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双孢菇

种养蘑菇,是新洲的新兴产业,全市蘑菇基地徐古镇,被誉为“楚天蘑菇第一镇”。源源上市的优质蘑菇,满足了市民的“菜篮子”需求,带动了新洲农民增收。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难攻的市场、技术关都已跨越,避灾减灾,成为菇农年年发愁的隐忧。 目前,新洲东部以徐古镇为中心的蘑菇基地,15个运销大户每天将数十辆卡车鲜菇销往市内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同时,河南、安徽、江西等邻省的8家收购商驻扎当地收购鲜菇。

双孢菇种植技术是怎样.适合在江西种植吗

一、双孢菇的特性。你就要看你在的地理位置环境是不是符合双孢菇的生长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适合其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养料:合理的养料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除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为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生长环境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为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之间。每采收完一期菇后喷施加入少许石灰的石灰水用来保持pH值和抑制杂菌滋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光照,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可以生长,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且容易畸形,导致商品价值差而产生损失。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二、牛粪的准备。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为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让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成牛粪饼。注意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最后即使晒干也是粉状而不便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在室内储存防止霉变。牛粪的晾晒方法,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和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

  三、牛粪麦秸种植双孢菇技术

  1、建造菇棚。

  双孢菇棚室对场地要求不高,房前屋后、村边地头均可建棚,棚的大小可视场地条件而定。一般棚向以东西方向为宜,地下深挖80-100厘米,墙高100厘米,棚内用木棍或竹片搭起3-4层菇床架(每层床架上下间距50厘米)。菇床共设三排,两侧床宽为100厘米,中间床宽200厘米,两边各留一个50厘米宽的走道。用竹片搭起棚架后盖上塑料薄膜,膜上加盖麦秸或玉米秸等以免阳光直射。棚室两头一端留通风口,一端留门,两走道上方每隔3-3.5米设一排气孔。这样既利于保温、保湿,又可灵活通风换气。

  2、培养料的配方与堆制

  ⑴配方比例。一般每100平方米菇床需用新鲜干麦秸1250-1500公斤,干牛粪400-6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5公斤,石膏粉和生石灰粉各25公斤。

  ⑵堆制发酵。堆制时间一般掌握在8月上旬为宜。

  ①预堆:先将麦秸用清水充分浸湿后捞出,堆成一个宽2-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 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粪加入适量的水调湿后碾碎堆起备用。

  ②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宽1.8-2米、长度不限的麦秸,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粪,再按上述的准备量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逐层堆高到1.3-1.5米。但从第二层开始要适量加水,而且每层麦秸铺上后均要踏实。

  ③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每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受日晒、雨淋。

  ⑶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大约需25天。发酵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麦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3、进棚播种。

  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的量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自制量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4、播后覆土。

  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在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土内拌入占总量1.5-2%的石灰粉,然后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湿透。待土壤手抓不粘、抓起成团、落地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

  5、覆土后的管理。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在13-20℃之间(最佳温度为15-18℃)。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6、适时采收。

  当双孢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阳花丰产王或绿风95,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花样出游好去处 新洲双柳伊甸园游人如织

10月2日,适逢国庆节长假第二天。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的香草伊甸园,当天又迎来了2000多名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在园区开心地游玩,看花展、逛风景,玩得不亦乐乎。

香草伊甸园位于武汉新洲区的双柳航天产业新城,地处长江北岸,毗邻有着原始风貌的七仙湖涨渡湖。辖区面积1800亩,园区内有湿地、休闲垂钓区和儿童户外游乐区。园区内花木繁盛,空气清新宜人,是少有的都市中的田园。先后被武汉市旅游局评定为“武汉市十佳休闲农业示范单位和五星农家乐单位”;还被中国乡村旅游协会评为“全国乡村旅游行业度假村百强”。

目前,伊甸园内的月季花开得正旺,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在园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和伊甸园的无穷魅力。伊甸园内的草坪婚礼地,成为当地青年男女举办婚礼首选的地方。当天就有6家婚礼在这里举办。

伊甸园景区经理李杰告诉记者,“十一”黄金周园区内60名工作人员全员上岗,确保游客游的欢乐,玩得舒畅。”我们开放了室内城堡、户外儿童水上上乐园 ,充气城堡以及户外森林穿越等儿童游乐设施。湿地红莲湖红莲怒放,为前来赏花的游客增添了爽心悦目的景色。景区还安排了文明引导员,草坪婚礼和宴会厅全天候开放 。”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精彩推荐

☞新洲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流窜新洲、黄陂江岸连续作案的盗窃团伙被端!

☞新洲这些地方也太美了!

盛夏花开 | 新和县 沙漠变绿洲 “旅游+环保”双赢!

原本荒芜的沙漠,是如何让月季牡丹樱花薰衣草等20余种花卉在其中“扎根”?阿克苏地区新河县沙漠花海景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沙漠资源,经过两年的景区建设和完善,现在这片被包裹在绿洲之中的沙漠花海成了新河旅游的新名片

沙漠里打造花海景观游客称奇

荷花池

进入七月以来,新河县沙漠花海景区里的玫瑰月季荷花格桑花等花卉相继盛开,近200亩的花海正开的灿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月季

沙漠在大家的印象里,都是植被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可这个建在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乔勒潘巴格村边缘一片沙地的景区里,美丽的花海,让人忍不住称奇。

孩子们在泳池里玩耍

据了解,新和县沙漠花海景区于2016年开始规划建造,规划面积为3000多亩,开发有观光休闲、沙漠体验、水上游乐等旅游项目。目前项目已投入资金超4000万元,设施服务和景区建设获得明显成效。

樱花树

“作为保护性开发利用,景区在不改变原生态的基础上,把荒地、空地全部种上树木和花卉,并划分不同的游览区域,让游客体验沙漠花海不一样的游玩感受。”新和沙漠花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桂海说,为了在这片沙漠里打造花海景观,他们耗费近两年时间将这片沙漠腹地200多亩的沙土更换为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在将月季、格桑花、樱花树、薰衣草等植物在此成功培育。

沙漠景观

李桂海说:“这些沙土长年累月聚集在此,沙丘垂直高度最高可达20米,因次,为了建造花海,我们将近200亩的沙土换填或是迁移成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花海景观。这样不仅美观,还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除了沙漠花海奇观,景区内还通过防渗处理后,建造了一片占地200亩的人工湖,以水为主题的水上乐园、湖心岛、天然浴场垂钓园等配套项目也深受游客喜爱。

沙漠越野

文/新疆晨报记者 阿依夏木古丽·阿布拉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紫琪

旅游界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