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糊饽

炒糊饽即炒饼,是一种用烙饼切成饼条的俗称,又称“糊饽子”,通俗的说,就是将这种烙饼切成条状,加以配料炒制而成的一道主食,是一道西北地方著名小吃,流行于宁夏银川、吴忠等地,也是宁夏的特色小吃之一。炒糊饽特点是制作方便,配菜丰富,香、辣,嚼起来很有口感。

中文名:炒糊饽

分类:西北地方著名小吃

口味:制作方便,配菜丰富,香、辣,嚼起来很有口感

主要食材:面粉、碱、羊肉、豆腐、干辣椒、葱

别名:糊饽子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这个叫做祥和饽饽铺的店面,自从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更是一炮而红,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糕点店,也是有着皇家糕点的制作方法,厨师手艺精湛,更是很多宫廷剧中邀请的厨师。

所以,大家喜欢糕点的一定不要错过这里,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这个祥和饽饽铺吧!

祥和饽饽铺地址

津市河东区华捷道美福园13号楼底商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1. 枣泥卷酥」

枣泥卷酥,是 30 年的镇店之宝。

所有到店里的人,必要尝这一口。

相传有一次御饽饽房给慈禧做了一道枣泥卷,不料送晚了,慈禧发怒拍案而起,这时桌子的震动恰巧让糕点上的酥皮如雪花般散落,老佛爷看了转怒为喜,于是品尝起来。枣泥卷酥 " 翻毛飞雪 " 的故事也就流传开来。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2. 贵妃饼

说来这贵妃饼,可以追溯到唐朝

最初因像月亮而叫月饼,后来因为杨贵妃喜欢而改名为贵妃饼。上面的几个红点便是源于唐朝女子 " 梅花妆 ",色泽乳白的外表和酥脆松软的口感,配上枣泥的香甜,贵妃饼始终是饽饽铺的销量之冠。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3. 枣花酥」

枣泥馅料,谐音幸福 " 早 " 来。

以枣为馅,盛开八瓣的枣花为形,营养高、易保存、寓意吉祥,是清宫经典糕饼之一。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4. 山楂饼

现在很多京糕都不是用真正好山楂做的了,但祥禾饽饽铺出品,大人小孩吃着一定放心。

粉鸡蛋做的饼皮,中间夹着软糯酸甜的山楂京糕,开胃生津,人人都爱吃。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5. 咸香芝麻一字酥」

别看它貌不惊人,但味道却当仁不让。

用鲜葱作为调馅的配料,斟酌妥当的芝麻和香油,一层略带焦黄的酥皮在表面,这一口下去,让吃惯甜味糕点的你欲罢不能。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6. 松仁奶酥」

这是老掌柜自创的代表作,也是杨明小时候最爱的味道。香甜酥脆,表面一层滑滑的奶酥,奶香、蛋香、花生,加上松子,小时候咬上一口,能幸福一整天。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7. 榛子丹」

也叫榛子酥,是宫廷御饽饽房的传统糕点了。将整粒榛果包在中央,外层还有榛蓉和椰蓉两样。

酥,是初次一口咬上去的感觉,而中间的酥脆坚果简直就是另一个惊喜。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8. 福字饼;9. 寿字饼;10. 如意饼」

中国的传统点心,自带有福寿的美好寓意。

豆沙福字饼象征幸福,枣蓉寿字饼祝福健康,五仁如意酥寓意吉祥,一同呈现出坦诚直白的祝福,也定会让你爱上这五仁馅的香味。

馅料的调配,面团的揉制,烤制的把握……一分一分的苛求,在出炉之后,让吃到的人不由赞叹,便是饽饽铺掌柜最幸福的时刻。

祥和饽饽铺地址 祥和饽饽铺糕点推荐

这些糕点每一个都是制作精良,而且味道是十分的正宗,毕竟是老手艺了,好吃是一定的,而且这些糕点颜值还是十分的高,让人喜欢不已。

冰雪体验满族自治县 满族饽饽如今叫承德饽饽

撰稿:大奇

满族人喜欢冰雪体验,如今有的满族自治县也搞起了冰雪旅游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积极在各乡镇开展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活动,于近日在大字沟乡姜杖子村进行冰雪体验活动,活动现场分别设有陆地冰壶、桌上冰壶、冰球等冰雪项目,热闹非凡。不但可以玩耍冰雪,还可以品尝承德地方美食比如满族饽饽,今天更多叫承德饽饽

饽饽原来是满族人对多种面食的统称。饽饽是满语词汇。以制作饽饽的材料分类,有黏面饽饽、笨面(不黏)饽饽和菜馅饽饽。饽饽的原料多为糜子、黏米、大黄米和黏高粱,这些是满族人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满族人民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糜子加工去皮后俗称大黄米。粘谷加工去皮,称为小黄米。粘高粱加工去皮叫粘高粱米,这三种米经碾磨加工,粉碎成面状,然后才能制成各种饽饽,在宽城最受欢迎的是黏饽饽。

小米营养价值高,又容易煮熟消化,所以小米一直为宽城满族人所喜爱,它可以煮粥,可以捞干饭。新小米煮出来的粥和捞出的干饭味道更是香浓,一般农家连捞干饭剩下的米汤都不倒掉,因为米汤喝起来又香又解渴。把小米干饭放入铁锅中,小火闷上一会儿,锅底就会出现一层色泽金黄的小米锅巴,俗称小米饭嘎吱,吃起来香脆可口,为年轻人所喜爱。过去,妇女坐月子,小米是不可缺少的营养食物。

满族人还喜欢吃炸糕,将大黄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4小时,连米带水磨成稀糊状,再吊袋净水,放在较温暖的地方发酵,面刚发起时即成。将发面揪一小块,按压成圆皮,放豆馅在圆皮上,边旋转圆皮边用匙往里按馅,将馅逐渐包住,揪去收口处面头,放在湿布上按成圆饼状;锅内油用旺火烧至六成热,将圆饼下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

都山水豆腐是承德满族特产,状如豆腐脑,色洁白、晶莹光亮,近似透明。吃时盛于柳条儿去皮儿后编成的形状近似船型的小浅儿内,小浅儿座于盆儿上,去浆。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醇香扑鼻;入口爽滑细腻。连同红辣椒、鲜香菜、小葱儿相搭配,放盐、味精香油等做成的辅料一同食用,饱而不腻,令人回味悠长。

蔚县小吃---甜糊糊

一直有种想法,想找寻民间各种小吃民俗,然后把它们总结起来,以不至于这些有趣的事情消失,也把网上零零散散的片段串起来,保存起来有个新的认识。前段时间去澳门发现一种好玩好吃的小吃----大菜糕,就想把它记录下来。这段时间在想我下一篇写什么,想起了小时候夏天经常吃的甜糊糊,那就捡一下儿时的回忆吧。

甜糊糊是一种用蔚县杏干以及黑枣混合起来蒸煮、捣烂然后加入开水晾凉后凝固成的一种小吃。小时候小伙伴一起在巷子奔跑玩耍,满头大汗,一到中午,某个巷子口的树荫下,就会有一位推小车卖甜糊糊的老奶奶。这时候,大伙一拥而上,老奶奶一手拿个小碗,一手用勺子从大锅里舀几块甜糊糊放到小碗,然后放几勺白砂糖,递给小孩子们。接过来,用勺把果冻一样的甜糊糊块捣碎,这时候砂糖也融化了,吃起来酸酸甜甜,清凉可口,夏天的炎热全然忘记。

离开家很多年,曾经的平房小巷很多都被夷为平地,有的已经盖起了钢筋水泥的楼房,那些走街窜巷的小商贩消失了,也没有了巷子里追逐打闹的小朋友。一些生意做得还不错的小商贩走上了街头,有的摆起了地摊,有的租了街面门脸开起了小店。城镇化的变迁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我曾经也尝试着用黑枣加杏干做甜糊糊,不过没成功。下回回家想吃甜糊糊就得去找街边小店里吃了,再也没有巷子口树荫下的推小推车卖甜糊糊的老人了。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