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楼

南谯楼

南谯楼位于歙县县城内。

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我们现在见到的南谯楼,是1997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的,它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看上去不伦不类的的南通钟楼、谯楼,却成了地标建筑,咋回事?

钟楼鼓楼中国城市中传统建筑物之一,多为两层建筑,古代主要用于报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晨钟暮鼓”。

“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钟楼鼓楼相伴而生,就像孪生姐妹,见证了一个城市历史的变迁。

如今幸存的一些钟楼鼓楼大部分作为历史遗迹,保留在老城区地带,成为一种怀旧的载体。

南通出差期间,我漫步在人民中路,发现在南通中学南端,百度地图上有一个叫钟楼、谯楼的地方,旁边还写着星枢楼。

在我的脑海中,钟楼鼓楼往往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符号。猜想这里应该是好玩的地方,决定去看一看。

顺着人民路前行,路过一个下沉式城市广场,就来到了钟楼前。

远远望去,一个瞭望塔似的建筑物是钟楼,墙壁用淡红色和青色的瓷砖装饰。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很奇怪:钟楼是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签之一,但是这个钟楼很像西式建筑,而且第四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悬挂着钟表,很有现代气息。我在其他城市见到的钟楼,大部分是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青砖碧瓦的两层建筑,楼内悬挂着一个大钟。

钟楼后面就是谯楼,就是古代的瞭望楼,谯楼的建筑样式明显是中式古建筑,青砖青瓦红色门梁。

这两个建筑一前一后。一个欧式,一个中式;一个现代时尚,一个古朴典雅;耸立的钟楼颜色艳丽,看上去很耀眼,显得张扬,横卧的谯楼青砖碧瓦,看上去很庄重,显得内敛。

两个对比鲜明的建筑物比肩而立,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不太协调,甚至有些不伦不类。但这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相信奇葩的存在应该有奇葩的理由,说不定这两个建筑物有着不同凡响的故事或者原因呢?

我只是一个外乡的匆匆过客,对南通博大精深的城市文化知之甚少,正好清闲,了解一下奇闻风光会增添旅途的兴趣!

当时我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解开了心中谜团:

谯楼始建于元代,它的前身是宋朝建造的用以了望的戍楼。清道光八年,通州知州周焘依星相学说,将谯楼命名“星枢楼”。1914年,张謇与其兄在谯楼前建造了钟楼。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南通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近代史上,南通与同时期的上海天津等近代工业城市有很大区别:上海、天津等城市中的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这些城市依靠西方的技术和资本注入,通过中国人民的手发展起来的,是“被发展”的,在近代企业里,华人只能做搬运货物的苦力,甚至在一些高端场所或居民区,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是中国的伤痛。而南通的发展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双手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近代城市,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它是中国受西化比较早的城市,钟楼为南通建筑师孙支厦设计,在风格上受着西方艺术的影响就比较重,这折射出当时南通包容开放的建设理念。

随着历史的演进,钟楼报时更鼓的功能已消失,而钟楼上的时钟却依然运行。后来,钟楼的形象被设计成南通市徽,成为南通市的标志,并把谯楼、钟楼这一“中西合璧”的特殊建筑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来到钟楼门前,仰头看到门楣上依稀有“民国二十七年”重修几个字,字迹有些模糊。

第三层阳台上悬南通县匾额,两侧对联内容为:“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据说为张謇手书。这幅对联也让人疑惑不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张謇作为清末一名状元,是一个实打实的学霸,不知道为何要把南通县这三个字作为对联的横批,上句“州”和“县”相对,下句的“委”和“端”貌似不对仗,不知为何“江淮之委”的“委”不是“尾”,历史上的南通属于淮南一带,正好位于江淮的尾部,大海的东端。之所以用“委”,大概是为了避某一个名人讳吧。当然,我只是瞎猜的,就怕猜的不对引起网友对我一番批判。

回到正题,接着参观,穿过钟楼一层7、8米长的门洞,来到后侧的谯楼。

从后方看,谯楼是青砖砌成的楼阁式建筑,掩映在苍松之下,楼两侧是青砖铺设的台阶。第一层就是刚才走过的门洞,第二层是一个红柱支撑的门楼,整个造型就是一个古代城池的城楼门。

拾阶而上,来到谯楼二层,围绕二层的城台转了一圈,发觉城楼并没有开放,门上的红漆有些剥落,很有历史年代感,谯楼上还有一个匾额,写着三个金色大字“星枢楼”。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钟楼的修复记录,是2000年复建的,难怪有现代气息。

参观时天气阴沉沉的,天空像一个阴郁无力的老人,被乌云压的仿佛要坠下来,空中冷气飕飕,冬风飒飒,反而给这里增添了饱经风雨的历史沧桑之感。

各位网友!您在南通专程去看过这两座建筑吗?您有关于钟楼、谯楼的故事吗?多谢留墨指点!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7、南城墙、谯楼、昭明台

仲 宣楼楼向西走不远,南城墙上有一门,此门看起来挺高大,最起码比大北门高大多了,而且也有点沧桑感,然而遍查资料此门不在襄阳六门之数内,没有任何记载,看起来此门是近几十年为方便市民通行新开的一座便门,穿出此门可由城内来到城外的护城河边。护城河边是带状绿地,修有健身步道,是襄阳人休闲娱乐、散步健身,或河边亲水的好地方。走河边可以避开枯燥的马路,何乐而不为?

襄阳南护城河风光

宽阔的水面,此段河道宽200米以上

沿城墙根下的小路没走多远,前边的城墙又有一处死拐弯,此弯虽不如新城弯的拐弯大,也是个直角弯,为方便行人, 老地图显示,襄阳城原来还有座奎星楼,位置在仲宣楼各南门之间,也是个角楼,既然是角楼,应该在城墙拐角处,不知是不是这个位置。无资料可查。

拐弯处的城墙也有一城门,应该也是新修的“便门”,穿过此门就回到了是城内的内环路上。我没有进城,城内是大马路,不说车水马龙,也是人来人往,哪有继续走河边的小路有意思?

这个城墙弯离南门已经不远。

南城门正名文昌门,古时候这里?有文昌祠,因为主宰文运,所以历代崇祀不绝。和旁边的魁星楼,仲宣楼、文庙构成襄阳读书士子的敬拜庙祠,受到学子们的推崇。每到求学,考试之际这里总是人山人海汇集了各路学子。如今南门城楼虽早被拆除,但文昌门的称呼却一直喊到现在。

南城门两侧城墙紧贴水边,供人行走的路只是架于水面之上的木栈道。我想,这段邻近城门的城墙之所以要紧贴着水边建,除了地形的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更有利于防守吧,襄阳城的护城河很宽,最宽处足有200米,几个城门不但重兵把守,还设有吊桥,敌人要想攻城,最可能的地方就是攻击城门两侧,用船渡河。城墙修到水边,进攻方即使攻到城下,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怎么架云梯?怎么登城墙?几乎是不可能。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进攻难度。襄阳城的设计者,用心真是良苦。

襄阳南门早已不存。南门毁坏不是50年代的大拆城墙时代,是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对襄阳二城(襄城樊城)进行过轰炸,为便于城内官民疏散,将襄阳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城墙连同城门、城楼及瓮城全部拆除。1948年夏,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驻守襄阳时,为防御解放军的进攻,只草草修复了1939年拆除的西门城墙和南门城墙,并没恢复城楼和瓮城。

解放后,1974年,因当时的市政需要,南门两侧约860米的墙体被拆除。今天,当我漫步南门处,看到的只有高楼大厦,却看不到南门及两侧城墙,稍远处虽有修复的城墙,也不是原来意义的城墙,是新式的“山寨”建筑。我在南门处没有停留,直接沿南街向“襄阳城”里走去。

南街是襄阳城最主要的街道之一,在古代,它是由襄阳走旱路去往荆州江陵南方诸地的唯 一通道。在现在,它成了车水马龙的商业街和勾通襄阳老城内外的唯一的一条南北向交通干道。解放后,这条千年古街经历过多次扩宽,现在已经没有一丁点古街的痕迹了。

由传说中的南门向北走300米,南大街西侧,立着一座古代城楼式建筑物,这就是有名的古谯楼。谯楼又称"滴漏台",位于襄阳城 南街中段。系古代用来观望天象、计时报更的更楼。在我国古代,每一个城市都有谯楼或类似的机构。襄阳的谯楼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何源所建,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旧址复建,后经多次修缮。古谯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通高16米。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气势恢弘,其下层基座为砖石秘筑,基座南北长40米,东西宽16米,6.4米,中间嵌“谯楼”二字,两边设两石砌券门。谯楼立于台基上,面阔5间,进深3间,高9.6米,为2层重檐硬山式木结构楼房,一层前后檐下用隔扇,二层前后檐下开窗。楼的南侧设一日圭。明嘉靖时,内置铜壶滴漏,以计时报更。

谯楼在襄阳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据相关资料记载,南宋时期,1267年,襄阳保卫战开始,元军围城数年,始终未能攻克。1273年正月,元军以新到中亚工匠制作的巨炮,即力量很大的投石机,先是进攻樊城,很快就崩塌了城墙,一举拿下该城。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城。元军造炮师亦思马因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第一炮就射中了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宋军主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了元军。相持数年之久的襄阳保卫战,就这样在投石机的轰鸣声中结束了。

进入现代,古谯楼的作用虽然已逐渐被机械钟等所代替,谯楼却保留了下来。解放前,这里设立了一所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该楼被重加修葺。1949-2008年为襄阳市博物馆,现在是襄阳美术馆、书画院所在。2002年11月,襄阳谯楼成为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想进谯楼一游,但人家不公开开放,只能做罢。

谯楼向北走500米即襄阳城南北主轴线和东西轴线的交汇处,即东、南、西、北四条老街的汇合处。人称十字街的地方。这从古到今 一直是襄阳城的最中心。

从十字街向北看,前方100多米处有座飞檐斗拱的高大建筑,它就是襄阳城最箸名的建筑-昭明台。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位于襄阳古城中心,北街入口处,为襄阳标志性建筑。昭明台跨北街而建,建筑面南,为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底层为青砖筑台,中有条石拱砌券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三檐二层歇山顶楼房5间,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房4间,台南鼓楼钟楼各一。建筑巍峨壮观,史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古誉为“襄阳十大景观之一”。“城中第一胜迹”。清末襄阳名士、光绪版《襄阳府志》总编纂王万芳在晚年作《襄阳好》十首,歌咏了襄阳十处景观,其中列为第一的就是昭明台:“襄阳好,第一是萧楼。”萧楼就是昭明台,因梁昭明太子姓萧,故口头称之。

昭明台是为纪念昭明太子萧统而建。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南朝粱武帝萧衍的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萧统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册立为太子。萧统自幼好学,举止大方,爱好佛学。因蜡鹅厌祝一事,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谥号昭明,葬于安宁陵,后世称为"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拥立豫章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政权,追尊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中国历史长河中,昭明太子是众多太子中的一个,他对文学颇有研究,并招集了许多文人学士研讨儒家文学,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这部文选共30多卷(今本分60卷,)广集从先秦至南朝梁代初期的文学作品三万多卷,为我国文学保存了重要资料,是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书成之后,影响深远。唐代以后应举进士必须熟读《文选》。以至于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更重要的是其书之序中所闸明的选文的标准,第一次划分了我国古代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后世研究(文选)者很多,以至于有“选学”之说。

襄阳之所以纪念昭明太子,还因昭明太子及其母丁贵嫔与襄阳的深厚渊源。《梁书·昭明太子萧统传》记:“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丁贵嫔传》则记:“高祖八男: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太宗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昭明太子的母亲丁令光(封丁贵嫔),祖父在襄阳担任属官,丁令光就出生于樊城,据传出生时紫气满室,神光四射,所以取名为“光”。萧衍齐建武四年(497)任雍州刺史,驻镇樊城,一次登城而望,见汉江边一个女子正在漂絮,头顶上却幻化出龙形的五彩祥光,于是14岁的丁令光被萧衍纳为侧室,齐中兴元年(501)生下长子昭明太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仅凭出生地,襄阳就取得了纪念昭明太子的法统地位。所以,襄阳从很早就有了纪念昭明太子的建筑。

昭明台周边的店铺

昭明台始建年代不可考。此后楼一度毁坏,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礼部侍郎齐庆胄镇襄阳时,整理其遗迹,在原址复建,仍名文选楼,陈琪袭《图经》以谬相因作记。对此,乾隆年间的《襄阳府志》和同治年间的《襄阳县志》都作了订正。

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襄阳失守,李阳冰所篆碑刻芜没。淳祐十一年(1251年)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命都统高达等,率兵收复襄阳后,守臣程士元复建,较原楼稍有迁移,层楼下为街市,此后楼址再没迁移过。到明代,台上增设有花楼,又于台上置钟、鼓,以击钟而报时,故有鼓楼、钟鼓楼之俗称。明嘉靖三年(1524年),副使王佩改题名镇南楼,由鲁铎作记。万历初,知府万振孙在台北面题写昭明楼。崇祯末又毁。

清顺治中都御使赵兆麟重建,定其名昭明台,并勒碑记之,又在道左立高斋石碑,以示区分。综上,昭明台之名延用最久,襄阳城在解放前曾一度称昭明镇,便是由昭明台派生的。

抗日战争时期襄阳沦陷,楼毁台存。1954年,在台上新建东西两边厦房。1973年后,因久雨台东南角坍塌,为行路及安全将台基平毁。1993年底,襄阳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以北50米处重建,但风格与原貌有所变化,仍定名为昭明台。

历史上屡毁屡修的昭明台名字也多次变迁,昭明台唐以前叫“文选楼”的,后来襄阳成为唐山南东道治所,此台改为“山南东道楼”,宋时蒙古人攻下襄阳改名为“南平楼”,明初改为“钟鼓楼”,其后又改为“昭明文选楼”、“镇南楼”,明万历间改为“昭明楼”,明末清初此楼为张献忠的起义军烧毁。清代顺治间重建,定名为“昭明台”。民国时期,“钟鼓楼”和“昭明台”两名并称。不算清末名士王万芳称它为萧楼这个非正式名称,一楼还有八个名字,世所罕见。

纵观昭明台名称的变化,始于文选楼,终于昭明台,将之系于纪念昭明太子萧统是主流,所以王万芳直接称之为“萧楼”。其实襄阳对这座楼的定位是有争议的。唐以前,人们一般称之为“文选楼”。唐李益《送襄阳李尚书》说襄阳此地“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这表明唐以前襄阳就建了此楼,并名为文选楼,强调于《文选》。后因篆书大家李阳冰题字“山南东道”一度改名“山南东道楼”,宋淳熙年间又改回“文选楼”,仍强调于《文选》。故有人认为此楼之所以名文选楼是因昭明太子箸文选于襄阳。但到了明清,“文选楼”之名,一再受到质疑。很多人认为昭明太子箸书《文选》与襄阳毫无直接关系,所以明代出现了“昭明文选楼”、“昭明楼”的名称,强调“昭明”而弱化文选;顺治年间都御史赵兆麟重建昭明台时就认为元明以来所称的“南平楼”“镇南楼”“钟鼓楼”都是“凭臆失古人迹”,于是定名为“昭明台”;雍正年间守道鲁之裕进一步阐明:“昭明自天监以后,未尝再至襄阳也,文选楼之名殊为附会。”他指出《文选》的编纂地不在襄阳,强调了昭明台的真正含意不是纪念文选,而是纪念昭明。所以自那以后昭明台的名字不再变化。

到了现代,昭明台又有了新的意义。1924年,时任襄阳中学堂庶务的刘鉴三与教员杨立生,酝酿在襄阳筹办图书馆,遂设图书馆筹备处于襄阳昭明台。并由杨君磐出面购其师刘务之藏书数十卷,刘杨二人亦私捐部分藏书以作基础。1928年,国民党驻襄阳五十一师师长范石生,会同襄阳行政长官倡议社会募捐办图书馆。当年11月21日,鄂北图书馆于襄阳昭明台处设立。馆括钟楼正殿一层,设外借、阅览于一处,室内可坐60余人。李楚珩任馆长,配职工两人。

图书馆经费来源于本馆在襄阳城西吴家集180亩土地的收入,每年约千余元。为便于组织社会各界募捐,图书馆实行委员制,委员长由专员李石樵和程泽润等兼任,各界知名人士任委员。藏书主要从外地购买,也有私人和学校捐赠。1933年,馆藏图书为6000余册。1935年后藏书达15000余册。这些藏书以(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四库全书)、(万有文库)、(图书集成)、(四部丛刊)数量为多。采用<杜氏十进分类法)和参照经、史、子、集分类法分编。每周6天开放,周一公休,每天开放6小时。1938年秋,日军轰炸襄阳,该馆藏书曾运往郧阳避之。1945年抗战胜利后,藏书又运回襄阳原馆址开放,其间,图书损失数千。后又遭战祸,图书损失严重。现市博物馆仅存数十册。

1992年,为建设北街仿古一条街,襄阳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以北50米处重建了昭明台,新昭明台由黄鹤楼的设计者、著名设计大师向欣然设计,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采用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风格与原貌有所变化,台基更加高大,台基之上按魏晋风格建3层楼阁,整个建筑高达34米,整个建筑雄伟壮观,成为襄城北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时襄阳城墙内最高的建筑。而楼上的"昭明台"匾额则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鷴昭阳台于93年底建成。重建的昭明台仍定名为昭明台,为襄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昭明台是内部为襄阳市博物馆,里边展出了有关襄阳历史的大量文物古迹,成为人们了解襄阳历史的最佳场所。但昭明台博物馆开馆时间是早9点,闭馆时间是晚6点(5点停止进馆)。我虽住在离它很近,但早晨上路时它还没开门,晚上转回来时它又闭馆了。故我虽在襄阳玩了两天,却没能进昭明台一游,成为此行的一个遗憾。

“唐道南东横地出,汉江西北接天流,城郭画中收。”民国时的昭明台,主门楣上悬挂着“文章六代,烟月四时”的楹联,即为王万芳所撰,很好地诠释了昭明台的文化内涵。从清末民初的昭明会也可以看出,襄阳文人对昭明太子是十分崇敬的。对昭明太子的尊崇,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文学情结。

如今,昭明台仍矗立于古城中央,依然在昭示着襄阳与昭明太子的千年之缘。站在昭明台上,襄阳依山带水,城池映照,风景如画,尽收眼底。所以昭明台被列为襄阳十大景观第一并不奇怪。

民国时期,1928年时的昭明台

昭明台北即我居住的北街。关于北街前边的博文已有介绍,不再多说。

从北街上看昭明台

河南息县谯楼办事处:投资数千万道路项目招投标被指弄虚作假

河南息县谯楼办事处:投资数千万道路项目招投标被指弄虚作假

近日,接知情人士反映,称息县西一路(罗淮路-工区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中,业主单位涉嫌和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暗箱操作招投标,致使投标企业弄虚作假,导致投标并中标公司的建造师有在建项目,这严重的违反了《招投标法》和业主单位招标文件中的相关要求。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资数千万项目招投标被指弄虚作假

2019年2月1日,息县谯楼街道办事处通过《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和《息县公共资源交易网》等权威机构,发布了息县西一路(罗淮路-工区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建设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工程划分共计1个标段;招标代理机构为息县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息县谯楼街道办事处在招标文件上对其中投标人项目经理要求为:拟派项目经理(建造师)具有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二级及其以上注册建造师资格且取得有效合格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拟投标项目经理已有在建工程的不予接受。

2019年2月27日,经过评标委员专家的评审,息县谯楼街道办事处公布了中标结果,中标项目公示期为公示公布之日起3日内。据知情人士介绍,息县谯楼街道办事处作为这次项目招标的业主,没有尽职尽责履行监管责任,评审专家也没认真审核,导致这次中标的公司项目经理存在有在建项目,业主单位涉嫌存在“不作为”现象。

该项目为息县市政工程公司中标,项目经理杨文钊,注册号:豫241151581738,中标金额为34475451.37元。资料显示:项目经理杨文钊在同一公司于2018年9月18日在息县夏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中标,中标金额30139900.24元,工期180日历天。中标时项目经理属于有在建项目的情况。

中标企业回应前后矛盾

针对该问题,一位自称施工负责人的李总联系媒体,李总称,息县夏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自中标后因环评手续问题,一直未开工,且中标后90天仍未开工,默认为建造师杨文钊无在建项目,因此在息县西一路(罗淮路-工区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仍由杨文钊担任项目经理。而当媒体质疑杨文钊不再担任息县夏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经理是否经过业主单位批准,李总称,当时公司并未向原业主单位提出申请,也未办理相关手续。

时隔数日,媒体再度联系李总确定相关手续问题时,李总则否认未向原业主单位办理相关手续一事,并提供了一份漏洞百出的项目经理变更申请。

专家解读:建造师执业有严格规定,项目经理变更岂是随意为之

业内人士称,现在没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很多,这些企业为了接到工程项目,一是借用施工企业的资质来投标。二是通过关系中标,中标后自己并不直接施工,而是转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队进行施工,从中间牟利,像这样项目经理有在建的情况严重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26条的规定和《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3号)第21条规定:注册建造师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上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专业律师告诉媒体,关于项目经理变更,根据《河南省规范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任职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对于符合变更条件的,工程项目所在地中标(直接发包)备案(核准)登记部门工作人员登陆《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在建项目信息查询子系统》,办理相关变更事宜,打印“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变更备案表”一式三份,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备案部门各执一份备查,并由变更单位将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变更后的备案表复印件提交给质量、安全监督部门。

针对上述问题,媒体将持续关注!(责任编辑:5353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