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芝麻饼

芝麻饼冷热皆可食用,热食香酥味美、口感筋道,放冷后可作干粮,既便于携带,还能长期保存。

由于芝麻性温和,能够健胃消食,因此长期食用芝麻饼对慢性胃病患者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柳林:芝麻饼香脆可口 “饼”好不怕巷子深(图)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讯(李勤)行走在柳林县城区上背道,星海芝麻饼香味扑鼻而来。今年64岁的李星海从19岁跟姐夫打芝麻饼,已经从业45个年头了。

老李一边打着芝麻饼一边说,打芝麻饼可有讲究了,面粉必须用温开水和为面团、揉匀,再放入盆中发酵,必须发透,饼才能酥脆;如发不透,则烧烤出来的饼子死。只见老李说着,用手掐了一小块面团,用小擀杖摊成厚饼,用手指勾取酥油一点,包入为馅,再擀成内薄边厚的饼胚,挨次放入小筐箩,用毛刷刷一次搭色液,接着撒上一层湿芝麻。老李掐、揉、擀、刷、撒、拿、放、摆动作娴熟有致,令看者无不叫绝。

柳林芝麻饼原属西域各族人民的面食,后从胡地传入。东汉时流行于中原大地,从帝王至平民皆好食之。《后汉书》载:"灵帝好胡饼,京师(洛阳)皆食胡饼"。明代胡饼演变为烧饼之类。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饼》;"炉熟而食皆为胡饼,今烧饼、麻饼、薄脆酥饼是也”。柳林芝麻饼的传入时间,史料没有记载,推测应在明代以前。

汉代传入中原大地的芝麻饼,如今只有在柳林一带代代传承,并被柳林人发扬至“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还是行色匆匆、浪迹天涯的过客,柳林碗团、芝麻饼总让人欲罢不能,以致离开后仍对美味柳林津津乐道、念念不忘。一个小小的碗团、芝麻饼,一辣一香美味无穷,是柳林最具人气、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佳肴。

柳林芝麻饼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热食香酥味美、口感筋道,放冷后可作干粮,酥脆可口,既便于携带,还能长期保存。由于芝麻性温和,能够健胃消食,成为一种馈赠亲友的首选。

其实,柳林碗团、芝麻饼背后的价值还不止于此,它跨越不同文化障碍,让所有来柳林的游客认识了美食,进而对柳林这个“小北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缘于碗团、芝麻饼文化的召唤。

到了柳林 还要吃软乎乎的芝麻饼

柳林县总结柳林文旅资源时提到,柳林有两小吃三古镇。两个代表性小吃,其一自然是碗托不用说,另一个是芝麻饼。一般外地人只知道碗托而不闻芝麻饼,毕竟芝麻饼没有碗托在外的名声响亮。

听说距离住的地方不过三五百米便是柳林最出名的一家碗托店,自然不能不去。就在县政府旁的拐角附近,晚饭前,溜达几分钟,看到红底招牌不小,里面人影幢幢,便是柳林人公认的碗托最好吃的店。走近发现,店旁还有一处售卖芝麻饼的,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一碗碗托下肚,芝麻饼摊点上跟做饼的大哥聊聊。连着两三个买芝麻饼的人皆问:有没有软的。很是好奇,软的好吃?也给我来一个。

摊主姓车,这个姓在柳林离石一带不算稀罕。老车告诉我,软的是指刚烤出来的芝麻饼,面和芝麻都在热气的催发下散发着香气,嚼着软软的,嘴巴享受了,最重要的是让鼻子满足了。干了的芝麻饼,虽然吃着也很香,但只是满口余香,鼻子的嗅觉却没有得到满足。评价美食,总会说:色香味俱全,这其中必然不能忽略了嗅觉。

说到芝麻饼的制作,老车说,以前都是用吊炉烤,芝麻饼烤出来一半都是放着等风干,现在呢,不让烧炭,吊炉也快没了,都是用烤箱烤,烤出来,再放到烤箱最下面一层,用上面的余温慢慢烤干,和传统做法口感自然是有些差别的。

老车说,一天大概要卖掉两袋面的芝麻饼。我们来晚了,软乎的芝麻饼已经都卖光了,还有20来个烤干的。能吃到软芝麻饼,自然有更多满足。吃不到,也就买两个烤干的,慰藉一下,畅想一番它香软时的滋味吧。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老北京芝麻酱烧饼电饼铛做法?

老北京芝麻酱烧饼算是北京小吃一种了,家庭用电饼铛做法如下:

主料1种

面粉 500g

辅料1种

熟白芝麻 40g

调料4种

芝麻酱 30g

熟油 适量

盐 适量

黑胡椒粉 适量

步骤1 准备好面粉;酵母用温水溶化。

步骤2 酵母水倒入面粉中,拌匀。

步骤3 和好成光滑面团。

步骤4 置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划开的面团呈蜂窝状。

步骤5 准备好芝麻酱和熟白芝麻。

步骤6 芝麻酱加入胡椒粉、盐、油,调匀备用。

步骤7 发酵好的面团分成若干份。擀成大片,抹上芝麻酱。

步骤8 卷起来,分割成小段。

步骤9 团好成饼胚。

步骤10 拍上白芝麻。

步骤11 电饼铛刷上薄油,放入饼胚;淋入少许冷水,盖上盖;上下火,馅饼档4分钟。

步骤12 关掉上火,抹上点油,下火2分钟即可。

小贴士

1、面团稍稍发酵就行。

2、芝麻酱用油调和容易调匀。

3、电饼铛煎饼淋点水,饼煎出来口感较软。

北京小吃胡茬子的做法?

主料

西葫芦3个,鸡蛋4个,面粉150g,豆粉100g

辅料

油少许,盐少许,白胡椒粉少许,鸡精少许

做法

1.西葫芦洗净去瓤擦成丝。

2.打入4个鸡蛋,放入面粉150克,豆粉100克。

3.放入适量的盐,鸡精,少许的清水(水一点不要放多了)能挂住勺子就可以了。

4.平底锅中火开煎。

5.估计差不多就给它翻个身。

6.再翻个身,熟了。

7.拍点蒜,倒点醋,沾着吃那叫一个香!

北京驴打滚艾窝窝的做法?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的小吃,做出来有黄白红三种颜色,好吃又好看。之所以叫“驴打滚”是因为最后一道工序中撒上黄豆面,就像驴撒欢打滚的场面,所以叫“驴打滚”,我觉得这个由来真的还蛮形象的。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红豆沙50克,糯米粉150克,黄豆70克,白糖15克,黄油20克。出来黄油也可以用家里的玉米油或者猪油都是可以的。

做法:第一步:把黄豆洗干净后晾干水分,平铺到烤盘中,调高温度大概烤10分钟就可以了。烤好等它凉了之后,放到料理机去打成黄豆粉,一定要打得细腻一点,如果觉得不够细腻那就重复打几遍。第二步:这步是针对买不到豆沙的朋友准备的。买红豆100克左右,洗干净后放到蒸笼里蒸10分钟左右,蒸好的红豆放到料理机,加入适量的糖一起打拌成豆沙备用。

第三步:把糯米粉倒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温开水 一边加水一边搅拌,之后用手揉成面团即可。第四步:把糯米团压成1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然后在蒸笼里铺上干净的布,把糯米团放到里面蒸5分钟左右即可。第五步:把蒸好的糯米皮平铺在案板上,涂上豆沙,想吃多一点豆沙就多放一点,铺好之后就像卷毛巾一样卷起来,之后撒上黄豆粉,拿出刀切成块,成热吃味道是最好的。

第二种是艾窝窝。这个小吃的历史比较悠久,据说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流行了。艾窝窝馅料丰富多样,富含营养,为温补强壮的食品,但因为它主要的材料是糯米,一时间不可以多吃。艾窝窝的馅料种类很丰富,口味香甜,我在这里教大家做的都是我自己喜欢的食材,如果有个别朋友不喜欢可以不放或者用另一种食材替代。

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糯米500克,山药400克,枸杞大概5克,椰蓉120克,白砂糖50克。准备的食材还是相对简单的。做法:第一步:把糯米洗干净后放到蒸笼里隔着水蒸,把山药次干净表面的土后也放进去一起蒸,大概蒸10分钟左右。对山药表皮过敏的朋友记得带上手套 。第二步:把蒸好的糯米和山药,白砂糖一起放到大碗里一起搅拌均匀,一定要弄成那种糯米泥团,之后再分成一个个小圆团,过上椰蓉,点缀上枸杞就可以了,白白胖胖的艾窝窝真的味道不错。

我觉得这些小吃都是老一辈劳动的智慧,虽然只是一点小吃食,但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传承,不断地传承创新,它们才能不断被人们接受。做小吃,让自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