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红工夫茶

湖北宜昌地区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把宜昌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61年汉口被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声誉极高。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宜红一落千丈。1951年湖北省茶叶公司成立,在五峰、鹤峰、长阳、宜昌、恩施、宜恩、利川及湖南石门设点收购宜红。后来,随着各地茶厂的建立,宜红的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目前,宜红已成为宜昌、恩施两地区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产量约占湖北省茶叶总产量的1/3。

 宜红功夫产于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两地,邻近的湘西石门、桑植、慈利等县亦有部分生产。这里崇山峻岭,山林茂密,河流纵横,年均气温13°C一18°C,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无霜期220~3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部属微酸性黄红壤土,适宜茶树的生长。宜昌人杰地灵,屈原就诞生在宜昌。湖北省宜昌县邓村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北岸,距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坝址仅23公里,邓村茶叶就生长在这崇山峻岭的海拔800~1200米山坡上,是湖北省著名茶乡。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加上长江及其水系的水文气象效应,山中云雾统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大独厚的生长优质茶的优越生态环境,所以邓村茶叶品质十分优良,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测定,邓村茶叶中氨基酸含量达到5.76%,茶多酚、氢基酸比例恰当,是生产名优茶的最适基地。宜昌邓村是中国的古老茶区,“茶圣”唐代陆羽在其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比较了全国各地茶叶品质后,认为“峡州上”,给予宜昌邓村茶叶以高度评价。悠久的制作茶叶历史,先进的机械设备,使邓村人总结了一套完善、科学的制茶工艺,造就了一批技术精湛的现代制茶师队伍。生产的邓村炒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绿润,内质栗香悠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叶底绿亮,是炒青绿茶中的名品、精品,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宜昌邓村非常重视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历年来创制了一大批名优茶如:“邓村绿茶”、“宜红功夫茶”、“裕茗碧剑”、“三峡春螺”、“三峡剑毫”、“邓村云雾”等名优茶,分别多次获市、省,国家质量评比金、银奖。

 冲泡宜红工夫茶的技术对于品鉴宜红茶叶品质至关重要,按照正确的冲泡方法饮泡宜红,能够将宜红茶叶本身携带的香气口感冲泡至最佳。

冲泡宜红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18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品饮时要细品慢饮,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上品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茶陵红色旅游景点 茶陵红色旅游景点工农兵政府

1. 茶陵红色旅游景点工农兵政府

1927年11月21日(农历1927年10月28日),我国第一个工农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成立。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广东省海丰、陆丰地区亦称海陆丰苏区。1927年东江地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领导9月7日农民起义后,又于10月30日领导由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2师和农民自卫军及农民群众,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两县全境。

2. 红色茶陵之旅

茶陵万樟园林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古南岳、亚衡山”之称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阳山,有南宋古城墙、南浦铁犀,有中国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府旧址,有60里水路,美如仙境的东阳湖,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三大学士故里,全国有名的进士县、将军县。有“好山千叠翠、流水一江清”的自然景观。

我们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可以与这些资源产生互补,相对益彰。其二有非常好的交通及区位优势。有四高三铁交织境内,国道与省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大交通枢纽。茶陵的旅游区位优势也很明显,到炎帝陵寻根祭祖,茶陵县是前站,到井冈山、衡山、韶山,茶陵是中间站。

不论是红色文化游,还是宗教文化游,茶陵都处于其线路的中间,都可以让游客们留下脚步。在这个交通与区位优势的大格局里,我们的生态文化,农业观光文化完全可以让游客们留恋往返。其三是生态旅游市场会越来越红火。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的依赖与追求也会越来越强烈。人们要从繁杂、压抑的生活中获得解脱的最佳选择是生态旅游。由此一来,我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让荒山变绿、农村变美,让农业变强、农民变富,让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3. 茶陵县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是湘江三大支流之一,洣水河的发源地。洣水河源头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也是中国革命的摇蓝井冈山,所以洣河有“历史长河”、“红河”的美称。其流域的炎陵(原酃县)、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茶陵红色革命史

茶陵的别称是犀城。

茶陵县是湖南省株洲市下辖县,位于湖南东部。北抵长沙,南通广州,西接衡阳,东邻江西,面积2500平方公里。属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茶陵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因地处"茶山之阴",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又因南宋县令刘子迈铸铁犀镇河妖而有"犀城″之美誉。

茶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湘赣革命根据地重点县、模范县,是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茶陵县脱贫"摘帽"。

5. 湖南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景点详细

2012年5月30日,由国家旅游局、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在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举行,湖南省茶陵县、江西井冈山等六县市共同签署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创新红色旅游路线形成了新的合作机制。发扬湖南各地的民族文化。

活动主题是“建政·见证”红色茶陵,

宗旨是以节会活动为载体,传播红色革命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重要作用。

6. 参观 茶陵工农兵政府红色教育基地感想

湖南省株州市茶陵县有户籍人口是:631036人。。。茶陵县,湖南省株洲市下辖县。1949年8月15日茶陵解放,9月相继成立了县和区、乡人民政府,始属衡阳专区管辖,1952年8月划归湘潭专区。1983年划归株洲市。全县辖4个街道、10个镇、2个乡:云阳街道、思聪街道、洣江街道、下东街道、界首镇、湖口镇、马江镇、高陇镇、虎踞镇、枣市镇、火田镇、严塘镇、秩堂镇、腰潞镇、舲舫乡、桃坑乡。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湘赣革命根据地重点县、模范县,是毛泽东同志亲手缔造的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诞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茶陵为革命牺牲了5万余人。

7.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旅游感想

湘东是革命老区,故居、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湘东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如珍珠点缀在绿水青山之间。据初步统计,韶山至井冈山沿线重点红色景点有35处,其中湖南境内31处。

醴陵市李立三故居、渌江书院、耿传公祠、左权将军纪念碑、先农坛等红色旅游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知名度。还有仙岳山、西山、官庄水库、醴泉井、寨子岭等自然景观。

攸县存有谭震林故居、渌田北伐首战战场遗址、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攸县苏维埃政府东冲兵工厂旧址、蔡会文蔡兰阶故居等革命文化旧址纪念地40余处。

茶陵重要的红色景点有工农兵政府旧址、毛泽东主席在茶陵住室、湾里红军村、烈士陵园、列宁学校、湖口挽澜旧址等。工农兵政府旧址古色古香,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48万人次。

炎陵红色景点有洣泉书院、红军标语博物馆、江家试馆、接龙桥战斗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还有叶家祠、何孟雄故居、张经武故居、万寿宫、万家大屋等革命遗址。

8.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纪念馆

根据2018年政府官网显示,株洲市辖天元、芦淞、荷塘、石峰、渌口5区,另设有云龙示范区。市政府驻地天元区。株洲地处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是湖南的东大门,湘黔、湘赣、京广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在高铁时代前,这里是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拥有“北有郑州,南有株洲”的美誉。株洲市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5万,市区面积1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万。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00亿元,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7.8亿元,增长8%,是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排湖南省第二。扩展资料株洲市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安寝在株洲炎陵县,这里是“老祖宗福地”;株洲也是一方承载着中国革命光辉历史的红色热土,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毛泽东同志考察农民运动、传播马列主义的闪光足迹;开启了红军会师、连队建党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革命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哺育了李立三、左权、谭震林、杨得志、耿飚、宋时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岭南•高度——潮府工夫茶文化展

展览开放中

GONGFUCHA

12月09日,黄埔区收藏家协会颜会长一行至“岭南•高度——潮府工夫茶文化展” 参观交流。本展由黄埔区收藏家协会理事方云帆先生开办,旨在 将潮州文化带出潮州,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潮州、传播潮府茶文化,其 极高水准展设陈列,带给观众美的视觉体验。

茶香四溢,往来鸿儒;本次展览持续4个月, 诚邀协会会员参观!

地址:(高德搜索)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

END

Vlog·诗中那抹红|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昔日上井岗,革命得摇篮。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

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

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

1976年元旦这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毛泽东新发表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年过九旬的朱德听到这雄浑高亢的旋律,激发他无限感慨,诗意盎然,写就了这首《喜读主席词二首》。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这是毛泽东缔造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它的成立既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的尝试,也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的实践探索。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红色政权始于茶陵

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始建于南宋中期,原系南宋至清代的茶陵州(县)署衙门。旧址为典型的徽派建筑

1927年,毛泽东决定把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带到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位于罗霄山脉西麓的茶陵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很好的革命基础,且全县90%的群众都投身革命。

党代表宛希先分别从工会、农会及士兵委员会中经过民主酝酿推选出工人代表谭震林、农民代表李炳荣和士兵代表陈士榘,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

1927年11月18日,为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大好形势,毛泽东命令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陈皓、党代表宛希先率部“二打茶陵城”,随即成立了以谭梓生为县长的茶陵县政府。当时陈皓在州衙里成立了“换汤不换药”的伪衙门,毛泽东得知情况后,以书信的形式指示宛希先,信中写道:“由部队派人去当县长是不对的,不能按国民党那一套办。要建立自己的工农兵政府,要保护商店、邮局、学校、医院”。接到毛泽东信中的明确指示后,宛希先分别从工会、农会及士兵委员会中经过民主酝酿推选出工人代表谭震林、农民代表李炳荣和士兵代表陈士榘,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推举谭震林为主席。1927年11月28日,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正式在州衙里成立。

湖口挽澜”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派工作队深入各乡村,帮助恢复农民协会,建立区、乡工农兵政权,组建工人纠察队、农民赤卫队和暴动队等地方武装,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等。然而因当时遭到湘敌吴尚部和周边县“挨户团”的大肆进攻,寡不敌众,工农兵政府机关人员随同工农革命军于12月26日从茶陵城撤出。

工农革命军撤离茶陵城后,陈皓因对革命前途悲观,派人送信密谋投靠国民党。他以“背水一战”为借口,强令拆除东门浮桥,自断工农革命军回师井冈山的唯一一条退路。宛希先知道陈皓的阴谋后,迅速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于1927年12月25日率毛泽覃、陈伯钧等人,从宁冈茅坪出发,赶到茶陵坑口宿营。

1927年12月27日,张子清和宛希先先于毛泽东一步抓住了陈皓。当晚,毛泽东在湖口王其生家召开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揭露陈皓等人叛变的阴谋。

“湖口挽澜”事件是党内和军内进行的第一次“肃反”,它保存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机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从茶陵县城撤了出来,但它的成立是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初步形成,为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实践经验。毛泽东在总结经验后,相继在遂川、宁冈、永新、酃县和莲花建立了5个县级工农兵政府。1928年5月20日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这也就正式宣告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既无前车之鉴,也没有理论指导,一切要靠自己去摸索和探究。新时代,我们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更需要时刻保持着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不轻言放弃与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和努力。

来源:红网时刻

记者:任晔 陈珉颖 王进文

编辑:张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