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旅游信息化和阿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导读:十三五旅游信息化和阿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1.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2. 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3.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4.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不包括 5.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6. 十四五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趋势 7.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 重大趋势 8.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趋势

1.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 、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分布

10年来专门部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中央文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个是2017《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涉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分布于10年间,除2012年每年相关政策中都有所涉及。

二、旅游有“热点”,关键靠“文化”

1.文旅融合的核心理念:“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这是10年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的核心理念和思路。建设旅游品牌、创新旅游产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红色旅游、老年旅游等,凡是涉及到旅游的品质、品牌、消费、特色、个性化、差异化等发展创新范畴,该核心理念贯穿其中,并分别提出了建设内容。当然,这里的“文化”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而不是指仅仅有文化资源。

2.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推动“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三 、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

1.大平台拉动旅游消费。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2.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3.积极培育国际消费市场。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培育面向全球旅游消费者的国际消费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运用市场手段以购物节、旅游节、影视节、动漫节、读书季、时装周等为载体,提升各类国际文化体育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鼓励与周边国家(地区)联合开发国际旅游线路,带动文化娱乐、旅游和体育等相关消费。(《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

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品质

1.旅游演艺。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2.节庆会展旅游。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同上)

3.文化、文物旅游。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同上)

4.文化体验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同上)

5.娱乐业。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景区娱乐模式。支持高科技旅游娱乐企业发展。有序引进国际主题游乐品牌,推动本土主题游乐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主题公园的旅游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高、信誉好的品牌主题公园。(《“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建设新型文化旅游功能区

1.培育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共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重点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文化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六、红色旅游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

1.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独特作用。全面落实红色旅游“十二五”规划;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旅发[2011]61号)

2.红色景点景区研学旅行。鼓励各地依托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3.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程。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着力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积极发挥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作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4.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使其更好地满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7〕245号)

七、乡村旅游的特点在于文化旅游

1.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注重保护民族村落、古村古镇,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2.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三年内引导和支持百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到2017年,全国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同上)

3.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八、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意设计

1.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推出中国特色旅游商品系列。鼓励优质特色旅游商品进驻主要口岸、机场、码头等旅游购物区和城市大型商场超市,支持在线旅游商品销售。适度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2.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扎实推进旅游商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富旅游商品类型,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加大对老字号商品、民族旅游商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同上)

3.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九、文化旅游扶贫

1. 乡村旅游扶贫。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扶持,2015年抓好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2.红色旅游扶贫。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内涵,利用革命历史文物资源优势,发挥其在红色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3.非遗旅游产品扶贫。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态的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编排,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4.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加快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培育民族文化产品和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等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2. 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旅游规划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发展规划,属史上首次。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要实现四大目标。一是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二是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以上。三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四是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健康发展,与旅游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

3.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旅游外交战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拓展与重点国家旅游交流,创新完善旅游合作机制。

4.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不包括

养生特色游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图为广东省恩平市帝都温泉庄旅游区。

养生文化是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文化中具有恒久生命力、传承力和影响力的板块。如何将养生文化和旅游进行完美结合?养生文化旅游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旅游需求?加快养生文化 游发展有哪些对策?

养生旅游产品单一 缺乏系统整合

我国当前的养生旅游大多沿用了古时养生旅游的方式,融入了现代人的基本养生诉求。目前较流行的养生旅游项目包括森林浴、雾浴、日光浴、温泉浴、食疗、民俗养生等。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很多以灵修、禅修活动为特色的旅游形式不断兴起。但总体而言,我国现代养生旅游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养生旅游市场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

养生旅游目的地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产品比较单一。国际上成熟的养生度假目的地往往集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先进的设备、理疗与SPA、活动与课程等综合元素,形成“独具特色、个性化、无法在别处体验”的综合性养生度假产品;目前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养生活动主要依赖森林、阳光、海滨、温泉等自然资源,这些养生旅游活动观赏性有余,体验性、养生味道不足,在组合上还比较单一,无法突出真正意义上的养生旅游的特色和功能。

由于对养生旅游认知有限,产品开发经验不足,目前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养生活动之间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的串联和组合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

此外,具有本地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养生旅游产品还未形成规模。如今国际养生旅游业已具规模,在很多国家都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各异的产品。比如,日本的温泉养生、印度的瑜伽养生、泰国的美体养生等,同时也形成不同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尽管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养生元素在各目的地的渗透仍比较浅层,各类养生活动仍然以依赖自然资源为主,无法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诉求。

养生旅游需求逐渐扩大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大众化旅游时代,这将为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旅游投资快速增长,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成为重点。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超万亿元,达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扩大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30个百分点。旅游业正成为吸引投资和新要素的热点,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养生旅游也正在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

旅游消费转型升级,使得养生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供不应求。旅游需求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基本内容,并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出游2.98次,旅游市场规模41亿人次;未来20年,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性消费。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是全世界最重视养生消费的群体。据有关机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生旅游消费的总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随着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养生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模式更加现代。目前,已有40多个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的70多个品牌落户中国,在华经营和管理的饭店数量达1000多家,洲际、万豪、希尔顿、凯悦等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在华设立的外资旅行社已达58家;迪斯尼、环球影城等世界知名景区和大项目相继落户中国。

在此背景下,创新型、龙头型大中型旅游企业的进入,将中国的中医、禅修、道家养生等古老的养生智慧与养生旅游产品相结合,是国内外养生旅行者的共同愿望。近几年,国内辟谷、禅修、中医旅游等养生旅游项目的 展已初见端倪,今后随着市场发展和投资运营者的成熟,这些中国传统养生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标准、档次和国际接待能力,形成名片式的特色主题养生旅游产品。

养生旅游发展急需规划

养生旅游是一个比中医药旅游更大、更综合、更国际化的旅游业态。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自2015年以来,旅游项目正在成为政府投资支持的热点板块。一方面,将在旅游发展基金的安排上,支持养生旅游建设项目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贴息。另一方面,将把养生旅游开发项目纳入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的旅游项目库,加以支持和引导。希望通过中央财政对于重点养生旅游项目的支持,向社会和旅游业界传达明显的信号,使全社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诸多方面更加重视和支持养生旅游的发展。

标准化手段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依照标准有序开展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评定工作。

此外,养生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深受各国游客欢迎的重要旅游产品。因此,要多多促进养生旅游的国际交流合作。

5.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1、旅游规划应上升为顶层设计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依托其综合性带动作用,已成为引领消费产业发展、引导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产业,80%以上的省区市已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因此,旅游的发展亟需超越传统职能架构与工作目标,制订国民旅游的公共政策、国家行政资源的支持与管理政策等对接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措施。

2、大众度假时代将全面来临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旅游成为大众消费品,“带薪休假”的加快落实,也促使旅游需求进一步释放,以养生、养老、避暑避寒等为特征的休闲度假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将对经济结构形成复合型带动效应,并催生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

3、旅游将走向多产业融合之路旅游业是一个跨产业的消费构成和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结构,涉及传统旅游业、国家公共政策以及交通、商业、农业等关联产业。旅游吸引物带来游客聚集,游客聚集形成消费聚集,消费聚集带来产业聚集,最终形成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形式和载体。

4、旅游将与产城一体化深度结合旅游通过“消费搬运”,构建了食、住、游、购等综合性终端消费经济链;形成了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泛旅游产业集群;带来了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品牌提升等利益;带动了周边土地升值。可见,旅游产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产业、就业、环境、服务和居住五大支持,这也决定了其将成为产城一体化的最优选择之一。

过去的旅游地产更多强调的是占据旅游资源,拥有美景即可,而现在的旅游地产更加强调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旅游地产就等于同时投资了观光游和休闲游两个市场,因为旅游地产产品一般会临近风景区,可以为客户提供观光游服务,所以,旅游地产投资是双向的。我们更鼓励地产投资进入旅游地产市场,我们觉得风险相对较低。”

5、旅游对扶贫的意义重大中国经济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旅游恰恰是为落后区域和发达区域寻找平衡的最好工具。它把经济较发达、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区域的人群,搬运到旅游产品供给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旅游目的地。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例,将城市的消费力转化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力,为民生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血脉,实现旅游扶贫。

6、“互联网+”让旅游进入 全新局面旅游是移动生活,互联网与旅游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旅游成为生活体验的主渠道,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触动的爆发力。互联网时代,旅游传播力大幅提升,线上线下形成顺畅的沟通网络。“互联网+”下的旅游大数据、O2O等资源及理念,为旅游产品创新、商业配套调整、全方位精准整合营销、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构建等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7、区域联合应是重要发展方向京津冀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将对旅游的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十三五”时期的旅游发展,应把握区域联合的机遇,借助互联网与高铁快速发展的东风,超越以往仅在路线和产品方面的合作,走向互联互通、文化融合、品牌合作、资源共享的新阶段,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8、旅游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与升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成为重点。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尤其表现在对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建设中。

6. 十四五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九江市突出塑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品位、升级旅游品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唱响做实“庐山天下悠”主品牌,着力塑造“悠然庐山自在九江”城市文旅品牌,文旅产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为实现文旅产业新突破,增强九江旅游业在全省龙头地位的影响力、竞争力,九江市制定了《九江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通过三年努力,九江市旅游接待人数力争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1650亿元;旅游业综合增加值贡献率占全市GDP力争超过16%,旅游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增5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3家;新增五星级饭店6家,民宿聚集区10个以上。计划特别提出,到2023年,九江市将新增文化旅游上市企业3家以上。

7.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 重大趋势

1、奥运会

我们都知道,今年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国际奥运会也不得不推迟举办。有可能会延迟到2021年夏季举行。奥运会的推迟无疑会对旅游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2、中国世俱杯

世俱杯比赛将在2021年6月到7月期间在中国举行。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届世俱杯的举办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与利好。

3、高铁发展

2021年是中国发展高铁之年,高铁已经成为了我们走向世界的名片。不少三四线城市都已经做好了高铁路线的规划。那么在未来几年我们的交通会更加便捷。

4、乡村农业发展

2021年,在全新的十四五规划时代,全国乡村、农业也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尤其是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针对特色农业种植带、农业经济带的统一规划,可以说让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8.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崛起的主攻方向,以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等“五大示范试点”为突破口,深化“三大战略”“四大行动”,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品牌形象显著突出,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尤其是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全市文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总 部署要求,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全市文化旅游事业在重重困境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20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833.54万人次,同比减少30%;旅游综合收入175.46亿元,同比减少34.3%。文旅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占GDP的4.46%,同比下降0.9%。

Hash:2dd16c4883e1cab31ea113b0315842f1691f127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