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别山的红色堡垒和精神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

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雄踞江淮之间,东瞰南京,西扼武汉山川壮美,气势雄浑。大别山更是一片红色热土,闻名于世的将军红安金寨就位于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英雄的大别山儿女胸怀理想信念,投身革命洪流,对党忠诚、顽强奋斗、不怕牺牲,不仅开辟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还创建了转战10余省、歼敌30余万的红四方面军,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播马列:撒下革命的种子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武汉,九省通衢,华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思想、新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基地。早在党成立之前,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武汉利用创办书社、学校为阵地和掩护,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中共一大后,从上海返回的董必武、陈潭秋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进行革命活动,把党的影响扩展到了荆楚大地。

戴克敏、戴继伦、王鉴、王秀松、曹学楷、蔡济璜、王宏文、刘象明、桂步蟾、萧方、汤经畲……这些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的名字,都是来自大别山地区的热血青年,后来成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早期领导者。他们在武汉求学期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影响到武汉三镇。这些青年学子再也无心求学,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思想,吸收发展优秀分子入党,犹如一颗颗革命的种子,播撒在了大别山区。

1925年秋,黄安(今红安)籍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来到麻城宋埠,广泛接触、宣传群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向封建势力展开斗争,做主宰自己命运的革命人。同年冬,中共黄安、麻城特别支部成立。此后,附近的罗田孝感,河南的商城潢川,安徽的六安霍邱,也相继成立了党的组织。党组织建立后,出版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建立群众团体,开展工农运动,在大别山地区点燃了革命斗争的火焰。

随着北伐军打到长江流域,鄂、豫、皖诸省,首先是鄂东地区10余县迅速掀起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农民运动。昔日骑在农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恶霸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村中的封建秩序被冲得七零八落,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第一次成为主人。经过大革命风暴的洗礼,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信念在大别山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武装暴动:唤起工农千百万

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既有国民革命如火如荼、不可阻遏的胜利欢欣,也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大革命陷入失败的痛苦挫折。

这一年的3月,34岁的毛泽东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著作,针对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怀疑和非难,响亮回答,农民运动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充分肯定农民起来革命的正义性必要性。在同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他进一步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传到大别山地区后,大革命失败后一直坚持斗争的党员和工农群众深受鼓舞,很快重新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1927年11月13日晚,在中共黄麻特委领导下,自卫军、义勇队和成千上万拿着土枪、刀矛和扁担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涌向黄安城,黄麻起义爆发。次日,起义军攻占县城,红旗第一次插上了古老的黄安城头。随后,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宣告成立。这是大别山地区的第一个工农政权和第一支人民武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和红四方面军建军的起点。革命军一开始就建立党代表制度,以确保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

创业艰难百战多。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后,游击木兰山,开辟柴山堡,在同强敌的频繁战斗中逐渐成长,番号也变为红11军31师。至1929年5月,部队发展到近400人枪,在鄂豫边界纵横百余里的区域内形成武装割据。

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商城南部爆发起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11军32师,创建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1月,六安独山、金家寨(今金寨)和霍山西镇等地爆发农民起义,随后建立了红11军33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

从黄麻起义到六霍起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党在鄂豫皖边先后建立起3块根据地和3支红军,土地革命终于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发展鼎盛: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首改编自大别山民歌、当年在鄂豫皖苏区广为传唱的红色歌曲,正是革命大好形势的生动写照。

1930年4月,郭述申、许继慎等人在黄安北部的箭厂河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党中央指示,组成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1军前委,决定对鄂豫皖地区的3支红军进行统一改编,郭述申任特委书记,许继慎任军长。这次会议,统一了根据地领导,统一了红军指挥,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

聚指成拳,才能更好地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改编后红1军从以前只能打击反动民团武装和少量敌军正规部队,发展到能整旅整团地歼灭敌军,部队也在战斗胜利中不断壮大。至1930年10月光山整编,全军已从改编时的21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武器装备明显改善,军政素质迅速提高。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全军1.25万人;11月7日,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4周年的欢乐声中,红4军与皖西新组建的红25军合并组建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全军兵力近3万人,成为仅次于中央红军的第二支主力红军。

1932年5月8日,在徐向前的正确指挥和红军将士英勇奋战下,历时48天的苏家埠战役宣告胜利结束。红四方面军歼敌3万余人,缴获长短枪1.6万余支、机关枪250挺、炮44门、电台5部,击落敌机1架,取得了鄂豫皖红军自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

1930年冬到1931年夏,鄂豫皖红军连续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两次“围剿”。面对第三次“围剿”,红四方面军不待敌人进攻,主动出击,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进攻战役,歼敌6万余人,干净利落地打破了“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到东起淠河,西迄平汉路,北濒淮河,南至黄梅、广济的广大地区,总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拥有6座县城,并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红军主力部队发展到4.5万余人;各县独立师、游击队和赤卫军等也发展到20余万人。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极盛时期。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大别山人民的无私支援。人民群众除了送儿送郎当红军外,还直接帮助红军作战,所谓“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反映的正是军民一家亲、团结打胜仗的宏大气势和动人场景。

红旗不倒:英雄史诗铸丰碑

1932年7月,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影响和张国焘的错误指挥,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辛苦创建并为之奋斗牺牲的根据地,离开家乡亲人,开始了漫漫西征。

但是,大别山军民并没有停止斗争。不久,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25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北上抗日,鄂豫皖党组织又组建了红28军,在高敬亭等人的领导下继续战斗。

主力红军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侵入根据地,实施了灭绝人性的报复。敌汉口总司令部下令,对苏区,壮丁一律处决,房屋一律烧毁,粮食分给“剿共”义勇队……反动军队和地主“还乡团”打着“有民就是匪,民尽匪尽”“驻尽山头,杀尽猪牛,见影就打,鸡犬不留”的口号,实行野蛮的屠杀政策。

在敌人的疯狂进攻破坏下,到1934年冬,鄂豫皖苏区仅剩下4块残缺不全的小根据地,群众不足千户,干部战士加伤员仅余千人。他们露宿深山,不但衣食无着,还长期吃不到盐,几乎全靠野菜、树根果腹,过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

但是,久经革命烈火考验的鄂豫皖军民,没有被敌人暴行吓倒,没有被眼前困难征服,他们用红土在石头上写道:“树也砍不完,山也烧不尽,只要青山在,到处有红军”,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在霍山,一区某村庄遭到敌人集体屠杀后,群众夜间偷偷掩埋烈士遗体时,发现区主席身体还是热的,抢救苏醒后,他第一句话就是:“敌人没有杀死我,我还要干革命,我忘不了革命。”在黄安,一名党员在逃出监狱时,还在墙上留诗一首:“大别山里出好汉,生就骨头似铁坚,今夜逃出虎狼口,明天回来报仇冤。”

就这样,鄂豫皖军民凭着对党的赤胆忠诚和革命的必胜信念,宁死不屈,浴血坚持,使大别山红旗始终屹立不倒。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东进抗日,奔向了民族解放的新战场。此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大别山一直是党和人民军队重要的活动区域。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作出了重大牺牲,共有20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仅在册的烈士就有13万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党领导人民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勇斗争的英雄事迹,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画卷上,创造出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编辑:福建生态环境微信工作小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董小林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你 “在看”

福建生态环境才好看

百条红色精品线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别山下的“红色堡垒”(下)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战场上的硝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散去,但当我们回眸历史,在大别山这片土地上刘邓大军的英勇事迹,仍然让人心潮澎湃。

大别山是我国中部自西向东、蜿蜒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一条重要山脉,属于鄂、豫、皖三省相连的边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出壮丽的篇章。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始终坚持革命,创造光辉的革命业绩,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里,200多万英雄儿女在大别山区浴血斗争,近百万人献出宝贵生命,体现了极强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被概括为“大别山精神”。

绵延八百里、地跨鄂豫皖三省,大别山是一座革命的山、一座红色的山、一座英雄的山。今天让我们跟着“革命大别山·红色鄂豫皖”精品线路走进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重温大别山军民浴血奋战、感天动地的革命精神。

“革命大别山·红色鄂豫皖”精品线路

河南信阳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信阳市浉河区四望山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旧址→信阳市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六安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六安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湖北黄冈麻城烈士陵园→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黄冈市麻城市乘马会馆

景点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

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位于金寨县梅山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内,现存三开间、两进、两廊,原布局遗址尚存。

1931年,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后,为应对新一轮的“围剿”,抓紧整顿发展地方武装,扩大正规红军。10月25日,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会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金寨县麻埠正式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这是在金寨境内成立的第一支成军建制的红军队伍。

1934年4月,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在金寨汤家汇豹迹岩合编为新的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并成为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

六安市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坐落于有“将军县”之称的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占地25万平方米。现存革命遗址285处,革命历史陈列室8处,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1960年,经省政府批准,在金寨县城梅山建立革命烈士陵园,以后相继建设了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金寨县烈士纪念馆以及红军村、红军墓。陵园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陵园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红军村七个部分。现已形成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红军村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纪念园。

六安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于1983年纪念立夏节起义胜利54周年之际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750平方米,展出革 历史文物1200多件。主楼正面镶嵌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名“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八个大字。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革命史展、将军展、洪学智生平事迹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今日金寨七个部分。

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品位得到了不断提升,先后被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年官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等称号。

黄冈市麻城烈士陵园

麻城属大别山革命老区,是“黄麻起义”策源地,在这里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46位共和国将军。

麻城烈士陵园是国家4A级旅景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位于麻城市城区陵园路,该园是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苏区革命先烈而修建的。

整个纪念园依山就势而建,园内苍松翠柏环绕,名花异草点缀其间,建筑大气庄重,环境庄严肃穆,是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

红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和61位共和国将军,捐躯的革命群众10多万人,有记载的烈士2.2万多人。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195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用于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

园内主要纪念建筑物有“一碑两场两园五馆”,即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将军墓园、红军墓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 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将军馆

黄冈市麻城市乘马会馆

乘马会馆位于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和“中国第一烈士乡”的麻城市乘马岗镇,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军指挥部旧址、国家2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馆内设乘马革命史陈列馆、乘马籍将军纪念展览馆、学生军战斗指挥部陈列馆,展出革命文物100余件,是大别山地区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杨晓君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特殊时期的红色游击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不忘初心,筑梦中原。今天《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迹在河南》为您介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驻地。

1934到1937年,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8省范围内的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鄂豫边区就是其中之一。

1935年8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在唐河县毕店镇成立,统一领导豫南、豫西南10余县党的工作。

1937年10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进驻泌阳县邓庄铺、焦竹园。10月中旬,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独立团壮大到600多人,辖两个营六个连和一个通讯排,一个手枪队。

1937年底,中共鄂豫边省委及红军游击队司令部由焦竹园迁到了确山县竹沟镇。此后,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

位于驻马店泌阳县焦竹园村的鄂豫边革命纪念馆,陈列中共鄂豫边省委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领导人生活、战斗物品的展厅有40多间,展示了鄂豫边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再现了饱经风雨沧桑的战斗历程,弘扬了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

责任编辑:麒杰 编辑:王倩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自由行旅游攻略

  • 党史学习教育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别山的红色堡垒和精神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雄踞江淮之间,东瞰南京,西扼武汉,山川壮美,气势雄浑。大别山更是一片红色热土,闻名于世的将军县红安、金寨就位于其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英雄的大别山儿女胸怀理想信念,投身革命洪流,对党忠诚、顽


    2022-03-20
    300 92
  • 百条红色精品线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别山下的“红色堡垒”(下)

    战场上的硝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散去,但当我们回眸历史,在大别山这片土地上刘邓大军的英勇事迹,仍然让人心潮澎湃。大别山是我国中部自西向东、蜿蜒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一条重要山脉,属于鄂、豫、皖三省相连的边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在中国革命史


    2021-10-18
    11 79
  •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特殊时期的红色游击根据地

    不忘初心,筑梦中原。今天《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迹在河南》为您介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驻地。1934到1937年,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8省范围内的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鄂豫边区就是其中之一。1935年8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在唐河县毕店镇成立,统一领导豫南、豫西南10余县党的工作。1937年10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

    2022-01-03
    1136 31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江南岸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

    3月1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讲解员在给学员们讲根据地的故事。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唐俊摄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陈奕樊【铭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钳制和吸引了围剿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几十万军队,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还让红二、六军团有了战略依托,使其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红二方面军。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亦是中国南部苏

    2022-01-18
    740 84
  • 革命遗址① | 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

    在全国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团结报·湘西网联合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推出了《红色湘西》专题,追溯湘西红色记忆,重温湘西革命岁月,传承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敬请关注。湘西革命遗址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永顺县塔卧镇塔卧村。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2-01-18
    1347 5
  • 党史学习: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

    本文承接《党史学习:中央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的内容,详情点击进入查看↑↑↑在中央根据地进行三次反“围剿”斗争的同时,鄂豫皖根据地也进行了反“围剿”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从1930年冬到1931年夏,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根据地先后进行两次“围剿”。第一次“围剿”从1930年11月开始。国民党当局调集兵力近10万人,企图以主力突入根据地,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然后分区“清剿”。12


    2022-03-22
    1431 94
  • 巴东金果坪: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摇篮

    通讯员陈祥楚全媒体记者彭绪艳脚踏巴东县、建始县、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四县交界的巴东县金果坪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湘鄂西中央分局驻地之一和红色苏维埃政权湘鄂边苏区的中心区域之一,堪称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摇篮。贺龙曾率军9次转战于此,在1928年至1932年5年里,贺龙有5次住在金果坪江家村刘汉青家,红三军军部、湘鄂西中央分局、枪炮局、政治部、保卫局等众多领导机构也随设于此,著名红军高级将领


    2022-03-09
    1361 60
  • 鱼水之旅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开栏语激情燃烧的岁月,砥砺奋进的征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武警湖南总队紧扣“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火炬接力”活动。这次活动规划了初心之旅、星火之旅、烽火之旅、鱼水之旅四条路线,以融合宣传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湖湘故事,引导总队官兵坚定强军信仰,勇担强军重任,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2022-01-18
    60 23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赤色邮局长啥样? | 寻访红色地标

    湘鄂西省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现位于湖北省监利市、洪湖市两地已成为当地的红色打卡地来到这里一定要去湘鄂西省邮政局旧址看看追溯革命早期邮政的历史监利市周老嘴镇周老嘴镇在监利市北部距今有1200年历史据当地人介绍该镇南面有条河迂回东流形成嘴一样的地形早年又有个姓周的老翁在这里摆渡所以叫“周老嘴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

    2021-12-26
    87 77
  • 寻红色记忆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

    今天是一个特殊且沉重的日子,今天是七七事变82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先烈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探寻扶贫之法,重温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单拐革命旧址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一踏入纪念馆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六尊栩栩如生的铜人像,分别是苏振华、杨得志、黄敬、邓小平、宋任穷、杨勇、王宏坤,他们都是冀鲁豫边区的主要领导人。在

    2022-03-04
    1178 56
  • 房县1931年1947年两度建立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房县是湖北26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民国时期的1931年和1947年曾两度在此建立鄂西北革命根据地。1928年2月,房县人李明铨受中共鄂北特委委派,回房县开展地下工作。1929年春,由李明铨主持,秘密发展李明贞、王守训为党员,建立了房县第一个地下党小组。接着又发展了傅发江等30名党员,建立了中共房县特区委,李明铨任特区委书记。1930年冬,均县、房县两地党组织把自发的农民武装组织起来,成立了均房

    2022-01-18
    1028 92
  • 永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塔卧唱红红色文化

    【原标题】永顺“四大建设”打造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据团结报讯(向胜军)红色七月,红心涌动。6月以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永顺县塔卧镇,每天游客大都有五六百人,迄今已接待省内外游客70000多人;“七一”期间,每天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永顺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鲁明勇突出抓好基地建设,拓展红色旅游内容。该县大力

    2022-01-18
    62 69
  • 红色金融史(二十七):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

    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占领平江县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启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国民党当局漠视百姓疾苦,将人民群众的革命反抗视为洪水猛兽,严酷镇压。平江起义后,国民党组织“清剿”军疯狂反扑,红五军被迫离开平江城,转战湘鄂赣边境地区。仅湘鄂赣边境各县惨死在国民党屠刀之下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至少两万人之众,有的全家被杀,有的

    2022-02-13
    426 16
  • 百年江淮英烈丨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舒传贤

    舒传贤: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舒传贤(1899—1931),安徽霍山人。皖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10月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会长,1922年赴日留学,1926年回到北京参加“三一八”运动被捕,不久出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历任中共安徽省临时工委书记、霍山县委书记、六安中心县委书记等,领导六霍起义,开辟皖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红三十三师。1

    2022-02-23
    723 54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研究(下)

    点击上方“浏阳政协”关注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双洞”苏区作为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苏区精神的普遍共性,又蕴涵着浏阳文化的独特个性。从历史文化内涵上探究,“双洞”苏区精神的独特性,虽有特定

    2022-02-15
    952 3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