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桥

万安桥

万安桥坐落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上。是江阴仅存的一座三孔石拱桥,长45.88米,82级石阶,24根花岗石柱。桥堍以青石与花岗石混砌而成,台阶踏步均为花岗石。拱券上刻有云纹、麒麟和莲瓣长生禄位。

万州记忆 | 百年沧桑万安桥

阴天间多云

9—20℃

万州记忆相册之百年沧桑万安桥

时光荏苒,悄然流逝;

岁月有情,回忆满满。

曾经的老万州,

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

那些珍贵的画面,

是否已渐渐在你脑海中消失。

今天,跟平湖小妹一起

翻开老万州记忆相册,

去重拾那些珍贵的记忆。

万州被称为桥城,以桥多而闻名。

众多桥梁中,古老的万安

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记忆中的万安桥,是一座繁忙交通桥。万安桥横跨苎溪河两岸,是连接城区东西两地的交通要道。马嘶笛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要想到环城路去看电影的话,那一定得走过万安桥。

记忆中的万安桥,是一座市井风情桥。万安桥是当时修建的第一座大桥,老万州人叫大桥,感到格外亲切。冬晨小贩的吆喝声,夏夜纳凉的龙门阵,弥漫着万州古城的人情世故。

万安大桥在1926年由万县商埠局兴建,于1929年落成,整个工程耗资银元四十二万余元。万安桥是一座铭碑,刻下了岁月沧桑。她聆听了苎溪河上的石琴响雪,目睹了西城工业的兴衰起落,感受了商业中心的生意兴隆

三峡工程移民搬迁,海拔141米的万安桥处于淹没线内。2003年5月30日上午,第一次爆破,大桥两端的小拱应声而倒,中间的大拱屹然不动,到下午第三次爆破后,具有七十五年历史的万安桥才在黄昏中躺下了那饱经风霜的身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少人在现场依依不舍,含泪送别。

2001年7月18日,一座气势恢弘、蔚为壮观、飞架两岸的新万安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新万安大桥以矫健的身影,在清晨沐浴着新一轮朝阳。她是三峡移民奉献的见证,是万州人新征程的起点,延续了古城万州的拼搏无畏,也将开创新城万州的时代潮流。

资料提供 孟学箴

记者 谭剑、周漫丽、林樵、苏畅

编辑 林樵

编审 郭澍

万州人的怀念:万安桥的传奇一生

大桥建造传奇

在这1926年3月,“四川讨贼联军第一路总司令”杨森率部下10个师60多个团,割据川东原万县、涪陵两个地区10多个县的地盘,司令部驻万县。当时军阀混战,烽烟四起。当今论说:杨森是为了增强实力,扩大影响,使万县成为他辖区内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大搞基础建设。

因此,杨森驻万伊始,便将原万县商埠督办署改为商埠局,并自任总办,着手加强市政建设。杨森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在市区共修建马路12条,桥梁两座,公园两座,还动工修建万县至梁平的公路……不管杨森的初衷怎样,以万州当时的人力物力,能在城市建设上搞出如此规模,不能不令人惊叹。

1946年3月,万县万安桥

自古以来,万县城区便被苎溪河一分为二,河上虽有几座古已有之的石桥,但东西两半城的交通还是不大方便。杨森在川东刚站稳脚跟,马上便作出了在苎溪河上建一座公路大桥的决定。当初定名为“中山桥”。修桥的风声一传出,马上便有日、法、德、英等国的商人来竞争承包。其中谈得最具体的是英商禅臣洋行,建议修一座钢架桥,报价银元24万。并扬言:“本地人建不成这样大的公路桥。”

杨森闻听此言,心中有气。用现在的话来说,他还有点民族气节。马上召集本地留过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商量,决心自建。万梁马路局的工程师任海暹承担了建桥的任务。杨森不懂工程技术,完全按照军人习气,命令任海暹在10天之内拿出设计图纸和预算来。任海暹曾留学日本,同盟会员,虽学的土木工程,回国后却从未单独搞过设计。他受命之后,昼夜勘测绘图,如期拿出图纸,预算18万银元。杨森见到图纸和预算后大喜,认为既争了自建的气,又节约了钱。马上召集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任命任海暹负责建桥工程。

1926年5月,大桥正式动工。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任海暹请来有“万县鲁班”之称的木匠陈裕发负责现场施工。这是任海暹的“处女作”,他本人更是日夜在工地上监督协调。为了保证质量,他在建筑材料上尽选最好的用,连大批量使用的水泥,都是桶装的德国进口贷。这样下来,预算严重脱离实际,18万银元用完,才立起4个桥墩和拱梁。

建造中的万安

当时军部和社会上一些人士纷纷指责,说任海暹只会纸上谈兵,用青砖作大拱简直是开玩笑,还责怪他费用严重超支等等。杨森见反映太大,就召任海暹去详细询问工程情况。他听完汇报,当场表态:“你今后应该尽量避免浪费,银元只要不入私人腰包,多用点也无妨,但一定要把桥建好。”杨森还到工地上去对工人讲话,勉励他们抓紧施工,并给予奖励。

1927年7月,大桥基本完工,只剩桥面护栏未完,中间主拱下面正准备抹水泥沙浆。此时桥上还不准人车通行,并在两头立有木牌,上书“禁止通行,违者严惩”,牌前派有宪兵守护。

当时正逢夏季,天上突降暴雨,苎溪河水猛涨,尚未拆除脚手架的中山桥被山洪封了洞。第二天晚上,更是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倾盆。任海暹想到杨森说过:“如果桥垮了,老子就要枪毙人。”任海暹有生以来,从未见苎溪河发过这么大的山洪,他担心尚未完工的桥梁万一被洪水冲垮,自己性命难保。就悄悄雇了一只小木船,泊在长江边一个僻静处,并收拾好行李,准备桥梁万一垮塌,就登船顺流而下,逃出杨森所管辖的地盘。

半夜时分,工地上突然传来巨响,吓得任海暹魂飞魄散,忙令工友去看。他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家团团乱转。不久,工友回来报告:“大桥完好无损,只是脚手架全被冲走了。”任海暹那一颗吊在嗓门上的心,这才回落原处。数十年后,人们还可看到两边小拱下是平整的水泥面,40米高的主拱下却一直是青砖毕露。

第二天雨停后,杨森率领秘书、参谋等到工地视察。见大桥经历洪水考验,依然完好无损,心中大喜。任海暹报告洪水冲走了支撑木和几十万块青砖时,杨森却说:“这还节省了许多拆卸费用。”新建成的公路桥梁长100米,宽21米,高40米。桥分三孔,中孔跨度36米,左右两孔跨度各为20米。是上个世纪万州城区第一座石拱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共花银元40余万元。

万安桥旧事

当时没有工程监理,也没有权威的质监部门来进行验收,传统的仪式就是“踩桥”。为此,杨森专程从开县接来一位老寿星李青云。传说此老原系太平天国石达开部下将领,失败后逃到开县山区隐居,时年已248岁(开县志上有记,称李青云活了250多岁),据现场目睹的长辈说,李青云身材高大,精神矍铄,腰背挺拔,双手的指甲就有一尺多长。陪他来的玄孙,已有40多岁。

踩桥那天,大桥上扎满红绸,市民倾城围观。李青云从西边桥头下了滑杆,独自一步一步缓缓走到东头。霎时间爆竹齐响,锣鼓喧天,围观民众,鼓掌欢呼。然后,在杨森等军政要员的带领下,本城各界名流和市民,熙熙攘攘步行过桥。那人群中有一个21岁的年青商人,他就是我的父亲。

李青云返回开县时,杨森送了他200块银元,4套衣料。老人踩桥的照片,事后长期陈列在环城路、公园等照相馆的橱窗内,供市民观赏。

由于杨森当时任北洋政府的“森威将军”。大桥建成后,他部下有人献媚,将当初议定的中山桥更名为“森威桥”。民众虽然不满,但军人有枪杆子,也无法。后来杨森被刘湘赶跑,刘湘部第三师师长王陵基驻守万县,方改名为“万安桥”。

任海暹在大桥建成后,升任万县工务局长。杨森败走后,他改任川陕公路段段长兼工程师。他还作过万县参议员,因敢于直言,常为当权者妒。解放后,任海暹出席了1950年5月召开的万县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被任命为万县市人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病逝于上海

陈裕发本是陈家坝一贫农之子,自幼学做木匠,因心灵手巧而名噪乡里。1921年,重修弥陀禅院,因其技艺精湛,被寺院方丈誉为“万县鲁班”。大桥工程由他负责施工,桥建成后更是名声大振,就收了许多徒弟,承包过许多工程,富了起来。陈裕发有钱了便买田置屋,开木器厂,到银行入股。解放后被划为地主,于1952年逝于万县。

1981年的洪水

数十年来,万安桥不知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在洪水季节,倒灌的长江水经常封闭了3个桥孔,有几次还淹没了大桥的桥面。我亲眼目睹过1970年5月29日,苎溪河暴发了百年不遇的山洪。憾天动地的洪水排山倒海,将上游几百米处的万州桥齐根冲垮,又咆哮着向万安桥扑来。当时真是山摇地动,水雾弥天。万安桥却傲然挺立,迎风斗浪。当洪水退去,万安桥下的河滩里,布满了洪水裹挟来的万州桥巨大的条石,万安桥却丝毫未损。

1980年的洪水,已经淹没万安桥

70多年前建桥时,整个中国都还少有载重汽车,万安桥的设计者也根本没有考虑承受载重汽车的因素。但前几年因为三峡工程,万州下半城完全拆除时,天天有载重四、五十吨的大卡车从这老桥上隆隆驶过,也未见它颤抖一下。

万安桥是万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见证了万州的沧桑巨变。

炸桥奇观

三峡工程,高峡平湖。在老万安桥北的新万安桥已在苎溪河上建成通车。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双塔斜拉大桥,长920米,宽23米,气势恢宏。高耸的双塔和拉索,恰似两张巨大的竖琴,奏出了今日万州腾飞的强音。

三峡大坝定于2003年6月1日下闸蓄水。为了清理库区,为万州人默默奉献了74年的老万安桥将被爆破拆除。政府请来了曾漂亮地完成过多次定向爆破的专业公司,用了比设计这座桥还长的时间来测量绘图,然后科学地打炮眼装炸药。

2003年5月30日,数不清的万州人冒着烈日,聚集到警戒线外,与大桥作最后的诀别。10点39分,爆破总指挥一声令下,爆炸的烟尘腾起,轰隆声如闷雷般滚来。当烟尘消散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万安桥的东西两个小拱已全部垮塌,但中间的大拱却顽强地挺立在骄阳之下。围观的人们始而惊愕,继而哗然……有老人流下了深情的泪水,还有人说起了近年来各地那些不炸自垮的桥梁……

据现场的爆破专家说:“由于此桥年代久远,查不到结构图纸……”年代久远也成了炸不垮的原因。又深钻眼,多装炸药。17点23分,再次爆破。主拱伤痕累累,却依然悲壮地屹立在蓝天之下。指挥爆破的那位教授后来说:“炸开后才发现,它的结构是钢筋、青砖、条石与混凝土相混合,刚柔兼济,异常牢固……”

人们都为这古老的工程质量而自豪。就议论起当年没有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质量验收等一系列严格科学的制度,这工程从立项到完工,一切都那么简单,为何它的质量会这么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18点05分,数十个炮眼再次引爆。烟雾散去,万安桥终于从大地上消失了。它就像一个有生命的精灵,恋恋不舍地永别了这块热土。

万安桥,将永存于万州人的心中。文:谢声显

合作 / 爆料 / 投稿 微信号:norhau

洛阳万安桥门票?

不收门票。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免费向市民开放,位于泉州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是我国第一座海港梁式大石桥。桥未建时只有舟渡叫“万安渡”,

北宋时为适应泉州海外交通的发展,陈宠(或称李宠)于庆历初首先径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四月,王实等人开始建造大石桥;至和、嘉祐间,蔡襄两知泉州时继续主持建造,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2月)竣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长360丈,宽1.5丈。桥上东西两旁原立有500根栏杆石柱,28只石狮,桥之东西两侧又建有7亭9塔,南北两端分立4尊石将军,建桥中创造了“筏型基础”、“种蛎固基”和“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的浮运架桥法,为桥梁建筑技术开辟了新纪元。从南宋绍兴八年(1138)至清咸丰十年(1860),该桥共进行19次修葺,其中最著名的是明宣德六年(1431),晋江池店富商李俊育独资把桥增高5尺。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九路军又把桥增高2尺并加筑钢筋水泥桥面至二丈以通汽车。桥实测731米,宽4.5米,船形墩45座。近年政府拨巨款重修,恢复原貌。附属文物有中亭、西川甘雨亭、昭惠庙、义波祠、蔡襄祠、四尊石将军、六座石塔、二十六方石碑和“万安桥”、“万古安澜”等摩崖石刻。蔡襄祠位于桥之南侧,是南宋庆元年间为纪念蔡襄的功绩而建的,现存系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修。蔡襄撰书153字的两方《万安桥记》碑刻(其中一方仿刻)立于祠中,其文章、书法、刻工被誉为“三绝”。

福州出发三天二夜自驾游去哪里好玩?求详细线路?

福州出发,自驾游3天,可以到厦漳泉三个城市玩一圈,泉州距离福州比较近,因此

第一站为泉州;第二站:厦门;第三站:漳州,然后从漳州直接回福州,不走回头路。

泉州景点线路:崇武古城——泉州洛阳桥——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厦门景点线路:南普陀寺——厦门大学——曾厝垵——胡里山炮台

漳州景点线路:云水谣古镇——南靖土楼

第一站泉州

从福州上高速,走沈海高速——泉州环城高速大概2个小时左右就到泉州。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目前是福建省的经济中心,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泉州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古代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可以玩一天大概行程是:崇武古城——泉州洛阳桥——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1、崇武古城

古城濒临台湾海峡,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古城是明政府抗击倭寇时期,在万里海疆修筑的城堡。 景区最大的三个看点是古城墙、石雕和海边的岩礁。 ·城墙下的居民区生活着整个崇武最早的居民,是当年抗倭军队的后裔。爬上老城墙,站在灯塔处,可以看到城墙轮廓,海面上能望到妈祖像。石雕是惠安给人的第一印象,到处都能看到。虽然现在是商业化的存在,但是拍照欣赏下还是不错的。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古城路

建议游玩时间:1—3小时

门票:45元

2、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蔡襄路

建议游玩时间:1小

门票:免费


ps:经过上午几个小时的行走,这时候需要补充体力,可以在洛阳桥附近闽就餐,需要多吃点,下午需要爬山,体力是关键,稍作休息之后继续下午的旅程。

3、清源山风景区清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 ·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得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已经人文诗句。 ·景区内还有着与闽南有着深厚渊源而安身在此的弘一大师舍利塔,塔内有壁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还有大师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登山途中有不少休息泡茶的地方,可以停下脚步喝喝茶,慢慢品味闽南文化。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山路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门票:成人票:70人民币

半票:6-18岁未成年人、大学生、人民教师

免票:6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儿童。

PS:经过一天的旅行,肯定很累了,先入住酒店,然后洗澡后,稍作休息之后可以到西街去逛一逛,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还有第二天美好的景色在等我们。

泉州西街

第二站:厦门

1、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是汉族地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如果准备祈福,不妨来这里拜拜。 ·最为出名的是素菜馆两楼的素斋和寺庙的素饼,上面还挂着天下第一素宴的牌匾,人均大约59元。五老山则是南普陀寺的后山,是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可以顺带爬山游玩。鸟瞰整个厦门大学,从寺庙走上五老山仅需1小时左右。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515号(近厦门大学)

建议游玩时间:1.5小时

门票:免费

2、厦门大学

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1年,拥山临海,是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古朴的闽南侨乡建筑、郁郁葱葱的南国植物和青春洋溢的南强学子,一切都保留着最初的模样。厦门大学本部位于厦门岛南端,一边毗邻南普陀寺,一边毗邻胡里山炮台,楼群建筑、教学、风景、地理位置等都非常好有特色,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里面的芙蓉湖、芙蓉隧道、上弦场是必去的景点。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建议游玩时间:1—3小时

门票:免费(游客凭二代身份证进校,只能从南门和西(群贤)门进入) 去厦门大学提前三天微信关注“U厦大”预约哦

PS:中午吃饭可以开车到曾厝垵,曾厝垵被誉为“全国最文艺村落”,这里曾是一个质朴的渔村,如今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创意村。现代与古朴的街区相融合,街上聚集了超多独具个性的小店,我在这推荐两家正宗的闽南菜馆给大家,他们家的海鲜都很新鲜,主要是比较实惠。吃个饭还可以,如果当作景点就不要特意去,

3、胡里山炮台

靠近厦门大学,始建于公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间,现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 ·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部开砌暗道,弹药库、兵房、官厅等。里面有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非常漂亮。炮台里最有名的是一座1893从德国克虏伯工厂买的克虏伯大 ,里面有表演,表演上午10点一场,下午4点一场,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去看看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路2号

建议游玩时间:1-3小时

门票:25元

PS 游玩这几个景点后,可以开车到漳州云水谣古镇,晚上就住在云水谣了古镇,体验哪里的宁静、入住当地民宿。从厦门开车到云水谣古镇大概2.5个小时可以到,在厦门游玩注意留过时间哦。

第三站:漳州

1、云水谣古镇+南靖土楼

原名长教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由于2005年底,一部以《寻找》为原本改编的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小镇因此声名大噪,此后便更名为“云水谣”。当年拍摄《云水谣》时建造的道具——水车至今还保存完好,并成为这个小镇的标志。村中的溪水岸边有十几棵百年老榕,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

南靖土楼国家5A级景区之称,修建于11世纪以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汇集了现存最高、最大、最小、最奇特和保护最完好的土楼。品“四菜一汤”田螺坑,赏“东歪西斜”裕昌楼,游“小桥流水”塔下村。

地址:漳州市南靖县璞山村云水谣古镇

建议游玩时间:3小时以上

门票:普通票:套票90人民币云水谣古镇、怀远楼、和贵楼3个景点实行套票制

百年榕树下品尝美食

怀远楼

裕昌楼


游玩以上景点就可以开车回到自己温馨的家,由于从云水谣古镇到福州需要开车4个多小时,请注意时间哦,要不然回去太晚就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