向无敌,进军昆明。梁王把匝瓦尔密预感昆明不保,遂领其母嘉僖等百余人逃往滇池岛中,后自杀。明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元臣观音保等投降,明军进入昆明城,接着平乌撒,取大理,云南全境归服明王朝,至此明统一了全国。

白石江战役是明朝时期在云南境内的第一大战役。战役遗址沿白石江皆是,明朝时曾有战功碑立于此地,后不知下落。1982—1984年在三宝镇雷家庄村发现的“明昭信授尉百户雷云碑”、盘江乡大树屯发 的“鼻祖碑”上,分别记录了白石江战役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同史籍记载相吻合。

从调查资料看,白石江战役东起朗目山,西至麻黄冲一线。如今,这里已远离杀伐征战,已失去了其军事要冲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白石江水长流不息,记载着两岸兴衰变迁。白石江畔,曲靖这座云南第二大城市日新月异,曲靖卷烟厂这个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卷烟企业在改革中树立新形象。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贯穿其间,沃野良田养育着辛劳的人民群众。江水奔腾向前,昭示着白石江两岸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