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仁阁

体仁阁

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清初改称体仁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毁于火,当年重建。康熙皇帝曾经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招揽名士贤才。乾隆朝以后,这里就做了内务府的缎库。

体仁阁高25米,座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明间为双扇板门,左右各3间安装一码三箭式直棂窗,两梢间、山墙及后檐用砖墙封护。檐下施以单昂三踩斗栱。一层屋檐上四周是平座,平座周围廊装有24根方形擎檐柱,用以支承顶层屋檐,柱间设寻杖栏杆连接,站在平座上可凭栏远眺。上层楼7间,四面出廊,前檐装修斜格棂花槅扇28扇,梢间与山墙及后檐墙用木板做封护墙,减少了下层的承重力。檐下为重昂五踩斗栱,安放脊兽7个。

家喻户晓的宰相“刘罗锅儿”刘墉,就曾在此办公过。嘉庆二年(1797年)四月,乾隆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在体仁阁出入,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

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刘墉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在修坝建桥时,刘墉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战在第一线。

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在当代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

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

广场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地面砌嵌两行白石块,北窄南宽,呈八字形,共约200块,每隔3尺左右砌嵌1尺见方的白石1块,叫仪仗墩。

皇帝举行大典时,仪仗队伍站班在仪仗墩上,手执旌、旗、伞、盖、斧、钺、戟等,高级的文武-跪在丹墀(亦称丹陛)下御路两旁,在中和韶乐声中向皇帝行礼参拜。

太和殿广场的作用,一是显示皇家的威严,二是起到威震的作用。

太和殿广场中的横七竖八和无树无花都是为了防止刺客。除了横七竖八和无树无花以外,广场中还有大缸,这些缸是用来存水的,北京的冬天干燥,加上故宫是木制结构,很容易起火,这些缸就起了很大作用,在大缸底下有一个石基座,一边开小孔,到了大风降温的时候,上面盖盖儿,并加盖棉被保暖,下面用文火加热,这样水不冷不热,既不会因为太热儿蒸发,又不会因太冷而冻冰,于是这些大缸就成为宫中最好的消防器材了。

故宫博物院钟粹宫太和殿神武门保和殿武英殿坤宁宫乾清宫慈宁宫三希堂养心殿寿安宫故宫御花园永寿宫午门文华殿太和门交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