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菜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是南涧民间在生活中的一种重大庆典,为喜庆或喜悦增添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演跳菜”即舞台上表演的跳菜,根据场地大小增减演员,可从几十人到几百人,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声音高亢嘹亮。

“跳菜”历史悠久,据说是由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演变而来,主要盛行于唐朝,相传这是古时期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在民间构成了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跳菜在云南大理、南涧都有传承,其表演使记者联想到中国远古时代直至汉唐时期,舞蹈、音乐常与杂技艺术和饮食文化融为一体,互为添色,而又珠联璧合,保存着古代相传至今的原始风格和民俗内涵。

艺术观赏与饮食的完美结合

宴席“跳菜”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用头顶,或用手托,或用肩抬,或一人骑在一人身上……他们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竞献绝技。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最精彩的要数“口功送菜”和“空手叠塔跳”。 “跳菜”者口中紧衔着的两柄大铜勺上,各置一碗菜,而头顶上的托盘也装满了菜,他们面带笑容,满怀热情,边跳边上菜。

字正鸿介绍,“空手叠塔跳”是“跳菜”表演中比较难的一个动作,头顶上的托盘要装八个碗,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合着节拍,边跳边舞,穿梭席间。在南涧民间,宴席“跳菜”的摆法也很有讲究,均按传统规矩一一摆放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待上四大碗菜,宾客方能动筷,一边欣赏“跳菜”者变换无穷的舞姿和欢快诙谐的表演,一边品尝彝家山寨风味,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跳菜南涧圆梦小康 美丽彝乡幸福无量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十三五”期间,南涧县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4个贫困乡镇顺利退出、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6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民生支出占比80%。2020年14.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美丽县城”完成投资15亿元。全县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达22个。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0.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67%。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93847万元,同比增长2.8%,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653元,同比增长4.1%,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69元,同比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7178万元,同比增长6.2%。

“六个一”产业惠及千家万户

核桃林里村庄新,绿色茶园小康村。时下,走进南涧彝族自治县,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因“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六个一”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遍植,一幅民富村美、生态宜居的山水田园画卷在无量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茶叶是南涧的重点产业,南涧县是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2018年全国茶旅融合发展竞争力十强县。全县有35个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会种茶、制茶,有2.6万户11万人是茶农。”南涧县茶叶工作站站长赵尹强介绍道,“当前,全县有12.09万亩茶园,全县有茶叶企业5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75个,2020年实现茶叶总产量747万公斤,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2.12亿元。”

2019年,南涧县以“无量山藏茶谷”“无量药谷”“无量山樱花谷”建设为切入口,将“一杯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重点打造。先后投入援滇资金2500多万元,实施了龙平村黑龙潭茶场、凤岭村良种场、金山茶场、罗伯克茶场、南涧茶厂等11个茶叶初制所建设项目,罗伯克民俗客栈、北纬25度茶庄园等3个茶山旅游项目和2个村内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全面提升茶叶初制所枢纽功能,将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农有机联结在一起,建立利益共同体,以茶叶初制、技能培训、茶山民俗游、茶农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中心为一体,建立 “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以此保障茶农长期增收。

同时,南涧县还加大古树茶的保护开发力度,建立古树茶数据库,以集中连片古茶园为核心划定保护区域,制定专门保护办法。据了解,南涧县共有百年古茶树3.7万株,目前已对1.17万株建立数据库。

近年来,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的山区资源优势,按照“山上建基地、园区搞加工、路边活流通、县外拓市场”的思路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为主的“六个一”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在产业发展中,南涧县还巧借外力,积极依托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的帮扶,建起乡村振兴工作站和“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给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年,“一片烟”产业实现产值2.07亿元、“一杯茶”产业实现产值11.5亿元、“一个核桃”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一只鸡”产业实现产值2.1亿元、“一头牛”产业实现产值3.54亿元、“一棵药”产业实现产值3.72亿元。

“勒紧裤腰带”织密“民生保障网”

当下南涧县山区各乡村火力开建的“四高一铁”,正推进南涧“提速换挡”;不断织密的城乡水网,滋润着彝乡大地;宽敞美丽的校园内,莘莘学子书声琅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十三五”的发展蓝图指引下,彝乡南涧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强交通水利,民生保障更有力。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南涧县以党建引领、交通先行,不断织密综合交通网,创新出台《南涧彝族自治县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全面掀起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热潮,农村公路建设实现质的飞跃,铁路高速公路实现从无到有,大南、宾南、南景、南云四条高速在南涧架高起致富彩虹;截至2020年底,全县交通总里程达3664.1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达3318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县交通建设总投资达105亿元。

近年来,南涧县先后实施了乐秋河水库、汉江河水库项目建设,“十四五”伊始,该县又紧锣密鼓推进拥政水库、仙人池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全县因旱送水、水窑辅助供水问题。与此同时,该县全力落实水利资产确权登记、农村饮水运行管理,征收水费,推进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强县”的愿景正逐步实现。

“勒紧裤腰带”织密“民生保障网”是“十三五”时期民生保障的真实写照。南涧县拿出最好地块、投入重资,建好覆盖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2020年以来,通过以“书香”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提档建设,处于核心地段的南涧县一中成为县城新地标;处于县城涧河路边的南涧镇中学,成为网红打卡点,校园环境与“美丽县城”相得益彰。放眼全县,一所所学校正成为“南涧山区最漂亮的建筑”。得益于清华大学的挂钩帮扶,2018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首次在南涧县开办“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实验班招收初中、高中两个班120人。2019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心病筛查基地”在南涧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挂牌,全国首家。

“十三五”期间,南涧县“大手笔”抓好民生保障,为改善社会保险力度,提升幸福指数,该县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刚性支出,财政民生支出 比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62缩小为3.39。

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在党的关怀下,我们落底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过越好。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们筹建了这个村史馆。”南涧县公郎镇落底河村党总支书记罗朝春介绍道。

新建成的村史馆内,杜应林老人轻抚着旱磨、犁耙,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这些我都用过。如今党的政策好,它们只能在村史馆中看到了。”他教导孩子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党的脱贫攻坚、民族政策带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一定要珍惜,努力奋斗。

在落底河村委会落龙寨文化广场内的文化墙上,“共产党来帮助,家家门前石板路,自来水引进户,有广场能散步,山腰铺上水泥路……”这首歌谣道出了布朗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在落底河村委会,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睦相处。

全县以“党建+民族团结”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今日的南涧,各族群众同唱一支歌、共跳一支舞,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开出民族团结之花。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忆往昔,泥土墙,茅草房,支口锅来铺张床;到如今,石板路,青瓦房,厨房客厅亮堂堂。”一句顺口溜道出了乐秋乡下大湾苗寨的巨大变化。该村先后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被省民宗委命名为第二批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南涧县实施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挂钩的“苗族布朗族整族脱贫”工程,打造了一批“苗家新寨”“布朗新村”,用行动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8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282名队员尽锐出战,4539名各族党员、干部包保贫困户,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攻坚模式,取得了“2018年全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19年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2020年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的佳绩。

5年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指引下,南涧县先后被州级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8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9个,并成功创建4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两个国家级特色村寨。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付出中,南涧县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各族群众都过上了好日子。

城镇乡村处处绽新颜

近年来,南涧这座小城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满眼皆绿,处处皆景……作为滇西南边陲山城,南涧县正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县城一年一个样,越来越美丽宜居。

初夏时节,行走在南涧县城,振兴路,芒果飘香;富民街,灯光璀璨;金龙路,“十里花香”;涧河路,康养休闲。一步一景,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美丽画卷。

“十三五”以来,南涧县围绕建设“干净、宜居、温暖、智慧”的“美丽县城”目标,统筹推进“六城同创”,立足旅游思路、景区标准,多举措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先后规划建设口袋公园23个,建成区绿地率达35.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9平方米。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镶嵌在县城的城市步行慢道和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廊、道、楼、亭、台、塑遍布昔日的彝山小城,宜居宜业更宜游的新南涧正在汇聚。

在南涧县小湾东镇,有一个名叫老家库的彝族村寨,位于无量山支脉,瓦郎山与四里柱山之间,前有澜沧江后有黑惠江,山水相映,环境清幽。房前屋后处处核桃树,满眼尽是绿色,遍山都是财富。该村借助打造“千年彝寨”的良好机遇,以政府投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先后建成民族文化陈列室、民族团结活动广场、村卫生室,并同步实施了村内设施提升改造、民族民俗文化挖掘保护、农家乐致富产业探索等,通过近五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已逐渐成为一个集观彝寨风光、望雾中澜沧江、尝彝族美食、赏彝族“打歌”、品彝家风俗活动等为一体的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彝族特色村寨。

多年来,南涧县持续下深功夫、花大力气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一方面最大限度保持原有风貌,一方面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乡村旅游。大瓦午、落龙寨、大乌木龙、岩子头……一个个传统村落成为乡村生态休闲游的新亮点,游客络绎不绝。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南涧既注重建设彝族文化园林山城,又注重提升乡镇集镇功能质量,兼顾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全面振兴,使县城、集镇、乡村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繁荣。过去五年,南涧县“美丽县城”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0.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67%,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县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达22个,全县齐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2021-06-18 00:00:00:01899510content_18995.html11跳菜南涧圆梦小康  美丽彝乡幸福无量/enpproperty本文来源:大理日报

大理南涧无量山,民间跳菜艺术之乡,绽放在茶园中的冬樱花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地处大理、临沧普洱的结合部。南涧县东接弥渡县,南毗景东县,西望凤庆县,北界巍山县。南涧县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

云南大理州南涧县无量镇德安村境内无量山樱花谷,海拔2100多米,面积约2000亩,被称作“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无量山一片暖暖的春意,间植在茶园中的冬樱花竞相开放,鲜艳的粉红色,搭配上蔚蓝的天空,纯粹的白云青山碧水,令人无限神往。灿若云霞的冬樱绽放,将整片山谷装点得如诗如画。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和钟灵的相遇是在一片美得令人窒息,花香袭人的花谷中发生的,据说就是无量山樱花谷。无量山谷的樱花花期仅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抓紧时间,带着你爱的人去赴一场浪漫的樱花之旅吧。

南涧还是“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跳菜起源于南涧无量山、哀牢山一带的彝族村落。彝族人生性粗狂豪放,跳菜将这种生活的喜气与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好吃的菜是跳出来的,以歌舞伴餐上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不论婚丧嫁娶还是年节庆典,逢喜事以之助兴,遇丧事用其化悲。一场场乡间宴席,从最初感恩食物与收获,到如今相聚庆典,彝家人在欢快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开启了一场视觉的盛宴。

南涧县东部有一个古镇,明清时期称“文虎镇”,民国时期称“蒙乐镇”。因当地逢十二属虎、猴日赶集,故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虎街”。虎街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 和古镇之一。据说这里建筑用的材料都是取自当地山上的树化石

南涧还有很多出名的特产,像核桃茶叶无量山乌骨鸡、油淋干巴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植被等诸多因素造就了南涧的宜茶环境,南涧人民世代种茶、制茶。最出名的还要算蜂蜜核桃了。蜂蜜沾核桃,没有核桃皮的苦涩味,只留下仁的油脂香味,加上外面一层土蜂蜜。

南涧核桃,生态种植,施农家肥,自然成熟抖落,不泡药,不水洗,人工去皮,自然晾干,真正做到无污染零添加无农残。再经过一道道生产工序,去壳、剥皮、浸泡蜂蜜、烘烤,就出来了让人口水直流的蜂蜜核桃。

来大理,呆腻了古城,看厌了洱海,不防在这美好的秋冬之季,到南涧走走,看最美的樱花,品最甜的核桃。

牟定这两样特产绝对让你大开眼界,一样跳着上菜,一样连年获奖

牟定是一座充满惊喜的小城,近些年已经成为了楚雄州名腐乳名茶、名酒、名乳猪等特产的主要产出县,还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淋漓尽致。

到了当地,纯纯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悠然飘香的特产美味牵引着你的嗅觉,一切都是如此的舒心与惬意。

今日,小编带大家走进牟定,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县城的两大特产——跳菜豆腐乳

一样特产让你吃的同时,欢声笑语一片,一样特产让你吃的同时,感慨还有这样下饭的东西。

牟定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云南省A级原始森林自然风景名胜区化佛山庆丰湖白马山等生态景观;

也有牟定文庙、县城南郊南腰山上雄伟的南山寺三清阁恐龙化石遗址等人文景观旅游景点,各种景色相映成趣。

当地的特产很多,铜炊具、化佛茶、力石高粱酒、牟定乳猪等,都是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心头爱。

但是,这些不足以代表牟定县,真正能够突出牟定特色的,是牟定跳菜以及油腐乳。

跳菜是彝族的一种餐桌文化,既跳着舞上菜的意思。最初,它起源于无量山哀牢山,后来慢慢的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彝族族人。

作为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它为人们带来欢乐,更是宴宾时的最高礼仪。

关于跳菜的历史,根据资料显示,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后来在唐朝盛行。

本来,这是古时期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

那么,是怎么跳着上菜呢?

宴席“跳菜”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

有的时候用头顶,或用手托,或用肩抬,或一人骑在一人身上……

从这些精彩的动作中,其实不难看出当地人的热情好客,餐桌上的氛围好起来,一顿饭吃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只不过,关于跳法,还有诸多考究的地方,小编我也还没彻底搞懂,据说菜怎么摆放,都是规定好了的,这学问大了。

再就是牟定油腐乳

它是牟定县的一个传统特色产品,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工艺配方、特殊的发酵菌群、优良的水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这一适合下饭的特产达到了外观鲜红油润、入口细腻柔糯、品后齿颊留香的品质。

据说,牟定早期的豆腐流行于街头、市井、村间小巷,流淌在啧啧的松明灯下和轱辘的石磨间,成熟于上祖留下的那口老井——石羊井。

后来,生产这一特产的厂家以每100公斤黄豆加工110公斤干霉豆腐为标准,将干霉豆腐制作成让人流口水的油腐乳。

因为有这一特产的之称,牟定被誉为腐乳之乡,更是把这一产业列入了三大特色产业中。

当地生产的腐乳屡屡获奖,早在1994年就已经被《中国妇女报》、《消费时报》、《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评为 “全国妇女儿童最喜爱商品”,紧接着又在199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可以说是获得了全国的认可。

在你没有领略过不一样的特色之前,你不知道它有多好多美味,但是当你身临其境时,就能够知道跳菜和腐乳为何斩获大家的赞誉了。

五一小长假快到了,去到云南牟定旅游的你,千万要尝尝当地正宗的腐乳呦。

如果能够遇到谁家有庆典的话,也许你还能看到跳菜究竟是怎么跳着上菜的,这样赏美景,吃美食,了解各地人文风俗的旅游,才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