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前还存在一个1600年的王朝,为何没人承认它

导读:夏朝前还存在一个1600年的王朝,为何没人承认它 为什么有些专家说二里头遗址前期是夏都,后期是商都?夏商之都应叫夏商洛阳城吗?

因为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算世袭,因此也叫夏启,因为禹把帝位让给了益,益却把帝位让位给了启;而夏王朝的开始统一论是由禹算起,据说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鲧的儿子;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说在禹之前只能算有很多部落共同存在,他们组成部落联盟之后,出现了一代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而到禹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之后,才正式开启国度朝代。因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夏王朝之前的朝代证据链,所以目前只能算夏朝是第一个国度朝代。至于以后会不会发现证据链,来证明夏朝以前的国度朝代,那就不好说了。

为什么有些专家说二里头遗址前期是夏都,后期是商都?夏商之都应叫夏商洛阳城吗?

在本世纪初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二里头遗址是首批入围的六大都之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商朝之前未被史书记载的夏文化、三皇五帝文化的核心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仰韶文化庙㡳沟类型遗址1个:河南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的西坡遗址;对应史书中的黄帝晚期的活动中心;

中原龙山文化遗址2个: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分别对应史书中五帝末尧舜以及大禹的活动中心;二里头文化遗址3个:郑州新砦遗址、洛阳二里头遗址、郑州大师姑遗址都是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别对应夏朝早、中晚期的核心区域;

所以很清楚可以看到,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探索的重要遗址,只所以说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是基于历史记载,因为夏早期是在登封王城岗遗址(禹都)和新砦遗址(夏启之都):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

《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所以,二里头是夏朝都城是有历史记载根据的

(禹域内龙山时代文化大势,伊洛盆地是中心)

其次,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传承关系来看:

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早商)→殷墟文化(晚商)→周文化→

二里头文化的时间与传承关系在商之前,二里头文化无疑对应的就是夏朝;

所以,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都城是有考古学依据的。

但二里头为什么可能与商都有关系呢,原因就是遗址测年技术的误差,最新校正的C14测年,二里头遗址的年代是公元前1750到前1600年,也就是说,二里头遗址晚期,已经进入商纪年了(前提是夏商周断代准确),而史书又恰恰记载,商朝立国之都,商汤的西亳(bo)也在洛阳偃师:

《史记集解》:皇甫谧曰:“(商汤)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 《括地志》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喾之墟,商汤之都也。 《竹书纪年》载:“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晋太康地记》云:“‘尸乡南有亳阪,东有城,太甲所放处也’。按纪:尸乡在洛州偃师县西南五里也”。 以,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还是夏商的都城遗址,由于测年技术限制与考古发掘资料有限,还未能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二里头文化是东亚大陆第一个广域王权的文化,无论其是夏还是商!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中晚期或商早期的都城遗址)

Hash:f771614d5ddd2f76568cccf45158f5ec4ffe0c6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