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用易中天的话说就是“抽象继承”,具体方法就是做分析,找内核,去色彩,再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是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落后封建的东西,我们该如何继承,这是中国人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毛主席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导思想,具体实践却是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我这里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狭义的传统文化,特指传统思想文化)。

易中天先生有个提法是“抽象继承”,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弄清传统文化的特定产生环境和形成原因,把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最核心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文化从具体的环境中抽离出来,继承其中合理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抽象继承”。

抽象继承分为四条,分别是:做分析,找内核,去色彩,再阐释。

1 做分析

做分析就是弄清楚,当时这种思想的观点,结论,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等。比如说孔子提出的“礼”主要是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背景提出来的,而韩非的法家思想,主要成熟于战国天下大乱的背景中。这种思想提出的环境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2 找内核

找出传统文化中有价值,有意义,能借鉴,能继承的部分,比如在孔子那里找到“仁爱”,在道家那里找到“自由”,在韩非那里找到“公平”。

3 去色彩

找到内核后,我们要把思想产生的目的和动机去除掉,即是所谓的去色彩。比如孔子的“仁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韩非的“法”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我们要把思想产生的具体环境和背景,这些具有时代阶级烙印的不合理成分去掉。

4 再阐释

把传统文化中我们要继承的合理部分在新环境下进行新的解读(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发展,也就是对传统文化新解读),站在现代人的立场,运用现代人的观念,对这些思想进行新的解读,把这些新思想链接到我们这个新的时代,新的世界。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用抽象继承其中合理,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再用于我们的新社会,新环境,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自己的大脑。

Hash:5bf582bb5729909a47de8c3b6f87fb56050039e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