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屯河番茄酱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土层深厚、排水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土壤酸碱度为PH6-7,十分适宜番茄生长,是全世界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意大利的第三大番茄生产国,番茄产业被称为“红色产业”。

产品特性:主栽品种屯河8号是早熟加工番茄一代0,平均单果质量85g,可溶性固形特含量5.4%,番茄红素含量136mg/kg,成熟期94天左右,每亩产量6-7吨。主栽品种屯河9号属早熟品种,成熟期102天左右,株高70cm左右,平均单果重60克左右,适合机械采收,单产6-8吨/亩。中粮屯河生产的番茄类产品出口欧洲、日韩、独联体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番茄制品出口总量的23%。

推荐单位:昌吉市农业局(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河 | 镇江段江南运河:历史上转运七成漕粮

江苏镇江位于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南段(俗称江南运河)的起点,是沟通北方和苏浙的重要节点城市。镇江运河开凿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利用天然的丹徒水道,进行部分修治利用,形成了早期的运河。秦始皇时,对江南运河进行了重大改造,遣赭衣三千“凿谷阳地”,“凿云阳直道使之曲阿”。三国东吴末岑昏又“斩绝陵垄,功力艰辛”。江南运河开河初期因地势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开凿艰辛异常。

两晋时期,衣冠南渡,南方迎来了社会大发展时期,封建社会经济的重心开始南移,江南运河作为沟通南北漕运关键路径,已极为重要。为此,南朝齐时全面修治丹徒水道,主要入江口也向西延伸到大京口南北朝一统后,社会经济对国家内部漕运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为了将富饶的江南贡赋运往北方,隋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了如今的江南运河的基本形态。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其诗篇《想东游五十韵》中咏颂江南运河“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但实际上,镇江到杭州这段330公里长的江南运河,其南段、中段以平原为主较为平缓,天然水网密布,开河较易。关键部分是北段(即今镇江至丹阳段),需要开凿丘陵地带,而入江口长江淤积疏浚频繁,其开河疏浚的艰难,远远超过中段和南段。

两宋时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京杭大运河这个南北漕运大动脉空前繁荣,镇江的商业税收排全国第八,转运全国七成漕粮,是名副其实的繁华商业都市。2009年考古发现了位于镇江双井路的数座宋元粮仓遗址,也直接证明了镇江的漕运枢纽位置。与此同时,漕运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水利技术的进步,镇江段江南运河进入了整修建设的密集期。两宋时期的镇江段江南运河建有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谏壁口五个入江口,北宋时在镇江设转般仓,南宋时设大军仓。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年间在大京口建造了四级复式船闸,并设置归、积水澳,其建造原理已与现代船闸并无二致。这种船闸技术领先了世界近千年。南宋嘉定年间又将水澳与甘露港相连,甘露港亦建复式船闸,通过水澳与大京口相通,形成了多重结构的澳闸系统,兼有蓄引水、航运码头、泊船、储运等多种功能。多重机构和功能的澳闸集唐宋船闸之大成,显示出中国古代水利闸技艺的高超。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镇江除作为江南漕粮以及大江南北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地之外,又成为以商业为主的商品转口城市。长江与运河组成的水运体系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命脉。清代诗人查慎行曾用“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生动描绘了这一时期镇江漕运及手工业、商品加工业的繁荣景象。明末清初,大京口因河道淤积逐渐颓废,清康熙元年在小京口修建船闸,作为主入江口。从小京口到谏壁口这16.86公里的运河就是现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穿城而过的古运河。

而今,谏壁船闸修建完成后,镇江城区的古运河已不再兼有航运功能,但这条千年运河仍然是镇江这座城市流淌着的文化命脉,汇聚了千年的人文积累,叙述着流传千年的运河故事,向后人传递着来自历史传承的文化自信。(吴波)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来源:学习强国镇江学习平台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中国运河粮仓博物馆入选第二批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名单

“民以食为天” 2020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设立此主题日旨在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的高度重视。近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第二批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名单,台儿庄古城中国运河粮仓博物馆成功入选。

中国运河粮仓博物馆位于台儿庄古城车大路中段,建筑面积约600㎡,共分两层,以“粮丰廪实·水载粮行·仓满城兴”为核心主题,分为“序厅”、“借古鉴今话仓储”、“沿河转运老粮仓”和“粮仓见证荣与苦”四大展厅,“横”陈中国千年粮仓文化、运河文化事象,“纵”展漕运古镇台儿庄繁盛兴衰,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于一体,是集宣传、教育、观光、交流、研究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粮仓专题博物馆。

本次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评选经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和储备局等多部门会商综合评定并向社会公示后公布,旨在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粮食安全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粮食文化、行业优良传统、发展成就等。

下一步,台儿庄古城将认真履行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职责,结合当地运河文化和场馆资源,秉承主题性、知识性、体验性、公益性、科学性、时代性的设计理念,增加体验式学习项目,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台儿庄古城以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为依托建设、开放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运河酒文化馆等数十座不同主题的文化展馆,利用实物、照片、光影等现代化的技术多方位地展现了台儿庄昔日的繁华和独有的多元文化,形成了内容丰富、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群落,成为链接历史和现实的文化枢纽,增加了游客的互动体验度,让游客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充分感受台儿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文 | 杨保东 部分图片 | 赵长祥 孔闯 李尚

淮阳平粮台开创了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先河!

12月28日,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结业仪式暨淮阳县近期考古工作情况汇报会在羲皇宾馆北京厅举行。

参加汇报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张凌;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张慧明;河南省文物局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贾付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沈峰;周口市政府副市长王少青;周口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凌全贞;淮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刘大明;淮阳县四通镇时庄行政村支部书记时兴荣等。

此外,2019年度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淮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平粮台管理处、太昊陵管理处等单位领导及淮阳县各乡镇文化站站长共两百余人参加了汇报会。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结业仪式上为考古学员们演讲了题为《中国考古工作的新进展》的专业课。他从一个考古工作者的视角深度地阐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并评价考古工作是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历史智慧、深入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行者,是离历史最近的见证者。并在双节来临之际,祝愿大家合家欢乐,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他的演讲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让大家受益良多。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致贺辞。他祝贺大家此次在淮阳平粮台田野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与当地人民结下良好友谊的同时,也为淮阳今后的考古工作留下了宝贵经验和财富。

周口市政府副市长王少青在致辞中希望参加此次田野考古的莘莘学子们在离开淮阳之后,仍能想念淮阳,宣传淮阳,再来淮阳。

汇报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考古学家雷兴山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基本情况。本次训练班由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4个月,21名学员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市。培训期间,学员们参加了田野调查、发掘、室内整理、报告编写的全套田野考古训练。并安排了25场讲座,2次遗址参观。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良好效果。

来自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学员代表赵荦在汇报会上愉快地畅谈此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曹艳朋汇报近年来淮阳县考古情况。这也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里面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小编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咱们只捡重要几条在这里叙述。

2014年以来平粮台遗址的考古工作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记录与管理系统为依托,大量应用包括土壤微结构观察、地质考古勘探、GIS空间分析等现代科技,整合应用于遗址的环境地貌复原、聚落分析、骨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平粮台城址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平粮台龙山城址的正方城墙和对称城门结构,而且揭露了城内的“中轴线”布局、完整的排水系统和规则分布的高台式土坯排房,以及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和一系列高等级遗物。这些新发现表明平粮台龙山时期城址是我国最早的、规划严整的高等级史前城址,开创了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先河,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时庄遗址

本次调查共复查先秦遗址36处,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7处;夏商遗址3处;东周遗址1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14处,龙山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遗址最多,是淮阳地区人口规模大,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

双冢遗址

东周时期,以陈楚故城为中心,公布大量的遗址、墓葬,再度形成了复杂城乡布局的特色区域文化社会。其中,一些重要的墓葬,如双冢遗址,有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封土,布局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空间分布规律看,先秦遗址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均集中在淮阳东部,南北方向布局。

平粮台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遗址普遍2000-5000平方米,唯有平粮台遗址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古城内面积3.6万平方米,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毫无疑问是该地区龙山文化有特色的区域性中心,结合时庄遗址(暂定性为区域“官方”仓储城邑)的发现,该区域龙山社群之间存在复杂的功能分工和社会分化。

马鞍冢及车马坑遗址

在未来的考古工作课题中,共有七项内容,分别为:1、淮阳境内先秦遗址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研究;2、淮阳朱丘寺调查、勘探和发掘;3、淮阳平粮台与双冢遗址聚落群关系调查发掘与研究;4、淮阳陈楚故城调查、勘探与陈楚故城保护规划编制;5、周汉时期陈国王陵及贵族墓地探寻;6、淮阳楚汉土冢调查、勘探、测绘与其保护现状、价值评估;7、淮阳县藏青铜器、陶瓷器的文物修复与保护。

汇报会结束后,参会领导和嘉宾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临近中午,宋新潮副局长一行来到刚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双冢遗址考察。在听取村支书对本村基本情况的汇报后,他对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应用,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己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离开双冢遗址,宋新潮副局长又紧接着来到平粮台遗址参观考察。他事无巨细地听取考古人员介绍,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对考古人员在此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了肯定和褒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阳工作站规划图

据悉,淮阳平粮台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蓝图已经绘制完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阳工作站明年也即将开工,再赶上淮阳撤县设区的好时机,相信淮阳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图文/玄子

-END-

来源:淮阳旅游

声明:“水城淮阳”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