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是一个一脚踏三省,鸡鸣响三省的地方。现保存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已于200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是以魏辅唐新、老宅院、回龙场老街以洋房子、辅友社、船形屋为主体的所有清代和民国建筑及辅仁中学礼堂。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东西长800多米,宽50余米,街道宽4米,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保存度达80%。古镇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魏氏宅院,系民国年间知名绅士魏辅唐所建。现遗存有魏氏宅院两处,商贸用房5处,遗留其倡办中学一所,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保存度达85%。临近8公里处有明清时瞿氏、魏氏、赵氏、屠氏祠堂,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达70%。青木川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而正待开发的风水宝地,有丰富的资源,有悠久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市场发展潜力,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2013年5月,青木川老街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点青岛德式建筑群,百岁老楼重焕青春

25日,2016中德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青岛论坛在青岛召开。中德两国近20位专家、学者,聚焦“历史城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围绕历史城区的规划设计、文化保护、风貌建筑与街区修复、公共管理、交通组织、产业投资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和交流。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青岛历史城区面积已达约28平方公里,德式建筑的现状也一并公布。 据介绍,历史城区保留了大量欧式、日式、里院式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历史优秀建筑131处,历史风貌城区内重点名人故居85处。 上世纪末以来,青岛市启动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 2005年,完成了中山路18号地块(现悦喜客来超市)和中山路9号地块(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整体搬迁改造项目,设计基本遵循了街区风貌及控高;2009年完成了劈柴院街坊修旧如旧改造项目,安置了居民,扶持了特色产业;2010年完成了青岛俱乐部旧址修缮及原功能利用项目,保护了建筑,引进了中德合作餐饮休闲产业。同年,完成了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功能置换;2015年支持民间对保定路10号里院进行保护更新利用,开办起特色客栈;2016年支持了安娜别墅修缮及青岛书房项目,同年,完成了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的整修,按照原功能开办了光影·1907休闲文化产业。 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光影·1907 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位于青岛中山路南段,该建筑1901年开工,1902年5月10日建成启用。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共有三层,总面积为4607平方米,是青岛早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经过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召集的专家团研究论证,最终认定青岛水兵俱乐部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院。 1990年,政府有关部门对水兵俱乐部的屋顶防雨毡、门窗等进行了简单维护。2014 年,在文物部门的支持下,有关单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了对水兵俱乐部全面保护性修缮。历经两年时间的精心施工,这座优秀历史建筑风貌焕发了青春。2016年,青岛城发集团遵循“原建筑、原设施、原功能”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建筑文化、电影艺术等元素融为一体,开办成电影文化综合体——1907光影俱乐部。

海滨旅馆旧址——历史建筑保护的样板 海滨旅馆(又称沙滩旅馆),全称“海因里希亲王沙滩旅馆”,位于青岛市南海路23号,1903年由德国商人和银行家合资的青岛饭店股份协会建设,是当时东亚地区首屈一指的高端酒店。1912年,孙中山在青岛停留时曾入住海滨旅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城建集团刚接手海滨旅馆时,因为年久失修,该建筑已成危楼。该集团按照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旧如旧的修缮要求,在缜密的专家论证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文物修缮方案,并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使沉淀了一个世纪的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成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典范。

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国家级科普基地 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始建于1901年,由德国汉堡FH施密特公司建造,为德式古典哥特式建筑风格,是青岛优秀历史建筑,也是青岛著名近代工业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2009年重修,在建设格局上完全恢复了当年的历史原貌,在使用功能上进行了升级改造,以邮电博物馆的形式于2010年重新对外开放。 馆内以千余件实物及照片记录了青岛百年的邮电通信发展史,透视出青岛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脉。该馆运营定位半公益性质,是一座综合性的参观购物休闲场所,并定期免费向青岛市中小学生开放。为优秀老建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青岛中山路壹号国际俱乐部——内饰按原样保留恢复 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是德国建造师保尔.费里德里希.里希特主持设计建造的,建成于1911年10月,是当时青岛各界人士的社交场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改作行政办公场所。2010年,该建筑作为青岛市中山路历史城区改造试点,搬迁了里面的办公单位,聘请德国专家规划设计,对建筑内部100年遗存的门窗、地板、楼梯及墙裙等内饰,均严格按照原样保留修复。 整修后,国际俱乐部恢复了历史功能,开办起中山路壹号青岛国际俱乐部,成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复兴的一个亮点。

安娜别墅——青岛书房 “安娜”别墅旧址位于市南区浙江路26号,始建于1901年。由德国第一代移民罗伯特·卡普勒(Robert Kappler sen)为纪念其母亲安娜·玛丽亚而建造。整栋建筑由花岗岩砌基,四面坡屋顶,覆红色卷筒瓦,上开筒形老虎窗,南立面以大理石方柱支撑起跳台,环以瓶式护栏,由檐口向阁楼升起一面集结着多重影像符号的山花,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 2016年初,按照青岛市青岛湾老城区改造工程指挥部统一部署,青岛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商引入了青岛书房项目,采取创新模式延续安娜别墅历史风貌,打造全新的图书销售、文献收藏、阅读分享、主题沙龙、公共展览、休闲茶座、文创设计、旅游推广、德式餐饮为一体的体验性、开放性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青岛中山路劈柴院——草根文化的老街坊 中山路北端的劈柴院是青岛民俗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完整的街坊。 20 世纪初,青岛成为贸易自由港,青岛的民族资本进入发展时期,也催生了青岛独有的一种本土商住建筑形式——里院。里院建筑楼高二至三层,围合成内院天井,院落可放置货物,楼上住人,楼下是客栈,亦商亦居,聚集了民族商号,弥漫着吃喝杂耍的市井风情。 2009年,劈柴院街坊作为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改造的试点,重新开街。劈柴院保护性改造项目,疏散安置居民400余户,建筑整修保持了原空间布局,产业特色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和平民感情,产业结构上有机搭配,再现了地域文化特色。

里院客栈——温馨的驿站 里院客栈位于保定路10号,占地1000平方米,是早期中山路里院式民居的代表。2014年,社会资本对其进行了收购和改造,于2015年正式营业。为重现老青岛繁华旧景,改造修缮时,每个房间都保留了原有的旧砖、木材并予以回收再利用。建筑内部采用合并空间的方式扩充功能区域,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里院居民“邻里亲如一家”的青岛民间文化特征。

青岛天主教堂——中国唯一祝圣教堂 本名圣弥爱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教堂始建于1932-1934 年。占地面积11480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01.54 平方米。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塔高56 米,是新中国成立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该建筑于2014年进行了全面修缮。

青岛基督教堂——已全面修缮 该教堂始建于1908-1910年。该基督教堂是德国古堡式建筑,当年是德国人聚会礼拜的场所,能容纳1000多人。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机械钟表历经百余年仍能可靠工作,准确报时。该建筑于2009年进行了全面修缮。

青岛总督府旧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始建于1902-1906年,是四层砖石和钢混合结构,属于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风格,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历史上该建筑先后由德、日、民国政府的青岛当局使用,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至今是行政办公场所。1995年国务院批准该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于2010年进行了全面修缮。

胶州旅馆旧址——塔楼又“回来”了 该建筑位于中山路17号,始建于1908年,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造型似以德国古典复兴样式为主,又融合了折衷主义风格。 建成初期是《青岛最新消息》报社办公楼,1912年成为伊尔提斯山矿泉水厂( 青岛矿泉水厂)的股东维尔德的产业,直到1914年成为胶州旅馆。该建筑于2007年修缮中,恢复了40年前被破坏掉的塔楼。 (青岛新闻网) 编辑:吹吹

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近代优秀建筑群——营口辽河老街

编者按:

营口辽河老街是营口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保护性开发建设,全力打造的一条以深厚历史文化为根基,以现代经济为发展主线的步行商业街。其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辽河大街西段,全长1.3公里,整个街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

辽河老街是营口市的发祥地,是我国北方港口文化和民族工商业的缩影,是探究营口城建史及城建特色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东北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百年商铺博物馆。自1858年开埠以来就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通商口岸,如今更是环渤海经济带上重要的一个节点。老街里的“瑞昌成”“东记银号”“兴茂福”等一座座标志性的古建筑是其历史的见证,是营口这座城市的符号,是这个城市的缩影、更能体现这个城市厚重的底蕴。

每当华灯初上,在营口市区西侧的辽河南岸,有一条格外明亮的路,多彩的灯光将富于变幻的百年老建筑群尽情地勾勒在天际线边,成为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的好去处。这里便是辽河老街,是目前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近代优秀建筑群。

辽河老街夜景

抢救老建筑

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主任韩晓东告诉记者,2006年,作为当地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一部分,营口市计划将辽河老街整体拆迁。

当时老街的拆迁有一定现实原因,主要是老街已经破败不堪,那些经历百余年风雨的老建筑已经拆去了门窗,建筑物里面的设施也在拆除当中。

改造前的西大街

韩晓东购买了数码相机,利用业余时间到老街调查,拍摄了大量的资料图片,此后抓紧时间完成了《关于保护、开发和利用营口西大街的建议》,并用“请阅件”的形式,由营口市社科联提交给营口市委、市政府。

在这份“请阅件”中,韩晓东用了5000多字,从保护、开发和利用辽河老街的重要意义,可行性和如何实施3个方面倾尽心力表达了保护西大街的想法。

改造前的西大街建筑

营口市博物馆,记者见到了馆长阎海,他的文件筐里至今还收藏着那份建议文件原件。这份建议的落款时间为2005年3月21日。

但是,建议发出后,如同石沉大海

阎海回忆说:“将辽河老街保护下来,还有一个历史机遇。”当时营口市正在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请到国家旅游局的有关专家前来考察论证。那位老专家现场发出感叹:这里有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近代优秀建筑群,简直就是一座近代建筑博物馆。

事情突然发生转机是在2006年6月。营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批示,要求做好对营口西大街的历史文化和文物的保护工作。紧接着,营口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开发辽河大街西段等旅游资源的决定》。

营口辽河老街立即由拆迁转向保护、开发和利用,2008年,营口市投入2.45亿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那里的历史建筑和整个街区进行了改造,百年老街重新焕发出创立年代便已拥有的商贸活力。

阎海说:“还是有一些遗憾的,我们调查了解到,当时营口西大街、东大街上共有历史建筑100多座,如果这些建筑都保护下来呢?”

因港而兴的东北最早开放口岸

辽河老街位于营口市辽河大街西段,西起西大庙东至平安路,紧靠辽河南岸,全长1.3公里,整个街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老街两侧保留下来百余年历史的近代建筑31处。

1861年营口开埠后,国内富商咸集于此,各国商人纷至沓来,西大街成为客商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街市。

华灯初上,多彩的灯光将老街上的百年建筑轮廓勾勒得更为清晰、醒目,高低错落、形态各异,与白天的样貌相比又显出别样的风采:店铺林立,相声、戏曲等传统艺术赢来阵阵喝彩,手工艺人的绝活让人啧啧称奇。街上游人来来往往,街中的摊贩忙碌地展示各家的手艺。

考古调查表明,辽河老街一带受海潮侵袭影响,文化层堆积普遍较薄,多属清代以后遗存。此前,在营口市修建滨河路时发现大量青花瓷器,确认为明代民窑瓷器。这些遗存反映了早在明代,这里便已经是人们运送物资的港口。

清康熙年间,蒙古族巴尔虎人在此放牧。巴尔虎人的窝棚连接成片,远看就像军营一般,人们就称这一带为“营子”。又因此地落潮时沟壑干涸,涨潮时潮水淹没沟壑,营口最初“没沟营”的名字由此而来。

营口对外开埠后的西大街街景

描述这里港口景象的文字出现在清道光年间。1933年的《营口县志》中记有:“天后宫称西大庙,在埠内西大街,于前清雍正四年(1726年)创建正殿三楹……道光年间《重修天后宫碑记》,此碑现已遗失,原碑文中有‘舳舻云集,日以千计’之语。”也就是说,那时每天在港口往来的船只便有上千艘。

借助天然良港这一地理优势,当地经济发展很快,涌入了大批外来人口。据金毓黻等编撰的《奉天通志》记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盛京没沟营等海口有一千四百五十名福建人”。

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嘉庆三年(1798年)《关税档案清单》中记有“牛庄属没沟营、耿隆屯二海口,出入沙、鸟、卫船七百二十八只,征税银二万一千八百九十九两五钱八分八厘……”反映了当时的港口运输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等列强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将位于海城的牛庄辟作对外通商口岸。当时,舰船顺辽河逆流而上去牛庄,需先经过处于辽河口的没沟营。

《筹办夷务始末补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领事密迪乐于四月十四日驶抵没沟营口”,来时乘“斯福因库斯号”军舰,同行“洋行六家、英商十数人……当即同赴牛庄看”,“(密迪乐)因见(牛庄)铺商较少距没沟营口亦远,不愿在彼设立领事官衙署,遂在没沟营东街外三义庙暂作领事官寓所”。

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主任韩晓东说:“当时英国领事要修改通商口岸地点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密迪乐请求英国政府利用强权对清政府反复施压,使清政府妥协。就这样,把地点由牛庄改为没沟营。这次改变地点也是后来很多地图甚至记述中,对于营口和牛庄二者关系混乱的重要原因。”

“营口”是早期清政府官文中所称“没沟营口岸”的简称。营口开港后,先后有11个国家在此设立了总领事馆,中外客商蜂拥而至,老街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引入国际元素,商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度成为近代东北地区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西方建筑风格与本土结合的典范

营口市博物馆馆长阎海告诉记者,当年老街上的商号为了醒目,在建筑设计和装修上不惜重金,用足了功夫,特别是临街的一面。一路走过去,几乎看不到传统的红楼与灰瓦,代之以石质或者水泥质的高大立柱和富于变化的各式雕花,被称为“洋门脸”,其实也糅合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是中西合璧的结晶。

从东口进入老街,第二座建筑原为永和祥油坊旧址。这座建筑采用条石基础,石质门框,举架高大,通体用红砖砌筑,是营口在上个世纪初开始大量使用红砖的实证。永和祥女儿墙采用纺锤柱状装饰,窗沿上下口以水泥造型,石质门框,门脸上砌有红砖壁柱,建筑造型和装饰上相对朴素,没有奢华和烦琐,反倒显得干净利索,落落大方

由清末书法家华世奎题写的匾额

永和祥油坊旧址门口上方雕有“永和祥”牌匾,大字两旁还保有“辛酉夏”“华世奎”字样,这是清末著名书法家、天津书法八大家之一华世奎的手笔。

华世奎曾任清内阁阁丞,后隐居天津,拒绝跟随溥仪投靠日本人,其人品和民族气节为人所称道。华世奎书法作品传世较多,但是留存的书法匾额仅有两块,另一块就是“天津劝业场”。

研究人员根据辽河老街的建筑风格,对其进行了大体归类。

其一是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辽河老街上,表现特别突出的便是协盛丰旧址。这座建筑一楼为中式方窗,但有圆柱门洞,构成巴洛克式造型;二层为西式圆弧窗,为哥特式的花式窗棂,附有二楼中式月台,与西洋建筑又不完全一样,代表着营口,乃至东北早期引进西方建筑风格的探索。

还有一种是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辽河老街港口广场南侧的兴茂福旧址是其代表性建筑,整个建筑由红砖砌筑,条石基础,石质门框,二层砌有古希腊科林斯式立柱,造型颇为洋气,同时楼顶还建有望楼,可能当年用于监视和查看匪情。

永惠兴旧址

还有一种被称为“同光体”风格建筑。在辽河老街中部路南,有一座永惠兴旧址便属于这种类型,檐头筑起高高的女儿墙,女儿墙顶上做出窗户装饰,那些逼真的窗户造型特别值得人们玩味,也有人称其为“中国巴洛克”。

韩晓东告诉记者:“辽河老街的建筑当年也是在传统的青砖灰瓦平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建筑本身都传承着一个商号的奋斗故事,有的还和营口的城市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四川古建筑景点 - 四川的有名的古老建筑

1. 四川的有名的古老建筑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历史上曾经产生难以数计的建筑物,有许多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也有不少得到保存,流传至今,就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建筑物。

▲天坛

因为数量众多,且建筑布局、形制等级、功能构造和建造等不同,这些历史建筑物大致可归纳为八大类,如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宗庙建筑等。下面,我在分类之后,再辅以具体的建筑名目,进行阐述。

1.宫殿建筑

古代社会从原始时代,进入奴隶时代,最后进入长期的封建社会,作为社会金字塔顶层的统治阶级,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建筑形制,就是所谓的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

目前所能看到的宫殿建筑,主要是供帝王处理朝政和居住休憩的大型院落式建筑群,一般指皇城建筑、宫城建筑和避暑建筑。

首先,最著名的当然是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依据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为中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故宫占地72万平,建面15万平,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规模相当宏大。

其次,现存较好的还有布达拉宫、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清初皇宫,占地六万多平,建面将近两万平,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其建造承袭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沈阳故宫

按说古代知名宫殿很多,如秦代阿房宫、汉代长乐宫、未央宫、唐代大明宫,但是作为土木建筑,不耐战火,不及明清砖木宫殿建筑容易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整体看到的主要就是明清留下来的宫殿了。

2.民居建筑

这是相对于帝王上层社会的宫殿建筑而言的民间建筑,主要为满足人民的生活起居需要而建,因人口众多,自然数量更大,分布也更广,东南西北、大江上下都有它们的踪影。

另外,根据古代各地的差异性,如环境、气候、民俗、经济、礼制等因素影响,无论艺术风格还是建造工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差异,因此民居建筑体现出很大的地域性。

▲北京四合院

现存知名的历史民居建筑物很多。首先是北京四合院,隐藏在市井胡同中充满烟火味的传统高档合院,四面房子将庭院围合中间的建筑。它起于元大都时期,经过明代发展,到清代至巅峰,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底色。

其次,要提到各地的民居,比较著名的有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客家土楼和皖南民居,它们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和价值都很高,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

▲皖南民居

当然还有很多民居,比如具有世界遗产潜质的藏羌民居、山西民居、云南民居和四川民居。民族地域特色浓重的新疆民居、陕西民居等。

3.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其中包括亭、榭、廊、阁、轩、楼、台、馆、桥、坞、舫、厅堂等建筑物。著名园林建筑又可以分成三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风景园林。

首先,私家园林建筑以江浙苏杭最为著名,例如苏州园林中的留园、拙政园;扬州的寄破山庄;绍兴的兰亭和沈园。

▲拙政园

其次,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周围,如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景山和承德避暑山庄等。

▲颐和园

最后是风景园林,主要分布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如山岳河湖,通过建造园林建筑,画龙点睛,增强自然景观的档次和品味,满足游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杭州西湖的苏堤、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武汉黄鹤楼、湖 岳阳楼以及五岳名山泰山、嵩山、华山等园林建筑。

▲大观楼

4.宗庙建筑

宗庙建筑具体可分为:宗教建筑和坛庙建筑。中国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所谓三教九流,文化云集,在宗教建筑和坛庙建筑上蔚为壮观。

我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盛行,各地都有许多寺庙、道观、塔和石窟,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教派的建筑如伊斯兰教建筑。这些宗教建筑主要为人们提供从事宗教活动的便利,著名的如禅宗祖庭少林寺、第一古刹白马寺、嵩山中岳庙、北京白云观、敦煌莫高窟、天水玉泉观,其他道教名山、佛教名山如武当山的南岩宫、五台山的显通寺、甘肃麦积山石窟等。

▲显通寺

坛庙建筑主要是祭祀天地祖宗所用,也称礼制建筑。例如北京的天坛、日月坛、社稷坛和帝王庙,各地的孔庙、关帝庙、文庙,其中曲阜孔庙、山西关帝庙和南京夫子庙最为著名。还有各地祠堂,如湖南屈原祠、山西晋祠、成都武侯祠、包公祠以及宗族的家祠家庙。

▲曲阜孔庙

5.陵墓建筑

我国文化渊源,历朝历代帝王与名门贵族众多,作为安葬和祭祀的专用场所,陵墓建筑是中国历史建筑中特殊而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建造严格遵循风水和规制,不可逾越,包括地下的地宫和地上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

▲十三陵

它有严格的规制和“风水学”之说,帝王的陵墓建筑由地下部分的“地宫”和地上供后人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及设施组成。历代帝王都很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清东陵

有许多十分著名的陵墓建筑,远的如秦始皇兵马俑、秦皇陵,近的有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清皇家陵墓,如明显陵、明孝陵、十三陵、清东陵西陵等。除了前述保存较好的陵墓建筑,还有许多仅存遗址遗迹,地上建筑已荡然无存。

▲清西陵

6.城市建筑

主要是古代城市中的建筑,如城池城墙、钟鼓楼、道路桥梁等。一些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多这种建筑,如北京钟鼓楼、西安、南京、洛阳和开封城墙,此外还有平遥古城、安徽寿县古城墙城楼等。

▲平遥古城

7.设施建筑

这些建筑能够为国家、社会提供基本或特殊功能,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军事防御设施、水利设施和交通水运设施。

▲黄河栈道

首先是军事防御设施,如长城和各地关隘,著名的有嘉峪关、山海关、镇北台、娘子关、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以及西北夯土长城。其次,水利设施在南方水系丰富地区分布较多,如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等。最后是交通水运设施,包括道路、栈道、水运码头、桥梁,著名的如秦驰道、黄河栈道、大运河、赵州桥、宝带桥和卢沟桥等。

8.其他建筑

除了上述特点鲜明的建筑之外,还有商业建筑的当铺、教育建筑的书院、学府、考场,以及牌坊、影壁墙、驿站和会馆。著名的如嵩阳书院、山陕甘会馆、北京国子监、九龙壁、湖广会馆、高邮明代盂城驿、鸡鸣驿等。

▲北京国子监

▲盂城驿

▲湖广会馆

9.小结

以上列出了一部分著名历史建筑,当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这些著名历史建筑物很多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大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或地方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时也以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著称,成为世界全人类的建筑瑰宝。

2. 四川的有名的古老建筑有哪些

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占地88余亩,投资约3亿多人民币,总面积1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达32026平方米,规模是原馆的4 ,展厅数量达14个,展厅面积约12635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新馆还建有可容纳2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用于各种大型会议和学术讲座。

3. 四川标志性古建筑

成都古香古色的建筑很多,你可以当场临摹或者是拍一些照片回去参考。

4. 四川的历史建筑

四川都江堰风景区

都江堰景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成都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收藏文物丰富、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是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之一,也是是清朝以来中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成都宝光寺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由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经楼等建筑组成,殿宇深幽,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保存了中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中国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知名度较高且较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望江楼古建筑群

望江楼古建筑群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东南部,九眼桥东南1公里,府河西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59-831)旧居而著名,现存望江楼古建筑群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以崇丽阁为主,还有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崇丽阁壮观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是中国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较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现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庙宇所在,现占地15万平方米(230亩),由三国文化遗产保护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即西区,原南郊公园)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组成。

青城山古建筑群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 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 “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 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 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刘氏庄园旅游区

刘氏庄园博物馆,建立于1958年10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15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博物馆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055平方米,其建筑、馆藏、泥塑、遗存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四川军阀史、民俗学、近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

成都市望丛祠旅游景区

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距成都市区23千米。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为了纪念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帝王陵冢。望丛祠景区占地面积为5.5万平方米,区内水池环绕,碧波荡漾,旅游点以望丛祠为主,包括“西游记艺术宫”、“激光枪战场”、“水泊梁山”等旅游项目。

王建墓

成都王建墓博物馆位于成都市西门外三洞桥。王建(847~918),河南舞阳县人,虽目不识丁,但作战勇猛,被唐昭宗封为蜀王。公元907年唐亡,王建称帝,史称前蜀,死后葬于三洞桥。1942年该墓被人们发掘确认。王建墓虽被盗过,但墓室内仍出土有玉带、哀册、谥册、谥宝,各种银器及铁猪、铁牛等。这些文物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的建筑、音乐、舞蹈、服饰、朝廷礼制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什邡堂邛窑遗址

什邡堂邛窑遗址为隋至宋代民间瓷窑遗址。在四川省邛崃市南河乡什邡堂村。邛崃,唐至明清均属邛州,故名邛窑。创烧于隋,盛于唐而终于宋。该窑古无文献记载,20 世纪30年代始被发现,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古陶瓷史编写组曾多次对此窑址进行调查。1984~198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邛崃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发掘。该窑是邛窑系中面积最大、堆积层最厚的窑址,为四川青瓷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窑址之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四川的有名的古老建筑是

国金IFS是春熙路的标志性建筑,而趴在IFS上的熊猫雕塑又大火了一把,全国各地游客蜂拥而至其中最出名的要数IFS的这只爬楼熊猫了,它不仅是春熙路的网红地标,也成为成都的代表建筑。

和春熙路紧邻的太古里商圈,也是逛街的好去处。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别具一格,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大都会的休闲品位、林立的精致餐厅、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

6. 四川著名古建筑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刘文彩庄园系大地主刘文彩急剧暴发后建造的。大邑刘氏庄园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两大建筑群。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1932年建造;北部是刘文彩为自己和弟弟刘文辉建的新公馆,1942年落成。这就是是中外闻名的、我国现存完整、规模浩大的刘文彩地主庄园“老公馆”和“新公馆”。刘氏庄园原是大地主刘文彩的私家住宅,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封建地主庄园。大邑刘氏庄园内有一座三层“小姐楼”,又称“绣楼”,建筑精妙,风格独特。

7. 四川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1.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御窑博物馆获得了文化类博物馆评委奖,窑炉作为景德镇最明显的标志与象征, 这座最具文化地域特色的建筑周围环绕着明代到民国时期的民居和民间私窑,且毗邻明清御窑遗址,是一处贯穿明清八百年历史的博物馆。

2.海口云洞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这次获得了细节类建筑+混凝土的评委奖,这座美得像时空隧道的图书馆已经落成就成为新晋热门打卡地,而这个将山水理念与天涯海角相结合的白色建筑,还未开业就被《泰晤士报》评为2021年最值得期待建成的建筑作品。

3.印象刘三姐竹林树冠亭台

  这处位于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园区中的建筑,一经发布就给足了国内外媒体惊喜,由竹子编制的长廊掩映在绿植环绕的大型山丘巨石之间,强调和突出本地自然之美,同时融入现有的自然肌理,传递着层层更新的意义,赋予着景区更强更有活力的生命力。

4.竹枝书院

  这处位于四川宜宾的建筑紧邻蜀南竹海风景区,周围环绕着的菜地、水田、竹林与山丘,罪被大家喜爱的当属北侧的蜀南竹海,竹林连绵成片,仿佛绿色巨幕,远看这处颇有电影中透露出的江湖武侠气息。

5.都江堰钟书阁

  这处位于四川成都的建筑,获得了商业类零售项目的评委奖,而这里出现的钟书阁书店并非是北京上海的,是钟书阁首个文旅主题店,进到这个书店中看到的不仅是书的海洋,由镜面打造出的魔幻4D空间,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6.三亚保利浅海时光里追光礼堂

  这栋位于海南三亚的纪念堂,设计师利用巧妙的设计构思,让身处此地的人们感觉仿佛是建筑与光影玩了一场游戏,而这幢建筑最奇妙之处就在于经过准确的计算,每年礼堂都正对2月14日情人节的日落方向,有着唯一的美妙寓意。

7.天府水上会议中心

  天府水上会议中心是位于四川成都的空港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传设计灵感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坡屋顶和景观院落,立面由实木和玻璃交错而成,一实一虚交相辉映着周边自然景观。

8.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

  这处位于黑龙江哈尔滨的会址,本次获得了文化类礼堂或剧院的评委奖,由马岩松老师亲自操刀设计,建筑整体呈银白色,而每到一年冬天的雪季,银白色的屋顶幕墙呼应着雪山环境,隐匿在大雪之下,是一处体现出北国磅礴风光的建筑。

9.竹岚装置

  这处位于上海市的建筑,获得了商业类快闪店和临时建筑的评委奖,整体基本框架是竹子被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制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