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圆

用糯米面包甜馅,外粘白芝麻炸至棕红色成熟。特色是外酥内软糯,形圆心空,味甜香 每到四川旅游都要品尝当地的小吃——重庆麻圆。个大、皮脆、色泽微黄,一层芝麻紧紧的镶在皮面上,口感香甜绵软,性黏而不粘口。经研究和实践, 其绝窍和作法是:皮面:元宵粉250克,团粉、白糖、芝麻各50克,食用油25克,炮打粉5克。馅心:澄沙馅、草莓馅、黑芝麻白糖馅均可。 作法:1、将皮面原料除芝麻外,均放在盆内(元宵粉中加入团粉、糖、油、炮打粉,其目的可使皮面香甜松软,黏性适度)加水合成稍硬一点的面团,醒15分钟,揪成30个左右剂子,包入馅心,封好口,团成元宵备用。 2、将芝麻去杂质,放入碗中,用沸水闷浸泡10分钟,控干水分,把元宵放入芝麻中,逐个用手团好(经开水浸泡的芝麻不掉粒)。 3、锅刷洗干净,先烧热,再放油,用小火温油炸制,油不能大开(如旺火圆宵就会被炸死)使其逐渐长个,飘起即可。老年朋友元宵佳节,不妨一试。

石阡油炸糖麻圆做法

你好,制作油炸空心麻圆难度很大,除了要求发酵充分,还要加点舒欣脆F和筋力源V型,麻圆才能蓬松个大饱满,不塌陷,可以试试。

小小麻圆泡,牵动全城人!道州美味越吃越香!

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总有一种家乡特有的味道,无论岁月变迁始终也难以忘怀。美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本身的滋味,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那些童年时留在心中的故事。近日小马所接触到的一种地方小吃,就是当地人非常嗜爱的传统美味

湖南道县,一座紧邻粤桂的湘南小城,隶属于永州市。城市虽然不大,但是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这里是古代水稻的发源地,著名的鬼崽岭因它的奇异诡秘而吸引着八方的游客;一座巧夺天工的月岩,曾经留下过古今无数名家的足迹;这里还是理学泰斗周敦颐的故乡,人们崇尚莲花高洁的品格。在道州街头,只要你说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就连3岁小孩都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出自于周敦颐的《爱莲说》。

走过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有人在摆卖一种滚圆的油炸小吃,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儿童,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对它情有独钟。圆圆的造型,周围裹满了带着浓郁香气的白芝麻,看上去非常招人喜爱。用竹签插上一串来品尝,给你的感觉是皮薄而香甜,嚼起来软中还带着一些韧劲,味道确实非常令人难忘。

这就是麻圆泡,道州人从小吃到大的一种家乡味,它的价格非常亲民,一串四个只需要一块钱。据一座商场门口摆卖的周阿姨介绍,她两口子做这种麻圆泡已经很多年,每天生意火爆时忙不过来,还得让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过来帮忙。她家做这种传统零食也得到过丰厚的回报,有时候一天能卖上一两千个,单靠卖这一种小吃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麻圆泡所用的食材非常简单,就是采用当地自产的红薯和糯米。具体做法是先把红薯蒸熟后去皮,接着混入糯米饭揉搓,待混合均匀有了拉力之后,再做成空心的圆形入锅炸。随着小东西在锅中不停地翻滚,它的体型也在迅速膨大,等到其外观成了焦黄色,就可以捞出在盘中裹上一层黄糖,撒上经过炒制的白芝麻后,圆圆滚滚的麻圆泡就算制作完成。

虽然在道州做这种小吃的人非常多,但是周姨的制作工艺却与其他人大为不同。她的方法是由母亲所亲传下来,即使用同样大小的材料,经过她的手做出来也会比其他人的更蓬松饱满个大大,而且外观看上去也会更加讨喜。由于周姨的出品与众不同,她的生意也在当地做得最好。小马临走前,周姨还专门介绍了她的产品曾 得过永州市的一个传统美食大奖,她的笑脸上洋溢着一种被认可的幸福感。

红色旅游“线”串起民族团结“同心圆”——麻栗坡县的生动实践

原创 廖诚

麻栗坡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地处中越边境,全县总人口28.6万,聚居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1.8%。早在2009年,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率先在老山、者阴山片区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在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实践中,麻栗坡县不仅将老山主峰成功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还依托新时代“老山精神”,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2020年4月,麻栗坡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通过了省级初验;2020年7月,麻栗坡县及麻栗坡县天保镇、下金厂乡、八布乡被列入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候选名单。

1984年老山战役的胜利,捍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虽然已过去30多年,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在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进一步传承和升华,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每年都会有许多参战老兵和烈士亲属及各地游客前来缅怀先烈、祭奠英灵。老山已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红色基地。

近年来,麻栗坡县充分利用全县独特的区位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高标定位、科学规划、供给改革,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英雄老山圣地国家A级景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成为全州乃至全省旅游产业中的新亮点。2019年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403万人(次),同比增长19.07%。

高标定位,全力打造特色名片

2013年9月,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英雄老山圣地,中国祖母绿都”两张特色名片,作为全县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品牌,并采取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等措施。麻栗坡的两张“名片”还被文山州州委、州政府纳入全州文化建设“五张名片”工作重要内容,为红色旅游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科学规划,为红色旅游发展指方向

委托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完成了《麻栗坡“英雄老山圣地”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提升实施方案》及《麻栗坡县旅游总体规划》方案文本,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规划以“英雄老山圣地”4A级景区打造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沿途沿线、周边乡镇的景点景区,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特色旅游资源充分融合,科学规划了“红+红”“红+绿”“红+边”“红+古”“红+土”资源优化组合,打造独特的红色旅游新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复合旅游产品,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促成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

夯实基础,完善红色旅游配套建设

先后对天保口岸国门、将军洞、烈士陵园、老山作战纪念馆、老山支前参战陈列馆、老山神炮等红色旅游景区(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卫生公厕、停车场、人行步道、观景台等建设,积极打造烈士陵园、老山神炮、老山主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理想信念现场教学建设。

抓景区创建,

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内容

依托战争遗址,认真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提升打造军旅体验旅游产品内容,推进“英雄老山圣地”A级景区项目建设,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辖天保、猛硐2个乡(镇)的部分区域,共16个子项目,概算总投资2.8亿元。“英雄老山圣地”旅游景区于2019年4月29日正式转型升级启动运营,同年9月26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为文山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旅游景区,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现场教学,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按照“精品线路、精品课程、军旅体验”的建设目标要求,坚持“以用促建、以用促管,边建设、边教学、边完善”,不断丰富现场教学内容。一是以讲老山红色故事、叙述英雄事迹、讲解军事理论知识等方式,让游客及学员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充分利用退伍军人、参战老兵等人才资源,通过现场解说、参观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三是挖掘形成了以老山作战纪念馆和麻栗坡烈士陵园—老山神炮—老山主峰—天保口岸国门文化为主线的精品教学路线。截至目前,理想信念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共承接了省内外重点班次200余个,近7000名学员完成教育教学。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大型音诗画舞台剧《国旗下的老山》,自2014年上演以来,专场演出35场次,观众达3万余人(次)。之后,又提升打造了《“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和《为英雄杜富国加油》专场红色文艺精品演出,通过一场又一场“老山精神”理想信念的生动教学,助推全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红色基因融入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

依托新时代“老山精神”县、乡、村三级宣讲平台,大力宣传民族法律法规,使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和宣传片、画册、专刊、微视频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作者工作单位:麻栗坡县文化和旅游局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以“老山精神”为灯塔,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沃土,积极践行党中央“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通过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科学规划红色旅游新路线,全面赋能脱贫攻坚,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