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太平天国景点 武汉太平天国

导读:武昌太平天国景点 武汉太平天国 1. 武汉太平天国 2. 武汉太平天国古井 3. 武汉太平天国宝藏 4. 武汉太平天国遗址 5. 武汉太平天国东王府简介 6. 武汉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 7. 太平天国 武昌 8. 太平天国攻占武汉 9. 武汉太平天国东王府 10. 太平天国 武汉

1. 武汉太平天国

1843年

  7月 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在家乡广东花县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1844年

  4月 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离开家乡传教。

  5月 洪秀全及冯云山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传教,后冯云山转至紫荆山区一带,洪秀全回广东。

  1847年

  3月 洪秀全及洪仁玕到广东,在美国教士罗孝全(Issachar Jacob Roberts)那里学习,首次读到圣经。后来洪秀全请求洗礼,为罗孝全拒绝。

  8月 洪秀全回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发展拜上帝会。

  1848年

  4月 杨秀清首次假装“天父下凡”。

  10月 萧朝贵首次假装“天兄下凡”。

  1851年

  1月 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囯元年”。

  3月 洪秀全称“天王”。

  9月 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 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

  4月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围桂林。

  6月 南王冯云山伤重死亡。

  9月 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年

  1月 太平军攻陷武汉,湖北巡抚常大淳死。太平军增至五十万。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2月 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自杀。

  3月 攻陷南京,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陆建瀛战死。南京易名天京,定为首都。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 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4年

  1月 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杀。

  2月 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

  4月 湘潭之战、靖港之战。曾立昌所率的北伐援军溃败。

  6月 太平军二克武昌。

  10月 清军收复武昌。

  1855年

  1月 翼王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 清军攻下连镇,北伐军主将林凤祥被俘,不久处死。

  4月 太平军三克武昌。

  5月 北伐军全军覆没,李开芳被俘后遭处死。

  1856年

  年初 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月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

  1857年

  6月 石达开带兵出走。

  1858年

  5月 九江失守,守将林启荣战死。

  9月 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 三河镇大捷。

  1859年

  4月 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

  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封忠王。

  1860年

  4月 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 破江北大营。

  6月 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军。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帅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1年

  9月 安庆失守,守将叶云来战死。

  李鸿章办淮军。

  12月 李秀成攻占杭州,巡抚王有龄自杀。

  1862年

  2月 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 李秀成在慈溪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常胜军。

  6月 陈玉成被清军杀害。

  1863年

  3月 英国人戈登接任常胜军管带。

  6月 石达开于大渡河旁投降,在成都被处死。

  12月 淮军、常胜军攻克苏州。

  1864年

  6月 洪秀全病逝,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7月 天 京陷落。

  8月 李秀成被清军处死。

  10月 洪仁玕及幼天王先后在江西被俘。

  11月 幼天王及洪仁玕先后在南昌被处死。

2. 武汉太平天国古井

东王庙,据《江苏省六合县地名录》记载:“东王庙,原名东岳庙,重建于明正德十五年间,曾简称东庙”,“太平天国时改东王庙”;又据《南京地名大全》记载:“东王庙:位于六合区冶山镇东王社区。明于正德十五年(1520)重建东岳庙。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曾来此,更名东王庙。街近庙,以庙而得名”。

由此可知,东王庙重建于明正德十五年,其年代早于王念孙,显然是一处王念孙曾经到过的庙宇,当地俗称为“大庙”。

东王庙遗址,却不在东王庙老街里,而是位于东王社区集镇中心。

不过该庙早在“大跃进”前期就被拆毁了,虽然现将“东王庙遗址”公布为六合区文物保护单位,却不像西汇桥一样有实体存在,并无太多遗迹可寻,街里散见一些石刻,据说是东王庙遗物。这是东王的来历。

大庙旁曾有一个敞口较大的古井,抗战时,因大庙和尚支持新四军抗日,大庙主持将大庙部分房屋提供给新四军某部作指挥部和战地医院用,后被鬼子到东王庙扫荡时一边烧毁全街,一边烧毁大庙,同时填埋了古井。近年随着重修大庙被提上议事日程,当地也想恢复这口井。

据说当地有知情人能够指认这口井的具体位置,但一定要政府支付一笔奖励经费,未果。

比较有名的还有王念孙王安国墓,王氏家族墓。马氏家族等。六合的发展的膨胀点大部分来源于明初回族的聚居。

3. 武汉太平天国宝藏

《孤岛飞鹰》是武汉青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由钱雁秋执导,张子健、梁冠华、曲栅栅、苑冉等主演的谍战剧。该剧是燕双鹰系列第四部,讲述了以燕双鹰为首的猎鹰暗杀队保卫太平天国宝藏的故事。

在电视剧《孤岛飞鹰》中,张子健再次诠释的燕双鹰,则是烈烈雄火中的真硬汉,

4. 武汉太平天国遗址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克江苏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5. 武汉太平天国东王府简介

天王洪秀全,1851年称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万岁,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前病亡。

东王杨秀清,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九千岁,官职是正军师中军主将,1856年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带兵夜袭东王府杀死。

西王萧朝贵,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八千岁,官职是又正军师前军主将,1852年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被清军炮火炸死;还有一说法是天京失陷后突围战死。

南王冯云山,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七千岁,官职是副军师后军主将,1852年率军经过湘江渡口时被清军伏击而死。

北王韦昌辉,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六千岁,官职是又副军师右军主将,1856年天京之变中杀戮太重,被洪秀全处死。

翼王石达开,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五千岁,官职是左军主将,1857年带兵出走天京,1863年兵败大渡河被清军俘虏,英勇就义。

忠王李秀成,1859年封王,崇号荣千岁,官职是后军主将,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被捕,写下数万字自述后被曾国藩处死。

6. 武汉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衣冠坟,在浙江萧山。真实墓地不详。

杨秀清(1821-1856年)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入拜上帝会。二十七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 帝会事务。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四子。金田起义后为领中军主将。封东王,称九千岁,掌握军政,节制诸王。他是起义军前期的实际指挥者,曾指挥大平军成功地突围永安,攻克武昌、汉口、汉阳等重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他又筹划、组织了太平军第一次西征和北伐诸战役,并以其名义与英国公使通信,宣布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他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因居功骄横与天王洪秀全矛盾加剧。咸丰六年(1856年),在太平军连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后,他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一说未逼封)。洪秀全遂下密诏(一说无密诏)令领兵在外的韦昌辉、石达开等返天京除杨。韦昌辉率部抵天京后,突袭东王府,杀杨秀清全家。后有意扩大事态,诛戮杨秀清部属二万余人,逼走石达开,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史称天京事变。事后不久,洪秀全在诛杀韦昌辉以后,追念杨秀清前功,将其死日定为“东王升天节”以志怀念。

7. 太平天国 武昌

太平天国虽然有十四年,涉及到全国十八个省,共占领过六百多座城市,但太平天国的疆域都不大,都是占了丢,丢了占。1853年前太平天国是流动作战,无疆域,1853定都天京后,通过西征,占领了安庆,九江,武昌等大城市,疆域范围就是江西湖北湖南这一带,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天京事变后,这些地方全都丢失,通过李秀成东征,太平天国疆域范围又变至浙江,江苏这一带,直至太平天国灭亡。

8. 太平天国攻占武汉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3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在永安滞留期间,进行了休整补充和制度建设,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治制度的雏形。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围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战役中,冯云山战死。太平军转战湖南途中,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阐明太平天国“扫除妖孽,廓清中华”宗旨,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湘江上的纤夫、船工;码头上的挑夫、搬运工;城镇中的铁匠、商贩、木匠;以及郴州、桂阳山区的煤矿工人,参加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队伍增至50万,声威大振。2月,太平军水陆兼程,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

  进入全盛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军进兵北京。北伐军出江苏,过安徽,进河南,渡黄河,入山西,直捣直隶,逼近天津,由于孤军远征,终于失败。洪秀全为了控制长江中游,确保天京安全,又派兵西征。1853年5月,赖汉英、胡以晃、曾天养率军溯长江西上,攻占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多次打败曾国藩组织的以地主团练为骨干的湘军。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又在天京外围展开了激烈的破围战,先后击破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在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年冬,制定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维持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付诸实施。但是,它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还实行男女平等;改革考试制度;对外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

< p>  革命转折与失败

  正当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胜利之时,1856年8月,天京城内发生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利,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在前线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回京救驾。韦昌辉想借机谋取权利,立即率3000精兵赶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纲的配合下,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及部下和士兵2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怖。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缒城逃出天京,石达开的全家老小都被韦昌辉杀了。韦昌辉的行为,引起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11月2日,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韦昌辉被处死后,石达开应召回京“提理政务”。洪秀全经过“天京事变”,对石达开也不信任,于是封洪仁发和洪仁达为王,钳制石达开。石达开既无实权,又心存疑虑,1857年6月,率领10万精兵远走西南。石达开的队伍孤军奋战,1863年6月,被清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军覆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出走,使太平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防御。清军乘机反扑,攻占了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洪秀全为重振国威,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委以重任。1858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会集各路将领,在安徽枞阳召开军事会议。各路大军协同作战,一举攻破浦口歼敌万余,再次击溃江北大营。11月,在安徽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6000余人,迫使清军从安庆撤围,稳定了天京上游的局势。

  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权归于一”,反对“结党联盟”;广开言路,“上下情通”。效法西方,兴办工矿交通和金融事业;准许私人投资,雇佣劳动;奖励民间制造器皿技艺,准其专利自售,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1860年上半年,李秀成、陈玉成部捣毁江南大营,并开辟了苏南根据地。1861年9月,安庆失陷。次年5月,陈玉成败走寿州,被俘就义。太平天国西线陷入无法挽救的危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坚决地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先后重创“常胜军”、“常安军”、“常捷军”,并将华尔打死,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安庆失陷之后,太平军在江苏、浙江的根据地也相继失守,只剩下天京及其周围小块地区,这时,天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日益危急。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主张,被洪秀全拒绝。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经过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军将士壮烈牺牲,少数人突围。幼天王和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义。李秀成在天京突围时被俘,被曾国藩杀死。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一直奋战到1868年。

  中国历史上这场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前后奋战17年多,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最终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9. 武汉太平天国东王府

武汉市第七中学,位于湖北省江汉区万寿街21号。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万寿宫)就在武汉七中校内。另,校内有一棵150余年树龄的老杏树。武汉七中1952年建校,现有高中29个教 班,在校学生1000余人。

武汉市第七中学以普通文理科教育为主,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体育传统项目(排球)为特色,多渠道、全方位地培养人才。学校现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副主席学校、湖北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武汉市绿色学校。

多年来,武汉市第七中学不断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成功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年年荣获江汉区高考"立功奖",2004年的高考更是荣获江汉区高考"特殊贡献奖"这一全区最高荣誉称号。

武汉市第七中学在2012年反复通过区督导审核,通过武汉市示范高中评比,列入二类高中之列。

10. 太平天国 武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3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在永安滞留期间,进行了休整补充和制度建设,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治制度的雏形。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围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战役中,冯云山战死。太平军转战湖南途中,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阐明太平天国“扫除妖孽,廓清中华”宗旨,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湘江上的纤夫、船工;码头上的挑夫、搬运工;城镇中的铁匠、商贩、木匠;以及郴州、桂阳山区的煤矿工人,参加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队伍增至50万,声威大振。2月,太平军水陆兼程,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进入南京城,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Hash:c3581de3279cd7cec03d6373e09bdbb0eef27130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