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方法?
导读: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方法? 什么叫非物质文化传承?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在传承上的异同?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承的文化,也就是说,它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族群、社区、聚落)中得到传播和传承,绵延不绝,世代相传。
2一件口头文学也好,一个民间舞蹈也好,一种手工技艺也好,一种民间知识(如传统医药)也好,凡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各种文化类别和事象,无不是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而被传播(横向的,共时的)和传承(纵向的,历时的)的。
3在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漫长传承过程中,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象一旦形成,譬如folklore中常说的“母题”一旦形成,就会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地被人们加工琢磨,不断地叠加上新的因素,当然,在传递过程中有的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遭遇传承的中断从而湮没无闻。
4就这样,在群体的不断地选择、琢磨、叠加(顾颉刚语:“层累地”)、创新、扬弃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事象、文化类别、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现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半都是通过口传心授而习得、而传递,并在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
5也有些事象和项目,因受到历代文人学者关注,从而根据老百姓的口传而记录下来,为史籍所载,如笔记小说中所记载的传说故事,髹漆、刺绣、风筝等手工技艺,等,但那毕竟是很有限的。
6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主要以口传心授为其传承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什么叫非物质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传承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
非物质文化传承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传承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等。
指的是非实物的例如剪纸之类的民间技艺的传承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在传承上的异同?
1、性质不同。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具有“非物质”性。
2、领域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人类的精神领域中,而物质文化遗产则存在于人们的物质世界中。
3、保护方法不同。文化遗产有什么样的特性就有什么样的保护方法,这是它们各自的特性决定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活在生活中,存在于不同的介质之中。
4、时代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性具有延续性特点,而任何一处或一件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性并不具有连续性,它只体现该处、该件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时代或年代的特点。
5、形态不同。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静态”的文化遗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一种“活态”的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是通过人的技艺传承通常有传承人来展示。文化遗产可以文物保护等方式来传承。相同点则是在 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Hash:bccb2939d14231354d9df22dabd9a82687411f75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