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堂博物馆

一稀堂博物馆

『一稀堂博物馆』是在周庄镇政府和周庄『江南人家』的关怀、协助下,由河南省一稀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市常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民办古陶瓷博物馆。始建于二00四年,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六十平方米。瓷器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创造。考古资料表明,中国人生产陶器的历史已达一万年以上。生产瓷器至少也有三千多年。本馆展示了我国,一稀堂博物馆,一稀堂博物馆简介,一稀堂博物馆-苏州市昆山市一稀堂博物馆旅游指南

荆州博物馆,全国馆藏越王剑最多的博物馆:四代越王剑齐聚一堂

荆州博物馆之旅,有收获,也有遗憾。

因珍品馆还在升级改造中,而无法见识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古尸“遂先生”,也没见到漆羽人、对龙对凤浅黄绢面绵袍和虎座凤架鼓。

但在江汉平原楚汉青铜文化展见到了这么一组文物,令我感到震撼至极,是必须要单独拎出来与大家分享:四代“越王剑”。

尚武的楚人视剑如命,死后常以所佩之剑随葬。其中,名气最大的一把越王剑无疑是馆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内的越王勾践剑。此剑正是出土于荆州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现为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

越王剑堪称剑中极品,除了勾践剑,还有鹿郢剑、盲姑剑、州勾剑等。如果想要一次性观赏完这些千年之剑,就必须要去湖北荆州博物馆,该馆是全国馆藏越王剑最多的博物馆,藏有越王鹿郢剑、兀北古(盲姑)剑、州勾剑、不光剑四代越王剑。

走进幽暗、肃静的青铜器展馆内,四代越王剑极为醒目,蹲下身子仰望,剑指前方,恍如历史穿越,震撼不已。

【越王州勾剑】为1973年荆州藤店一号墓出土,为勾践之重孙,不寿之子所用。此剑通长56.2厘米,剑身近格有两行错金铭文,每行四字,字体为鸟虫书,释文为“越王州勾自作用剑”。越王州勾剑现存世较多,经查资料,至少是有10多把。但荆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一把最为精美。

【越王不光剑】为1974年荆州张家山战国墓出土,剑体狭长,线条规整,剑刃至今仍极锋利,剑面正反各有四字:“越王越王”、“不光不光”。

越王不光系越王勾践的第四代孙,也就是越王翳,在位长达36年之久,其统治时期越国较为强盛。目前为止,与他相关的存世铜剑有二十多把,其中以荆州楚国墓葬出土的“越王不光剑”最为精品。

【越王盲姑剑】为1976年张家山墓中出土,是为“复合剑”,即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而成,以收刚柔相济之效。此剑通长65.2厘米,格宽5厘米,为越王勾践的孙子盲姑生前所用之剑。

剑上刻有铭文“戊(越)王亓北古(盲姑),自乍(作)元用之”;“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佥(剑)”。即便是过了2000多年,剑上铭文清晰可见。博物馆的保安大叔自豪的说:“过了2000多年,宝剑依旧锋利异常。”越王盲姑剑存世仅有三柄,分别馆藏于上海博物馆安庆博物馆和荆州博物馆。

如果要找出一把能与越王勾践剑相提并论的剑,就不得不提 【越王鹿郢剑】了。此剑于1988年荆州纪南城北垣外楚墓中出土,是越王勾践之子所用。

此剑全长65厘米,宽5.3厘米,格宽1.2厘米。剑的形制与越王勾践剑相似,剑首7个同心圆,剑格镶嵌有绿松石,并有鸟篆铭文:“戉(越)王戉(越)王,者旨於赐”。这里的“者旨於”,据考证就是越王勾践之子,又名鹿郢。它与父剑一样锋利无比,纹饰精美。

铜剑尘埋两千年,今朝依旧如霜寒。关于越王剑的记述虽充满神秘色彩,但透过云雾拂去尘封仍不难发现当时铸剑的蛛丝马迹。

以上四把宝剑依照辈分来算,分别是勾践儿子鹿郢剑、孙子盲姑剑、重孙州句剑、四代孙不光剑,越王家族真是聚集了天下最好的宝剑。可见“越剑甲天下”,名不虚传。

“文博之乡”:一座民间博物馆里的四世同堂

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蓝印花布生肖羊吉祥物。受访者供图

新华南京5月19日电(记者杨丁淼)“啪嗒、啪嗒……”伴随着传统织机的机杼声,一只木梭在一位耄耋老人的手中来回穿梭,千百条纺线在织布机上交汇,一旁驻足的三五游客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位于江苏南通濠河畔的蓝印花布博物馆,老人正是馆长吴元新的母亲,尽管已经90岁高龄,她仍时常为游客展示传统织布技艺。这家民间博物馆自1996年建馆以来,已三易其址,在一路摸索与成长中,博物馆成为了四代人共同守护的“蓝白世界”。

南通是远近闻名的“文博之乡”,不仅有“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之称的南通博物苑,还形成了20余座博物馆的群落。

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传承人倪沈健、吴灵姝、吴元新(从左至右)商讨新产品的设计。受访者供图

蓝印花布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刮浆防染印花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江南起源后流传全国“衣被天下”。

吴元新的童年几乎在染坊中度过,母亲纺纱织布,父亲浆纱染线,耳濡目染中他便与蓝印花布一生结缘。他长大后进入当地印染厂拜师,又考入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学习,技艺日臻成熟后,毅然从待遇优厚的单位辞职,倾其所有建立起一家蓝印花布博物馆。

“蓝印花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图案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吴元新介绍,蓝印花布的图样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拉开展馆中的布帘,一排排两人高的木架上堆满了布料,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老旧蓝印花布。“一次发现一种罕见的纹样,赶到现场时,却发现已随去世的老人下葬了。”吴元新告诉记者,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抢救性发掘”的意义,最后一批生活中使用蓝印花布的老人基本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如果不收回来,大部分蓝印花布将最终消失。

多年来,吴元新走遍长三角、湖南等蓝印花布主要产区,整理收藏了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民间彩印等实物遗存和图片资料3万余件,纹样10万多个。

如今,这些图样不仅为收藏所用,还为研究提供了便利。近年来,吴元新承担多个国家级重点课题,先后出版《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10多部专著。

一直以来,困扰中国民间博物馆的往往是生存:尽管普遍有政府支持,但如何守得住、传得好是大多数民间博物馆始终待解的难题。吴元新认为,博物馆除了保证趣味性的科普功能外,自我造血的能力尤为重要。

“以文创产品的生产、销售来保障收藏、研究的‘生产性保护’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吴元新开发了蓝印花布服装、玩偶、手机壳等一系列“元新蓝”文创产品,深受市民喜爱,利润也足以维持博物馆经营。

吴元新展示蓝印花布的刮浆技艺。新华社记者杨丁淼摄

吴元新的女儿吴灵姝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濠河边,成为吴家第六代传人;女婿倪沈键离开金融行业,从学徒开始学习染布技艺,已被授予“江苏省技能大师”。

年轻人的加盟,让传统蓝印花布技艺注入了更多创新的时尚元素。在蓝白世界里出生长大的吴灵姝,早早熟练掌握了刻、印、染等传统技法。在她看来,目前研修追求的并不仅是学习技艺,还有观念、思维和知识结构提升。

吴元新的小孙女吴抒染在博物馆里长大,6岁开始学习刻版和扎染的她,现在常常为参观的小朋友介绍蓝印花布纹样的吉祥含义。

在这家四世同堂的民间博物馆,蓝印花布早已成了他们家庭的一部分。后辈传承的,正是长辈追求的——让民族记忆与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卢颖馆长一行莅临周氏时珍堂药业

2020年10月2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卢颖馆长一行莅临周氏时珍堂药业中医药文化基地,周氏时珍堂药业董事长周海利周董,总经理陈念陈总代表全体员工对卢颖馆长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贾伟馆长的带领下,卢颖馆长等一行人对东璧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参观中卢颖馆长等一行人赞赏东璧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展示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始的轨迹,是博大精神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并对周董事长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感到由衷的钦佩。

在参观结束后,参观等人对周董事长为中医药文化做出的贡献深表钦佩,切身感受到中医匾额文化是颗闪耀的明珠。让纵身历史,历代名医的大智慧和浩染正气。让中医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