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1小时经济圈 打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

兰州西站商圈。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摄

你有青海湖烟波浩淼,我有母亲河穿城而过;你有青稞酒幽香绵绵,我有百合甜香四溢;你有羊肠面脍炙人口,我有牛肉面回味无穷……虽然,我们有诸多不同,但是,我们都被包邮“婉拒”,我们的南北两山都在变绿,我们的城市蓝图令人瞩目,更重要的是,我们即将携手迈入兰西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打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

近日,甘青两地签订《深化甘青合作共同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两省将共同建设兰西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加快兰西城市群市场一体化进程,标志着兰西城市群建设正式吹响“号角”。

一桥飞架开合作

为兰西城市群加温

“美丽‘彩虹’架两岸。”“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一座友谊桥、致富桥、民生桥、便民桥。”这是记者走访兰州红古区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时,两地居民给予川海大桥的一致赞誉。

川海大桥坐落于民和县红古区交界处,全长1.625公里,跨过公路、河流,减少原本的绕行路途,将两个省份用最简单的方式相连。去年,项目整体建成通车,打通了两地融合发展的“任督”二脉。民海省级交通线路开通,806路等省际公交线路的开通,让两地群众间的走动少了一道“门槛”。

“我在民和上班,来回都要经过民和县城绕河而行,川海大桥没有建成时,着实很惆怅,我们当时还在市政府的留言板上留过言。”家住海石湾的梁刚说,如今好了,跨省吃午饭,跨省散步都已成为现实。

马如英是海石湾千圣肥牛的大堂经理,工作6年的他见证了“从无到有”的变化。“自从川海大桥修通之后,我们的客流量明显增长。”马如英告诉记者,之前交通不便,民和的客人想要来吃肥牛需要绕行很远的路。“兰西城市群,别的我不了解,但更大的经济流动性与更方便的餐饮环境那是必须的。”

“作为兰西城市群的重要‘明珠’节点,如此打造出来的民海半小时经济圈,显然就是在为加快兰西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温。”干了多年自媒体的吕国清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兰西城市群的进展,“兰西一家亲,两城只有握紧拳头才能合力突围。借着这股东风,红古人更有干劲了。你看,如今,红古的农户想办法用砂地核桃和旱砂瓜吸引对岸的人来,民和的村民也寻思着用软梨和葵花招徕这岸的人去。” 在谈起两省前不久签订的框架协议时,吕国清言语之间都流露着兴奋。

为爱在两城奔波

融合让“双城夫妇”幸福感升级

“打造‘1小时’的理念太让我们心动了,最期待一卡通转遍西宁兰州两座城。”谈起兰西城市群的规划,马强与叶晶晶夫妇二人异口同声道。

2018年,博士毕业的马强,作为青海省人才引进计划的一员,与妻子一起离开了生活了11年的兰州,来到西宁市。马强担任了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老师,他的妻子叶晶晶成为同所大学图书馆管理员。

“在兰州待习惯了,来了之后说实话不太习惯。”他们告诉记者,兰州见证了二人的爱情长跑,夫妻二人喜欢夏天坐在啤酒摊上惬意地喝着啤酒撸着串,喜欢兰州的夏天那适宜的温度,而青海在他们的印象中并不理想。夏天短,海拨高,风大……“当时作出决定要去青海的时候,还是挺舍不得的,虽说现在交通也便捷,但是家人朋友都在兰州,我们也算是跨省了,心里还是忐忑的。”

“街道干净,规划整齐,更为安静。”两人到了西宁后发现,这两座城市的协同发展,逐步靠近,并没有对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打破区域的限制,首先依托的就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通互联。听到‘兰西城市群’的第一感觉就是以后回家会更方便。”

事实上,无论是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兰西城市群城市铁路轨道交通等连接线,还是共建“空中丝绸之路”,无论是兰西城市群内的客票一体联程,还是兰州市与西宁市的“一卡互通”,无论是全面取消兰州、西宁等城市的落户限制,还是就业等部门实行信息共享、资质互认、品牌互认……不仅仅是马强夫妇,兰西城市群理念从被提出,到框架协议签署,逐步落实,令大多数过着兰州-西宁双城生活的年轻人心存期待。

王润与祝延家是兰州局工务机械段的大机司机,两人相识在工作岗位上,动车没开之前,两人回青海乐都的老家需要坐普速列车,时间较长。兰州至西宁动车开行以后,回家的路程缩短至40多分钟。

“就这两年,我们的青海老乡在兰州上班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有时间还能聚一聚,同样在西宁的兰州小伙伴也多了起来。以前回到家,和亲戚朋友话家常时,青海长青海短,但现在经常讨论的是兰州的发展、房价文化等各个方面。”两座城市的逐步融合,让王润满脸洋溢着幸福感。

在王润看来,兰西城市群一步步发展到现在,总体感觉在兰州上班也没有那么大的距离感,亲切到如同自己家一般。

兰州西站。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摄

两城互通互融

“周末黄金旅游圈”呼之欲出

“‘兰西城市群’是国家大事,框架协议中提到甘青两省将实施9项专项合作行动计划,涉及加快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立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等多个领域,和我们普通市民关系大吗?”谈起5月签署的框架协议,这些令懂行之人振奋的文字,对于普通市民而言也许理解起来不是太生动。

可若是具象化到“全民出行”上,这些拉近两城距离的建设举措,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实惠便是实实在在:早上在兰州吃一碗牛肉面,逛一圈中山桥,中午就可以在西宁人民公园赏花、去西宁野生动物园看大熊猫,要么和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的海洋动物来一次亲密接触,到了晚上,可以一边看西宁的夜景,一边享用西宁美食

准备给二胎断奶的潘莹打算和老公带着老大出去旅游,自驾去了去年开业的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趁着给老二断奶的这几天想带着老大出去转一圈,不想去太远,查了攻略,发现西宁的童梦乐园符合我这次的安排。”在潘莹看来,兰西城市群,无疑让兰州人的“周末黄金旅游圈”更加丰富。

青海、甘肃两省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这也是提升两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兰西城市群的成功建立与两城旅游文化间互通互融密不可分。“兰西城市群的建立对于旅行社来说,客源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加之现在旅游方式已经从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发展为体验式旅游,两省之间的旅游二次打卡、三次打卡将成为常态。”西宁市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前两城的旅游是各干各的,但随着兰西城市群的逐步深化进一步拉近了两城的距离,建立旅游合作的基础。青海省这两年发展速度较快,旅游行业前景广泛,随着两城互动性的增强,以后兰州人去青海旅游,选择方式会更加自由,可逛可玩的景点会更多。”对于兰西城市群,兰州市城关区旅游发展行业协会会长魏学强信心满满。他坦言,随着兰西城市群的具体落地,城市群所涉及到的城市都将有望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甘青大环线旅游圈、丝绸之路旅游圈等,加之旅游景点之间的互补又增加了诱惑力,让两省的旅游之路可以走得更远。

战略优势正在凸显

协同发展迅速释放多重红利

“20年前,兰州对于青海而言,是购物中心。”土生土长的西宁人柴刚回忆,“17年前我和我媳妇结婚的时候,衣服、化妆品等,甚至家电都在兰州买,那会儿去一趟不容易,总是大采购。”这些年,随着兰西越来越交融,王府井百货、国芳百货进驻西宁,西宁人来到兰州,已不再只是“买买买”。

不光是不再“买买买”,不少青海人让“卖卖卖”也参与了进来。才尼经营的枸杞农贸有限公司一直在栽培、经营青海特产黑枸杞。他告诉记者,“现在兰州至青海自驾游的游客越来越多。自驾来我们这儿游玩的人,在他们走的时候把枸杞作为手信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在才尼眼中,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使得两地的经济环境越来越相融。“如今,兰西城市群已进入实施阶段,有了政府政策的倾斜与扶持,我们相信生意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因为男友家乡在青海,大学应届毕业生马雨欣近日来对兰西城市群十分关心。她告诉记者,在《深化甘青合作共同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中,兰州、西宁等城市的落户限制将全面取消,兰西城市群内市场监管、税务、就业等部门将实行信息共享、资质互认、品牌互认、执法互助,并推动经营许可信息网上实时共享查询,这一系列的政策红利让他们对之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单拿就业来说,前不久在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公众号上,来自兰州市的52家企业与西宁市14家企业分别向对方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发出邀请。这样的就业服务机构对接,加强了与周边城市合作的同时,扩展了两地毕业生就业渠道,还提高了企业岗位信息的传播量。”马雨欣表示。

可以说,将兰西地区定位为“1小时经济圈”,是对兰西地区现实和发展路径更加精准的把握。目前,兰西城市群建设进入战略实施阶段,“大兰州”和“大西宁”加快建设,兰州、西宁两大城市圈呈现相向发展趋势,战略优势进一步凸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思璇)

来源:西海都市报

Hash:237bf806de8ac929f92d55225374b8299b85a711

声明:此文由 青海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