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山遗址

毘山遗址

毘山遗址分布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毘山周围。位于湖州北门外约2.5公里的毗山周围,1957年在拓河工程中,出土的陶器,器皿以盘豆为多数、还出土青铜戈一件,和一块商代龟卜甲,属良渚文化之后,春秋战国之前的商周时代。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63年3月11日公布毗山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毘山遗址

所属年代:商周时代

出土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批次:第七批

古籍《山海经》描述的时代面纱正在湖州毘山遗址徐徐展开——我市又一处考古工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11月23日,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牵头,委托市城市集团建设的毘山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展示大棚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市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又一新起点,翻开了我市商周文化考古的全新一页,为即将召开的全国性“苕溪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探索—毘山遗址小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研讨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毘山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大棚

毘山遗址位于湖州吴兴区湖东街道毘山村, 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省政府列入首批8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之一,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毘山遗址发现于1957年冬,198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遗址进行了7次考古发掘工作,最近一次发掘工作已经持续了3年多时间。毘山遗址是目前浙江省保存面积最大、堆积最为丰富的马桥-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对研究太湖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毘山遗址保护标志碑

▲ 毘山遗址出土遗物(1)

▲ 毘山遗址出土遗物(2)

此次建造完成的考古大棚位于毘山遗址黄土台及其周边低地,覆盖了遗址现有重点发掘区域,同时也满足了考古发掘向南及向东扩而续建保护棚(二期)的衔接需求。考古大棚采用大跨度开放式钢结构形式,其西侧放置了遗址展示板,最大限度满足考古发掘与对外考古成果展示的双重需求。

考古大棚建设项目是毘山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将进一步落实毘山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规划,指导建设单位扎实推进一期项目建设。

▲毘山遗址公园考古大棚施工现场

脍炙人口的《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毘山遗址内的湖州先民相当于生活在《山海经》描述的时代,与四川成都三星堆遗址属同时代。

在毘山遗址考古发掘和考古大棚建设期间,众多市民群众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纷纷前往考古发掘现场打卡湖州先民遗迹

湖州是地下文化遗址大市,是浙江100万年古人类活动史的见证地。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E N D—

部分信息来自湖州晚报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唐山遗址公园(唐山遗址纪念公园)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周日对外开放吗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全天免费开放。

周日不休息。里面有唐山地震遇难者纪念墙和地震遗址。还有唐山地震纪念馆(在纪念墙的后面地下一层)。乘市内公交游1路到达。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门票多少钱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进大门免费,进入纪念墙后面地下一层的唐山地震纪念馆是收费的。从市中心坐游1路到遗址公园就是大门口。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的简介

按照规划,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位于唐山市岳各庄路北侧,占地40万平方米。公园以机车车辆厂原有的铁轨为纵轴,以正在建设的纪念大道为横轴,划分为遗址区、水区、碎石广场区和树林区四个区。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位于遗址公园东西主轴线纪念大道的北侧。整个纪念墙长度为三百多米,由五面大理石纪念墙组成,上面镌刻24万地震罹难者名单和纪念碑文。每面墙厚度为1.5米,平均高9米左右。

唐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清东陵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东陵这里埋葬着的比较有名的墓主人,一个是乾隆皇帝,一个是慈禧太后。乾隆的裕陵真的是赞叹不已,这里是一座雕刻艺术宝库,图案繁多,线条清晰流畅,形象逼真。

而慈禧太后的陵墓以四周的石栏杆上的雕刻而著称,殿前的殿石龙在下、凤在上也是一种杰作,感兴趣的小伙伴真的值得慢慢欣赏。

2、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开滦始建于1878年,当年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最为成功的企业,在中国百年工业编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近代工业的活化石。开滦煤矿在中国工业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之一佳矿、之一条标准化铁轨都在这里诞生。

3、地震遗址公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公园设计充分体现“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探索科学、追忆历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纪念广场等区域。

公园内纪念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成,是公园内供人们纪念亲人、凭吊逝者的一个重要场所。印象最深的是十二块7.28米高的纪念墙,上面镌刻着24万罹难者姓名。

4、南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唐山南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是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景区国内园内全新开放了主题餐咖、成都风味火锅、平安扣剧场、江南最忆传统文化体验馆等新业态体验。

国际园区域的慕尼黑啤酒餐厅、音乐餐厅、 *** 料理等多个美食餐厅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异国风情。夜晚还可欣赏龙泉湾湖面上的灯光水舞秀,巨幅水幕电影、艺术灯光、炫彩激光等高科技元素,展现出完美的视觉盛宴。

5、唐山国际旅游岛

唐山国际旅游岛坐拥得天独厚的海岛、温泉、沙滩、深海淤泥、生态及文化资源组合,自然资源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宜人,为国家级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2018年,唐山国际旅游岛被评为河北省首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山西丁村遗址景点级别 山西省丁村遗址

1. 山西省丁村遗址

1、元谋人

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2、蓝田人

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被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3、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 (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还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和县人

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包括1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2块头骨碎片、1块下颌骨碎片和9枚单个牙齿。头盖骨属一青年男性个体,有许多特征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较北京人进步的特征。这表明和县人是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可能与北京人中的较晚者相当。和县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铀系法的测年结果为距今19万~15万年,热释光法(见考古年代学)测得的年代在距今20万年以内。伴生的动物化石属于南北混合的动物组合。

5、马坝人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

马坝人,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马坝人属于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古人类。

6、长阳人

长阳人化石在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特征较多,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

“长阳人”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 类之一。“长阳人”不仅具有现代人的特征,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征。距今年代不少于19.5万年,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古人类化石,迟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

7、丁村人

丁村人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襄汾县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万年,属于晚更新世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3年,建筑工人发现了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1954年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三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同一个体的10余岁小孩的门齿2枚,臼齿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点的砂砾层中,又发现一个小孩右顶骨化石。

8、金牛山人

“金牛山原始人头骨”的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科技”之一。

金牛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2. 山西丁村民居

山西 平遥古城 云冈石窟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县) 永乐宫(山西芮城县)五岳组合(湖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晋商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县),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县) 山陕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县)五台山佛教建筑群(山西省五台县)

3. 山西丁村遗址图片

再现汾河美景

盘古开天耀中华,神州处处映彩霞;三晋大地在行动,我们共同把汾河治理生态还原的任务当做头等大事全面抓。

常言道,黄河好比母亲河;我要说,汾河就是我们的妈。在场的同志与大家,都是汾河养育的娃。

对对对,都是汾河养育的娃!

想当初,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到太行,右手一指到吕梁。站在高处望一望,汾河就在我身旁;身旁开出幸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古稀老人看汾河,心情就像年轻的小伙十七八。您走在,汾河岸边放眼望,汾河流水哗啦啦;碧波荡漾起涟漪,与蓝天共成一色蓝洼洼。

鱼儿跳跃玩潇洒,孩童戏水在玩耍;甘甜纯美的汾河水,河水清洌照面颊。朝霞余晖映河面,渔夫撒网乐开了花;好一派汾河美景成佳话,佳话流传世人夸。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历史渊远受尊崇;丁村遗址古文化,自流井灌地耕耘。

据记载,汾河水源特丰富,水流不断清粼粼;汾者大也得其名,周朝列国到如今。

左传说,昭公元年有个台骀,台骀就是汾水的神;治理汾水留青史,青史名垂墓志铭。

4. 山西省丁村遗址有哪些

1、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千米,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11千米,是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2、晋阳古城遗址:有可能是隋朝“晋阳宫”所在地。晋阳古城,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城。

3、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宋代细白瓷的盛产地。山西是出瓷器的地方,唐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古陶瓷别具一格 ,地方特色鲜明。

5. 山西的丁村

运城-万荣县

1、阎景村

位于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是一个有着浓厚乡土文化的地方。穿梭在阎景村的街道上,每条巷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记载着这里淳朴的民俗风情,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久远传承的故事。在阎景村最著名的建筑当属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主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运城-新绛县

2、光村

位于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是一座地处姑射(yè)山下的美丽村庄,可与临汾的丁村遗址(这里有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相媲美。相传,北齐时该地上空某夜倏显昼光,五彩缤纷,耀眼夺目,奇绝丽极。遂以吉兆上报朝廷,龙颜大悦,恩准赐名光村。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现村内随处可见的古民居,多属明清时期,代表着晋南传统民居古朴典雅、精雕细琢的特色。“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三晋大地,要找出“王家大院”那样的豪宅大院户并非难事,但像光村这么多豪宅大院集于一村之中,并不多见。

3、西庄村

位于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由古时期的采石匠人聚集而成。据传,春秋时期有工匠从吕梁山取石,在山下开阔处形成石料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方便生产,石匠们就住在石料场附近,至五代后周时期形成了村庄,因其在杜坞村西,故称西庄。

宋朝时期,西庄村逐渐聚集成家、张、曹三大姓,并筑有防御性的城墙,形成城堡。村中,清代同治年间的朱子家训碑刻,文字精美,两边的镂空石雕木雕更是珍品。老宅院的石砌墙体体现了西庄"以石而居"的特色。

运城-稷山县

4、马跑泉村

位于运城市稷山县西社镇,地处姑射山中,三面环山,环境幽静。相传马跑泉村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庄整体建筑布局分为上下结构,从山上往山下延伸,现大部分居民已迁至山脚。村里的多数巷道依然保留的是清代时期的石板路。

村庄的生活用水来源于古泉,依靠人力肩挑。村中的两棵古槐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个朝代的更替,见证着古老村庄的历史变迁。它们盘根交错,曲折蜿蜒,彷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马跑泉村的沧桑岁月与兴衰。

5、北阳城村

位于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据传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聚落”,这里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至今仍保留着古县邑高凉城遗址。久远的庙宇阐释着它的厚重,古驿道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八路军总部东征抗日留下的足迹记录着那段艰苦的岁月。

这里的人文景观、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高跷走兽”独辟蹊径,堪称一绝。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并在2006年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西位村

位于运城市稷山县翟店镇,自南北朝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西位村历史悠久,古建筑比较多。抗日战争前,全村共有大小庙宇十八处,这些古建筑大部分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烧毁和拆掉。现今仅存三义庙的一部分。

西位村的“三月三”古庙会,兴起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旧时的古庙会,由村里的东西南北四个社(社火组织)轮换负责 织安排,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准备活动开始,一直到农历三月初四才告结束。

运城-绛县

7、柴家坡村

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涑水河从村南缓缓流过,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村中树影斑驳,古老的民居交相辉映在历史的时光中。岁月在这里流淌而过,不曾留下丝毫的痕迹,入眼可见的只有那日渐衰败倾倒的宅院,仿佛默默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这里共新发现了明清时期古民居十三处。其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明代古民居两处、清代民居十一处,有四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砖雕、石雕、木雕都十分精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了古人建筑工艺的宏伟智慧。

8、尧寓村

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中条山脚下,涑水河畔,据传说这里是尧王故里。村庄历史源远流长,三座呈“品”字形的山,不仅从其地形证实了尧寓村是尧帝的出生地,而且该村出土的几块石碑和文物,更进一步证实了这里是尧王的故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尧和舜都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史上的圣明的皇帝。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的尧帝,他究竟生长在什么地方?历来是史学家潜心研究的课题。

运城-永济市

9、西厢村

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在西厢村的西面,地处永济市内的黄河岸边,同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一起,并称中国的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村内的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在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这里是崔莺莺和张生缘定三生的地方,后来成了千千万万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圣地。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成为人们对追求爱情的祝愿和向往。

运城-平陆县

10、郭原村

位于运城市平陆县坡底乡,郭原村人杰地灵,钟灵毓秀,黄河历史文化悠久。村内原有六十多座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四合院,一些年代久远失修破败,一些翻新重新修建,目前仅存十来座老院保存比较完好。

6. 山西省丁村遗址简介

山西省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并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根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山西地区最早为冀州之域,后为并州、以及司隶校尉部之西北境。.

基本信息

中文名山西历史

早期人类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明和丁村文明遗址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下川遗址、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

山西古代又称并州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据《舆地广记》载,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

7. 山西丁村,中原最古老的村落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有太行以为屏蔽,南有黄河可作天堑,西、北有长城环绕拱卫。因外有河流而 内有山脉,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谓。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誉。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明:早在250万年以前,山西就已经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襄汾丁村文化和阳高许家窑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说明,至少在10万年以前,汾河两岸和雁北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朔县的峙峪、沁水的下川、大同的白毛口遗址也说明,在28000年以前,以原始共产制经济为特点的母系氏族公社,已经在这里得到确立。特别是还有多达500余处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被陆续发现。比如垣曲下马村出土的陶盆、陶瓶和陶罐,繁峙砂河镇出土的鱼骨叉,太原市光社出土的三足瓮,以及太谷白燕、汾阳峪道河和杏花村、襄汾陶峙等地出土的文物、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原始社会的传说。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是传说中部落领袖在山西建过都的地方。时至今天,临汾和沁水还保存有尧庙、尧陵、舜王坪等文化遗址。

中国古代著作《禹贡》,说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禹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一一夏朝的建立者。夏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夏传子,家天下。”禹死后,部落联盟的民主选举制度也被废除,由禹的儿子启做了夏朝的的第二个“夏后”(夏王〉。这就预示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开始。

夏朝共历14代,17个王,前后共400多年。桀,是夏朝最后的王。他暴虐无道,人民十分痛恨,后被夏朝一个属国的部落首领汤起兵推翻,建立了商朝。商,也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社会的朝代。商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

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为西周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经济都相当发达的时期。公元前1100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于唐,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桐叶封弟”的传说。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国内有晋水,就把唐改称为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唐叔虞,就给他修建了一个祠堂。这,就是太原有名的旅游胜地一一晋祠的来历。

西周第九代国君周厉王贪财好利,昏庸残暴,激起了国人的暴动,后被放逐到彘。“彘”,就在山西霍县境内。后来的幽王即位后更加昏庸无道,被犬戒进犯的军队杀死,西周就此灭亡。

从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我国社会进入了春秋时期。这时,山西境内主要的诸候封国为“晋”。“晋”起初是一个小国,到晋文公重耳当政时,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使晋国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晋文公在北方称霸后,山西对中国的局势影响很大。侯马,是晋国后期都城的所在地。1956年,在这里发现了城廓、铜器作坊、居住遗址和墓葬;1965年,又在这里发现了用朱书写在玉片上的“盟书”(又叫“玉石书”)。这一文物的发现,也为研究春秋未期晋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晋国的卿大夫代表新兴的地主势力,进行了封建的社会改革。在经济上,废除了土地三年分配一次的旧制度,让耕种土地的人民获得土地的长期占有权 ,史称“晋作爰田”。在政治上,晋国卿大夫在和旧贵族的斗争中,实行了“六卿专政”。“六卿”是赵、魏、韩、范氏、中行氏和智氏等6大卿族。后来,范氏和中行氏相继被灭,只剩下了赵、魏、韩和智伯4家。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了智氏,并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后人又把山西统称为“三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

公元前260年,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被秦国打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一一秦朝。

自原始社会起至奴隶社会止,是历史学家公认的远古社会时期。山西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全面发展,是对“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这一历史性评价的最好诠释。

8. 山西遗址遗迹

1、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2、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3、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4、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9. 山西丁家村遗址

山西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10. 山西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遗址博物馆门票为30元。

丁村民俗博物馆建于1985年,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属地区性民俗博物馆。馆址山西省临汾地区襄汾县城关镇丁村。成立于1985年11月。藏品七千余件,皆为反映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工艺、宗教信仰等文物。除民间书画、民间剪纸、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刺绣品、民间麦塑基本陈列外,还设有专题民间书画展览,展出当地名人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