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

1924年8月,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派永谢文锦回家乡温州筹建党团组织。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简称“温独支”)在城区侯衙巷新民小学成立,书记胡识因。这是浙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组织,始属于党中央,后归上海区委领导。至1926年底,党团员发展到50余人,分布于永嘉、瑞安、平阳和乐清等地。

“温独支”诞生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国民党组建地方党部,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支援北伐战争,为浙南的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在浙江进行-“清党”,“温独支”被破坏,主要成员郑恻尘、蔡雄惨遭杀害。“独支虽折,灯火长明。”温州人民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在1949年5月迎来了浙南大地解放。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大高桥与壬子巷交叉西北处。“温独支”成立遗址,原位于温州市侯衙巷新民小学,系3间民居平房,-时期被拆除。2007年,中共温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当年“温独支”成立遗址附近建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该亭为正四角形仿古式,亭高7.6米,占地面积27平方米。亭内上方悬挂着“温独支”碑文,供游人瞻仰。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是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北大学生参观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2017年11月12日,中北大学16100542班举行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的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的第一站,他们来到了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坐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内文瀛湖南侧。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不少对近现代山西政治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是省城的重要政治活动中心。这里原是清朝西贡院,1906年山西巡抚衙门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34年改称山西省立太原中学),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省立一中是山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前哨阵地,是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读与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这里,有丰富的历史资料,有详尽的先辈生平介绍。

该团支部将团日活动的第一站选在这里,也正是因为如此。

除此之外,我党对彭真同志还有高度的评价——彭真同志的崇高品德和光辉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党同志永远学习。

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继承彭真同志高尚的品质,并结合十九大的精神,承诺绝不空想,而是将这样的精神落在实处。

运营人员 小度

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正式开馆!

6月29日,我县举行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开馆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老促会会长荣向林,县委书记张学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刘清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薛兆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守柱等市县领导参加仪式。

张学宏代表县委对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建成开馆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冠县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感谢,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三万四千余名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张学宏指出,1935年6月,冠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王村支部建立。从此,党的火种在冠县大地点燃,党的事业在这片血火浇铸的热土上以燎原之势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形成了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鲁西北革命精神”,激励冠县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张学宏强调,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站在冠县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始终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来指引方向、鼓舞斗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中共冠县第一支部所孕育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财富,依托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等冠县红色教育圈党性教育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发扬红色冠县、绿色发展、立志图强、团结苦干的精神,坚定攻坚克难、不甘落后的信念,树牢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决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冠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刘清章对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建成使用表示祝贺,希望以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开馆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荣向林、张学宏、刘清章、薛兆立等共同开启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开馆启动球。仪式上,为老党员代表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韩宗宝主持仪式。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中共冠县第一支部纪念馆、中共王村支部旧址。

来源:冠县在线

广州红色史迹——中共广东支部成立遗址

中共广东支部成立遗址位于广州起义路维新横路素波巷30号广州市第十中学内。校内东北面的“小红楼”是在遗址上重建的,这是中共广东支部成立的地方,也是1922年前广州中共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地和《青年周刊》的通讯处,“广东省立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所在地。

1920年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的上海,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陈独秀任发起组书记。从此,上海就成为创建全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接着,北京武汉长沙济南等城市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而此时的广东,粤系军阀陈炯明自福建漳州率粤军回粤,赶走了原来踞守在广东的桂系军阀莫荣新。陈炯明到广州后,伪装开明,邀请当时在上海的陈独秀到广东,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同年12月,陈独秀到达广州,与7月已回到广州开展新文化运动的谭平山、谭植棠等人进行筹建广州党组织的活动。

1921年3月,作为全国6个之一的第一批党的早期组织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党员有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沈玄庐、袁振英、李季、米诺尔和别斯林等一共8人。书记先是陈独秀,后为谭平山。活动地点主要在素波巷。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首先把《广东群报》和上海发起组成员沈玄庐主编的《劳动与妇女》作为自己的机关刊物,加上当时由上海迁来广州出版的《新青年》,便形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广东群报》是1920年10月开始出版的日报,编辑有谭平山、谭植棠、邓瑞仁等,其内容主要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报道劳工运动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世界新闻和苏俄的消息等。其次,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有80多人参加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谭平山任会长,主要成员有从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等人。再是通过举办各种学校,培养骨干,为发展组织做准备。其中于1921年初在素波巷开办了“宣传员养成所”和“注音字母教导团”。“宣传员养成所”主要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向广大工农群众进行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的宣传员,谭植棠任教务主任,谭平山、杨章甫、邓瑞仁等任教员。学员来自广东各地,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国语常识、社会科学、共产主义知识、三民主义教程。此外,还创办了“俄语学校”“机械工人夜校”“注音字母训练班”。除了让学员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外,主要是让他们能学习到十月革命经验和马克思主义,以提高基层宣传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还派梁复然、王寒烬等到佛山组织建立土木工会和理发工会,开展工人运动。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受陈独秀的指派,当时在广州活动的武汉党的早期组织书记包惠僧也参加了大会。同年8月,谭平山召开会议,决定在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以谭平山为书记,谭植棠负责宣传,隶属中共中央局领导。中共广东支部成立后,大力发展组织,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培养了许多党员和干部,为广东成为大革命的策源地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到1922年6月为止,中共广东支部共有党员32人,其中一半是工人。由于广东党组织的不断扩大,1922年,党的活动地点逐步转移到司后街(今越华路)杨家祠,而原处仍然作为广东团组织的活动地点。

1921年年底,中共广东支部谭平山等人开始筹备成立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2月26日,广东团组织创办的《青年周刊》创刊。在创刊《宣言》中明确地提出:“‘社会革命’四个大字,就是我们的先行旗帜。”周刊是八开的小报,每号出四版,杨匏安、阮啸仙、郭瘦真是周刊的主要撰稿人。从3月7日第二号开始,周刊逢周日出版,通讯处则设在素波巷19号。3月14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青年周刊》成为广东团组织的机关刊物。22日,周刊第四号刊登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当天的《成立大会演说撮录》,其中公开声明了“本团的宗旨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企图实现马克思主义”。周刊的内容很广泛,除了报道青年团的活动,反映各地情况外,还传递世界信息,转载共产国际指示。周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鲜明,其中刊登的《救生圈》《马克思主义浅说》《政权不应该要的吗?》《成立大会演说撮录》《宣言》等都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主张搞非妥协的阶级斗争和普遍的群众运动,实行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工农专政,以共产制度代替私有制度;初步论及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农民同盟军等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青年要脚踏实地,注重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此外,《我所观察过的俄罗斯》还报道了从莫斯科回来的冯菊坡、王寒烬对俄国政治、经济、领导与平民关系、群众组织、共产党人作用等的所见所感,让人们从中明白到:社会主义的俄国不是洪水猛兽的世界,也不是极乐世界,而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的世界,苏维埃政权是劳动人民的政权。《青年周刊》是五四运动后发行较广、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之一,它对广东乃至全国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广州市第十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兴华中学。1906年,兴华教会在现第十中学的所在区域内创办小学。其后因资金匮乏,学校先后两次停办,1921年复办,学校命名为“东山培正分校”。1923年,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热心办学人士的捐资基础上,再变卖部分旧校房地产,并以兴华教会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筹得办学款,购得素波巷东面的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即今第十中学的学校篮球场、兴华楼所在地),改建为永久校址。1929年,学校改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1931年9月,学校改名为“兴华初级中学”。后来又增设了高中年级,校名也改为“兴华中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9月,私立兴华中学与其邻近的初级中学私立继昌中学合并成广州市第十中学。

遗址所在的小楼为一幢两层高、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的小楼,后被拆毁在遗址上重建,俗称“小红楼”。现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017年5月,该址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文章来源:《广州红色史迹》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