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中文名:安澜索桥

外文名:Anlan Lesteribirdge

别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

地理位置:四川省都江堰市区西北约2公里

全长:240多公尺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老照片:天府之源灌县1944年,都江堰安澜索桥

《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证了整个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水经注·江水》)。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

都江堰市旧称灌县,是成都市代管之县级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被誉为“天府之源”。1950年1月19日灌县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灌县改为都江堰市。都江堰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

安澜索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木排为板,石墩为柱,承托桥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缆绳横架江面。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二王庙祭祀李冰和二郎神的庙宇。原为李冰专祠,于汉末因水患而移建于此。唐末五代,二郎神信仰逐渐盖过李冰,使其成为二郎神祖庙。清乾隆时之《灌县志》中称“二郎庙”,后遂称之曰“二王庙”。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称为治水三字经。

二王庙的山门金碧辉煌且设计别具风格。一般山门都是在正面,二王庙却建成东西双侧门。东山门门额上题写着“泽护两渠”四个大字。西山门门额上题写着“金堤重镇”四个大字。两幅门额十分贴切地描绘了都江堰渠首和二王庙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魁星阁俗称“红塔子”。“魁星阁”总是修建在文庙的旁边,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门“夺魁”的象征,很富时望。都江堰(原灌县)文庙,又称孔庙,原本是川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位于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庙街52号。1952年,都江堰文庙改为县中学。【都江堰,1944年。摄影资料:亨利·阿加德·华莱士】

西安铁索景点 西安悬索桥在哪里

1. 西安悬索桥在哪里

是长安乐。

“长安乐”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系列公建项目南地块的“艺名”,设计独具匠心,其造型似花似帆,在灞水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建筑形式明快沉稳,典雅豪迈,其蜿蜒奔放,又有万马奔腾之势,又如几缕丝带,舞动新长安;建筑与景观结合,又如水畔跳动的音符。因此建筑取义“长安乐”。

2. 西安悬索桥周边楼盘

1:少华山玻璃栈道,2:红河谷玻璃观景台,3:南宫山悬空玻璃栈道,4:九龙金锁5:关石林玻璃栈桥山玻璃悬空索桥,6:塔云山玻璃吊桥,7:沣河玻璃栈道,8:柞水溶洞玻璃栈道。

3. 西安铁索桥

葛牌沟村景区、金坪村景区、铁索桥村、东滹沱村 、草坪村 、什字村、 雷家村 、化坪村、 凉水沟村 、虎岔沟村、 阳坡村 、白家村 、柞柴沟村 等景区。

葛牌古镇周边还有: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秦岭九龙潭瀑布、水师庙、王维手植银杏、辋川溶洞等景区。秦岭九龙潭瀑布,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葛牌镇文化活动中心等。

4. 西安 悬索桥

西安明代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城堡。

西安城墙上碑文记载,西安城墙系明洪武三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北、东南面延伸扩建而成的,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8米,顶宽14米;东、西各长2.65公里。南北各长4.2公里,周长13.7公里,呈长方形,鼓楼、钟楼耸立其中。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

登上古城墙,举目环视,建筑雄伟、气派卓然。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旧的四城门及瓮城,是用青灰砖垒成的,城周有角台98座,上均筑有角楼;南门东侧有魁星楼一座;四周均有登马道;6千个垛口上面扦着黄色的印有飞龙、麒麟之类的三角旗。城外廓有条护城河,四门跨河处设有吊桥,是守城者一道有形的屏障。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四周环绕着又宽又深的城河,正对城门处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吊桥一升起,进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断。

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追忆历史: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西安作为千年古都 ,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隋代。

● 特 点: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 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5. 西安悬索桥在哪里啊

  西安没有长城,只有城墙。  现在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中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一处,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古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

6. 西安首座悬索桥

柞水溶洞位于商洛柞水县石瓮镇,在柞水县城南大约13公里。你除了自驾外,可以乘坐大巴或是火车先到柞水县城,然后在柞水车站坐到镇安的车,坐到溶洞下车,这里可能没有直达车,只能坐镇安的车到溶洞,半个小时一趟。

景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溶洞和古道岭。进入景区,可以先去溶洞,再上古道岭。当然,先游古道岭再去溶洞也可以。

从景区前往溶洞可以乘坐40元一位的电梯进入溶洞,也可以绕远路步行登高前往溶洞,体力好的话只需步行十分钟。进入溶洞有些阴凉,最好带一件外套,里面很大,参观完全部大约用时四十分钟。

柞水溶洞有大小溶洞108个,目前开放的只有两个。其自然风光秀丽,溶洞内奇幻无比,是不可多得的风景区。

溶洞是喀斯特地貌,洞内流水长年累月不断侵蚀碳酸岩形成大大小小的钟乳石,再配以现代化的灯光效果更显迷幻般的景色。

离开溶洞,前往古道岭。步行的话要走一个小时,走时光隧道是最快的,收费每人50元,往返80元。

离开隧道,须要经过玻璃桥才能前往古道岭。古道岭全是石阶路、石门石墙,完全是古代土匪寨子的样子。

古道岭,古时称正北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是安康通往柞水的必经之路、秦楚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不少名人,及帝王将相在此饮马休息,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

古道岭除了为游客提供就餐的仿古街之外、还有冰天雪地、游乐场和碰碰车等娱乐设施。

古道岭的面积也很小,没走几步路就逛完了。

逛完古道岭,返回下山。

下山可以乘时光隧道,也可以从玻璃桥旁边的木栈道步行出景区。

之后原路返回到景区入口位置前往下一个景点——古道岭。购买柞水溶洞的景区门票包含了古道岭景点,但每位游客需要掏3块钱,这是鞋套钱,进入玻璃栈道和玻璃吊桥需要穿鞋套。这一部分爬坡并不高,单程加上游览景点大概一小时就能走到玻璃栈桥处,游客也可以选择乘坐50块钱的小火车前往。栈道沿着 茂高速以及西康铁路向南而行,沿途可以看到山上的索道、极限运动,一旁山顶上还有几个道观。 当然诸如滑索、飞船等极限项目是需要额外收费的,端午节期间价格为79元一位。

西康铁路

悬挂在两山之间的飞船

单人滑索

飞船

玻璃吊桥

总之从西安早上八点出发,途经终南古寨最终到柞水溶洞,大概在下午四点左右可结束全部行程原路返回,晚上六点可回到市区

7. 西安悬索桥在哪里建的

灞河元朔大桥(Baheyuanshuo Bay Bridge),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与灞桥区之间的一座连接灞河西路和灞河东路的跨河大桥,位于灞河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的基础建设工程之一,建成时是中国国内最大跨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世界最大跨空间主缆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也是世界最宽整体桥面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

灞河元朔大桥原称建材北路悬索桥,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于2020年4月完成钢箱梁、钢主塔安装,于2021年6月29日通车运营。

灞河元朔大桥西起北辰大道,横跨灞河,东迄港务南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2.32千米,主桥全长1054.18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

灞河元朔大桥其设计理念以“千古一舟”为题,象征“舟行古今、跨越时代”的文化内涵,融合西安市花石榴花造型,与奥体中心建筑造型遥相呼应。白色的主塔和主缆,与奥体中心、灞河两岸景观天水一色,体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景观效果 。

灞河元朔大桥两侧有两个石榴花形状的大桥主塔矗立于灞河之间,桥的东北角是西安奥体中心,西北角是正在建设的长安书院,灞河两侧高楼林立与元朔大桥遥相呼应,互成景致 。

灞河元朔大桥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塔梁同步”整体钢箱梁分幅顶推、猫道地面预拼然后整体提升等施工工艺,大大节约了工期,保障了施工进度,同时,相比较于常规的悬索桥平行缆,本项目是空间缆索,施工难度较大,对于施工精度控制要求极高。

8. 西安灞河悬索桥

浐灞2号桥,为扁平流线型混合式钢箱斜拉桥,全长485米,桥梁宽度29.6米,双向6车道。主桥部分全长240米,为双索面拱形单斜塔斜拉桥,半漂浮体系。主跨为最大跨径145米的钢箱梁。桥塔为拱门式钢结构主塔,高78米,倾角75度,钢塔自重约1621吨,其重量在混合斜拉桥中居国内第一,是西安市的"地标"建筑。

9. 西安浐灞悬索桥

这个地方算是渭河沿线一个湖泊湿地公园,面积不算太大,有200亩左右,很快就能走完一圈。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定西,全长800多公里。

临渭河而修建的公园有好几个,比如渭河湿地公园、渭河生态公园、渭河城市运动公园等等

前两天去了这传说中的“紫薇湖”,名字挺美,让我想起《还珠格格》里面的紫薇,不过地方更美呀!

最近是荷花盛放的季节,紫薇湖这边湖面上种植的是观赏睡莲,比荷花要小,一朵朵静静地绽放在水面上,密密麻麻连起一大片,与荷花相比更小家碧玉一些。

紫薇湖的景观设计还是不错的,吊桥、石板路、小船流水等别致有序。

绿地绿树长势旺盛,空气里都是青草的香气。湖水因为是活水,挺清澈,偶见成群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草坪上有游人在野餐,还有人干脆躺在树荫下草地上睡大觉,挺惬意的!

岚山,有座桥叫安澜!

安澜桥位于阿掖山南,北连阿掖山、南接南炮台,上跨岚山东路,桥梁单跨跨度45米,全长206米,宽6米,投资约2000万。

桥梁采用传统空腹拱结构,桥面建造古典楼阁和廊道,主跨顶部建造双层楼阁。主桥采用灰白色调,桥梁古建采用青瓦红柱主色调,凸显历史厚重感。

行人站在桥上能俯瞰东西城岚山港,是重要的观景平台。该桥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岚山旅游设施配套,更好的方便市民观光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