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烈故居

张大烈故居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泾水河南西街南巷门,有一座具有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特色的居民建筑群,这就是原长泾名门望族的张氏故居,乡民俗称它为“黄石山墙”。

中文名:张大烈故居

地点: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泾水河

建与:青咸丰末年(1860年)

占地总面积:2128平方米

革命烈士张书印故居在新密大隗进化村揭牌

12月24号上午, 革命烈士张书印故居揭牌仪式在我市大隗镇进化村举行。大隗镇党政领导干部齐聚张书印故居,共同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寄托对英烈的无限哀思。市政协党组成员、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宗福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依次参观了烈士故居,重温革命历史征程。

据介绍,1922年,大隗镇进步青年张书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张书印在家乡山头湾村创建了密县第一个党支部;为表明要推翻三座大山、建立革命新农村的决心,发动群众把山头湾村更名为进化村;在进化村建立了密县第一个农民夜校、成立了农民协会、组建了农民自卫军。1925年7月,张书印在密县县城,建立了中共密县县委,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密县农民运动。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受河南省委指派,张书印参与组织“中原兵变”、筹建红十五军,准备开辟豫西革命根据地。由于兵变失败,张书印被反动派暗杀。1982年张书印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张书印烈士墓、山头湾农民夜校被列为郑州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新密市广播电视台

大埔张弼士故居景点介绍 大埔县名人故居

1. 大埔县名人故居

华佗故里 宋汤河畔 有我青云可爱的校园 晨光里书声朗朗 夕阳下跳舞歌唱 春来秋往谱写成长乐章 意气风发 驻栋梁 驻栋梁 啊 青云是我成长的摇篮 啊 青云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啊 啊 带着希翼 怀揣梦想 走进青云明亮的课堂 纯纯教导 耳边回响 仁爱求真 铭记心上 春华秋实培育桃李芬芳 一片丹心 育栋梁 育栋梁啊 青云是我成长的摇篮 啊青云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2. 广东大埔历史名人

我们行知小学今年的开学典礼真有创意,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四年级去西湖博物馆举行我们的开学典礼。

这个地方虽然以前去过了,但立体电影还是一样好看而且惊险。戴上立体眼镜,我看到了西湖是在许多世纪前的一个下午从天上“砸”下来的,好玩。

看完电影后,我们跟着导游阿姨继续往前走,一路看到了墙上张贴的几个著名人物的事迹展,之一就是李泌造了六口井,解决了以前人们的饮水问题,真是造福人类的大好人。还有于谦爷爷的事迹也很感人。

后来我又知道了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座桥上来来回回走了18次呢!可能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桥了吧,对了,就叫断桥!我们还去看西湖地图和杭州有名的丝绸!摆在大厅中间地面上,有立体感的地图里面有陡峭的山,静静的湖,高的高低的底,高的是山,低的是湖,导游阿姨还让我们认识了白堤。杭州的旅游风景点可真的数也数不清呢。

最后,我们还去参观了动物标本。有绿头鸭,眼镜蛇,普通野兔等。眼镜蛇:头很扁,嘴是红色的,据说有毒,我们遇见可要小心噢!!!

3. 大埔县名人故居简介

湖寮泰安楼(四方石楼)、登山公园、双髻山森林公园,百侯诸多特色建筑,枫朗西岩山、大东保存比较完整的圆土楼花萼楼、坪山万亩梯田,大麻陶瓷工业、党溪李光耀故居,光德鸟子石,银江银隆顶、针菜基地,大麻阴那山万福寺、特色老街道,三河汇城三江源雕像、古城墙、中山公园、翁万达墓、茶阳老县城风貌、西河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等等。。

4. 大埔县人文历史

三河坝战役是朱德率领中国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进入粤后的战役,是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的继续和发展。 2.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起义军一部、广东党组织、本地农军和群众共同斗争国民党反动派的案例。

3. 三河坝战役是朱德带领领的八一起义军实现革命战略从城市到农村、军事战略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改变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转折点。

4. 给党和中国革命建立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5. 三河坝战役使广东人民的革命决心高涨

5. 大埔县名人故居图片

五>旅游

梅州市内酒店、宾馆、商厦林立,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江区的千佛塔、人境庐、泮坑旅游度假村,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中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兴宁市的合水旅游区、神光山旅游区,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食文化: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风味的饮食,有: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梅州腌面;等等

6. 大埔县名胜古迹

佐贺县位于日本九州的西北部,自古以来盛产陶瓷。色泽鲜艳的有田烧和质朴的唐津烧是日本陶瓷的根源。在恬静的小镇里感受陶瓷的魅力,找寻您喜爱的器皿,使用传统的器皿品尝当地美食……。让我们一起去佐贺尽情畅游一番吧。

有田烧是日本最早的瓷器

有田烧的产地位于佐贺县的有田地区,这是一个山区小镇,从福冈市区的博德站乘坐JR特快列车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从佐贺站需要40分钟左右。这个恬静的小镇里至今仍保留着瓷窑的烟囱。

首先,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佐贺县立九州陶瓷文化馆和有田陶瓷美术馆,了解一下有田烧的历史吧。日本最早的瓷器是于17世纪初在有田生产的。当时的佐贺处于锅岛藩的统治下,藩主从朝鲜半岛招来的陶瓷工匠在这里发现了瓷器的原料石材,并建造了瓷窑,这就是有田烧的起源。

初期的有田烧以在白底上描绘纹案的青花瓷为主流,后来一位名叫酒井田柿右卫门的陶瓷工匠开创了可烧制彩绘的柿右卫门样式。在当时的日本,长崎出岛是唯一允许外国人居住的地区,色泽鲜艳的有田烧受到了居住在那里的欧洲人的赏识,于1650年左右,通过东印度公司,出口到了欧洲等地。由于当时在有田和伊万里附近生产的瓷器全部通过伊万里港出口到国外,因此当时被总称为“IMARI”。现在人们将有田产的瓷器称为有田烧,将伊万里产的瓷器称为伊万里烧,用不同的称呼加以区分,但实际上过去被称为“IMARI”的瓷器中有很多都是有田烧。

出口用的有田烧采用了欧洲人喜爱的彩绘,并添加了金箔等,外观豪华艳丽。德国著名的瓷窑“迈森”据说就是在“IMARI”的影响下诞生的。此外,锅岛藩制作的高档瓷器被称为锅岛样式,当时被当成藩主专用的瓷器或被当成礼品来使用。

一边散步,一边找寻自己喜爱的器皿

有田至今仍留着瓷器发祥地的风貌,特别是在连接有田站和上有田站的街道上,白墙的老店、窑厂的直销店、“香兰社”、“深川制瓷”、“ARITA PORCELAIN LAB”等各色店铺和艺廊鳞次栉比。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都会举办有田陶器市集。推荐您在窑砖墙绵延的小胡同里散步。窑砖指的是建造登窑时使用的耐火砖,窑砖墙是将这些耐火砖用红土堆砌成的,向如今的人们诉说着与瓷器之间的深厚关系。

大川内山当年是锅岛藩的专用瓷窑,位于伊万里的近郊地区,从有田搭乘电车需要30分钟左右。当年在险峻的石头山中建造了这座瓷窑是为了防止精湛的技艺外流。锅岛样式就是在这座瓷窑中诞生的。

渡过小镇入口的陶板之桥后,引入眼帘的是石板路坡道两旁鳞次栉比的窑厂和店铺。在这个小巧玲珑的小镇里,您只需要步行就能光顾很多店铺,最适合来这里找寻自己喜爱的器皿。推荐您去锅岛藩窑公园,参观一下那里的登窑等景点。

唐津烧让菜肴更加美观

佐贺县的唐津作为一个陶器发祥地而广为人知。从博多站和佐贺站搭乘电车都只需要1小时15分钟左右,从伊万里需要50分钟左右。

唐津烧是一种以土为原料的陶器。唐津烧以其质朴的韵味受到人们青睐,包括了描绘草木的绘唐津、欣赏斑点的斑唐津、色泽优美的黑唐津等丰富的种类。自古以来,主要在茶道的世界中受人珍视。

唐津烧在制作时考虑到了菜肴装盘时的美观。在唐津的很多餐饮店中,您都能品尝到用唐津烧装盘的美味佳肴。“川岛豆腐店”手工制作的竹篮豆腐非常受 迎。“洋洋阁”和“松之井”是日式旅馆,提供时令鲜鱼等日本料理,也可以只预约用餐。

此外,每年11月上旬,唐津都会举办一个称为“唐津九日”的传统节庆活动。在活动中,一种被称为“曳山”的花车被装扮成鲷鱼和狮子,在街道上巡游的情景十分热闹。在同一个时期,佐贺市的近郊地区还会举办热气球大赛“佐贺国际热气球节”。如果您在秋季去佐贺旅游,不妨在游览陶瓷小镇的同时,感受一下这些热闹精彩的活动吧。

7. 大埔历史人物

广东清远潘氏最多,潘姓人徙居广东,大概始于唐代。据《大埔县志·人物》载,生于唐元和十二年(817)的原福建沙县籍潘了拳,从小吃斋,12岁时父母先后去世。17岁流落到广东大埔西河乡,为寡妇游氏收为养子。到养母去世,便出家为僧。后为灵光寺开山祖师。

史载五代十国时,南汉南海人潘崇彻官内侍省局丞,好读兵书,屡立军功。

宋将潘美南下,崇彻奉后主刘鋹之命率军3万防守贺江,遂降于宋。至宋,徙居广东的潘姓人逐渐增多。而大批入粤者,则始于明代。

8. 广东大埔县名人

邹文怀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大埔县,电影事业家、制片人,嘉禾电影创办人,嘉禾电影(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先后栽培过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张曼玉、邓光荣、梅艳芳、李连杰、吴思远、徐克、赵文卓等著名电影

程思寒(1961年-2019年11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9. 广东大埔名人

1.杨永松将军杨永松将军1919年7月生,广东大埔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邹衍将军邹衍1915年11月出生,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人

3.詹大南将军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出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槐树湾人

4.黎光将军黎光1914年出生,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荆州散记》(一)拜谒张居正墓园与故居|余大中

拜谒张居正墓园与故居

余大中

2017年7月9日,小暑后的第三天。我与几个景仰张居正的朋友再次拜谒了张居正墓园与张居正故居。这一天,恰恰是张居正去世435周年的忌日。1582年7月9日,亦即万历十年农历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于北京,享年57周岁。遵照他的遗嘱,千里迢迢,发丧回乡,归葬故土。

张居正墓园位于湖北荆州沙市区首辅路16号。整座墓园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由南到北依次为石牌坊石狮、山门、半月池、张居正塑像、神道、墓碑。东侧为太岳堂,西侧为纯忠堂。园内亭廊环绕,砖石铺地,银杏香樟、松柏、梅竹植于其间。神道两侧分别置石望柱一对,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仪门后面窗花设计为“鹊雀登枝”和“白鹿献瑞”。

张居正故居距离张居正墓园约2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张居正故居早已被毁于战乱。据史料记载,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大门内、现“江陵碑苑”附近。于是,今人在“江陵碑苑”重建张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

张居正出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5月24日),幼名张白圭,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因为是湖广江陵人,又称“张江陵”。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政治家、锐意改革家,官位全称:“大明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担任明朝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期间,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万历新政”,获得“宰相之杰”的赞誉。

作家熊召政曾经创作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后改编成四十三集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精心描写撤换两广总督,惩治妖道王九思,隆庆皇帝驾崩,胡椒苏木折俸,子粒田征税,张居正父丧夺情,荆州征税风波,万历皇帝调戏宫女,全国清丈土地,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等重大事件,艺术地再现推行“万历新政”过程中激烈而复杂的政治斗争经历。

2014年5月14日,我曾写过一篇分行文字《缅怀张居正》:

奏论五弊一才俊,条陈六事九言鼎。

愧对先父难守制,愚忠幼主易夺情。

帝鉴直解育万历,首辅当国开新政。

荆州城阔立碑苑,太岳路窄埋英魂。

2014年5月15日,又写下《再悼张居正》:

夺号削谥身后痛,抄家没产子嗣冏。

首辅权炙埋祸根,伴君如虎难善终。

每每缅怀张居正,我觉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荆州是张居正出生的地方,也是张居正成长的“摇篮”。张居正自幼好学,天资聪颖,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中秀才,时任荆州知府李士翱对他十分赏识。13岁参加乡试时,张居正写了一篇美文,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他多磨练几年,当时未让其中举。3年后,16岁的张居正中得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时中进士。荆州是一块风水宝地。张居正从荆州出发,逐步攀登国家政治宝塔的顶端。最终,他又落叶归根,魂萦故里。

每每缅怀张居正,我认为《论时政疏》是张居正政治天赋的初步表达。嘉靖年间,中进士后,20余岁年纪的张居正,官居翰林院庶吉士之职。他模仿西汉著名政治家贾谊的《陈政事疏》,写下一生中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奏疏《论时政疏》,体现出青年张居正敏锐敏感敏捷的政治视野、政治视角、政治视力。在这篇奏疏中,张居正指出,当今朝廷存在五大弊端,分别是宗室问题、人才问题、官僚问题、军备问题与财政收入问题,把当时国家政治危机的方方面面分析得透彻入里。此时的张居正资历尚浅,虽有政治主张,但得不到重视,《论时政疏》没有被关注和批阅。但后来,《论时政疏》成为张居正改革的思想基础。

每每缅怀张居正,我认为《陈六事疏》是张居正改革的纲领性文献。隆庆二年(1568年)张居正上书一道《陈六事疏》奏章,从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政治改革重大主张。省议论,就是杜绝空谈、求真务实。振纲纪,就是严明纲纪、依法办事。重诏令,就是皇旨廷意、贯彻落实。核名实,就是官员考核、名实相符。固邦本,就是民为邦本,本周邦宁。饬武备,就是加强边防,抵御外侵。遗憾的是,隆庆皇帝没有采纳张居正的建议,《陈六事疏》被束之高阁,直到张居正权倾朝野后,其改革举措方得以推行。

每每缅怀张居正,我认为 “一条鞭法”是“万历新政”的根本举措。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施赋税制度改革,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收税赋。简化征税手续,均平赋税徭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由于折银征收,促进农产品进入市场,带动了商品繁荣。“一条鞭法”上承唐代“两税法”,下启清代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在中国赋税制度变革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实施“一条鞭法”的基本前提是清丈土地。因为遭到大地主的反对和阻挠,张居正“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但是,折银收税办法得到推行和坚持。

每每缅怀张居正,我认为张居正著述颇丰,他的《书经直解》《帝鉴图说》流芳百世。张居正言论文章,后由子懋编为《张太岳集》。清光绪年间重刊本称《张文忠公全集》,共四十五卷,传世较广。《书径直解》是万历年间张居正写给年龄尚幼的明神宗皇帝朱翊钧一人阅读的,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1651年,张居正所注《四书》再次付样,题名《张阁老直解》。康熙读过《书径直解》后评论:“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没之词,可为法也”。《帝鉴图说》是张居正亲自编撰的专供朱翊钧阅读的政治教科书,古代帝王的启蒙读物。取唐太宗“以古为鉴”之语作为书名,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观点、独创的方式,诠释、评论、讲述帝王之道。

每每缅怀张居正,我觉得玷辱张居正的野史不可信。张居正病逝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举措几乎全部废止。由于言官诬劾,皇帝诏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名号,再夺文忠谥号,其家也被籍没。后因言者复攻不已,皇帝下诏尽削张居正官秩。万历皇帝为什么对张居正进行严酷的“秋后算帐”?民间曾有“黑心宰相卧龙床”传言,说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关系暧昧。对此,作家熊召政曾经正本清源:“我一直不认为李太后与张居正两人之间有什么暧昧之处。须知明代宫禁甚严,李太后与张居正即使互相倾慕,也没有勇气进行这种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的尝试。但是,改革的反对派们仍会捕风捉影,蓄意制造这两个人的‘绯闻’。朱翊钧对张居正清算之所以那么残酷,除了皇权与相权之争,大概也是受了‘绯闻’的蛊惑,从维护皇室尊严的立场出发而施以雷霆手段”。也就是说:“威权震主,祸萌骖乘”。

张居正墓园西侧,是一座菩提寺。所谓菩提,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涅槃的程度,亦即为无上菩提。张居正墓园与菩提寺为邻,别是一样风景,令人十分感慨。

余大中 出生于1957年,湖北荆州人。当过农民、民办教师、搬运工人,七七级大学生,本科学习临床医学,硕士学习高教研究,从事过文案和政法工作。退休之后,想写点以荆州历代名士和人文景观为题材的散记,表达自己对荆州的热爱。

文中插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