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天坛——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1998年11月申遗成功

文化遗产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位于北京市中心南部祈年殿是天坛最重要的建筑物,结构宏大,富丽堂皇,一度成为北京的标志。

天坛与北京故宫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明太宗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于是在北京修建了故宫和天坛。天坛始建于1420年,后来不断修建扩大规模,直至清乾隆年间才最终建成。天坛其实是仿制南京天地坛而建的。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2018年7月12日消息,天坛公园将再增加2.24公顷开放面积。

建筑布局

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

丹陛桥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它寓意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

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

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斋宫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也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其前身为大祀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现在的天坛已经是北京最知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有92座600余间古建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祭天古建筑群。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历史沿革

天坛与北京故宫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明太宗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于是在北京修建了故宫和天坛。天坛始建于1420年,后来不断修建扩大规模,直至清乾隆年间才最终建成。天坛其实是仿制南京的天地坛而建的。

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的钟山之阳建圈丘 , 钟山之阴建方泽 , 用以举行祭祀天地大典。后来决定天地合在一起祭祀,于是就修建了天地坛。史书记载明北京天地坛 " 规制悉如南京 , 唯高敞壮丽过之 " 。

天坛公园的规模很大,整个公园有273万平方米,而故宫只有72万平方米,只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略大一点。

天坛得名于明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决定恢复朱元璋时期天地分开祭祀的礼仪,于是除了天坛以外,还在城北修建地坛,城东修建日坛城西修建月坛,这样的格局一直保留到清朝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200年以上的古柏2500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

回音壁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END

寻找记忆,传承文明,呵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请关注官方微信,成为文遗事业的志愿者

官网:www.cchfound.com

Hash:5d65a21bacc0fa2c059d1d6248b38d208ec0f372

声明:此文由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