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旅游观后感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

导读:井冈山旅游观后感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 1.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 2.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作文 3. 井冈山旅游感悟800字 4. 游井冈山心得体会600字 5. 井冈山观后感400字左右 6.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左右 7. 《井冈山》观后感800字

1.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

井冈山精神,便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它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真实写照,它诠释了红色革命最终胜利的原因,它为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2.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作文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对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1967年,我国邮电部计划发行一套邮票,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1967年6月,邮票设计人员开始邮票设计。8月上旬邮票图稿设计完并报送中央有关部门审定之后,邮票图稿经邮票厂制版并打出样票。

3. 井冈山旅游感悟800字

敬畏,缅怀我们的革命先辈。

4. 游井冈山心得体会600字

看《井冈山》这部电影一事隔多年,但他具体的内容仍清晰的刻画在我的脑海中。

看到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武装起义打响,当时的我是如何的激动中国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因此,毛泽东与朱德成了我所崇拜的对象,每在电影上看到他们总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龙潭口大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刀不断的舞动,枪声不断响起,炮火不断的轰鸣,不知是什么力量,让战士们在死神面前仍前赴后继?不知是什么信念,让战士们在炮火面前仍向前冲杀?更不知是什么勇气,让战士们在敌人面前挥动大刀,奋勇杀敌?是开辟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力量;是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的信念,是一万多人凝聚一堂,共同抗战的勇气。我感动过,我敬畏过,也立誓过——心中树立永远的井冈山。

“我们只有维护人们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是千千万万个战士心中永记的话,有了这句话,才有那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曾想过,作为当代少年,我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来报答井冈山,回报井冈山千千万万的英雄,如果没有当时井冈山这个革命根据地,后边的压迫也许是无止境的,用血汗,用身躯,筑起保卫中华的“长城”,他们感动过亿万中华人民,登上井冈山,无论是谁都会体会到井冈山会师的精神,那里灵魂永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装革命,包围中华。一团烈火,燃烧着中华大地,燃烧着我的心。

5. 井冈山观后感400字左右

茅坪八角楼是让我梦绕神牵的地方。 从小我就知道八角楼的故事,特别是在文革时期,表现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歌舞剧《井冈山的道路》的曲子里,我最喜欢“八角楼的灯光”那优美抒情的旋律,是我常常唱的一首歌。

我有幸来到井冈山,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向往已久的八角楼。八十年前,也就是 1927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在清油灯下,他老人家披着毯子抵御深夜的寒气,用一根灯芯来照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望着这简陋的房屋,无比的敬仰之情涌上心头,这八角楼那微弱的油灯之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万丈光芒。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为革命浴血奋战的先辈们,因为他们的生命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追怀他们的业绩和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前进不竭的动力。

走出八角楼,回头凝望着这座只有两层的普通的小楼房,“八角楼的灯光”那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仿佛在耳边响起: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 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

井冈山的 人哎抬头望哎 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 ······”

6. 井冈山旅游观后感1000字左右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 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 -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7. 《井冈山》观后感800字

1927年8月1日的凌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篇章。南昌起义队伍自“打响第一枪”到“井冈山会师”,历时近10个月,驰骋赣、粤、湘等地,其间经历“南征广东”“赣南三整”“湘南起义”等艰苦卓绝的历程,孕育了区别于以往一切军队的建军精神,即“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

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秉持“八一精神”浴血奋战,我们才能有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八一精神的内涵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弘扬八一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 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Hash:cfeee82e72f9c5b8f8181e6dd91b45786f59331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