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王墓

济北王墓

济北王墓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城西南15公里处,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诸侯王墓,由双乳山汉墓、福禄山汉墓及东辛汉墓组成。

规模最大的汉王陵双乳山汉墓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双乳山村,从1995年底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探勘探,专家认为,它的主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济北国的最后一代王刘宽,因此它又被称为“济北王墓”。这座墓始建于西汉天汉四年,即公元前97年。令人惊叹的是,两千多年前,工匠们用简陋的工具,在一座坚硬的石头山上挖出了深达2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墓室和一条八十多米长的墓道!双乳山汉墓依山为陵,凿岩成穴。一号墓座南朝北,墓室、墓道均设有二层台,外浅内深,外大内小,呈“甲”字形,墓道总长60米,最深18米,面积840平方米,底部为北高南低的斜坡,墓室总面积607.5平方米,总深度22米。共出土各类随葬品2000余件,主要有铜器、玉器、铁器、漆器、陶器、钱币及家畜家禽等。二号墓形制结构与一号墓基本一致,规模略小。

福禄山汉墓位于双乳山汉墓东北约1公里处,山顶东西并列两座墓葬,现存封土高约13 米,面积12000平方米。东辛汉墓位于双乳山汉墓西北1公里处的东辛村,现残存封土呈方形,面积约2500平方米。

汉济北王墓对于研究汉代陵寝制度、郡国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墓葬出土了铜器、玉器、车马器具等2400余件,规模巨大,整体未遭盗掘,棺椁未经扰乱,位置迹象清晰,为全面、深入了解棺椁制度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资料和依据,在我国已发掘的历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见的。济北王墓的发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济宁市邹城市明鲁王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邹城市九龙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第一代鲁王朱檀及其妃子的陵寝。朱檀崇信长生不老术,炼造仙丹毒发而死,年仅十九岁,被朱元璋谥曰“荒”。鲁荒王在明代亲王中第一个薨逝,陵寝为第一个建造,其建制和礼制为其他王陵所沿用。荒王陵背靠九龙山、南与朱雀山相望、东两侧有卧龙山玉皇山拱卫,前有白马河东西流过,完全按照“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方位选址建造。陵区共分导引、陵园、陵寝三个部分。导引部分原建有牌坊、神道、守陵卫所、列石、棂星门、外御桥,筑有城墙。棂星门往北东西两侧分别为宰牲亭、具服殿。由于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其形制规格无考。陵园分内外两城,外城部分建有外城墙。内部建有内御桥、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等。陵寝分前朝区、后寝区。陵园有前朝区,三门至地宫为后寝区,包括明楼、朱檩墓、汤妃墓、戈妃墓,现在仅恢复了内城部分。

御河桥

裬恩门

裬恩殿遗址

陵寝门

陵园

明楼1

明楼2

地宫门

墓道

前室门1

前室门2

甬道

仪仗俑

后室门

墓室

墓志铭1

墓志铭2

戈妃墓

墓道与墓门

甬道与前室

前室耳室

后室

后室耳室

墓志铭

东北第一帝王古墓园,八面威风,北京故宫也不过如此

前阵子路过昭陵,不禁感叹如此恢弘大气的地方竟然是一座墓地陵园,让人唏嘘不已。

朋友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都是面上的东西,没了的人都在地宫里。

都知道1987年在施工法门寺佛塔时意外挖出了地宫密室,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也重见天日。

鎏金4轮12环金花锡杖,秘色瓷器,让当年挖掘地宫的人叹为观止。

不仅是法门寺地宫,秦皇地宫也有无数传奇故事,楚霸王项羽入关曾派30万人挖掘秦皇陵墓,过程中金雁从墓穴冲出直奔南飞...关于陵墓地宫的传说神话太多。

北陵地宫的传言也一直未曾间断。据说早在1949年秋天两位东北博物馆的专家就表示,在1909年参加过北陵维修时进过地宫。

那时只见地道里亮着万年灯,幔帐悬挂,竖立着牌位,当时的震撼至今难以忘怀。以至于在63年北陵一度传出西侧的风水墙外有狐狸窜出的踪迹。

帝王墓穴风水讲究“龙、穴、砂、水、山,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沈阳有两处古代陵园一处是清福陵一处是昭陵。

北陵东北人都知道这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园。这里坐北朝南背靠山峦而建,意味着风水“靠山”。

四周青松古林环绕,寓意“天柱排青”,正门四周红色绕墙,两翼带五色琉璃蟠龙壁,只是远观便觉得被这气势震慑。

虽说是陵墓,在起点处却有四座下马碑,下旨王侯将相一律在此下马对先王恭敬俯首称臣。

往里走道路两侧竖立牌楼雄狮十分威风,象征着帝王威严不容侵犯。

这昭陵是清代开国君主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高大的青石牌楼四柱三层,雕琢细腻穿过便是正门。

进门后獬豸、麒麟石马骆驼、石象,笔直的守卫在神道两侧,这些石象生两两相对八面威风是王权的化身。

还有两对华表,有趣的是这两对华表虽规格相同,而石刻上却呈现不同画面,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古时的皇陵对风水十分有讲究,这座陵墓分毫不差地建在了中轴线之上与正红门碑亭相对。

亭内的“昭陵神功圣德碑”记载了皇太极的一生,如今看来让人感慨万分。

隆恩殿在方城中心,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如众星捧月。据说这园内的古松已有三百多,远远望去遮天蔽日,映着金瓦红墙让人多了几分肃穆。

城内除了大殿外还有东西晾果房和焚帛亭。

但最有趣的还是月台的四角龙头,每逢大雨倾盆积水便会重龙口吐出,这绝妙的景象想想都觉得惊叹。

影壁墙后就是地宫大门,安置着皇太极帝后的棺椁和陪葬品。这入口是历史的开始,也是那些历史的结束。

虽说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葬在一起,但相传十五位嫔妃之中他最宠爱的就是宸妃,博尔济吉特氏。

皇太极对她曾经非常宠爱并为她建“关雎宫”,可惜红颜薄命博尔济吉特氏病重七年不得医。

病危之既皇太极正在战场,得知爱妃病重不顾八旗子弟连夜回宫,可惜佳人已逝。爱妃临走之际手中仍握着和皇帝的信物,生前眷爱,虽没不忘。

神秘的王陵,古老的历史,千姿百态的皇室景观,漫步在其中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虽说现代发达可惜总觉得现在一切都太快太浮躁,所以如今再看古时的美景与深情才如此令人感叹。

湖北发现王爷墓,墓门敞开数百年,墓中15公斤黄金和宝物一件未丢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数代王朝更迭之后,其出现的王侯将相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每一个在当时都是大富大贵,其手中掌握的奇珍异宝,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但由于古代墓葬传统,使得这些人普遍认为,生前所能享受的荣华富贵,死后依旧能够继续享受。于是,他们在活着的时候,便开始为自己身后事做打算,他们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修建豪华的地宫、墓室,并在自己死后,将生前喜爱的奇珍异宝,统统埋葬在墓室之中。

这些虽然满足了王公贵族们,继续享受生前财富的愿望,但同时也招来了,贪恋墓中财富之人的光顾。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帝王将相的墓葬,往往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他们生前手握权势,在王朝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但当王朝崩塌之后,一切荣耀也随着王朝的覆灭而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便是盗墓者的疯狂洗劫,不知那些墓主们,在知道自己以后会有这番遭遇后,会不会后悔不已。

虽然,现今得以保存的古墓并不在少数,但是它们之中很多都已被盗墓贼光顾过,里面的文物等也都遭受到了破坏。但是,却有这么一座王爷墓,墓门不仅敞开数百年,里面的宝物却保存至今,一件都没被盗取。

湖北钟祥市在2001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座明代王爷墓。该墓墓主是名叫朱瞻垍,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代的梁王。墓中陪葬品十分雄厚,仅各式宝物就高达数万件,它们一个个璀璨生辉,完全不像埋葬数百年的样子,其中墓中的黄金以及黄金饰品,就重达15公斤之多。

而在随后的文物研究中,考古专家发现,这些文物中有许多都不是中国产物,很多都像是通过郑和下西洋以及海外流传过来的宝物。而这完全超乎了专家们的想象,毕竟一个王爷墓,竟然能发现这么多海外的奇珍异宝,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首例了。同时也能从中看出,该王爷生前地位一定不低,应该是极受皇帝的垂爱。

根据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墓主朱瞻垍虽然是王爷出身,但是其爷爷却是明成祖朱棣,父亲是明仁宗朱高炽,可以说是明朝皇室中的最核心成员,毕竟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任梁王,其身份可谓是继位高贵了。虽然朱瞻垍生前并未有什么功绩,但是却享尽荣华富贵,最终在29岁时便匆匆离世。

而朱瞻垍墓最令考古学家们惊叹的是,其墓道中的半扇墓门已经敞开了数百年,别说是专门盗墓的盗墓贼了,就是普通百姓也能够随意进去,可奇怪的是,里面珍藏的文物却一件未丢。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仔细研究才发现,墓道中的那扇门其实并不是通往墓室的通道,由于梁万墓巧妙的设计,使得整个墓室的四周犹如铁桶般的围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墓室上方当作出口,而出口也被梁王用统一整块巨石给盖住,让人很难进入。

而墓门之所以敞开,其原因是梁王生前和自己的爱妃十分恩爱,结果梁王突然早逝,这位爱妃一时接受不了,于是决心要和梁王葬在一起,所以便令人打碎了半道墓门,想要去陪伴梁王。所以说墓门并非是有意敞开的,而是梁王的妻子自己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