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什么标准?

导读:你觉得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什么标准? 近现代的各个中外名人是如何评价《道德经》的?对此你怎么看?

在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有多大!(包括他的家庭与后人)

毛主席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就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着想的伟人,在国家困难时,他同样和人民共度难关,从古到今,那个领导人一件睡衣有七十二个补丁。伟人就是伟人,不用评价。

近现代的各个中外名人是如何评价《道德经》的?对此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来答,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说实话,我没看过《道德经》,但是我看了这些名人的评论后,我决定要认真读读他。

因为那些外国人的评论真的震撼到我了,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隗宝,我们却没有读过他,真的是汗颜。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老子又被评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那这么多人看了《道德经》后,是怎么评价它的呢?

我们先看看中国历代名人是怎么说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政要》中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他还下诏令说:“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百官“各当其任,则无为而治矣”。

梁启超说:“道家,信自然力万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但损自然之朴”;“老庄崇虚想、主无为、贵出世、明哲理、重平等、明自然等;孔孟崇实际、主力行、贵人事、明政法、重阶级、重经验等。”

胡适:“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学遗产。”(《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1959年,第三次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王书》又集道家的大成。道家兼收并蓄,但其中心思想终是那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道’。”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鲁迅: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林语堂: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他还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毛泽东:《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海尔老总张瑞敏称:“无为和有为的关系,不光对企业,对所有部门都一样,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非常重要。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的话,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它就是罗盘。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果能做到‘无为’,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有形的东西生于无形的东西。”

我们再看看那些外国人看了道德经是什么感受:

德国哲学家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 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德国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道德经》的魅力可见一斑。《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道德经》的魅力首先源于它的博大,短短的五千来字,内容涵盖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德经》又极具实用价值和包容性。无论是治国、治家、治学还是修身、处世、待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一个道字贯穿了《道德经》的始终。那么究竟何为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道是宇宙的根本,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所在。老子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道的规律,要与宇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存。无论你做什么事,一旦违背了道,那就一定会遭到报应和惩罚,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中国人常说“知道”常讲“道理”常赞“有道”,这里面提到的“道”就是《道德经》论述的核心。

古今中外无数名人从中汲取了智慧。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国际论坛说:“俄罗斯应该用中国老子的智慧走出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里根把《道德经》奉为宝典,在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他的治国理念。

孙中山晚年曾说:“中国古代老子的政治哲学实在比西方好。”

毛泽东对《道德经》爱不释手,晚年更是每到一处必带《道德经》。

中国古代四位皇帝亲自注解道德经,唐玄宗李隆基、明太祖朱元璋、宋徽宗赵佶、清世祖爱新觉罗·福林。

《道德经》的一个德文译本出自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之手,这是他与中国学者萧师毅合作的成果。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对老子高度评价。他说:“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老子的道家哲学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 由此,汤因比得出解决人类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口大爆炸,三个生存问题的出路在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重要在于东方的静、和思想,与自然和谐。

托尔斯泰曾说,自己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应当归功于阅读《道德经》。

  《老子》被海外学者视为至宝。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著名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发现归功于老子这个东方圣人的启示。

  日本学 者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美国学者卡普拉惊奇地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学之道》中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炁’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孔子向老子问道后,感叹:“老子其犹龙邪!”

李小龙根据道德经思想开创了截拳道。他的墓碑上刻着道家的黑白太极图。图两侧用中文刻着这样两句话:“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道德经》有别于“知识”被称作“智慧”之书。人们把“老子”作为父亲的代称,想必也是源于对这开启智慧之门者――“老聃”的最高的感恩和崇敬。

《庄子·天道》:“ 由 闻 周 之徵藏史有 老聃 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徵藏,藏名也。’一云:‘徵,典也。’” 成玄英 疏:“﹝徵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 老聃 。

排除宗教思想,按诸子百家作品一贯命名《老子》更符合惯例。那么《老子》文中的“道”是什么意思呢?

“道”字的本意是路,古义还通“导”

整部《老子》就是在解读这个“道”,在《老子》文中有几处描述,可以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道”:

“道可道非恆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由此可见,“道”比<天>帝还厉害,是可以当做天地形成的根本的,是独立的不受影响的,是始终发挥某种作用的“客观规律”,是达成目标的“必然途径”,是超脱凡俗的“真实智慧”……

《老子》不是宗教、不是说教、不是强迫,只是在阐述一个客观事实。就如同时间的不可挽留,历史不能改写。也许这些都不是永远的真理,但是在目前条件下,还没人或技术可以打破这个客观存在。

从自然中总结的规律最客观,从实践中认识的道理最实用,从历史中提炼的思想最真实!

Hash:bfa2b604a2fbe98e96358d5fba8bcec386651d15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