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忆晋江光绪进士蔡德芳

蔡德芳(1824/12/26~1899/04/25),字英其,号香邻,乳名齐沙,福建晋江金井镇塘东人氏。清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通《易经》,擅书法,是清末泉台地有名的教育家。

蔡德芳出生于晋江十四都塘东村,是塘东蔡姓的始祖“东公”第十八代玄孙,属箴甫长房二支“本”字辈。祖父宗予共育6子,父亲文波(1788/07/01~1848/01/31)排行第四,是个饱学励行的宿儒,却屡考不中,为家计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年抛妻离子携子(蔡德芳)渡台,设帐授徒于彰化鹿港,人称晴轩先生。母王氏满娘(1799/04/28~1884/01/06)秉性宽和治家勤俭,值家道中落,以夫男往台教学独自抚育幼少,纺织度日,晚年母得子(蔡德芳)贵。兄弟三人,长兄本韬幼亡,弟德棻,另有一姊妹甜娘。其妻林宝娘是晋江永宁人,自小过台读书,四书五经及唐宋诗集无所不熟,相夫教子,深得里党敬重。共育四子五女。子谷元拔贡、谷仁秀才。

蔡德芳善书法,颜楷苍劲有力,晋江西资岩大石佛寺大门对联“西佛千年来福地,资生万物洒慈心。”永和垵内七宝堂楹联“列石为屏,蹲成虎豹;横纱作案,伏尽龟蛇。”“赋定沙泥谈盛德,灵镇川岳奠丕基。”就是他留下的手迹。

清政府甲午战败,光绪廿一年(一八九五年)割台,日本侵占澎、台,台湾人民抗争失败,次子蔡谷元抗倭保家卫国,,力持危局积劳病瘁(43岁) ,蔡德芳十分悲愤,义不臣倭,毅然抛弃在台的家业,告别妻子(林宝娘)的茔墓,挈眷内渡,住居泉地(定居在泉州市西街井亭巷,现称“台湾蔡”的旧居),直至去世。

长子蔡榖元

蔡谷元(1853/02/14~1895/06/19)名启贤字乃心、子庭号式庵,福建省晋江金井镇塘东村人,蔡氏箴甫长房二支,支字辈,出生于台湾鹿港书香门第。父亲蔡德芳是同治甲戍进士,曾任广东新兴县正堂,历掌鹿港文开书院,彰化白沙书院、蓝田书院鳌山书院等书院,是泉州与台湾两地著名的绅士、教育家,生母林宝娘(永宁文浚孙女,廷瓒长女,少怙,鹿港『林日茂』郊商后人)。父母三十岁才得此贵子生,他是在一个富裕的环境成长,从小受到良好的培养教育,十七岁(己巳同治8年1869)中秀才,进入彰化县学,且享有政府给生员廪膳待遇,二十岁成家,娶名门开台进士新竹郑用锡姪孙女,郑如云长女为妻,并育四男(生、海、陔、魁)十女,三十三岁(光绪11年1885 )敕授乙酉科拔贡生文林郎,成为蔡家第二代进身鹿港士绅阶层,可为士途锦绣,前途无量。但清廷甲午战败,乙未(1895)割台,他奉宪会命与局中志士抗倭保家卫国,,力持危局积劳病瘁,终年43岁。

蔡寿星撰书「墓志铭」洒泪别战友

蔡寿星福建石狮玉浦人,清光绪癸未(1880年)科进士,白沙书院(彰化县学)最后一任院长。与蔡谷元同姓同宗都是晋江人,又是蔡谷元母校时任校长,又是志同道合的抗日志士,蔡谷元的去世蔡寿星如折一臂,哀痛之心不亚其父。在为蔡谷元所作「墓志铭」中,简述详尽,赞扬其孝道、才学,痛惜其英年早逝,深切怀念昔日并肩抗日,高度评价“君与局中二三志士力持危局,……”的责任感,其中用词之微妙“二三志士”是指鹿港的蔡寿星、许肇清等中路局委员。他们在白沙书院设中路筹饷局及领导团防为保家抗日。但抗战序幕刚刚拉开,蔡谷元已积劳病瘁匆匆而过(早逝),停留时间之太短暂,成了在乱世中遗忘的无名英雄,只能与忠烈祠的香火察肩而过。

蔡榖元之爱孙蔡继琨为台湾国立台湾交响乐团首任团长。

次子蔡榖仁字乃庚,号寿石;其母是郑合娘;

蔡谷仁,字乃赓,号澍村,民国台湾人。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时,携带家眷内渡定居鼓浪屿。与许允白、丘沧海等皆反对帝制。擅长诗词,常与漳浦杨抟九赋诗倡和。书法清遒,颇似张船山。他还曾在鼓浪屿创办过精一国学社。晚年重游泮水,后卒于鼓浪屿。

大正十二年(1923年),彰化市因实施都市计画,拓宽道路而使得节孝祠易地重建,从原来城隍庙东侧侨迁至现址,计工费金八千元,新祠多袭用旧材,并由鹿港贡生蔡谷仁(蔡德芳之子)立「重建中部节孝祠碑记」记之。光复后,节孝祠不再接受入祀,又因乏人管理,以致逐渐破败,至民国七十三年(1984年)始由政府编列为第三级古迹,开始进行调查、保护措施。

彰化节孝祠为台湾现存三座节孝祠中,唯一以独立形态保存者,祠之结构为四合院式,包括两廊两殿。正殿采用罕见的「移柱法」,将神龛之牌位完整呈现;祠内之彩绘出自鹿港彩绘大师郭新林之手。祠前立有乾隆三年(1738年)纪念汪门双节之沙岩石碑一座,原立于东门,东门拆除后,移至于此。

从蔡枢南(蔡寿星)为蔡德芳之子写墓志铭,可见他们的交情;蔡枢南回籍玉浦建了进士弟,修“寿昌宫”并为题名碑记;在玉浦偶遇蔡德芳之子蔡榖仁的石刻也就顺理成章了;此中也更能看到当年闽台亲如一家的情缘;台湾鹿港和石狮玉浦村更是有不浅的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菟裘:古邑名。本指鲁隐公想归老于菟裘。后用以指归隐。

词目燕翼贻谋

发音yàn yì yí móu

释义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附:重修塘东蔡氏族谱序(录自1933年族谱序)

我族以我东公为始祖,有丈夫子二,长玉山公,次观明公。当宋元之际,昆季播迁,卜居于伏狮之阴,拓地曰塘东。相传杨梓坑有三公墓,宋宝祐进士福嗣公之裔,或居大仑,或居梅林,其徙居扬梓坑者,即我东公。考之谱系,皆出青阳,实宋绍兴进士福嗣公之嫡派,故我族治谱当追溯青阳为根据。是谱创修也,起自明嘉靖临安公,别本支,序酯穆,蹶功伟矣。越万历年间新堂公复谱之,无能公以布衣佐议枢府,崇祯癸酉归自京师,修明祭祀,复于永历甲午,搜集玉山公、观明公两份私谱,以大蹶成,凡嗯孝节烈与夫隐德显行各为之立传。入清以来,自康熙癸丑至乾隆戊午,经可殿公、周麟公、周豪公、鸿遇公、益甫公,相继而增修之者凡五次,至是生娶卒葬,渐臻详悉。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迄今一百四十余年,各房自修谱者有之,而公谱屡议合纂而未果。延至民国初年,新旧两祠堂业经先后重修,迨十七年已己,旅菲律宾本油叔,旅缅实在侄,并捐巨款为修谱之费,嘱仁董其事。仁自清光绪乙未割台,随侍先君子(按即鹿港进士蔡德芳讳香邻公)内渡,先君子由同子循列拟定名字序行各八字。(按即青阳派卅七至四十四世昭穆,世衍;景耀崇昌云汉昭章,字衍:允以为吉亦克永迪,系蔡进士拟订)。载之青阳谱牒,即依吾乡旧例,寅续订序行八字,俾与青阳并用。方今世变日焉,以敬宗睦族维风教于勿衰。岁次祭丁酉仲冬,计修辑五年。谱既成,我族人吉合乐宴饮以告蒇事,受盥沐为之序。

十九世裔孙蔡谷仁顿首拜撰并书

民国廿二年癸酉仲冬元月(1933)

Hash:0672bd1e5ec0f8c268df4dde86ff021d46aa1dce

声明:此文由 塘东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