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滇池边的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这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1955年4月30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国家归来,在昆明观看“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展览”时指出:“要深入民族地区做调查征集工作,要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反映少数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下取得的成就,还要通过文物工作研究云南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与东南亚邻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云南省“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云南民族博物馆经过十余年的筹建,于1995年11月9日正式建成开馆。开馆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250万余人次,先后接待了--、--、王光英、--、布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日本秋筱宫亲王及王妃殿下、泰国诗琳通公主、美国副国务卿、法国驻华大使等重要外国贵宾。已成为旅昆各族同胞欢度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场所,先后被授予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点。

建筑特色

云南民族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际一级博物馆,场馆占地200亩,是集科研、展示、收藏、演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展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有8个专题11个展厅,从云南少数民族生存的社会现状、服饰节庆、生态生业、民间美术、文字古籍等不同侧面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生动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传统文化。

一楼:目前设有云南宗教、云南青花瓷器、云南民族乐器、马帮文化、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服饰、云南青铜器七个展览单元,近2000余件展品者是纯粹的云南元素。这些展品有四个来源:一是来自于云南民族村文化抢救保护中心多年的征集积累,二是来自于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三是筹建民俗博物馆时向社会征集来的,四是藏家或收藏机构捐赠给民俗博物馆的,十分难得。二楼:机动展厅,可以承接、组织举办各类展览,常换常新,为志在该馆办展览甚至展销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又一个平台。目前设立了云南省文博产业集团、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民族村、云南画廊共同主办的云南民族民俗文物艺术精品展销。一直以来,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虽然我们天天在呼吁要保护它,但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认识。作为文物,一些现代民俗文物并没胡纳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像剪纸、泥塑这样的民间手工艺也没有进入艺术殿堂。现在因为对民俗、民间工艺品收藏热起来了,民间文化的价值得到提升,一些之前很不起眼的东西,现在两头都得到了重视,证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可以促进传承和保护。在收藏兴趣渐热的趋势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民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价值,发现它背后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包涵了经过多少代人传下来的技艺。

云南民族博物馆景点介绍 云南民族博物馆游记

1. 云南民族博物馆游记

1.云南省博物馆

2.云南民族博物馆

3.昆明市博物馆

4.玉溪市博物馆

5.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6.楚雄州博物馆

7.昆明动物博物馆

8.保山市博物馆

9.红河州博物馆

10.曲靖市博物馆

11.大理市博物馆

12.丽江市博物院

13.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

14.迪庆州博物馆

15.普洱市博物馆

2. 游云南民族博物馆有感

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历史有其可取之处。

3. 云南民族博物馆攻略

昆明民族博物馆可以买到有关各民族书画家的书画作品、介绍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图书图片、音像制品;各少数民族传统的工艺品,如大理白族扎染工艺品、白族十雕作品、西双版纳傣族手工艺品、苗族等民族的刺锈作品、各个少数民族的银饰、服饰等等。

4.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

独龙族博物馆为中华民族园56个民族博物馆之一,开放时间9:00-17:00。

独龙族博物馆按云南怒江贡山地区独龙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当地工匠按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至北京落建。

独龙族主人口约7.4千。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无本民族文字。

5. 云南民族博物馆旅游

到昆明,早饭就吃了一碗过桥米线。然后开始昆明一日游。

下图就为金鸡碧坊。我们换公交的时候看见,就隔着马路拍了照片,没有去看。现在那边就是商业街,有各种小吃,游人比较多。虽然有地方特色,但和别的城市商业街也大同小异。那边看,估计晚上会更加热闹的吧。

昆明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玩,我们选择了滇池和翠湖。民族村是从滇池出来,顺便去的。

怎么说了,如果经常看见大海或者干净明媚湖泊的,可能觉得滇池一般。

翠湖就是一个市内公园,可以近距离感受一下本地人的生活。

滇池的门票是10元。如果在滇池好好玩再加爬山的话,估计需要一天的时间。

滇池上也有游轮,也可沿着湖边徒步,就看自己怎么玩了。当时去,滇池的游人不是特别多。

滇池的水,还是受到污染。虽然已经治理,但估计彻底恢复,还是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吧。

滇池畔的的大树,上面长满了果实

滇池也是候鸟的天地,可能我们去的时间不对吧,没有看到成群的鸟儿。

当然,偶尔也有鸟从滇池上空飞过。

滇池的游玩,匆匆而过,但也很尽兴。

临近中午,我们去了民族村。民族村离滇池不远。中午饭就是在那里解决的。

民族村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里,要么是饭店、要么是茶叶店(主要是普洱茶)、要么是各种玉器、银饰。

民族村的饭还可以,无论从价格还是质量上来说。

民族村的里的一座塔。里面的建筑风格基本都类似下图。

众所周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位于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的民族村是一个占地面积为1264.96亩,其中水域面积463.96亩的集观赏、游乐、度假、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开放的有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共25个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滇池大舞台、民族团结广场、风味食品城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算是云南文化民族多样化的一个缩影吧。

如同所有的景点,大门都是很有气势的。虽然中午,但人比较多,正午的太阳晒下来,紫外线 是有点强的。

民族村的门票是90元每人。村里有一段时不收费的,可以自由游览,这段主要是商业区。收费的里面,主要体现的是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同时,发现对面有一个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决定临时去逛逛。

博物馆是免费的。这是进门之后看到的。忘记是什么了。

博物馆里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值得一看。但也发现,游人不多。仅有的,也在外面长廊板凳上休息。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只能看个新奇。从博物馆出来之后,看见公交站,设计很有民族特色。

为了不耽误晚上的火车。我们直接从民族村去的火车站,先把当晚去丽江的火车票换出来。和许多地方的火车站广场相似,昆明火车站广场的人还是很多的。

昆明火车站的建筑还是比较有特色的。进站之后,在候车大厅,全是昆明旅游景点的介绍。取完票之后,时间尚早,去翠湖公园遛了一圈。

昆明翠湖,原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翠湖堤畔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

翠湖就是昆明市的一个公园,占地面积还可以,游人如织。

翠湖是昆明本地人挺喜欢的一个地方。

翠湖和滇池,根据季节变化,会来很多候鸟,届时观鸟的人比较多。

我们昆明一日游就去了以上几个地方。时间不赶,挺宽松的,也没有在滇池做强度太大的徒步爬山。

昆明给我的印象就是天气晴朗、城市干净、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提示信息等比较醒目。

昆明的鲜花批发市场很有名,有时间和有空的可以去看看;此外,昆明发石林短线游的团很多,石林的评价大家褒贬不一,就根据个人爱好了。

那么,有没有长期生活在昆明的朋友,可以给大家再推荐一些昆明市比较好玩的地方哈。

6. 云南名族博物馆地址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9]

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度假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7. 云南省博物馆游记

可以明确肯定的告诉你,云南省博物馆是可以寄存行李的,因为我亲自寄存过。

云南省博物馆寄存行李处在入口(没上台阶时)的右边,需要先寄存行李才可以进去,小孩的推车可以进去,但像溜溜车之类的就需要寄存。

正常游客是要从出口出去的,寄存行李的可以从入口出来,只要在入口那里给保安人员看寄存牌就可以了。

8. 云南省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大学有2个校区

莲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134号 邮编:650031雨花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2929号 邮编:650504

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十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

9. 云南民族文化博物馆

云南有线上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民族博物馆,展出的各类展 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10. 云南省博物馆旅游攻略

云南省博物馆附近有个著名的景点,官渡古镇很好玩的,云南省博物馆的展品不是很多,三楼有两个厅没有开放,印象比较深的是介绍摩梭人的历史和走婚制度比较多,可以让大家对云南的历史和少数民族有更多的了解。

如果时间紧可以忽略这个博物馆了,特别不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存包的地方竟然在博物馆外面,而且出口是在存包处的另一面,搞不懂在室内设计个存包柜有什么困难么。

11. 参观云南民族博物馆心得

明清两代可谓是山西人最为活跃的时代,晋商在明清五百年间将中国古代金融业做到了真正的"汇通天下"。从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日升昌”票号的繁荣与衰败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走出博物馆后,博物馆里的所有陈列物,犹如过山车一般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我终于明白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真正含义!我为自己是一个山西人而感到骄傲!

如果你要想了解一个省市的文化,那就先从它的博物馆看起吧!

云南民族博物馆景点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

1.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开始入场,9:00-9:10为开馆准备工作时间,9:10正式为观众提供服务并可进入展厅参观,下午16:30停止入馆,16:45开始清场,17:00正式闭馆。

2.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开放时间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了云南主要的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云南民族博物馆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

云南民族村,占地面积为1264.96亩,其中水域面积463.96亩。集云南主要的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云南民族博物馆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3.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观后感

体会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感受到艺术家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之处。我们能收获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欣赏,更能愉悦身心。

4. 云南省民族博物馆

一、云南丽江古城景区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王家庄基督教堂、方国瑜故居、白马龙潭寺、顾彼得旧居、净莲寺、普贤寺、接风楼、十月文学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二、云南石林风景区

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七个风景片区 成。在石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石林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鬼斧神工。

三、丽江市玉龙雪山风景区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在纳西族被称为“波石欧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玉龙雪山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玉龙雪山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主要景点有扇子陡、云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是一个集观光、登山、探险、科考、度假、郊游为一体的具有多功能的旅游胜地。

四、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湖清清,天湛蓝,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是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净域。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都能出很好的片子。春天可观赏百花盛开的高山草甸,夏天可以看着满山碧绿消暑乘凉,秋天可以观看色彩斑斓的层层密林,冬天欣赏一片雪白下的碧蓝湖波。

五、大理市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在大理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最负盛名的崇圣寺三塔,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主塔又名千寻塔,始建于唐代,为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16级,高69.13米,其塔基前有“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南、北二小塔建于宋代,为密檐式的八角形空心砖塔,10级,均高43米。每层出檐,角往上翘,不用梁柱斗拱等,以轮廓线取得艺术效果。塔通体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柱。

六、普者黑风景名胜区

文山州丘北普者黑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65平方公里,属于滇东南岩溶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景区内有265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13公里大峡谷雄伟壮观,3公里茶马古道神秘古朴,还有4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景区内普者黑村是2013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个外景的拍摄地。

七、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西双版纳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西双版纳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西双版纳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 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西双版纳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

八、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也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池风景名胜区面积330平方公里,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滇池由构造陷落而成,湖面海拔1886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滇池风景名胜区内主要景点有石器时代遗址、古滇王墓、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筇竹寺、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西山龙门、西山公园、大观公园、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等。

九、九乡风景名胜区

九乡风景区是以溶洞景观为主体,洞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较大规模、数量较多、溶洞景观奇特的洞穴群落体系,是独具特色的国际观光型喀斯特地质公园。九乡风景区地处山区、气候温凉,区内峰峦连绵,山峰谷底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表海拔在1750至19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显示出溶洞分布区内地势上升,河流下切浸蚀的青幼年期河流地貌景观。九乡境内森林茂密,覆盖率达62.3%,珍贵动植物资源丰富。张口洞古人类居住遗址,代表了中国南方一种独特的旧石器文化,被称为“九乡一绝”。

十、大理风景名胜区

大理风景名胜区曾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集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气候为一体,是进行民俗考察、学术活动的的旅游观光和度假胜地。景区以苍山、洱海为中心,包括剑川县石宝山和宾川县鸡足山两个景区,境内著名的景点有崇圣寺三塔、城南感通寺、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苍山、黄龙潭、黑龙潭、洗马潭、洱海、金梭岛、避暑行宫、“观音阁”、“小普陀”、石宝山、鸡足山、道教寺观建筑群森林公园、巍宝山、茈碧湖等。

5. 云南民族博物馆地址

1.云南省博物馆

2.云南民族博物馆

3.昆明市博物馆

4.玉溪市博物馆

5.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6.楚雄州博物馆

7.昆明动物博物馆

8.保山市博物馆

9.红河州博物馆

10.曲靖市博物馆

11.大理市博物馆

12.丽江市博物院

13.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

14.迪庆州博物馆

15.普洱市博物馆

6.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在哪里

昆明植物园是一个大规模的风景区,在云南种植和收集了许多当地珍贵的东西,它是为仔细观光而设计的。当你来到这里,你会一起知道各种各样的植物。根据最新消息,云南昆明植物园将于4月8日恢复对外开放,允许游客参观。

开放详情

1。本次开放仅限于昆明植物园东花园(山地茶园)的室外区域。

2.开放时间:4月8日9:00-17:00(16:20停止售票,游客不得进入公园)。营业时间:18:00

7.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介绍

作为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新馆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与一大型文化广场——云南大剧院相望,南接季宏路,四周无大型阻挡物,不论从街景还是沿河景观上都可观赏到完整庄重的视觉形象。该新馆净用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0477平方米,主体建筑地面5层

博物馆内景新馆主体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一颗印”式传 民居建筑;外观颜色为红铜色,意在体现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喻意“石林”,蕴含石林风化体态,散发自然风采。

新馆的入口通道呈由窄至宽的喇叭形,到达大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道上空采用“一线天”的设计,并有一幅巨大的金饰片作为装饰,金饰片上的图案取自滇王墓出土的文物。

新馆大厅宽敞明亮,包含了问询台、游客中心、咖啡厅、文创产品商店、卫生间等服务场所以及供举办影视、学术活动的报告厅。最大亮点为悬挂于中庭右侧的“玻璃盒子”建筑,据云南省博物馆法人代表、主持工作副馆长戴宗品介绍,该“玻璃盒子”的二楼将设置成儿童体验中心,三楼则为中国文化体验中心,以完善观众的参观体验。

在景观方面,新馆内外大量采用云南本土的多种门类植物,各种植物达100余种,并辅以水景元素,彰显云南“植物王国”的独特魅力。中庭四个不封顶的天井内种植着茶花、槟榔、竹,在满足绿化的同时,达到了引入自然光,补充大堂采光的作用。通过科学巧妙的设计,主楼实现了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在达到节能环保目的同时,满足观众渴求贴近自然、回归淳朴的心理诉求。因此,新馆是一座“会呼吸的博物馆”。

场馆特点

防震技术强大文物保护工作科学严格

新馆自地下一层起的主体建筑实际上是置放在166个橡胶隔震支座之上。为达到防震的最大效果,主体建筑与四周建筑体间有60厘米宽的抗震缓冲缝,称之为“防震缝”。据戴宗品介绍,这样的防震设计使得新馆建筑可以承受住不低于汶川地震强度的地震。

在文物保养方面,文物库区对温度和湿度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日常温度设定为16-22摄氏度,湿度设定为55%左右。在消防、安防方面,库房门的关闭时间作了严格规定,防火系列采取了喷淋、粉末两道保护措施;防盗系列则采用门禁系统及其辅助措施,另外在库房区重要位置还有保卫人员24小时值守。

8. 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简介

云南省博物馆发展六十余载,历经了多次变迁,它的前身是云南图书博物馆,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政府将博物馆筹建工作列为了重点,云南省博物馆在昆明文庙正式成立。云南省政府也在同年成立了“云南省博物馆筹建委员会”,将博物馆建在现在的圆通寺和连云宾馆一带。

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让云南省博物馆的建设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云南省博物馆旧址

三 件 宝 贝

小云在省博了解到,管内收藏的三件宝贝,入选过《国家宝藏》第二季公布的27件国宝名单,这三件宝贝的关键词分别是“声”、“青铜”、“天龙八部”。

“声”

“声”指的是聂耳小提琴,它是国歌的作曲者聂耳使用过的小提琴。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踏入华北,国内的反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社会上充斥着萎靡丧志的淫歌艳曲,消磨了人民的斗志。

聂耳使用过的小提琴

共产党员作家田汉找到聂耳,认为如此“唱靡靡之音,长此下去,人们会成为亡国奴”。二人就此议定,要创作一首歌,来唤醒人民。

人民音乐家聂耳

1935年初,田汉写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歌词写成之际,田汉发现国民党特务在追捕自己,仓促间他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了歌词,然后就被抓进监狱。

著名文学家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歌词 后久,聂耳来找夏衍,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聂耳根据与田汉一起提出的构想,谱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逃离到日本。

在日本,他看到军国主义分子大肆鼓噪“扩大在支那利益”,并磨刀霍霍。这更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迅速将歌曲定稿寄回国,其旋律更加激昂雄壮。

“青铜”

“青铜”指的是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是古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大多用来贮存贝币,相当于今天的存钱罐。同时也是象征权贵地位、祭祀祖先的重要器物。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的贮贝器,细节刻画极其逼真。器物盖上有4只体格健硕的牛逆时针围绕中心作奔跑状,而中心有一个圆柱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

马背上的骑士为通体鎏金,华丽的服饰和佩剑,表示墓主人手握非常大的权利,而象征财富的牛体格健硕且围绕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说明墓主人生前地位非凡,很有可能是一位古滇国皇族成员。

馆内青铜器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则是介绍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出土于大理崇圣寺千寻塔,金翅鸟梵名为“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佛教用语)。整器鎏金,显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据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李元阳所著《万历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三塔“各铸金为顶,顶有金鹏。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

“龙畏鹏”指的是金鹏鸟鸣声悲苦,专以龙为食,每天都少不了吃五百条龙这个传说故事。传说大理古代原为水乡泽国,水患频频发生,百姓认为这都是邪龙作怪所造成,于是就有“求鹏伏龙治水”的神话。

“龙敬塔”的观念则源于佛经故事,因此将金鹏鸟立于塔顶或藏于塔内并解释为龙敬塔畏鹏,这是大理地区独特的宗教现象,是佛教传播过程中白族化的体现。

馆内佛教文物

9. 云南民族文化博物馆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云南省博物馆。 该新馆净用地面积约150亩,建筑面积60477平方米,主体建筑地面5层,地下2层。它非常大,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我们进入博物馆,首先参观了古代马文化馆。那里面有古代用于娱乐的马球,骑马用的马鞍、马鞭,还有马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所有关于马的文化知识这里都有。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出了古代马文化馆后,我们又去到了石器时代展览馆,里面展示了石器时代的人们住的房子,吃的食物、使用的工具等。他们用一根木头撑在中间做支柱,然后在周围放上各种各样的草作房顶,再垫上一些草作枕头,就建成了一间简约粗糙的房子。到了新石器时代,他们的房子就不那么简陋了。他们的房子变成了双层的豪华“杆栏式”建筑。他们用许多木条密集排列成墙和房顶,再用草铺在房顶和地板。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又通风防潮,简直一举多得啊!

那它们用什么作工具呢?我一想,石器时代的人顾名思义是用石头嘛!旧石器时代还只能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所以有时候不免要忍饥挨饿。于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原始人们的努力下,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出现了,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更加锋利耐用,在建筑、捕猎等方面都让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看了在原始人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努力挣扎,在与自然的博弈中坚强存活,我不禁心生感叹。人类 一步步走到食物链的顶端是靠着制作越来越先进的工具。我们只有好好学习,了解过去,才能怀着对自然敬畏的心才能让人类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10. 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

第一件,三支俑铜灯,灯高42厘米,该俑灯为西汉时期铸造,出土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

第二件,鸡形陶壶,是云南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这件陶器的外形好像一只昂首翘尾的雄鸡

第三件,战争场面叠鼓贮贝器的盖,出土于晋宁石寨山,发现时器身已残,只有一个器盖了

第四件,牛纹铜鼓。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的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

第五件,滇王之印,1956年出土于滇池东南角的晋宁石寨山6号墓

第六件,宋代银背光金阿嵯[cuó]耶观音像,铸于大理国时期,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

第七件,五色供养塔,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由六件组成一套

第八件,宋代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

第九件,明代金镶红蓝宝石冠,这是一件制作于明代的金冠,高11.5厘米,底径11厘米,重达320克,由纯金打造

第十件,战国时期的牛虎铜案,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宝中宝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哪个更值得参观

个人建议云南省博物馆比较合适因为省博二楼展厅《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主要是古滇国青铜器三楼展厅《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主要是少数民族和云南民间的生活、节庆、民俗等文物,这些你在民博能看,但青铜器只有省博有,而且省博交通比较方便,在市中心如果运气好一楼临时展厅也会有展览需要注意的是云南省博物馆开馆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5点,下午4点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

云南省博物馆位于昆明市中心东风西路与五一路交叉口。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建馆以来,经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等方式,已经收藏了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0余万件,是云南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其中闻名中外的有战国时期的牛虎铜案、西汉时期的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北宋郭熙的《溪山行旅图》、大理国时期的金阿嵯耶观音立像、大理国时期的金翅鸟,等等。云南省博物馆利用丰富的藏品,举办过不同内容的陈列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云南的社会历史文化面貌。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滇池旅游渡假区云南民族村旁,展览内容主要为: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服饰艺术、民族文字古籍、民族民间面具、民间瓦当、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民间美术、奇石珍宝、民族、纺织机具 、手工艺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乐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