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真相尚在迷雾之中,咱们先来聊聊三星堆文明发源地──古蜀国。

关于三星堆文明的大部分真相,尚在迷雾之中,追根溯源,最后,咱们回过头聊一聊三星堆文明发源地──古蜀国

先从蜀字开始说起,而这个“蜀”字,最早在甲骨文和经文中出现了它整个的形像一只卷曲身体的虫,东汉时期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进一步对蜀字进行解读,蜀,实际上是一只卷曲身体的蚕。在汉代的时候,蜀地有个大学者,叫杨雄,写过一本书叫《蜀王本纪》这本书,专门讲的就是属地早期的一些历史。后来,到了晋朝属地又有一个学者呢叫长渠,他在《蜀王本纪》的基础之上又写了一本书,叫《华阳国志──蜀志》里面将传说中的蜀王的排序呢讲得比较清楚。

我们来梳理一下传说中的五代蜀王,第一代,名叫蚕丛,长相非常的奇特,最大的这个特点蚕丛的眼睛是向前伸展,向外突出。古人把这种向外生长的眼睛叫做目纵,纵,就是我们说的纵目远跳,纵横千里的纵。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教民种桑养蚕,蚕丛部族生活在岷江上游的茂汶地区,至今,在当地还有蚕林关的清代石刻。

第二代蜀王的名叫白鹳,和蚕丛相比,关于他自己的事迹就非常的稀少,目前,我们只知道白鹳的称号,也是以鸟命名。

第三代传说中的蜀王叫鱼凫,相比前两代蜀王的这个鱼凫大有来头,北方叫鸬鹚,我们当地人叫鱼鹰或者渔老呱。在《诗经》开篇‘关雎’当中,讲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其实这个鱼凫,指的就是捕鱼的水鸟,它的叫声“关关”“呱呱”发出这样的声音。由于三代蜀王的历史时期太过久远,唐代大诗李白,曾经在他的诗里就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到了第四代蜀王杜宇和他的继任者鳖灵,他们俩之间的故事就丰富多了,据说杜宇是教民务农,深受党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呢,国家发生了水患,鳖灵奉杜宇之命,外出治理水患,鳖灵完成任务,回来之后赢得了民心,这个时候的杜宇由于年事已高把王位传给了鳖灵,他自己退隐到了西山,杜宇死后化为了杜鹃鸟。所以李商隐诗里面的事里面描述它,望帝春心托杜鹃。

从五代蜀王传说中不难发现,其中的白鹳,鱼凫及杜宇,都是以鸟命名,再结合实际的考古断代和出土文物来看,三星堆出土文物很多图案和造型与传说中的第三代蜀王的鱼凫,最为贴切。

金沙遗址则认为和第四代蜀王杜宇的关联比较密切,因此,考古界达成共识,近代学者长渠所写的《华阳国志》里讲的古蜀国,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古蜀国应该以鸟作为他们部族的族徽。

3000多年前人们敬畏神灵,三星堆人建立了神坛,神树以及象征王权的权杖,代表氏族图腾和族徽青铜鸟的形象。然而,这一切都在当时匆匆埋入了地下,是什么让盛极一时的三星堆文明结束了呢?广汉四川平原的东北部,同时也处在四川最为活跃的龙门地震带,这里发生了数不清的地震,三星堆古城的消亡是否跟地震有关?

至今,考古人还没有找到到有关地震引发三星堆消失的证据。也有人说三星堆毁灭于洪水,三星堆遗址的北面是鸭子河,在遗址内部一条麻木河穿流而下,三星堆遗恰好位于两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古代文明城市的首要选择要素就是寻找水源,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起都是因为水而生,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水而生的古城,或许也会因水而亡。4000年前,印度河流域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被称为哈拉巴文明,在哈拉巴一些出土的文物上,出现了明显被洪水清洗后留下的痕迹。三星堆的地形和哈拉巴极为相似,三星堆古城是不是也覆灭于洪水?但是并没有找到被洪水浸泡的洪积层,也不能证明三星堆的古城消亡和洪水有什么关系。

2001年2月8日,在距离三星堆遗址50公里的成都金沙村出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商周时期遗址,这座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件金沙出土的跪坐人像和三星堆青铜人惊人的相似,难道金沙遗址是三星堆的延续?或许在数千年前的一个夜里,古蜀国发生了一场严重内乱,两股势力为争夺权力,刀兵相向,在战火中各类青铜礼器被焚烧掩埋,繁华的三星堆古城也在这场战乱中消失殆尽。

出土文物中,三星堆人形青铜器,眼睛向外突出,耳朵穿孔,但是下巴明显被灼烧过,似乎是被大火燃烧后才被埋入土中。虽然,内乱说法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在考古界并没有被纳入官方的说法。金沙遗址的青铜立人像都比较小,和三星堆形成一个大反差,谁也不知道三星堆从何而来,走向何处?三星堆的谜题真的就无法解开吗?外星人来访也好,神灵传说也罢,这只是人们丰富的想象而已,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专家们会给三星堆文明的谜题一个合理的解释。

三星堆文明起源? 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

下列文化中距离当今时代最近的是 (1.00分) A.河姆渡文化 B.哨棚嘴文化 C.屈家岭文化 D.宝墩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南方早期新时期时代遗址,距今7000多年,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时期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哨棚嘴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4500年至6000年。
屈家岭文化是一处新时期时代村落废墟的遗址,距今月4000多年。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4500年左右
所以答案选择C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1、在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2、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可能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3、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受到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4、宝墩遗址以成都平原上的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为代表。5、宝墩遗址既是文明孕育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三星堆文明和中国古文明是什么关系 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文明和商文明同属中国古文明,但是又有不同的一些因素,三星堆特有的大立人铜像、金权杖、青铜神树、以及铜印章、太阳神鸟图腾,这些实物可以佐证中国的三星堆文明和东亚以外的文明有一定交流的。当然它也是中国的古文明

三星堆文明自由行旅游攻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